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06年4月至5月底,我们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方案,对本市随机抽样两个县区,即上杭县和新罗区,再分别抽样8个乡镇、城区的16个小区,其中视力残疾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抽样调查 视力残疾 龙岩市 福建省 随机抽样 调查结果
  • 简介:登革热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常见急性病毒性虫媒传染病,近年来的疫情爆发流行受到人们的关注[1].2004年10月福州台江区发生登革热爆发流行,我院共收治登革热患者83例,现将有关临床情况总结如下.

  • 标签: 登革热 福州市 临床分析 亚热带地区 爆发流行 虫媒传染病
  • 简介:从2012年开始,福建三明积极推行院长年薪制、三保(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经办合一、药品零差率销售等改革。2年来,该市不断调整改革方案,2014年出台了19份医改相关文件,分别对考评机制、分配机制等政策进行调整;参照公立医院改革做法,

  • 标签: 三明市 福建省 医改 医院改革 职工医保 城镇居民
  • 简介:为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莆田人民政府日前下发了关于调整工伤保险费率的通知.通知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据了解。2014年莆田将少征收工伤保险费近2千万元。根据通知,工伤保险基准费率标准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一是下调一类、二类行业的企业基准费率。工伤保险基准费率从原来一类行业0.6名下调为0.5%,二类行业1.1%下调为1%,三类行业2%不变。二是实行灵活的浮动费率。

  • 标签: 保险费率 工伤保险 企业负担 莆田市 基准 减轻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目前泉州的胎传梅毒发病现状,并分析影响其流行病学波动和变化的因素,为预防控制胎传梅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泉州2005-2009年发现的胎传梅毒的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和分析。结果5年间泉州共发现胎传梅毒258例,男性164例,女性94例,男女性比例为1.741;<1岁组的病例最多占81.08%;泉州本地病例占86.43%;年平均发病率较高的为沿海经济较好的惠安县、丰泽区、石狮和晋江。结论泉州目前胎传梅毒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应加强高危人群的梅毒监控,特别应加强对育龄妇女的梅毒筛选监测工作。

  • 标签: 胎传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医学会、各有关单位:为了促进福建麻醉学的发展,加强学术交流,福建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拟于2015年4月18日19日在福州召开福建麻醉学术会议。会议将以知识更新讲座和学术论文报告等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术交流。现将征文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标签: 麻醉学术年会 监护 临床 新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福州生活饮用水碘含量和分布情况,为基层开展碘缺乏病的防治工作和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在福州辖内12个县(、区)以乡镇为单位开展水碘调查,并对水碘中位数≥10 μg/L的乡镇开展行政村级水碘调查,按照不同供水方式(集中供水、混合供水和分散供水)采集居民生活饮用水末梢水水样并测定水碘含量,水碘含量< 10 μg/L为外环境缺碘;对不同地区、不同供水方式和不同水源类型的居民生活饮用水碘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对12个县(、区)的172个乡镇进行了调查,采集并检测水样1 630份,水碘中位数为2.8 μg/L,范围为0.0 ~ 130.3 μg/L;在乡镇水平上,水碘中位数范围为0.4 ~ 11.2 μg/L;在≥10 μg/L的4个乡镇共调查了75个行政村,水碘中位数范围为0.5 ~ 19.8 μg/L;在县(、区)水平上,水碘中位数均< 10 μg/L。其中,内陆地区和沿海地区水碘中位数分别为2.0、4.0 μg/L,不同地区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 15.70,P <0.01);集中供水、混合供水和分散供水的水碘中位数分别为4.1、2.7、3.4 μg/L,不同供水方式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 19.38,P < 0.01);地表水和井水水碘中位数分别为2.4、3.1 μg/L,不同水源类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 6.23,P <0.01)。结论福州外环境缺碘普遍存在,不存在水源性高碘分布。要加强碘缺乏病的监测,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长效工作机制,巩固防治成果。

