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新型材料不断涌现,纳米材料作为一种超微型材料,以其独特的优势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纳米材料在发展过程中与生物医学实现结合,逐渐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学科,即纳米生物医学。本文主要对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粗浅的介绍了纳米材料在医学诊断、药物治疗、疾病预防三方面的应用,希望为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帮助。

  • 标签: 纳米材料 生物医学 应用
  • 简介:分子影像可以非侵入性探测体内生理和病理情况的变化,有利于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及转归。近年来由于微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超声分子影像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微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优点,可以负载多种药物/分子、容易进行理化修饰、可以进行多重靶向运输等。通过与超声结合可以介导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的开放,实现多模态成像、诊疗一体化、肿瘤微环境标志物监控和信号放大。进一步研究应着眼于其生物安全性,实现材料的无潜在致病毒性、无脱靶效应及能进行体内代谢等,解决这些问题将为疾病提供一种新的诊疗模式。

  • 标签: 超声分子影像 微纳米材料 多模态成像 诊疗一体化
  • 简介:摘要叶酸靶向纳米递药系统既具有叶酸-叶酸受体的主动靶向又具有纳米递药系统的被动靶向的优势,可实现化疗药物对肿瘤组织的靶向递送,有效地提高药物疗效,减少毒副作用。本文就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叶酸脂质体、叶酸树突状纳米粒子、叶酸纳米胶束、叶酸纳米球等靶向递药系统进行综述。

  • 标签: 叶酸 叶酸受体 恶性肿瘤 纳米递药系统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聚乳酸纳米泡,并对其性质进行表征。方法以聚乳酸为载体材料,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包载全氟戊烷的纳米泡,对其粒径进行表征,评价纳米泡的体外储存稳定性,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纳米泡进行体外超声成像效果考察。结果制得的纳米泡为乳白色,粒径318.4±5.1nm,体外稳定性好,纳米泡在超声波的作用下,能增强超声成像的效果,并且能被超声波击破。结论制备的聚乳酸纳米泡体外稳定性好,能增强超声成像。

  • 标签: 纳米泡 聚乳酸 全氟戊烷
  • 简介: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纳米碳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胃癌的精准治疗,其在胃癌手术中精准淋巴结清扫应用越来越广泛。在靶向淋巴化疗及腹腔化疗中有一定的应用。但靶向化疗药物应用种类、剂量和时间等仍存在争议,未来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 标签: 纳米碳 胃癌 精准医学
  • 简介:背景:目前临床常用的脊柱修复重建假体由于其具有材质刚度较大且与相邻终板接触面积太小等缺点,易产生应力遮挡,导致术后骨折不愈合及局部骨质吸收等问题的发生.随着固定时间的不断延长,内固定易出现疲劳性断裂,导致内固定失败.目的:利用Mimics软件测量腰椎的CT扫描数据设计二段可调式新型人工假体.方法:选取60例中青年男性住院患者腰椎CT扫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中进行骨骼轮廓提取划分,分别测量记录L1-3椎体高度及上下终板横径、矢状径、矢状面凹陷角及冠状面凹陷角等指标,依照所测数据设计高度可调且两端接触面与相邻椎体终板相贴合的新型人工假体.结果与结论:①利用Mimics软件精确划分提取了所有病例资料的L1-3椎体数据.经过测量分析,L1-3椎体高度,上下终板矢状径及矢状面凹陷角差异无显著性意义,L1-3椎体上终板横径均小于同椎体下终板(P〈0.05),冠状面凹陷角差异明显(P〈0.05);②根据所测椎体高度及终板矢状径、矢状面凹陷角等数据结果设计出高度可调新型人工假体.该假体以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为基础,由顶盖和底座两部分相互嵌套组成,术中可通过底座侧孔注入骨水泥实现假体高度调节.该假体两端接触面与相邻终板紧密贴合、足够的接触面积能有效减少应力集中,促进假体与终板的骨质愈合;③结果说明,试验利用Mimics软件测量腰椎的CT扫描数据设计二段可调式新型人工假体设计合理,操作方便.

  • 标签: 椎体高度 终板形态学 解剖学 CT扫描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 生物材料
  • 作者: 骆光恒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18-03-13
  • 出处:《科技新时代》 2018年第3期
  • 机构:1997年,日本和香港的科学家在室温条件下实现了光泵浦ZnO薄膜紫外激光[1],引起科学界的震动。1999年美国西北大学曹慧等人在ZnO多晶粉末薄膜上获得了自形成谐振腔室温随机紫外激光[2],使得ZnO材料成为光电领域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纳米银离子敷料在慢性伤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慢性感染伤口患者71例,随机分为行常规辅料护理对照组(n=35)与行纳米银离子敷料护理实验组(n=36),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疗效及疼痛评分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感染伤口以纳米纳米银离子敷料护理可促进伤口愈合,且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问题。

