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中高频凸、线探头联合应用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及诊断符合率。方法选用高频凸探头和线探头对76例临床上拟诊急性阑尾炎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76例经手术、病理检查或治疗后复查及随访证实均为急性阑尾炎,超声检查提示急性阑尾炎者72例,4人存在漏诊现象。与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对分析,高频线和高频凸、线探头超声联合检查小探头对急性阑尾炎的检出率分别是68/76(89.5%)和72/76(94.7%),对化脓性和坏疽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符合率达100%。结论高频凸、线探头联合应用可了解阑尾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及病变情况,减少误诊、漏诊率,对诊断急性阑尾炎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高频凸阵探头 高频线阵探头 急性阑尾炎
  • 简介:蛋白质结构决定其功能,不久的将来科学家有可能根据结构精确了解每种蛋白质的功能,以结构为研究基础的新药开发将得到更多确切的依据。结构蛋白质组学公司的兴起,给理论性的“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赋予了实际意义一一通过蛋白质晶体结构测定过程工业化,过去长达数年的测定时间已缩短至几个月;有些公司采用复杂的数学算法,通过基因鉴定技术(Insilico)为蛋白质建模并优化其结构。

  • 标签: 蛋白质结构 晶体结构 病毒结构 生物技术
  • 简介:摘要论述桂枝降冲的作用,并结合桂枝类方,分别论述其在气上冲,水气上冲,血气上冲证型中的意义。

  • 标签: 桂枝 气上冲 水气上冲 血气上冲
  • 简介:摘要进行性肌挛癫痫(PMEs)是一组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动作性肌挛常伴全面强直挛发作、认知障碍以及其他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等。PMEs对抗癫痫发作药物的反应一般较差,总体预后差。可以导致PMEs的疾病包括Unverricht-Lundborg病、Lafora病、神经元蜡样脂褐质沉积症、肌阵挛性癫痫伴破碎样红纤维综合征、唾液酸沉积症、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症等。目前PMEs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神经调控治疗、饮食治疗、抗炎和免疫调节治疗、酶替代治疗和基因治疗等。文中对目前已知的PMEs治疗进行综述,为更好地研究和探索PMEs的治疗方法提供思路。

  • 标签: 癫痫 肌阵挛癫痫,进行性 抗癫痫发作药物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眼球挛-肌挛综合征(OMS)的临床特征,使用OMS严重程度标准化分级量表进行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与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9年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科、肿瘤科门诊和病房的诊断为OMS的9例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随访,使用OMS严重程度标准化分级量表进行病情评估及预后分析。结果9例OMS中男性4例,女性5例。OMS发病年龄14个月至5岁,中位年龄17个月。主要症状为眼球挛、肌挛、共济失调、运动功能倒退、行为和情绪改变、睡眠障碍等。其中8例合并肿瘤,7例行手术后病理示神经母细胞瘤,1例未经治疗肿瘤自发消退、症状缓解。确诊后8例均先予激素联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其中3例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5例行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后均泼尼松序贯口服,逐渐减量;3例年复发≥2次者予利妥昔单抗治疗。9例均使用严重程度标准化分级量表对治疗前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结果为:轻度1例,中度3例,重度5例。轻度1例随访3年无复发,无后遗症;中度3例中的2例随访1~2年,无复发,无后遗症;其余1例中度以及重度的5例随访1~8年,均有不同程度的运动、认知后遗症。结论儿童OMS发病年龄早,治疗前病情评估程度重、多相病程与预后不良相关;初诊时OMS严重程度标准化分级量表评分可用于远期预后的评估。

  • 标签: 肌阵挛 眼球运动障碍 神经母细胞瘤 儿童 预后 标准化分级量表 眼球阵挛-肌阵挛综合征
  • 简介:摘要眼挛-肌挛-共济失调综合征(OMAS)是儿童最常见的副癌性神经综合征(PNS)之一,年发病率约为0.02/105,绝大部分病例见于<4岁儿童,尤其是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目前,NB相关性OMA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关键病理生理学机制可能在于自身免疫所致神经组织炎症反应和神经元损伤,而非肿瘤细胞直接浸润或转移所致。NB相关性OMAS常见临床表现为步态不稳、躯干共济失调和肌挛。对原发肿瘤的治疗为NB相关性OMAS最重要的治疗措施。笔者拟就NB相关性OMAS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治方面的研究新进展进行总结。

