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对于气管插管患者采用改良约束护理干预后其约束效果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5月~2020年11月期间就诊的60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进行干预,实验组患者采用改良约束护理方案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干预方案干预后的约束效果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脱管率(10.00%)、非计划性拔管率(3.33%)、不配合治疗次数(0.00%)情况与对照组患者脱管率(20.00%)、非计划性拔管率(16.67%)、不配合治疗次数(10.00%)情况。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6.67%)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23.33%)对比,统计学数据表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气管插管患者采用改良约束性护理干预,在充分评估患者各方面状态后,给予患者针对性且较为精准的约束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治疗痛苦的同时,帮助护理人员减少工作量。

  • 标签: 改良约束护理 气管插管 约束效果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约束护理告知书在脑外科约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166例采用约束护理告知书签字的病例,总结护理体会,并与未采用告知书的96例病例对照分析。结果采用约束护理告知书后病人发生意外情况率为5.72%与对照组(15.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约束护理告知书后满意度得分89.53±6.81分与对照组(77.80±4.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约束护理告知书在脑外科约束护理中的应用,显著降低了病人发生意外情况的概率,并提高了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约束护理告知书 脑外科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加深对烦躁患者约束体验的认识.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田野研究法(FIELDSTUDY),对本院神经外科约束患者进行观察、访谈和分析.结果对患者约束存在以下问题:约束物应用不当;约束方法不妥;约束时间太长;患者的尊严受到侵犯;对约束患者照顾欠缺.结论做好烦躁患者的护理,必须理解烦躁患者的约束体验,遵循"尽可能不约束或少约束;尽可能单肢约束;尽可能短时间约束"的原则,制定安全、舒适、人性的约束制度.

  • 标签: 患者 烦躁 田野研究法 神经外科 观察 护理
  • 简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约束约束躁狂病人肢体,但是普通约束带较薄,约束肢体受力面积小,易损拓肢体,引起青紫、淤血、红肿。甚至挣断约束带。我科应用治疗巾约束躁狂病人,临床应用57例,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 标签: 治疗巾 病人 躁狂 临床护理工作 约束带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身体约束缩减策略对改善危重症患者身体约束实践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危重症患者中选取18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92例,其中,前者身体约束缩减策略,后者常规身体约束策略,对比约束效果。结果:观察组身体约束率、非计划拔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约束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皮肤异常率以及谵妄率相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身体约束缩减策略能有效降低危重症患者身体约束率、非计划拔管率,并能缩短患者约束时间。

  • 标签: 身体约束缩减策略 改善 危重症患者 身体约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约束决策轮在神经外科监护室患者身体约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科室2017年1月—2017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所有患者164例,按住院先后顺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2例,试验组82例。对照组采用全院统一的约束护理规范,试验组使用约束决策轮评估后进行约束。比较两组患者的身体约束率、平均约束时间和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身体约束率、平均约束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约束决策轮在不增加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基础上,能降低患者身体约束率、减少患者平均约束时间。

  • 标签: 约束决策轮 神经外科监护室 身体约束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手部功能训练约束带用于危重躁动患者人性化约束中的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0年7月期间,医院收治的危重躁动患者39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手部功能训练约束带人性化约束护理。分析患者的压疮发生情况、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病人感受、病人或家属满意度、护理人员满意度。 结果 压疮发生率为0.00%(0/39),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为0.00%(0/39),病人舒适度为100.00%(39/39)。实施前病人或家属满意度为69.23%,护理人员满意度为71.79%,实施后病人或家属满意度为97.44%,护理人员满意度为100.00%,护理前后的病人或家属满意度、护理人员满意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在为重躁动患者的的约束中,对其是使用手部功能训练约束带进行人性化约束,可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护理效果,为患者提供安全保障,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手部功能训练约束带 危重躁动 人性化约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身体约束护理流程在颅脑损伤患者保护性约束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创伤急救中心收治并予保护性约束的颅脑损伤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常规保护性约束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身体约束护理流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身体约束期间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及身体损伤的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身体约束期间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身体约束护理流程 颅脑损伤 保护性约束 非计划拔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约束评估量表与谵妄评估约束分级式护理法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2022年7月-12月本院收治的1200例ICU患者为对照组(约束评估量表),2023年1月-5月收治的900例ICU患者为观察组(谵妄评估约束分级式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约束率及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约束评估量表 谵妄评估约束分级式护理 重症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患者过程中非医嘱性解除约束的原因和影响,为进一步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量表对我科室住院的168例约束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其中的37例(约束工具皆为一般性条索状宽布条)非医嘱性解除约束患者进行分析调查研究。结果非医嘱解除患者约束发生率为22.02%,带来的明显的不良后果主要是患者对临床治疗和护理的不合作。结论住院精神科患者非医嘱解除约束比例较高,带来的消极影响较大,因此有必要采取各种措施降低非医嘱解除约束发生率,保证临床治疗和护理的正常进行。

  • 标签: 保护性约束 非医嘱性解除约束 发生率
  • 简介:现代医药学认为:药物大多能产生两种效应:一为药物的生理效应,即药物本身对机体的药理作用,包括药物的物理化学性状、给药方式、药理和药化作用,以及病人的性别、年龄、体质、遗传基因和个体差异等等;二为药物的心理效应,还可通过其非生理作用,在病人的心理上产生良好的感觉,加速疾病的康复。此两种效应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积极的心理效应和良好的心情可增强药物的生理效应,而消极的心理效应可削弱药物的生理效应。心理效应可促使药物取得更好的疗效,为心理治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标签: 心理效应 生理效应 药物 现代医药学 药理作用 化学性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身体约束在老年人中的约束。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入院治疗的老年患者645例,按照年龄阶段不同分为3组,每组各215例,60-70岁患者为A组,70-80岁患者为B组,80岁以上患者为C组。在患者使用身体约束的原因、对身体约束的使用率、患者使用的约束方法以及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A组患者中有20%的患者在治疗中使用身体约束;B组患者中有35%的患者在治疗中使用身体约束;C组患者中有55%的患者在治疗中使用身体约束。结论:身体约束在老年患者中有较高的使用率,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患者对身体约束的使用率也有所上升。

  • 标签: “身体约束” “老年人” “约束”
  • 简介:临床护理工作中为防止高热、谵妄、昏迷、躁动及危重病人因意识不清而发生坠床、撞伤、抓伤等意外情况,确保病人安全及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常需使用约束带固定身体的某一部位,限制其活动。为减少临床并发症,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我们研制出一种新型肩部约束带,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临床应用效果 约束带 肩部 临床护理工作 护理工作效率 临床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约束带在临床的应用中为保护病患身体安全的有效性进行了讨论。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束缚带对手术患者的影响。结果在临床中,手术患者利用束缚带配合医生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取得良好效果。在临床应用中,自制的手术带对皮肤造成的损伤及肢体脱落的情况少于手术床配套约束带的使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以往手术中,还没有出现手术的患者因为不正确使用约束带而导致伤害发生的情况。结论自制约束带材料的选用较容易,在制作时不繁琐,经济适用,它经济,易于操作,安全,便于临床人员掌握。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约束带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腕部约束是一种可以限制意识障碍、烦躁、自伤或全麻未醒的患者肢体活动的护理措施,防止患者出现坠床、撞伤、抓伤、拔管等意外,减少护理并发症,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本研究通过介绍和阐述近年来临床腕部保护性约束用具的分类、优点以及效果评价,总结腕部约束用具存在的问题,以其为护理人员约束用具的使用提供参考意见。

  • 标签: 腕部 保护性约束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