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7 G玻璃体腔灌洗术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玻璃体积血(postvitrectomy vitreous hemorrhage,PVH)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H 41例(50眼),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25眼),进行睫状体平坦部27 G套管针两切口,灌洗出玻璃体腔内积血。收集同期PVH 21例(25眼)采用玻璃体腔注射抗新生血管药物的治疗的作为对照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随访期末,观察组中视力提高者22眼(88.00%);对照组视力提高15眼(60.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4,P=0.024)。结论27 G玻璃体腔灌洗术治疗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H效果确切。

  • 标签: 积血,玻璃体 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增生性 灌洗,玻璃体腔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玻璃体切除玻璃体腔注药治疗感染性眼内炎的手术护理配合内容。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01月~2019年01月行玻璃体切除玻璃体腔注药治疗的50例感染性眼内炎患者,根据其手术结果总结护理方法。结果:48例眼内炎症得到有效控制,均保存眼球,35例患者的眼视力均显著提高,取得颇为满意的手术效果。结论:感染性眼内炎围术期除了完善手术各配合工作,还应以提高患者依从性为核心导向开展精细化的护理干预。

  • 标签: 玻璃体切除 玻璃体腔注药治疗 感染性眼内炎 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 玻璃体切除玻璃体腔注药治疗感染性眼内炎的手术护理配合 内容。 方法: 选取本院于 2017 年 01 月~ 2019 年 01 月行 玻璃体切除玻璃体腔注药治疗 的 50 例 感染性眼内炎 患者,根据其手术结果总结护理方法。 结果: 48 例眼内炎症得到有效控制,均保存眼球, 35 例患者的眼视力均显著提高,取得颇为满意的手术效果。 结论: 感染性眼内炎 围术期除了完善手术各配合工作,还应以提高患者依从性为核心导向开展精细化的护理干预。

  • 标签: 玻璃体切除 玻璃体腔注药治疗 感染性眼内炎 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行 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内注药术治疗化脓性眼内炎患者的护理 方法。 应用在化脓性眼内炎的护理方法。 方法: 选取本院于 2017 年 01 月~ 2019 年 01 月收治的 40 例化脓性眼内炎患者,根据其治疗结果他,探讨总结护理方法。 结果: 40 例患者眼部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治疗后视力提升病例数显著多于治疗前,所有患者康复出院,均未发生颅内感染等并发症。 结论: 化脓性眼内炎是一种严重损害患者眼部功能的高危急症,开展护理工作的重点在于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及早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此提高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玻璃体切除 化脓性眼内炎 护理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行 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内注药术治疗化脓性眼内炎患者的护理 方法。 应用在化脓性眼内炎的护理方法。 方法: 选取本院于 2017 年 01 月~ 2019 年 01 月收治的 40 例化脓性眼内炎患者,根据其治疗结果他,探讨总结护理方法。 结果: 40 例患者眼部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治疗后视力提升病例数显著多于治疗前,所有患者康复出院,均未发生颅内感染等并发症。 结论: 化脓性眼内炎是一种严重损害患者眼部功能的高危急症,开展护理工作的重点在于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及早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此提高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玻璃体切除 化脓性眼内炎 护理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玻璃酸钠注射液在对于肩周炎患者的治疗中临床疗效。方法:以2018年7月—2019年5月的60例在我院肩周炎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研究,将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玻璃酸钠的治疗疗效。结果: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的各种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肩功能评分有了良好的改善,且治疗前后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对肩周炎患者的治疗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极大的减少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玻璃酸钠注射液 肩周炎 治疗
  • 简介:摘要视盘玻璃疣(ODD)是无细胞性沉积物,位于视盘的筛板前部。大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通常被忽视,也容易与全身高危疾病导致的视盘水肿相混淆。目前主流观点认为,视神经纤维轴突代谢紊乱,导致细胞内线粒体钙化,轴突慢性崩解后钙化的线粒体不断释放到细胞外,导致细胞外钙浓度远较细胞内高,钙质不断积聚从而产生微小的钙化体,多个钙化体逐渐融合形成ODD。增强深度成像OCT能敏感地检测ODD,其影像特征是被强反射边缘完整或部分包绕的弱反射核心。ODD是造成视盘拥挤的重要原因,在青春期,埋藏型玻璃疣逐渐发生钙化,向视盘浅表迁移,转变为浅表型ODD,因而部分ODD患者在青春期突然进展,成年期趋于稳定,可以伴发视野缺损、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血管并发症。

