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钻孔和孔加工是钳工技能操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正确掌握钻孔和孔要领,对孔的加工质量关系密切,本人认为刃磨钻头是钻孔的关键,合理确定加工方法,有效选择切削用量是保证钻孔精度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小直径孔钻削 非水平面孔钻削 铰削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minimallyinvasivepercutaneousplateosteosynthesis,MIPPO)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compressionplate,LCP)治疗胫骨中远段骨折的效果。方法2008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138例胫骨中远段骨折患者,其中男115例,女23例;年龄18~74岁,平均36岁。结果138例患者中,121例获得随诊,随诊时间6个月~5年,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4~18个月,按胫骨干骨折治疗效果评价标准(Johner-Wruhs)评定,优68例,良,42例,中12例。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是治疗胫骨中远段骨折的理想方法。

  • 标签: 闭合复位 经皮 锁定加压钢板 胫骨中远段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钢板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eer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远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47%,远低于对照组(36.73%)。结论较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加压锁定钢板治疗法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愈合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临床疗效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传统钢板 加压锁定钢板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经皮钢板内固定、桥接钢板技术联合治疗股骨中下段骨干骨折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到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56例股骨中下段骨干骨折的患者,使用单盲法和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研究组给予皮钢板内固定联合桥接钢板技术,对照组给予传统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痊愈率、二次手术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痊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对比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二次手术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对比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钢板内固定联合桥接钢板技术治疗股骨中下段骨干骨折是一个有效地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皮钢板内固定 桥接钢板技术 骨干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应用MIPPO技术与锁定钢板结合治疗,做出效果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行随访,随访时间6-24月,骨折均愈合。按HSS评分,优良率92.1%。结论应用MIPPO技术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行有效植骨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MIPPO技术 锁定钢板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手术治疗该类骨折。方法自2000年7月-2014年8月发生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23例,全部采用股骨交锁髓内钉+自体骨植骨术治疗。结果23例均获3-12月的随访,最早3个月骨愈合,最晚10个月骨性愈合,平均6个月。结论股骨干骨折采用钢板内固定术对骨折端的血运,抗剪切力差,易发生骨不连而引起钢板断裂,采用股骨交锁髓内钉+自体骨植骨术治疗23例,取得较好的疗效。

  • 标签: 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 钢板断裂 股骨交锁髓内钉 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文选择了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胫骨下段骨折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以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负重行走时间长于对照组;上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以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对患者创伤小,患者软组织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经皮锁定钢板 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 胫骨下段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外侧锁定钢板联合内侧支持钢板与双支持铜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双支持钢板治疗,观察组采用外侧锁定钢板联合内侧支持钢板,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的骨折均愈合,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的活动度、术后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后倾等方面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完全负重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无论是采用外侧锁定铜板联合内侧支持钢板治疗还是双支持钢板治疗,都可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但相对而言采用外侧锁定钢板联合内侧支持钢板患者可以更早完全负重。

  • 标签: 外侧锁定钢板 内侧支持钢板 双支持钢板 胫骨平台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 : 目的 : 比较复杂胫骨平台双髁骨折采用双切口锁定钢板联合支持钢板与双支持钢板固定治疗的临床及影像学效果。方法:对 20 14 年 1月 ~20 15 年 1月间因胫骨平台双髁骨接受内、外侧双钢板固定治疗的 8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联合支持钢板固定;观察组采用双支持钢板固定。 结果: 共有 80 例患者获得最终 24 个月的临床及影像学随访,对照组 40例,观察组组 40例。所有病例骨折均获得愈合,其中 3 例出现深部感染, 7 例出现复位丢失, 3 例出现对线丢失, 10 例出现膝关节不稳。在 24 个月随访时,对照组与观察组的特种外科医院评分分别 79.0±7.9 和 77.8± 9.4 。两组病例在临床及影像学各观察指标方面,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复杂胫骨平台双髁骨折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固定的临床及影像学效果令人满意,发症发生率低。锁定钢板联合支持钢板与双支持钢板固定的临床效果无著差别。

