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你是否认为激情只能在黑暗中进发?或是觉得只有晚上才是性爱的“固定时间”?如果是,那你可就有些落伍了,要知道,性爱原本不必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你的脸上,当你睁开惺忪的睡眼,慵懒地伸伸懒腰,就可以用亲吻、抚摸“挑逗”你身边的人,继而开始享受完美的“性爱大餐”了。

  • 标签: 激情 夫妻间 早晨 重合 固定时间 伸懒腰
  • 简介:就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的危重合并症76例进行分析。危重症类型多涉及心脑血管、呼吸、消化、血液、神经、内分泌各系统,感染性疾病,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毒付反应,治疗意外和自杀意外等。少数病人由于延误了疾病的早期治疗时机,以致入院时形成了多种并发症,给病人造成了极大损失。76例危重患者经内外科综合抢救,痊愈或好转54例(71.1%),死亡22例。笔者从临床实际出发,就有关问题予以讨论。

  • 标签: 危重合并症 精神科病房 精神病 诊断 病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管理在社区高血压诊疗中的重合性的价值。方法研究阶段为2015年10月1日-2016年8月31日,共纳入研究对象74例,均为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基本治疗联合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采用基本治疗联合自我管理及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规律用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血压监测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组内、观察组组内比较,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治疗前后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两组治疗前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健康教育管理能够确保高血压患者疗效更平稳,生活质量改善更明显,对减少类似药物的重复用药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管理 社区高血压 诊疗 重合性
  • 简介:目的分析和探讨无偿献血者标本中传染性指标的2次ELISA法检测结果不重合的情况,为试剂选择及献血者筛选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血站2013年1月~2015年11月97835例无偿献血者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HCV、抗-HIV(1+2)和抗-TP四项传染性指标,对2次检测不合格标本中由单试剂检测不合格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7835例标本中,抗-HIV(1+2)和抗-HCV的不重合率最高,抗-TP的不重合率最低。结论试剂选择应进行筛选与组合,将不同试剂间不重合率的比对纳入试剂筛选的重要指标。

  • 标签: 传染性指标 ELISA 不重合性
  • 简介:通过中医科学学位三届毕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重合率的检测结果,探讨中医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认为应该提高生源质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强调学术规范,加强学生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改善管理方式,发挥管理部门作用。

  • 标签: 中医科学学位 重合率检测 学术不端 学位论文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衰50例临床疗效给予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衰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为2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呼衰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的PH、PO2、PCO2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动脉血的PH、PO2、PCO2值分别为(7.28±0.04)、(51.2±8.5)、(70.4±11.0),治疗后为(7.29±0.05)、(62.3±9.3)、(68.4±9.7);治疗组治疗前动脉血的PH、PO2、PCO2值分别为(7.28±0.04)、(50.3±8.8)、(72.2±12.0),治疗后为(7.35±0.04)、(70.3±9.2)、(58.4±9.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H、PO2值均有所升高,PCO2值有所降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COPD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衰患者时,在常规呼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COPD急性加重 Ⅱ型呼衰 无创呼吸机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COPD急性加重合并II型呼吸衰竭病人,给予无创呼吸机临床措施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过去近三年所收治的约40例COPD急性加重合并II型呼吸衰竭病人,并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将其分成参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参照组的二十例患者,对其进行了常规临床诊断。而另外二十例患者则列入了实验组中,对其采取治疗措施的同时结合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最终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动脉血气指标变化,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长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质量。结果 根据试验结论表示实验组病患治疗的有效率比参照组患者明显更高,且其住院时长、症状缓解时间均早于参照组,且动脉血气指数也更好。结论 针对COPD急性加重合并II类呼吸衰竭患者,在诊疗过程中使用无创呼吸机实施治疗,能够切实的提高临床诊疗效果,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数,改善了病人的生存品质,减少了住院时长,且临床价值突出,可大范围推广应用。