  • 标签: 视盘小疣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综述
  • 简介:摘要随着低剂量CT广泛应用于肺癌筛查,肺内小结节检出率不断提高,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肺结节是引起肺癌重要病变之一,可分为实性结节及磨玻璃结节(GGN)。以往研究集中在实性结节,而对肺磨玻璃结节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且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磨玻璃结节的恶性潜能高于实性结节,区别磨玻璃结节良恶性也成为了热点问题。本文总结了肺磨玻璃结节诊断研究的进展,旨在为临床提供一定的资料,以提高对肺磨玻璃结节的诊断准确性。

  • 标签: 磨玻璃结节 肺癌 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联合整体护理在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治疗眼内炎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8-20198月收治的眼内炎患者82例,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手术治疗,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护理)和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联合整体护理)收集两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视力恢复情况明显高于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手术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联合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上具有一定在应用价值。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整体护理 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 眼内炎
  • 作者: 刘菊 王怡 高萌 刘丽梅 刘武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0年第07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现在北京电力医院眼科 10007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3G玻璃体切割术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IVTA)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iERM)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在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iERM患者49例49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玻璃体切割术联合IVTA组24例24眼和单纯玻璃体切割术组25例25眼,单纯玻璃体切割术组术眼仅接受23G玻璃体切割术和黄斑前膜剥除术,玻璃体切割术联合IVTA组术眼术中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2 mg。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12个月测定术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术前及术后1、3、12个月眼压,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检测手术前后术眼黄斑中心厚度(CMT)和黄斑区容积;评估术后1、3和12个月BCVA、CMT和黄斑容积变化量。结果术后1个月、12个月玻璃体切割术联合IVTA组和单纯玻璃体切割术组术眼BCVA均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和12个月玻璃体切割术联合IVTA组术眼CMT值分别为(432.46±66.68)μm和(378.38±42.31)μm,单纯玻璃体切割术组CMT值分别为(433.20±52.71)μm和(383.00±47.58)μm,均低于术前的(487.58±93.84)μm和(517.64±92.05)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12个月玻璃体切割术联合IVTA组黄斑容积分别为(11.68±1.11)mm3、(10.68±0.91)mm3,单纯玻璃体切割术组黄斑容积分别为(11.66±0.66)mm3、(10.36±0.57)mm3,小于术前的(12.86±2.24)mm3和(13.06±1.42)m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玻璃体切割术联合IVTA组、单纯玻璃体切割术组术后1、3和12个月与术前BCVA、CMT和黄斑容积的变化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玻璃体切割术联合IVTA组术后3眼眼压升高,占12.5%,局部应用降眼压药物后恢复正常。结论玻璃体切割术联合IVTA治疗iERM是安全、有效的,可改善术眼BCVA、CMT和黄斑容积,但联合IVTA对术后黄斑区功能恢复并无促进作用。

  • 标签: 特发性黄斑前膜/手术 玻璃体切割术 玻璃体腔注射 曲安奈德 黄斑区 光相干断层扫描 随机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联合整体护理在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治疗眼内炎患者的护理中应用。 方法: 选择我院于 2018 年 8 月 -2019 年 8 月收治的 眼内炎 患者 82 例, 均 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手术治疗,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41 例,采用常规护理)和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联合整体护理)收集两组患者的 视力恢复情况 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实验组的视力恢复情况明显高于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结论: 在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手术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联合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上具有一定在应用价值。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整体护理 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 眼内炎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究 CT 诊断肺磨玻璃结节的 临床 应用价值 。 方法: 选取 2018年 12 月 ~2019年 12 月于我院进行胸部 CT 检查发现肺磨玻璃结节的 患者 113 例,根据 CT 影像学资料分为:浸润前病变( AIS )组 14 例、微浸润腺癌( MIA )组 39 例、浸润性腺癌( IAC )组 60 例 。 所有患者 使用容积数据进行重建并保存,由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进行诊断。对比三组患者病灶的大小、实性成分大小;同时对比三组患者病灶的形态和边界表现。 结果: 三组患者的病灶大小、实性成分大小均有明显的差异, AIS 组显著优于 MIA 组和 IAC 组 ( P< 0.05)。 三组患者病灶的形态和边界表现均有明显的差异 ( P< 0.05)。 结论: CT 诊断肺磨玻璃结节能够给出准确的诊断结果,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CT 肺磨玻璃结节 临床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肺玻璃样变肉芽肿是一种罕见的肺部良性疾病,其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影像学上可出现恶性肿瘤征象,部分患者氟代脱氧葡萄糖(FDG)-PET/CT可观察到高代谢活动,易误诊为肺癌,确诊主要靠病理学检查。现报道1例肺玻璃样变肉芽肿,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患者为53岁女性,体检发现右肺结节入院,临床诊断为肺占位。行胸腔镜下右上肺叶楔形切除术。镜下见一界限尚清的玻璃样变结节,结节由束状或不规则排列的玻璃样变胶原纤维构成,伴有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有淋巴滤泡形成。刚果红染色阴性。肺玻璃样变肉芽肿的治疗主要靠手术切除,大部分预后良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致康胶囊对于玻璃体积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6月 -2019年 12月 86例( 86眼)玻璃体积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3例( 43眼),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维生素 C、肌酐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致康胶囊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的视力、出血吸收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致康胶囊对于玻璃体积血疗效显著。

