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前介入手术结束后,经治医生常规使用纱布及高弹性胶带对其进行加压包扎,患者返回病房后,再对其进行沙袋压迫止血,在临床中这种方法的使用在发生沙袋移位后易造成伤口渗血、血肿的现象,原因是血管介入手术后的穿刺口只有针眼大.

  • 标签: 子母沙袋 介入血管外科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四肢骨折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此段时间内所在科室收治的60例四肢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6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0例,常规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髓内钉、钢板、外固定支架微创系统等进行固定,而研究组的患者则采用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而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优良率,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四肢骨折的患者采取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进行固定修复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创伤小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标签: 四肢骨折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 微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组合软镜联合钬激光一期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方法将236例单侧上尿路结石患者分为软镜组及经皮肾镜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4周清石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清石率没有差异,但软镜组术中出血较少,术后住院时间也较短,不良反应及术后监测PCT值无差异。结论组合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一期治疗上尿路结石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上尿路结石 组合式输尿管 软镜联合钬激光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组合硬管镜经自然通道治疗无积水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肇庆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94例无积水的上尿路结石患者,其中47例接受组合硬管镜碎石术治疗,47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碎石效果.结果37例患者均顺利通过组合镜上镜并一期完成手术,手术平均时间(56±19)min,其中3例输尿管狭窄患者行球囊扩张后顺利取石,2例留置双J管术后第3天行ESWL,4例留置双J管2周后行二期组合镜碎石,1例患者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处理.术中无大出血、输尿管撕脱及输尿管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拔除双J管后输尿管狭窄1例,术后高热患者1例,术后间歇性血尿2例.组合镜组一次性取尽无残石率65.9%(31/47),平均住院天数为(8.4±3.5)d.ESWL组一次性取尽结石42.5%(20/47),与ESWL组比较,组合镜组清石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合硬管镜治疗无积水上尿路结石疗效确切,具有损伤少、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组合式硬管镜 无积水 上尿路结石 体外碎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组合软性输尿管镜和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68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目标,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中34例患者,参照组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组合软性输尿管镜治疗,比较术中、术后相关指标及取石情况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与参照组作统计比较,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在结石完全取净率比较上,试验组与参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组合软性输尿管镜和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疗效相当,二者各有优势,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 标签: 肾结石 经皮肾镜 组合式软性输尿管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组合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胫腓骨远端开放性骨折的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4—2016年收治的40例胫腓骨远端开放性骨折患者,将其按照数字编码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例数20例。对照组胫腓骨远端开放性骨折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胫腓骨远端开放性骨折患者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和踝关节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胫腓骨远端开放性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观察组胫腓骨远端开放性骨折患者的踝关节预后情况较对照组患者有所改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合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胫腓骨远端开放性骨折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手段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预后。

  • 标签: 组合式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 胫腓骨远端开放性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在急诊院前急救的应用。方法采用校正MEWS评分系统对急诊院前急救患者进行评分,根据评分分值比较患者门诊治疗、专科住院治疗、ICU及院外抢救治疗的分诊情况,以及病死率。结果患者门诊治疗、专科住院治疗、ICU及院前抢救治疗三组评分值两两对比,各组间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随着校正MEWS评分值的逐渐升高,病死率也随之升高,死亡组高于生存组,两者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校正MEWS评分系统对急诊院前急救患者评估,能够判断病情,指导急诊分诊分流,估计预后,而且简便、快捷,适合急诊院前急救应用。

  • 标签: 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院前急救
  • 简介:利用计算机来批改学生作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本论文主要介绍C语言程序题自动评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该系统能自动分析学生C语言程序大题,并给出公正准确的分数。

  • 标签: 自动评分系统 答案评分 程序信息表
  • 简介:摘要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主要方法是在医院随机抽取2015年7月到2016年8月之间的急诊内科并且留院观察的120例患者,对这些患者的症状运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同时在患者的评分卡上采用红、黄以及蓝三种颜色进行标注,其中,蓝色代表0到5分,黄色代表6到8分,红色代表9分以上。研究的结果显示,在这次随机抽取的病例中,有60例患者得分在0到5分之间,有40例患者得分在6到8分之间,另外20例患者得分在9分以上。还有2例患者由于一些其他原因要求转入外院,18例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得分在0到5分之间的患者治愈率为100%,得分在6到8分之间的患者,死亡病例有4例,好转的患者有6例,治愈率为86%,而得分在9分以上的患者,有8例死亡,5例好转,治愈率为60%。文章结论是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主要是对急诊患者的症状进行分值化处理,它可以为急诊护理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数据,从而进一步提高急诊护理的效果。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急诊护理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型青光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闭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探究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不同时间眼压比较情况和术后视力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情况优于对照组;眼压情况较对照组更好;术后视力变化情况更优,P<0.05。结论对闭型青光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能够有效治疗患者青光眼情况,效果更好,安全性更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原发性闭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观察组采用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浅前房发生率为4.17%,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为100%,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型青光眼,能够降低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促进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解剖学评分ISS和生理学评分APACHEⅡ对C型骨盆骨折伴多发伤患者不同预后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伤后24小时内收入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急诊、ICU及骨科的Tile骨盆骨折分型中C型伴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预后结果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进行C型骨盆骨折亚型病死率比较,计算比较损伤严重评分(ISS)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对患者预后评估及ROC曲线下面积,明确最佳诊断截点。结果共纳入48例患者,死亡7例,病死率17.07%。C3型骨盆骨折伴多发伤较C1、C2型病死率明显增加。ISS评分(p=0.005﹤0.01)与APACHEⅡ评分(p=0.02﹤0.05)在生存组和死亡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SS评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902(95%CI0.773-1.001),APACHEⅡ评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805(95%CI0.571-1.011)。ISS评分24小时内41分,APACHEⅡ在26分时是区分预后严重不良的最佳诊断预测点。结论解剖学评分ISS和生理学评分APACHEⅡ对C型骨盆骨折伴多发伤患者死亡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是临床筛选高危创伤患者并指导进行早期干预的重要标准。

  • 标签: 多发伤 骨盆骨折 ISS评分 APACHE Ⅱ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 急危重症评分系统在急诊内科患者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患者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 急危重症评分系统分别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有 36 例患者死亡,有 64 例患者存活。患者的基本情况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在抢救室停留的时间的差异不显著; 存活组和死亡组两组患者的急危重症评分系统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患者入院时 评分结果越高,则表示患者的预后越差,发生死亡的几率就会越高 ; REMS 评分表的 ROC 曲线下面积为 0.856 , 标准误为 0.015 ; MEWS 评分表的 ROC 曲线下面积为 0.872 , 标准误为 0.012 。 结论:将 急危重症评分系统应用于急诊内科患者诊治的过程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患者的安全,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急危重症评分系统 急诊内科 诊治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医学整合课程将基础与临床医学进行有机融合。 PBL是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自主讨论式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以医学课程整合为导向的 PBL教学,结合课程整合及 PBL的优势,是一种整合式 PBL教学新模式,本文将对上海健康医学院对该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介绍。

  • 标签: 医学整合课程 PBL 呼吸系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三维标系统(Carto和Ensite)指导下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住院治疗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37例,男性23例,女性14例,年龄58.59±9.18岁。所有患者接受三维标系统指导下行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CPVI),消融的主要终点为肺静脉电隔离,以及术后6个月内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记录的房颤有无复发。结果37例患者均实现肺静脉电隔离,术后6个月6例房颤复发,单次消融成功率为83.78%,1例心包填塞并发症。结论三维标系统指引导管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好,安全性高。

  • 标签: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