  • 标签: 副肿瘤综合征,神经系统 神经母细胞瘤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治疗 眼阵挛-肌阵挛-共济失调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肌挛运动的诊断与鉴别。方法通过研究病因及发病机制综合患者临床表现作出诊断与鉴别。结论许多神经系统和全身系统疾病均可有肌挛发作,因此鉴别肌挛运动患者的患病类型十分重要。

  • 标签: 肌阵挛运动 诊断 鉴别
  • 简介:妈妈经过了第1个月的喂奶初体验,都能体会到大部分喂奶过程中出现的喷乳反射(又叫奶)。如何帮助乳房引出奶?

  • 标签: 专家 喂奶
  • 作者: 张军艳 王碧 王晓丽 晋琅 王明明 陈丽 郝锋利 刘永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脑电图监测中心,西安 710032(现在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453003)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脑电图监测中心,西安 710032 ,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453003 ,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西安 710068 ,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神经内科 712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固有肌挛(propriospinal myoclonus, PSM)的临床及电生理特点。方法对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脑电图监测中心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4例脊髓固有肌挛患者的临床及电生理特点进行分析并随访。4例患者的诊断均符合2014年国际睡眠障碍分类制定的PSM诊断标准。结果4例患者中3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43~55岁,病程8个月至3年,随访时间3个月至1年。4例患者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发作性颈部、躯干或肢体的抽搐或抖动,持续时间短,发作频繁。患者均接受24 h视频脑电图监测,发作期均无痫样放电,发作期同步肌电图可见三角肌、股四头肌或腹直肌肌电爆发。对4例患者均给予氯硝西泮治疗,3例患者效果显著,1例患者效果不佳。结论PSM临床表现与痫性发作类似,发作期无痫样发电,仅可见肌电爆发。多数患者对氯硝西泮效果显著。

  • 标签: 脊髓 肌阵挛 脑电描记术 肌电描记术
  • 简介:现代许多人由于运动不足,而出现慢性缺氧的症状,如舌质变暗,口唇呈紫色。庄子时代,就将“吐故纳新”称为长寿不老的秘诀。腹式呼吸法为吸气时使膈肌收缩下移时,腹腔内器官因受压迫而使腹部膨胀,呼气时,膈肌舒张,腹腔内脏恢复原位。由于膈肌舒缩引起的呼吸运动伴以腹壁的起伏,称腹式呼吸。当你用两手放在腹部就可以察觉空气吸入的状况。腹式呼吸是一种深呼吸法,适当锻炼有益健康。

  • 标签: 腹式呼吸法 缩肛运动 膈肌收缩 腹腔内脏 运动不足 慢性缺氧
  • 简介:在引入尾品汇频道后,当当网股价迅速飙升近40%。同时市场份额重回前五。业内认为,一度被认为“边缘化”的当当网或在2013年实现袭。

  • 标签: 市场份额 当当网 IT行业 发展现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脱垂的有效诊断措施。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118例初诊子宫脱垂患者,予以凸探头经体表与腹腔镜线探头经直肠检查,观察检查方法的准确率以及不同检查方法对于还纳情况的声像图。结果与两者结合比较,凸探头经体表法与腹腔镜线探头经直肠检查法的确诊率均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凸探头经体表法与腹腔镜线探头经直肠检查法的准确率、漏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脱垂的诊断中以腹腔镜线探头经直肠检查为主,凸探头经体表检查为辅的相结合的方法。