  • 标签: 饮用水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9年漳州本地登革热疫情病原学特征及可能的传染来源。方法采集疑似登革热患者急性期的血清样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进行病毒检测和血清分型。对于阳性标本,通过RT-PCR扩增E基因的全长片段,并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2019年漳州共有登革热本地病例98例,集中在诏安县、龙海区、云霄县3个区县。本研究中选取了代表各区县不同来源的14株登革病毒E基因序列,其氨基酸序列毒力位点分析发现本地流行株均属于毒性相对较强的毒株,系统进化树显示本地流行株均为DENV-I,其基因型为I型,分为a、b、c进化分支。a进化分支包含了所有诏安县和龙海区序列,又分成了3个亚分支,b、c进化分支均为云霄县的序列,除诏安县深桥镇和龙海区海澄镇的毒株关联度较高,其余地区均局限于各乡镇所在范围,且各进化分支均与同年流行的国内其他地区及东南亚相应国家较为接近。结论2019年漳州登革热本地疫情暴发存在多个输入来源,可能是由国内其他地区或者东南亚国家的登革热输入病例引起的,同时存在本地的跨县域传播可能。

  • 标签: 登革热 登革病毒 E基因 系统进化树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门诊病人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情况,评价其使用合理性,分析不合理用药原因,促进社区医院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该社区医院2008年1月~12月门诊及急诊处方2218张,针对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的形式、类型、联用疗程、联合用药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的使用率为40.05%,联合用药率为74.61%,其中以二联用药最多,占68.51%;不合理配伍处方占12.39%。应重视抗菌药物不合理联合用药问题,提高抗菌治疗水平。

  • 标签: 抗菌药物 联合用药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泉州2005-2010年梅毒流行特点和发病趋势。方法使用Excel软件建立泉州2005-2010年梅毒疫数据库,通过EpiInf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泉州2005-2010年共报告梅毒1314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8.23%;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报告发病率从2005年的17.85/10万上升至2010年的37.00/10万;近年来隐性梅毒和胎传梅毒增幅较大;男性患者略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081;高发年龄组为20-39岁的性活跃期青壮年;重点人群是农民、工人和无(待)业者。结论泉州梅毒疫情呈现上升趋势,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梅毒流行。

  • 标签: 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福州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及碘缺乏病病情变化趋势。方法2017年3月至2019年10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福州12个县(、区)开展重点人群碘缺乏病监测工作。每个县(、区)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抽取1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抽取1所小学的40名8~10岁非寄宿儿童(年龄均衡、男女各半)和20名孕妇作为调查对象。采集儿童和孕妇家中食用盐盐样、即时尿样,检测盐碘、尿碘含量;采用B超法测量儿童甲状腺容积,计算甲状腺肿大(甲肿)率。结果2017-2019年,共采集儿童家中食用盐盐样7 479份,盐碘中位数为23.40 mg/kg,碘盐覆盖率为94.06%(7 035/7 479),碘盐合格率为97.70%(6 873/7 035),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1.90%(6 873/7 479);共采集孕妇家中食用盐盐样3 602份,盐碘中位数为23.69 mg/kg,碘盐覆盖率为94.73%(3 412/3 602),碘盐合格率为97.66%(3 332/3 412),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2.50%(3 332/3 602)。共采集儿童尿样7 479份,尿碘中位数为172.70 μg/L;共采集孕妇尿样3 602份,尿碘中位数为131.21 μg/L。共检查7 479例儿童甲状腺,其中甲肿89例,甲肿率为1.19%。结论福州重点人群合格碘盐食用率( > 90%)、儿童尿碘(100~< 200 μg/L)及甲肿率( < 5%)均符合国家碘缺乏病消除标准,但孕妇存在碘缺乏的风险(尿碘< 150 μg/L)。