  • 标签: COPD II型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3D健侧跟骨镜像重合度技术在跟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宁波市第六医院创伤骨科利用3D健侧跟骨镜像重合度技术辅助治疗的35例单侧跟骨骨折患者资料。男29例,女6例;年龄平均44岁(18~71岁);骨折按Sanders分型:Ⅱ型19例,Ⅲ型16例。将患侧和健侧跟骨进行CT扫描,Mimics软件建模,健侧跟骨镜像转换,按健侧镜像跟骨进行虚拟复位内固定术。术前将双侧跟骨和复位后的跟骨进行3D打印,术中进行参照和对比。术后12个月观察塌陷、跟距关节融合、跟骨高度、长度丢失,宽度增加情况,功能评分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重合度实验评估复位情况,分析重合度与AOFAS的踝-后足评分间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43.9 min(30~55 min),术前等待时间平均为3.6 d(0~14 d),住院时间平均为6.3 d(3~11 d)。所有患者术后获平均为18.8个月(13~24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7周(12~26周)。术后12个月未见关节面再次塌陷、跟距关节融合、跟骨高度、长度丢失,宽度增加;VAS评分平均为2分(0~4分),AOFAS的踝-后足评分平均为93.3分(76~98分),总重合度为95.2%±3.5%;重合度和术后AOFAS的踝-后足评分存在正相关关系(ρ=0.588,P<0.05)。结论采用3D健侧跟骨镜像重合度技术治疗对侧跟骨骨折操作精准,手术时间短,临床效果好。

  • 标签: 跟骨 骨折 成像,三维 3D打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慢阻肺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时使用呼吸兴奋剂结合氧疗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慢阻肺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呼吸兴奋剂结合氧疗治疗的方式,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血气分析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阻肺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呼吸兴奋剂结合氧疗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呼吸兴奋剂 氧疗 慢阻肺加重 Ⅱ型呼吸衰竭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法,选取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的住院AECOPD患者359例。根据排除和入选标准,最后纳入AECOPD患者267例,其中未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3例,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4例。收集和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基础疾病、肺功能、血常规、感染指标、血气分析及肝肾功能等数据。首先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共线性分析,然后对差异变量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并采用Nomogram及相关曲线进行验证和可视化。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与AECOPD未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较,AECOPD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年龄更大[68(62,74)岁比73(67,78)岁,Z=3.75,P<0.001],体质量指数更高[(21.93±3.17) kg/m2比(23.12±3.16) kg/m2,t=2.99,P=0.00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9.2%比30.8%,χ2=20.36,P<0.001)和2型糖尿病(8.6%比23.1%,χ2=10.92,P=0.001)发生率更高,血白细胞(WBC)[(8.04±3.12)×109/L比(8.86±3.38)×109/L,t=2.03,P=0.044]、血中性粒细胞(NS)[4.92(3.68,7.27)×109/L比6.00(4.26,8.06)×109/L,Z=2.43,P=0.015]、血肌酐(Cr)[71.00(58.00,87.70) μmol/L比77.60(65.92,96.00) μmol/L,Z=3.04,P=0.002]、降钙素原[(0.18±0.35) μg/L比(0.27±0.47)μg/L,t=1.65,P=0.099]及C反应蛋白(CRP)[(23.20±34.77) g/L比(31.62±42.78) g/L,t=1.76,P=0.079]水平均显著升高。进一步分析发现WBC与NS存在显著共线性(特征根为0.005,条件指数为23.096)。因此,排除WBC保留NS后,共纳入8个变量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C指数为0.734),显示年龄(OR=1.04,P=0.023)、体质量指数(OR=1.12,P=0.012)、CAD(OR=3.21,P=0.002)、CRP(OR=1.01,P=0.059)及Cr(OR=1.01,P=0.066)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采用Nomogram对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进行验证和可视化,效应曲线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26,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724,提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一致性和准确性。DCA曲线显示Nomogram的风险阈值在0.09~0.89时该模型的预测净获益>0,提示有较好的临床预测价值。结论高龄、肥胖、合并CAD、更易合并肾功能不全及更严重的炎症反应是AECOPD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因此,在对AECOPD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应积极完善CAD、肾功能不全及感染等合并症的相关检查,并给予对应的治疗。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急性加重 原发性高血压 横断面研究 二元logistic回归 Nomogram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该院收治的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和清肺化痰饮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为清肺化痰饮组患者应用清肺化痰饮进行治疗,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西医治疗组患者相比,清肺化痰饮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P=0.0030,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能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慢性阻塞性肺病 呼吸衰竭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方法、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疾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生命体征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不良情绪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积极配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全面、优质的临床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命体征,值得推广。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罩无创通气(NI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及耐受性,对改善血气、缓解呼吸困难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和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收治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获得患者或其授权家属知情同意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头罩组和面罩组,分别利用头罩或面罩按计划进行NIV。于NIV过程中(NIV即刻、1 h、4 h和结束时)监测患者耐受性评分、血气分析、心率(HR)、呼吸频率(RR),并观察气管插管、住院死亡及并发症等终点指标。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两组患者30 d生存情况。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2例,排除氧合指数(PaO2/FiO2)>200 mmHg(1 mmHg=0.133 kPa)、带气管插管转入或达到有创通气指征、合并急性心肌梗死、2周内发生严重创伤、分泌物过多及排痰障碍或拒绝参加本研究者,最终共26例纳入分析,被随机分配至头罩组和面罩组,每组13例。两组NIV各时间点PaO2/FiO2均较NIV即刻显著升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NIV结束时头罩组PaO2/FiO2较NIV即刻的增加值显著高于面罩组(mmHg:75.1±73.2比7.7±86.0,P<0.05)。两组NIV各时间点RR均较NIV即刻降低,以头罩组降低更为显著,NIV 1 h、4 h和结束时与面罩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次/min:1 h为17.5±4.1比23.1±6.3,4 h为16.2±2.5比20.0±5.5,结束时为15.5±2.5比21.2±5.9,均P<0.05)。头罩组NIV 4 h和结束时耐受性评分显著高于面罩组(分:4 h为3.9±0.3比3.3±0.9,结束时为3.8±0.6比2.9±0.9,均P<0.05)。头罩组在改善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HR等方面与面罩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头罩组并发症的总发生数及鼻梁皮损数均明显少于面罩组〔总数(例):3比8,鼻梁皮损数(例):0比4,均P<0.05〕。头罩组只有2例患者接受了气管插管,其中1例死亡;而面罩组有5例患者接受了气管插管,其中3例死亡;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头罩组30 d累积存活率低于面罩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χ2=1.278,P=0.258)。结论对于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头罩进行NIV具有较好的舒适性及较强的改善氧合、缓解呼吸困难的作用,且对CO2的排出作用不劣于传统面罩的NIV。