  • 标签: 玻璃体积血 致康胶囊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将 讨论螺旋 CT 定性诊断肺磨玻璃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实验选取了 201 7 年 1 月~ 2019 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将玻璃离子应用于儿童乳牙龋齿填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于2018年9月-2020年3月在本院接受乳牙龋齿填充治疗的患儿,应用数字随机排序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光固化材料填充)和研究组(40例,采用玻璃离子填充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时间、牙本质过敏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通过研究可知,研究组患儿治疗时间和牙本质过敏占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儿乳牙龋齿填充治疗中应用玻璃离子,能保证在并发症发生率不变的情况下缩短治疗时间,并降低患儿出现牙本质过敏的状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儿童乳牙龋齿 填充治疗 玻璃离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螺旋CT定性诊断肺磨玻璃结节的效果。方法:研究人员选择在本院2017年1月到2019年12月收治的749例肺磨玻璃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螺旋CT定性诊断结果与患者的手术病理结果直接对比分析,得到螺旋CT定性诊断肺磨玻璃结节的临床价值。结果:螺旋CT定性诊断肺磨玻璃结节患者结果为:良性:256例;恶性:444例,共700例。手术病理诊断肺磨玻璃结节患者结果为:良性:260例;恶性:489例,共749例。其中,螺旋CT定性诊断结果为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3.46%,其中,良性符合率为98.46%;恶性符合率为90.80%。结论:螺旋CT定性诊断对肺磨玻璃结节患者有较高的疾病诊断率,尤其是良性肿瘤的诊断率十分理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肺磨玻璃结节 螺旋CT 定性诊断 手术病理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部磨玻璃结节随访中的变化和干预情况,探讨肺部磨玻璃结节的生长规律。方法纳入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门诊随访的肺部磨玻璃结节2 247例,其中男633例,女1 614例,平均年龄49.9岁。分析其随访过程中接受治疗的情况和结节变化情况。结果266例选择手术治疗,1 981例继续随访中。继续随访的患者随访(35.5±21.1)个月,中位随访29(12~165)个月;手术患者随访(19.5±18.5)个月,中位随访13(3~97)个月。手术的266例患者中,19例磨玻璃结节进展,166例磨玻璃结节未进展,81例未知是否进展,在外院手术。结节进展和未进展的患者术后病理和手术方式无显著差异,进展组纯磨玻璃结节的基线最大径明显大于未进展组[(1.3±0.5)cm对(0.9±0.4)cm,P=0.038]。结论磨玻璃结节进展缓慢,进展后再进行手术并不影响手术的方式和效果。

  • 标签: 肺部磨玻璃结节 随访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foldable capsular vitreous body,FCVB)植入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病例研究。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严重眼外伤及硅油依赖眼18例(18眼)接受23 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或硅油取出术联合FCVB植入术。术后随访3~12个月,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球形态及眼压。结果所有患者FCVB均顺利植入。随访期间,FCVB形态完整,位置正,视网膜在位。无感染、硅油乳化或球囊暴露等并发症。术后视力提高者3例,视力不变者15例。眼压基本正常,眼球形态维持良好。患者基本满意度达88.89%(16/18)。结论FCVB植入术治疗严重眼外伤及硅油依赖眼可避免反复手术、眼球摘除或硅油长期充填等不良反应,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 标签: 植入,人工玻璃体球囊,折叠式 玻璃体切除术,微创 外伤,眼,严重 眼,硅油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