  • 标签: 外侧锁定钢板 内侧支持钢板 双支持钢板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锁定钢板治疗与支持钢板治疗的疗效差异调查。方法对研究者工作医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治疗的29例胫骨平台患者采用锁定钢板与支持钢板治疗,其中18例使用锁定钢板,11例使用支持钢板。治疗后对患者采用Rasmussen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所有使用锁定钢板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未出现骨不愈合、平台塌陷、钢板断裂、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X片提示骨折愈合时间为3-10月,平均(4.2+2.2)个月,其评分标准显示优12例,良4例,一般2例。而支持钢板较锁定钢板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如骨折延迟愈合、平台塌陷。X片提示骨折愈合时间为4-11月,平均(5.2+2.2)个月,其评分标准显示优5例,良2例,一般4例。结论使用锁定钢板行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优于支持钢板对该骨折的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锁定钢板 支持普通钢板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中行普通钢板方案、锁定钢板方案的效果。方法研究从2013年01月至2016年11月间入住本院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中,筛选出60例进行分组,其中参照组内30例行普通钢板方案,而治疗组内30例则行锁定钢板方案,对两组疗效客观对照。结果参照组30例愈合时间(7.50±1.00)月,治疗组30例是(6.13±0.89)月,(P<0.05),参照组30例优良率73.33%(22/30),治疗组30例是93.33%(28/30),(P<0.05);参照组出血量(290.10±19.86)ml,治疗组(212.38±30.23)ml,(P<0.05)。结论当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接受治疗时,选择锁定钢板方案效果突出,除了能缩短愈合时间以及控制出血量,而且还能提升优良率,所以应用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 标签: 普通钢板方案 肱骨外科颈骨折 锁定钢板方案 优良率 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新生儿羊水咽下综合征治疗措施及其护理体会。方法对46例羊水咽下综合征的新生儿在发病后给予1%的碳酸氢钠溶液洗胃以及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本组46例患儿在洗胃之后1~2d之内就没有再呕吐,其中洗胃1次后,29例患者的呕吐现象出现停止,其余的17例患者在洗胃2~3次之后,呕吐现象停止,平均住院时间为4d,经过对症治疗之后,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对于新生儿咽下综合征而言,应用1%的碳酸氢钠溶液洗胃能够使得新生儿呕吐程度和时间得到明显缩短,也可以避免出现电解质、水、低血糖紊乱、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大量应用。本组46例患儿经洗胃治疗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标签: 护理 新生儿 羊水咽下综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26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有13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为传统解剖钢板,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为锁定钢板,对不同治疗方法对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较少,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具有较为确切的疗效,临床应用价值良好,只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 标签: 锁定钢板 传统解剖钢板 胫骨下段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行微创经皮钢板骨桥接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的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6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行微创经皮钢板骨桥接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关键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骨桥接技术;研究;AbstractObjectiveobjectivetostudythecomplextibialplateaufracturelineofminimallyinvasivepercutaneousplatebridgewiththeeffectoflocGkingcompressionplate.MethodsfromJanuary2012toSeptember2014weretheclinicaldataof60patientswithcomplextibialplateaufractures.ReGsultsthepatientswithteamofoperationtime,fracturehealingtimeweresignificantlyshorterthanthecontrolgroup(P<0.05),intraoperativebloodlosswassignificantlylessthanthe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complextibialplateaufracturelineofminimallyinvasiveplatebridgetechnolGogycokmeybiwneorddswithlockingcompressionplateeffectisremarkable,isworthpopularizinginclinical.complextibialplateaufracture.Bonebridgetechnology;Research;中图分类号R27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641-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皮钢板内固定(微创)、桥接钢板技术联合治疗股骨中下段骨干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4年4月—2016年1月我院收取的30例股骨中下段骨干骨折患者为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15人,实验组患者用经皮钢板内固定(微创)、桥接钢板技术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完全愈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对股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经皮钢板内固定(微创)、桥接钢板技术联合治疗股骨中下段骨干骨折的方法相比于传统的治疗方法更加有效。伤口是微创的,患者承受的疼痛较小,伤口愈合后留下的伤疤较小,临床上应该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股骨中下段骨折 经皮钢板内固定(微创) 桥接钢板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皮钢板内固定、桥接钢板技术联合治疗股骨中下段骨干骨折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到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56例股骨中下段骨干骨折的患者,使用单盲法和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研究组给予皮钢板内固定联合桥接钢板技术,对照组给予传统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痊愈率、二次手术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痊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对比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二次手术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对比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钢板内固定联合桥接钢板技术治疗股骨中下段骨干骨折是一个有效地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皮钢板内固定 桥接钢板技术 骨干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改良锁定钢板的微创置入技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解决基层医院器械设备落后的缺点。方法通过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胫骨骨折,克氏针、螺钉临时辅助固定主要骨块,通过皮下置入锁定钢板达到桥接固定。结果各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骨折愈合时间较应用普通置入技术者明显缩短。结论改良锁定钢板微创置入技术可显著缩短骨折愈合时间,能较好地解决基层医院设备器械落后的缺点。