  • 标签: 纳米离子敷料 慢性感染伤口 护理
  • 简介:摘要纳米混悬技术为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可望为中药难溶性成分的成药性提供新的解决方法。文章对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纳米技术 药物制剂 应用
  • 简介:摘要:近年来,类石墨烯二维层状纳米材料作为材料领域冉冉升起的‘巨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并指出硫化钼、硫化钨、氮化硼、硒化钼等新型类石墨烯二维层状纳米材料将会是以后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多金属氧酸盐又称多酸( polyoxometalates, POMs),是前过渡金属离子的高氧化态(如 V、 Mo、 W 等)与氧形成的纳米级的金属-氧簇类化合物。目前, POMs 功能化的材料在医药、磁性材料、环境保护、催化、能源转化和储能材料等尖端技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这些无机纳米材料作为一种基因载体,一方面可以将基因药物输送至肿瘤位置,防止基因药物在血液循环过程中被降解;另一方面,基于这些无机纳米材料特有的光热性能,放疗增敏等新能,从而实现基因治疗、热疗与放射治疗的协同治疗。本文以硫化钨( WS2)与多钨酸( GdW10)为例,对这两种无机纳米材料在作为药物载体方面尤其是基因药物载体方面的应用进行简单的介绍。

  • 标签:
  • 简介:摘要纳米技术是与原子、分子相关的技术。通过加工最终以粒装呈现,粒径必须保持在1~100cm之内。这一技术因其自身存在的众多优点,在药物领域受到了广泛的认可。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稳定性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所以纳米技术被应用于药物递送系统的研发中。药物递送系统是药物研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合理科学的系统,改变自身存在的缺陷。这一研发目标很快便成为了热点,受到了相关人员的重视。本文主要探讨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蛋白质药物中的应用,对其分类进行描述,阐明其存在的优势,力求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 标签: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 蛋白质药物 应用
  • 简介:摘要近年来,一些新型的药物递送系统相继出现,具有提高生物利用度和患者依从性,降低副作用的特点,本文将从靶向递送的角度对近几年来较为活跃的磁靶向纳米递送系统进行综述,希望对今后的肿瘤药物的构建与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磁靶向药物递送系统 肿瘤治疗 纳米颗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米波色素循环治疗在白癜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昆明复美白癜风研究所2018年3月至2018年6月之间收治的112例白癜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纳米波色素循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白癜风患者接受纳米波色素循环治疗,有助于白斑病情的稳定和改善,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色素循环治疗 白癜风治疗 机体微循环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工业的发展,社会对能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不仅体现在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同时也体现在对能源的利用效率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能源载体,储氢材料走入了人们的视线,成为社会各界研究的重点。本文围绕储氢材料在含能材料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储氢材料的分类及目前储氢的一些方式方法,对于储氢材料在含能材料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供相关人士参考。

  • 标签: 储氢材料 应用研究 含能材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米血液净化技术在危重病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危重病例5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危重病人的治疗中,采用纳米血液净化技术是目前血液净化技术最新领先的新技术应用,疗效确切,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纳米血液净化技术 危重病例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纳米羟磷灰石与牙釉质及天然骨中的羟磷灰石晶体十分相似,其骨结合性、生物相容性以及物理化学性质等较好,现阶段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纳米羟磷灰石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纳米羟磷灰石在牙髓治疗及牙体修复等方面,涉及了牙髓组织工程学、牙髓治疗、牙齿脱敏、再矿化以及牙科材料改性等多个方面。临床上有相关研究表明,在口腔疾病的临床治疗中,纳米羟磷灰石具有较大潜力。

  • 标签: 牙髓治疗 牙体修复 纳米羟磷灰石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研究非诺贝特纳米混悬液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泡腾法联合旋转蒸发制备非诺贝特纳米混悬液及其冻干制剂。通过单因素分析法考察非诺贝特纳米混悬液影响因素,优化非诺贝特纳米混悬液处方,并对其体外性质进行考察。结果马尔文粒度分布仪测得,制备的非诺贝特纳米混悬液平均粒径为(262.2±3.875)nm,多分散系数(PDI)为(0.069±0.004),Zeta电位为(-28.4±6.95)mV,以PEG6000为冻干保护剂制备的纳米混悬剂冻干粉复溶后平均粒径为(567.4±9.686)nm,PDI为(0.128±0.098)。非诺贝特纳米混悬液的体外溶出度与原料药相比显著提高,5min内其体外溶出量为原料药的37倍,2h时其体外溶出量为原料药的3倍。结论通过泡腾法制备纳米混悬液冻干粉,显著改善了非诺贝特的溶出速率。

  • 标签: 非诺贝特 纳米混悬液 难溶性药物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靶向基因递送是当前肝癌基因治疗的研究热点和难点。磁性纳米颗粒基因载体可以将治疗基因进行负载,使基因在递送中免受核酸酶的降解,并且在外界磁场的作用下,具有一定的靶向性,可以将治疗基因输送至靶定位点,提高特异性,同时还可提高基因转染效率,提高基因治疗效果。在本文中主要介绍磁性纳米颗粒基因载体在机体内遇到的主要障碍、在肝癌中的应用以及其存在的潜在毒性。

  • 标签: 肝癌 磁性纳米颗粒 基因载体 靶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