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群体突发事件致伤的救治护理体会。方法针对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区发生的群体突发事件致伤的210例患者,急诊科室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用分区间救治、分区检查、开通绿色通道、做好离院患者的病情评估等救治措施,护理人员与医生密切配合,有效的观察病情做好相应的救治工作。结果210例伤员中经救治,均及时抢救救治成功,无漏诊以及延治的现象。结论在群体突发事件致伤的救治过程中,完善救治的组织管理,充分的资源利用,做好安全保障工作,最迅速最有效地抢救伤员,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发生。

  • 标签: 群体性突发事件 致伤 救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技术小组在群体突发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9起群体突发事件分为对照组和技术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遵医嘱急救护理,技术组采用组建护理技术小组实施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及对急救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技术组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提高;患者死亡率、急救时间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在群体突发事件急救护理中采用组建护理技术小组,可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有临床推广价值.关键词护理技术小组;群体;突发事件;急救护理;应用中图分类号R472.2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194-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从提升突发事故医学应急救援能力出发,分析深圳市群体突发事件流行病学特点与应急医疗救援的现状和特点,结合处置突发事故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全面提升深圳市突发事故院前应急救援能力。方法将120调度系统所采集的2012-2015年发生3人以上伤亡的4565起群体突发事件资料,总结分析其流行病特点和应急处置情况。结果深圳市发生群体突发事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突发事件类型火灾、交通事故、外伤,其中交通事故和外伤事件逐年增加,下降趋势的有食物中毒。事故发生高峰在1800-凌晨230,平均反应时间由2012年的15min缩短到2015年的9.8min;救治结果显效3110例(68.12%),有效806例(17.65%),无变化379例(8.3%),恶化270例(6.23%)。结论降低突发群体伤亡事件病死率和伤残率的主要措施是建立健全的院前急救系统、加强120系统内外联络、合理布局急救站点、规范现场处置工作等。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回顾分析各种群体伤害事件的原因和特点,探讨综合医院的急诊科应如何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方法:统计我院2004年1月~2006年9月以来的急诊科收治群体伤害事件的发生原因、人数、年龄、性别、发生时间及采取的应急程序。结果:在所有群体事件发生中按发生案例数从高到低的原因分别为:食物中毒、治安事件、车祸、安全生产事故。按发病人数排列则分别为:食物中毒、车祸事件、治安、安全生产事故。男性多于女性,发病人数集中在21~30岁和31~40岁。我院采取了相应的应急流程,使群体伤害事件均能够得到妥善安置。结论:食物安全、交通安全、生产安全和治安问题是导致城市中群体伤害事件的主要原因,医院的急诊科应根据群体事故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 标签: 群体性伤害事件 原因 特点 应急预案
  • 简介:摘要毒蕈中毒在农村时有发生,常因毒蕈与食用蕈不易区别而误食中毒,且发病多具有群体特征,由于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如就诊和处置不及时,病死率较高,故治疗成败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处理,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 标签: 毒蕈 中毒 救治
  • 简介:目的:深入了解突发事件救护中护士的真实心理体验。方法:运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法,深入访谈不同科室9名参与群体突发事件救治的护士。结果:护士在突发事件救治的心理反应有5个主题:紧张和恐惧感、悲伤感、职业责任感和愤怒感、不可控感以及创伤后应激反应,主要采取寻找最有效的个人宣泄方法及回避的应对方式。结论:突发事件中救治护士心理疏导至关重要,管理者应在硬件支持尤其是物资方面准备充分,做到有备无患。

  • 标签: 突发事件 护士 心理体验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群体突发事件的特点及院前急救护理方式。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我中心与所辖区域120网络医院接收的110例群体突发事件患者视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编号划入参照组与研究组(n=55)。参照组行常规院前急救护理,研究组行综合性的院前急救护理,对比患者的急救成功率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参照组的急救成功率是85.45%,研究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是98.18%,差距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病患护理满意率是78.18%,研究组病患的护理满意率是96.36%,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相对较高(p<0.05)。结论:群体突发事件患者多具有情绪焦躁的特征,患者数量较多。我中心与所辖区域120网络医院行综合性的院前急救护理可提升急救的成功率,预防护理纠纷的发生。

  • 标签: 群体突发事件 院前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应急就诊套装救治流程应用于群体突发事件中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进行对照实验,研究时间:2021年8月-2023年7月。对收治的群体突发事件急诊患者展开研究,其中,2021年8月-2022年7月的52人设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急诊流程。2022年8月-2023年7月的44人设为观察组,应用应急就诊套装救治流程。结果 通过观察两组情况可以发现,经应急就诊套装救治流程后,患者各项救治措施耗时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应用应急就诊套装救治流程,于本文对群体突发事件的研究项目中展现出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应急就诊 应用效果 群体突发事件
  • 简介:目的:讨论应急预案在急诊科中应对群体伤害事件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收治的4次群体伤害事故的临床资料。结果:应急预案能协助我科人员对群体伤害事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结论:群体伤害事件能造成重大的损失,而急诊科是医院面对突发事件的重要部门。必须具备随时都能接收群体伤害事件中患者的能力,更好的处理群体伤,使群体伤害事件的危害缩减到最小的应急预案必须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部门条件而制订,并要加强平时对群体伤害事件的演练,对物资做好充分的准备,并需要不断的完善相应的应急预案,使应急预案真正能处理紧急情况。

  • 标签: 应急预案 急诊 群体性伤害事件 管理
  • 作者: 程翔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18-04-14
  • 出处:《科技新时代》 2018年第4期
  • 机构:摘要:社会稳定是指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秩序等方面的发展处于和谐有序的状态,是社会不断发展变化中的动态的平衡状态。社会稳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的矛盾和问题,社会稳定的内容、性质和表现形式也必然呈现出各自特征。
  • 简介:摘要为确保能够及时、有序、高效地应对门诊部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提高医务人员对突发事的快速反应和处理能力,降低突发事件对患者生命安全的影响,维护门诊良好的工作秩序,对门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门诊 突发事件 应急处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臭氧中毒事故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和转归。方法对2013年7月9日我院救治11名臭氧中毒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臭氧中毒产生的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结论采取综合治疗可大大提高临床治愈率。

  • 标签:
  • 简介:毒鼠强为剧毒杀鼠药,临床上发生群体中毒时,救治工作有其特点,现将我院收治的群体毒鼠强中毒7例报道如下。

  • 标签: 四次甲基二砜四胺中毒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突发的亚硝酸盐群体中毒的患者急救护理的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4日收治的70例突发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立即启动“群体食物中毒应急预案”进行相关急救总结。结果所有70例患者经排毒、氧疗等配合辅助心理措施治疗后67例轻度患者身体恢复,2例严重患者建立静脉通道治疗后均恢复,剩1例患者入院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病情及时确诊,尽早催吐氧疗是抢救的关键,而建立健全亚硝酸盐的生产和销售才是预防中毒的重要方向。

  • 标签: 亚硝酸盐 群体性食物中毒 急救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于突发事件,其指的是因为自然灾害或者人为因素造成的对社会危害较大的事件,对于这些事件,其往往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对社会危害非常大。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其对供血站的血液需求数量急剧增加,同时人和设备也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作为血液的主要存储和供应科室,供血站需要在面临突发事件时具有科学的应急对策,保证临床供血要求,这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降低突发事件危害的主要措施之一。

  • 标签: 突发事件 血液库存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