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前,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气道的管理方式也在不断被拓展,气管切开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也在完善及更新,对于气管切开术患者的人性化关怀已成为重中之重。如何让气管切开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既能够顺畅呼吸,也能够顺利用语言表达自身的想法及要求,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对气管切开患者管理的高要求。当前吞咽说话瓣膜已成为辅助治疗气管切开患者重要的工具,在气管切开病人康复治疗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就近几年的相关文献总结说话瓣膜在气管切开中的应用进展。

  • 标签: 气管切开 说话瓣膜 吞咽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气管切开会导致言语、吞咽、呼吸、嗅觉等多方面功能障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说话瓣膜作为单向通气阀,可恢复闭合的上呼吸道及正常的呼吸模式,重塑声门下压力,有利于改善言语功能,减少渗漏及误吸,改善呼吸及嗅觉功能,提升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对说话瓣膜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其具体作用机制、结构及操作方法。

  • 标签: 说话瓣膜 气管切开 康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assy-Muir说话瓣膜(PMV)对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吞咽生物力学和误吸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伴误吸的患者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PMV干预组(10例)和PMV干预组(10例)。非PMV干预组给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PMV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佩戴PMV治疗,治疗结束时间为治疗2周后或拔除气管套管时。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治疗后),采用高分辨率测压检查和吞咽造影检查评估2组患者吞咽过程中的颚咽收缩压力峰值(VP-Max)、食管上括约肌松弛后压力峰值(UES-Max)及渗漏-误吸(PAS)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VP-Max、UES-Max及P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VP-Max和UES-Max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PMV干预组的PAS评分亦较组内训练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2周后,PMV干预组的VP-Max和UES-Max分别为(150.87±65.51)mmHg和(206.00±42.28)mmHg,明显高于非PMV干预组(122.45±74.45)mmHg和(190.17±79.5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VP-Max的增高与PAS评分的改善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PMV干预能够改善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腭咽收缩功能和UES松弛后收缩功能,腭咽收缩压力峰值的增高与误吸情况的改善呈正相关。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误吸 Passy-Muir说话瓣膜 吞咽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说话瓣膜联合吞咽基础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吞咽功能的疗效观察。方法将入选颅脑损伤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及吞咽基础训练)和观察组(采用常规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及佩戴说话瓣膜吞咽康复训练),每组15例。观察组有1例因病情加重、1例因经济及家庭原因不能坚持治疗而退出研究,最后纳入统计的患者共28例,其中观察组15例,对照组13例。2组患者均接受吞咽基础训练,包括冰刺激、舌运动训练和咳嗽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吞咽训练的基础上,进行佩戴说话瓣膜训练,每日2次,每周5 d,共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才藤氏吞咽障碍评级和Rosenbek渗漏-误吸分级量表(PAS)评级对2组患者行喉镜吞咽功能检查及吞咽功能评估。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才藤氏吞咽障碍等级和PAS评级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说话瓣膜联合吞咽基础训练可以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吞咽功能,且减少其吞咽的误吸情况。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说话瓣膜 吞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