  • 标签: 子宫脱垂 超声诊断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纵隔神经母细胞瘤伴眼挛-肌挛综合征(opsoclonus-myoclonus syndrome ,OMS )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20年10月收治的1例年龄为2岁10个月的纵隔神经母细胞瘤伴OMS及肠道功能异常女童的临床资料。以"神经母细胞瘤"、"眼挛-肌挛综合征"、"儿童"和"婴幼儿"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以"Neuroblastoma"、"opsoclonus-myoclonus syndrome"、"Children"、"Infant"为关键词检索PubMed数据库截止至2020年11月收录的病例,总结胸腔/纵隔神经母细胞瘤相关病例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结果肿物切除术后1个月OMS症状有所缓解,且无需苯巴比妥片控制,但仍需开塞露协助通便。钡剂灌肠结肠未见明显异常,24 h随访见钡剂排空延迟。术后45 d患儿开始恢复自行排便,查血清Anti-Ri抗体阳性。出院后随访至术后6个月,患儿OMS症状较前有显著缓解,肿瘤未见复发。文献检索收集到28例纵隔神经母细胞瘤伴OMS患儿资料,包括本例在内共29例,手术完全切除肿瘤62.1%(18/29),部分切除肿瘤17.2%(5/29),仅活检6.9% (2/29 ),未手术13.8%(4/29);OMS症状未缓解6.9 % (2/29 ),症状部分缓解62.1%(18/29),症状完全消失27.6%(8/29),未手术失访3.4%(1/29)。结论纵隔神经母细胞瘤合并OMS病例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治疗后OMS症状多数也能缓解。Anti-Ri抗体可能参与神经母细胞瘤患儿OMS的发生。

  • 标签: 神经母细胞瘤 眼阵挛-肌阵挛综合征 纵隔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四汤合当归四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常规应用西药降糖药及口服甲钴胺,治疗组服用中药汤剂四汤合当归四汤加减,对照组服用西药营养神经药物。8周为一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评分、神经电生理检查和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后及2组间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评分,正中神经、腓神经传导速度和临床疗效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四汤合当归四汤有温阳通脉、活血祛瘀的功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四逆汤合当归四逆汤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睡眠相关颈肌挛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脑电监测中心2020年1—8月收治的31例颈肌挛患者,分析颈肌挛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对所有患者均行视频多导睡眠监测和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查。结果31例患者中男性22例(71%),女性9例(29%),平均年龄27.8岁。颈肌挛最常见于发作性睡病患者(n=8),其次为癫痫(n=4)、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n=4)、焦虑抑郁状态(n=3)和打鼾(n=3)等。共监测到555次颈肌挛,89.5%(497/555)的颈肌挛发生于快速眼球运动(REM)睡眠期,REM睡眠期颈肌挛指数(5.8)明显高于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颈肌挛指数(0.2)。48.3%(268/555)的颈肌挛伴随脑电觉醒,0.7%(4/555)致患者清醒,2.7%(15/555)伴随肢体动作。结论睡眠相关颈肌挛多见于REM睡眠期,可出现在有睡眠障碍性疾病及癫痫的患者。颈肌挛的生理或病理意义仍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肌阵挛 颈肌 运动障碍 睡眠,快速眼球运动 肌电描记术
  • 简介:摘要家族性皮质肌挛震颤癫痫(FCMTE)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笔者在PubMed和万方数据库(1990—2022年)检索该病的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发表该病相关文章使用的疾病名称达10余种,国际上有关报道使用的疾病名称也不统一,反映了对该病的认识不同,有必要对该病命名进行再次分析,探讨疾病名称的统一,以便于后期的专业交流和学习。文中阐述了FCMTE的名称演变及笔者的一些观点。

  • 标签: 癫痫,肌阵挛性 震颤 脑电描记术 命名
  • 简介:最近,我们收治1例肌阵挛性癫痫患者,经调查发现一家六姊妹有4例发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先证患者资料女,33岁,发作性意识不清、四肢抽搐18年,面肌及肢体抽动6年,加重伴共济失调、智能减退半年。患者15岁突然发作起病,双下肢肌张力逐渐增高而不能行走,长期卧床。先后在当地诊所及医院求治。予以抗癫痫治疗,但未规律用药,效果亦不明显。近6年来,面肌及肢体不自主抽动,尤其近半年来频繁,且计算力减退。

  • 标签: 癫痫 肌阵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