  • 标签: 锁定钢板 微创技术 胫腓骨骨折
  • 简介:颈椎后路钢板螺钉是一种有效的颈椎固定技术,它可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颈椎不稳、缺损,尤其是后柱的部分缺损.侧块螺钉目前在国内外获得广泛应用,颈椎弓螺钉则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本文对其适应证、基础研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 标签: 颈椎后路钢板螺钉固定技术 颈椎弓螺钉 适应证 临床应用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接受治疗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5O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MIPPO组和ORIF组,每组各25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PPO组手术时间短于ORIF组,切口长度小于ORIF组,术中出血量少于ORIF组,骨折恢复时间短于ORIF组,疗效优良率高于ORIF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ORIF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PO技术与ORIF技术均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有效固定方式,但MIPPO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时患者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决,效果较好,更具有临床研究价值和推广应用意义。

  • 标签: 胫骨远端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 2015 年 2 月至 2016 年 2 月收治的 26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有 13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为传统解剖钢板,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为锁定钢板,对不同治疗方法对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较少,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具有较为确切的疗效,临床应用价值良好,只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关键词】锁定钢板  传统解剖钢板  胫骨下段骨折  疗效         胫骨下段骨折由于具有较少的周围软组织和较差的血液供应,远端和关节极为邻近,因此很难固定,极易并发骨不连、感染,现阶段的治疗方法都不十分理想,本研究选取我院 2015 年 2 月至 2016 年 2 月收治的 26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对其进行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治疗,然后对不同治疗方法对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 26例患者中,有 18例为男性患者, 8例为女性患者,年龄在 13~ 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41岁。其中有 15例为交通伤, 6例为摔伤,其余 5例为其他原因导致;骨折按 AO分类: 18例患者为 A型, 5例患者为 B型, 3例患者为 C型; 7例患者为开放性骨折,其中 5例患者为 GustiloⅠ型, 2例患者为Ⅱ型, 19例患者为闭合性骨折,受伤后到进行手术的时间方面,开放性骨折患者为 5~ 8h,平均为 7h,闭合性骨折患者为 3~ 8天,平均为 5天。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的差异均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P>0.05)。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有 13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为传统解剖钢板,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为锁定钢板,操作人均为临床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         1.2 方法         用腰麻、局部加辅助麻醉、硬膜外麻醉对所有患者进行麻醉,成功麻醉之后,在患者颈前外侧下端企切开弧形切口,将胫骨远端骨折上下两端显露出来,复位骨膜和骨片,成功复位之后保持牵引下治疗时使用钢板固定,对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为传统解剖钢板,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为锁定钢板。完成手术之后让患者在病床上进行适当的功能训练,为有效防止感染,可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治疗 6周之后让患者尝试进行部分负重锻炼,治疗 3个月之后依据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让患者进行完全负重锻炼,在患者的恢复过程中应对其进行定期复查 [1]。         1.3 观察指标         对不同治疗方法对胫骨下段骨折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处理时采用 SPSS12.0统计学软件,用 X2检验统计学数据,如果 P<0.05,则说明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 [2]。         2.结果         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认真观察和定期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一期愈合。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