  • 标签: 头罩 无创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无创通气BiPAP模式应用于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均 2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既接受常规治疗又接受 BiPAP模式的无创通气治疗,记录、评估、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 结果:治疗后两组pH值、 PaO2均上升, PaCO2水平均下降,但组间差异明显( P< 0.05)。实验组呼吸困难症状缓解时长明显缩短,组间差异明显( P< 0.05)。 结论:通过无创通气

  • 标签: 无创通气 BiPAP模式 慢阻肺急性加重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方法、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2月-2015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疾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生命体征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不良情绪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积极配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全面、优质的临床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命体征,值得推广。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在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11的比例将他们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与对照组(B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总有效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安全性好,显著改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方法、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疾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生命体征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不良情绪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积极配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全面、优质的临床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命体征,值得推广。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 简介: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274例老年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有无肺部真菌感染分为YES组(n=55例)与NO组(n=219例),将可能导致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量化赋值,先后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程(OR=10.414)、抗生素使用时间(OR=4.593)、糖皮质激素(OR=5.227)、低蛋白血症(OR=4.426)可能是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对病程长、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进一步提高其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警惕。

  • 标签: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衰竭 肺部感染 真菌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医院接收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20例,对照组用单独西医方案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详细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各项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缩短,治疗期间发生的并发症较少,最终取得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可进一步提升临床疾病治疗效率,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减轻疾病危害性。

  • 标签: 慢阻肺 急性加重期 呼吸衰竭 中西医结合方案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床旁端坐呼吸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患者中的早期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住院治疗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采用床旁端坐呼吸训练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临床结局等指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分别为(1.79 ± 0.22)L、(3.09 ± 0.27)L、(62.16 ± 5.94)%,优于对照组的(1.43 ± 0.18)L、(2.66 ± 0.23)L、(53.48 ± 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8.36、8.00、7.19,P<0.01)。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血气分析中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分别为(51.14 ± 3.79)、(71.07 ± 5.49)mmHg(1 mmHg=0.133 kPa),优于对照组的(57.52 ± 3.86)、(65.62 ± 5.2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7.78、4.72,P<0.01)。研究组患者临床结局中无创正压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7.41 ± 1.76)、(11.27 ± 2.41)d,低于对照组的(9.79 ± 2.11)、(15.46 ± 3.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71、-6.70,P<0.01);不良事件发生率研究组为3例,对照组为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患者早期应用床旁端坐呼吸训练,患者肺生理功能可改善,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床旁端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呼吸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