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心理护理在妇产科接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妇产科收治的分娩产妇13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时间、护理满意度及分娩后出现的阴道撕裂、产后出血等不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产妇在分娩时候的使用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62%(16/65),护理满意度为76.92%(50/65);观察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6%(4/65),护理满意度为95.38%(62/65),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接生过程中对产妇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不良情况的发生率,且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妇产科 分娩
  • 简介:摘要:随着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其在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之后,极易造成技术的失败运用,因此,应当选择合适的助产护理方式予以配合,以期提高技术运用的成功率。本文以此为背景,针对无保护会阴接生的助产护理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 标签: 无保护会阴接生 助产护理方式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阴道分娩的影响。方法将84例在我院分娩的产妇随机分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助产,观察组应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比较两组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会阴水肿、会阴切口感染、会阴侧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阴道分娩中应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能降低会阴受损风险,减少产后出血,缩短住院时间,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阴道分娩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 会阴侧切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阴道分娩的影响。方法:将 84例在我院分娩的产妇随机分组,每组 42例。对照组行常规助产,观察组应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比较两组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会阴水肿、会阴切口感染、会阴侧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阴道分娩中应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能降低会阴受损风险,减少产后出血,缩短住院时间,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阴道分娩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 会阴侧切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顺产接生会阴伤口侧切与纵切的临床 差异 。 方法: 在 2018 年 1 月到 2019 年 5 月开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分娩的 80 例初产妇进行研究。 常规组提供会阴纵切,实验组提供会阴侧切。 并对比两组产妇的伤口愈合质量、疼痛感受。 结果: 产前 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 P > 0.05 )。 结论: 顺产接生 中 会阴伤口侧切 具备更加突出的干预效果,可以更好的促使产妇伤口愈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顺产接生 会阴伤口侧切 会阴伤口侧切 临床对比
  • 简介:摘要:伴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选取了 90位产妇为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并选取一些指标用于对比。依据试验结论可看出,无保护会阴接生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无保护会阴接生 临床观察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保护会阴接生法会产妇的剖宫产率影响。方法本次分析的对象是我院2017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0例产科分娩产妇,随机分成人数相同的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之后分析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结果。结果实验组产妇临床剖宫产率是10.0%,与对照组的剖宫产率32.5%相比显著较低(P<0.05)。结论采取无保护会阴接生方法不仅可以减少会阴撕裂伤,同时也能避免会阴的切开率,对产妇自然分娩有很大的帮助。

  • 标签: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 剖宫产率 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无保护会阴接生法会产妇的剖宫产率影响。 方法: 本次分析的对象是我院 2017 年 7 月 ~ 2018 年 12 月收治的 70 例产科分娩产妇,随机分成人数相同的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之后分析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结果。 结果: 实验组产妇临床剖宫产率是 10.0 % ,与对照组的剖宫产率 32.5 % 相比显著较低 ( P

  • 标签: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 剖宫产率 自然分娩
  • 作者: 甘雨霞杨娟娟黄燕任素英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          (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  广东深圳 518000)  【摘  要】目的:调查助产士上台接生护理中断事件的现状,并分析相关原因,为安全接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护理中断事件登记表”对助产士上台接生过程中护理中断事件发生的次数、来源、类型以及结局展开观察记录。结果:护理中断事件频率为5.1次/h;主要来源为患者;以侵扰型为主;消极结局发生率高;来源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类型及结局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助产士上台接生护理中断事件发生频率相对较高,来源多且以患者为主、以消极影响常见,避免或减少助产士上台接生不必要的中断,对保障母婴安全有积极的意义。  【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iRoot SP 用于直接盖髓术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在 2016 年 3 月 -2018 年 2 月 期间收治的 200 例进行直接盖髓术的患者,按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成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100 例。其中参照组为患者使用氢氧化钙直接盖髓术进行治疗,实验组为患者使用 iRoot SP 直接盖髓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和临床指标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率高于参照组,且临床指标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对牙髓损伤患者使用 iRoot SP 直接盖髓术治疗效果显著,治疗率较高,临床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具有较高治疗价值,值得 大力推广。