  • 标签: 儿童 孕妇 盐类 尿 甲状腺肿
  • 简介:目的掌握2009年福建居民食用合格碘盐的情况,巩固碘缺乏病防治成效。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系统抽样,以县(、区)为单位,9个以上乡(镇)的县(、区),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选取9个乡(镇),每个乡(镇)选取4个村,每个村随机采集8户居民户盐样;9个或不足9个乡(镇)的县(、区),选取5个乡(镇),5个或不足5个乡(镇)的县(、区),抽取所有乡(镇),每个乡(镇)选取4个村,每个村随机采集15户居民户盐样。采用直接滴定法检测盐碘含量。结果2009年福建居民户的碘盐覆盖率为97.92%,非碘盐率为2.08%,碘盐合格率为98.68%,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6.63%;全省84个县(、区)中,79个县(、区)的合格碘盐食用率均高于90%,占94.05%,有5个县(、区)的合格碘盐食用率低于90%,占5.95%。结论从省级水平看,福建合格碘盐食用率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标准,但个别县(、区)碘盐供应工作仍需加强。

  • 标签: 流行病学研究 膳食调查 矿物质
  • 简介:<正>督导人员:邹级谦王苏民赵东升游晓清时间:1999年5月24日~6月1日一、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基本情况(一)一般情况福建人口为3224万,辖9个地(),86个县(、区)。9个地()均设有结防机构,其中独立结防所2个,5个挂靠在防疫站,2个挂靠在肺科医院。68个县(、区)设有结防机构,18个县(、区)无结防机构。

  • 标签: 结核病控制项目 归口管理 福建省 肺结核病人 项目工作 督导
  • 简介:福建三明在历史过程中,由于各民族间个体相互婚配、融合,逐渐形成了以汉、畲、回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存的地区.了解该地区人群的ABO血型分布,对于民族起源、融合、遗传性状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故笔者对三明地区一五县共13794人进行ABO血型分布的调查.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福建 三明地区 ABO血型 血型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福建霍乱发生规律以及霍乱弧菌在水体和海产品中的污染情况进行分析,使霍乱防治在实施时获得有效依据。方法:监测2019年-2020年福建中医疗机构门诊中患有腹泻病的人员,霍乱监测点需在5月-12月同时进行水体监测以及海产品监测。结果:腹泻病人登记总量为20920人,检测粪便标本总量为10500份,其中检测率50.19%。在检测中,检测率比较高的为宁德、泉州、厦门市、龙岩。海产品总共检测份数为72898份,其中O139群霍乱与O1群霍乱实际检测株数为109株,阳性率达到0.149%,在不同类型的海产品中,两栖类最高,达到了2.980% 。水体监测总量为68370份,其中O139群霍乱与O1群霍乱实际检测株数为67株,总阳性率0.097%,其中江河水域当中阳性率最高,达到了0.280%,最低的为池塘水体和医院排污水。结论:为保证福建霍乱监测整体效果,需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培训,促进工作人员在检测水平上的不断提升。并且在采集标本过程中,应体现出标本针对性。

  • 标签: 福建省 霍乱监测结果 海产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福州病毒性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 ARI)病原谱及其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9年福州三家不同类型医院的ARI病例信息并采集呼吸道标本,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标本进行腺病毒(adenovirus, AdV)、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的检测,采用实时定量荧光RT-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RT-PCR)对标本进行甲型、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A/B, IFV-A/B)、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副流感病毒1~4型(parainfluenza virus 1~4,PIV-1~4)、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冠状病毒(coronavirus,CoV)-229E/OC43/HKU1/NL63、鼻病毒(rhinovirus,RV)的检测,应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分析ARI病例流行病学特征。结果726例ARI病例的316例(43.53%)标本中检出病毒,其中40例为双重感染,9例为三重感染,不同年龄组的病毒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出的主要病毒病原体为IFV(12.40%),其次为Adv(10.61%)、RV(8.82%)、RSV(5.51%)等。AdV在男性ARI病例中的感染更为常见,IFV-B、PIV、RSV、RV、AdV在儿童中的检出率更高,IFV、RSV、RV有明显的季节性分布。结论福州ARI病例的主要病毒病原包括IFV、AdV、RV、RSV等,不同病毒检出率存在年龄和季节分布差异。

  • 标签: 急性呼吸道感染 病毒 病原 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