  • 标签: iRoot SP 直接盖髓术 生物材料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自由体位分娩配合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的应用与分娩结局。方法:将 2016年 1月 -2018年 2月 100例分娩产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常规分娩组施行常规分娩,干预组应用自由体位分娩配合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比较两组自然分娩率;平均产程的时间、产妇的产后 2小时出血毫升数、产后 24小时的出血毫升数;干预前后 SAS以及 SDS量表评分;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干预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常规分娩组, P< 0.05;干预组平均产程的时间、产妇的产后 2小时出血毫升数、产后 24小时的出血毫升数优于常规分娩组, P< 0.05;干预前两组 SAS以及 SDS量表评分相近, P> 0.05;干预后干预组 SAS以及 SDS量表评分优于常规分娩组, P< 0.05。干预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常规分娩组,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常规分娩组, P< 0.05。结论:自由体位在分娩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确切。

  • 标签: 自由体位分娩 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 应用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自由体位分娩配合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的应用与分娩结局。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2月100例分娩产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常规分娩组施行常规分娩,干预组应用自由体位分娩配合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比较两组自然分娩率;平均产程的时间、产妇的产后2小时出血毫升数、产后24小时的出血毫升数;干预前后SAS以及SDS量表评分;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干预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常规分娩组,P<0.05;干预组平均产程的时间、产妇的产后2小时出血毫升数、产后24小时的出血毫升数优于常规分娩组,P<0.05;干预前两组SAS以及SDS量表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以及SDS量表评分优于常规分娩组,P<0.05。干预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常规分娩组,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常规分娩组,P<0.05。结论自由体位在分娩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确切。

  • 标签: 自由体位分娩 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 应用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无创接生过程中选取侧卧位分娩配合的方式对产妇及新生儿所产生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接受侧卧位分娩配合无创接生的 60例产妇为主,时间为 2018年 4月 -2019年 4月,将其作为观察组,搜集以往传统仰卧位方式助产的产妇资料,共 55例,时间为 2017年 3月 -2018年 3月,将其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产妇中会阴完整、会阴侧切对应人数为 22例、 1例,概率值为 36.67%、 1.67%,共 34人会阴裂伤程度为Ⅰ度,概率值为 56.67%,与对照组产妇相比较,组间差值具有可比性( P<0.05)。两组产妇在产程时间上无可比性( P>0.05)。结论:与传统仰卧位助产方式相比较,选用侧卧位分娩配合无创接生,对产妇会阴部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降低了会阴侧切的发生概率,大部分产妇会阴裂伤程度较轻,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适宜采纳。

  • 标签: 无创接生 侧卧位 分娩配合 会阴完整
  • 简介:背景:目前,关于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入路的选择还存在争议。目的:比较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DAA)与直接外侧入路(DLA)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行单侧初次全髋关节置换的183例患者。分别在DAA(92例)和DLA(91例)入路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记录两组的一般情况、围手术期各项指标以及术后功能情况和影像学评价结果。结果:18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5.2个月。DAA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DLA组[(206.4±64.6)mlvs(414.0±131.4)ml,P<0.001;(208.4±50.9)mlvs(299.6±50.8)ml,P<0.001]。DAA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DLA组[(11.3±5.6)d(16.5±5.7)d,P<0.001]。DAA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Harris评分、髋外展肌力矩及单腿站立试验结果均优于DLA组(P<0.001),但术后6、12个月的结果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AA组术后VAS评分、术后1个月的转弯,上、下楼梯,坐下,穿袜能力均优于DLA组(P<0.001)。两组患者的髋臼外展角、髋臼前倾角及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DLA全髋关节置换相比,侧卧位DAA全髋关节置换具有出血少,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康复快,早期髋关节功能更好等优点。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侧卧位 直接前方入路 直接外侧入路
  • 简介:摘要:传统接生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显现出了一些不足之处,本文以导乐式无创接生技术作为研究方法,将使用该方法完成分娩的产妇与采用原有方法完成分娩的产妇相对比,以此得出该方法是值得推广应用的结论。

  • 标签: 导乐式无创接生技术 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