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护肝颗粒中槲皮、山柰、异鼠李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护肝颗粒中槲皮、山柰、异鼠李的含量,色谱柱HederaODS-2柱(4.6mm×20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检测波长360nm,柱温为35℃.结果:槲皮、山柰、异鼠李分别在0.0768-1.92μg,0.02004~0.501μg,0.021~0.525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9、0.9998、0.9999,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4%、98.1%、97.9%,RSD分别为1.4%、1.8%、1.3%.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可以用来同时测定护肝颗粒中槲皮、山柰、异鼠李的含量.

  • 标签: 护肝颗粒 HPLC 槲皮素 山柰素 异鼠李素
  • 简介:摘要维生K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维生K1、K3、K4要在肝脏转变成K2才具有活性。维生K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凝血作用,在肝内作为羧化酶的辅酶,促进凝血因子Ⅱ(凝血酶原)、Ⅶ、Ⅸ和Ⅹ等合成,并使凝血酶原转变成活性凝血酶,从而发挥凝血作用。临床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疸、胆瘘、慢性腹泻和广泛肠切除所致肠道功能吸收不全;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等所致维生K缺乏;以及新生儿、早产儿低凝血酶原症;使用香豆类、水杨酸类等维生K拮抗剂过量而致出血患者,和敌鼠钠中毒者。维生K还可用于胆石症、胆道蛔虫所致胆绞痛、具有镇痛解痉作用。随着维生K作用机理阐明,近代还发现维生K还具有预防骨质疏松、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等保健功能。

  • 标签: 维生素K 凝血酶原 r-羧化 凝血酶 凝血作用 保健功能
  • 简介:血栓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均相当高。现代研究发现,水蛭抗凝、抗血栓作用的物质基础是由吸血水蛭唾液腺中分泌出的一种酸性多肽,其不仅具有很好的溶栓、抗凝作用,还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水蛭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抗凝化瘀药物,可以用于多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如肿瘤、血栓等。就水蛭在抗血栓和治疗脑出血等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水蛭素 抗血栓 脑出血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多维元素胶囊中维生A和维生E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enturySILC18柱(5μm,4.6mm×150mm),流动相为甲醇三氯甲烷水(体积比9082);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选择280nm;柱温35℃;进样量20μL。结果维生A在54.4~217.5μg·mL-1(r=0.9999)、维生E在56.3~225.0μg·mL-1(r=0.9997)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0%(RSD=1.43%)、99.19%(RSD=1.25%)。结论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和重现性好,可作为多维元素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维生素A 维生素E
  • 简介:大枣,有谁没吃过?又有谁一年到头都吃它?总之,人的一生与枣息息相关。大枣,又称红枣、枣子,系鼠李科枣属落叶乔木。原产于我国,在我国的栽培已具悠久历史。考古学家从河南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发现枣核化石,说明枣在我国已有8000年历史。自有人类以来,枣与人便结下不解之缘,人类以枣果腹,

  • 标签: 大枣 维生素 天然 落叶乔木 鼠李科 考古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血管紧张-醛固酮系统(RAAS)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比较两组入选者在立位、卧位时的血浆肾活性(PRA)、血管紧张II(AngII)及醛固酮(ALD)水平。结果观察组中不同分级的患者立位、卧位时的PR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立位、卧位时的AngII、AL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不同分级患者的PRA、AngII、ALD水平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原发性高血压分级的升高,PRA水平逐渐降低,AngII、ALD水平逐渐升高。结论RAAS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测定PRA、AngII及ALD水平可有效对原发性高血压进行分级,可作为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估的参考指标。

  • 标签: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原发性高血压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联用特利加压和肾上腺治疗心跳骤停临床观察。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5年1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95例病患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患入院时间随机进行分组,即为1组;2组;3组,其中,1组进行常规治疗(肾上腺1mg),两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特利加压1mg,3组则采用特利加压1mg,并对三组患者治疗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患者在心跳恢复率、生存率、心跳恢复时间三大数据方面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跳骤停者,早期联用特利加压、肾上腺相比单一用药更有利于心肺复苏的成功,增加患者生存率,提升病患病情治愈度。

  • 标签: 肾上腺素 特利加压素 心跳骤停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应用卡前列氨丁三醇和缩宫的治疗效果。方法选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分娩的46例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应用缩宫和卡前列氨丁三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的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h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卡前列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显著,相比于单用缩宫,患者的各项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降低产后出血率和出血量,提高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后出血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缩宫素 效果比较
  • 简介:案例回顾某男,41岁。因上腹疼痛2小时入院。查体:腹膜炎体征明显,X线检查膈下有游离气体,考虑为上消化道穿孔,急诊手术证实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遂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病理为十二指肠溃疡穿孔。2个月后又出现上腹痛及腹膜炎体征。胃镜证实溃疡复发,遂查基础胃酸为8mmol/L(行胃大部切除或迷走神经切断手术者其正常参考值为〈5mmol/L),血清胃泌为656pg/ml,诊断为胃泌瘤。给予抗酸药物保守治疗。

  • 标签: 胃泌素瘤 腹膜炎体征 上消化道穿孔 血清胃泌素 迷走神经切断 胃大部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黄藤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以滴丸的成型率、外观质量、溶散时限、丸质量变异系数为筛选指标,以油浴温度、冷凝温度、药物与基质的最佳配比为主要考察因素,对黄藤滴丸的成型工艺进行优选,并考察了影响滴丸成型的其他因素。结果药物与基质的最佳配比为PEG4000PEG6000黄藤(311),药液油浴温度为95~100℃,冷却剂的冷凝温度17~20℃为最佳成型工艺条件,按照此优化条件制备黄藤滴丸成型率高。结论用最佳工艺条件制得黄藤滴丸,其外观呈黄褐色,味微苦,表面光滑,大小一致,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

  • 标签: 黄藤素滴丸 制备工艺 正交试验法 成型率 综合评分
  • 简介:摘要建立黄藤片HPLC测定有关物质的质量标准。方法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作为固定相的反相色谱柱,甲醇-0.1%的磷酸水溶液(2575)的流动相,水为溶剂,检测波长为220nm。结论有关物质不得过7.0%;理论塔版数按盐酸巴马汀计不小于5000;最小检测量0.488ng。

  • 标签: 黄藤素 有关物质 HPLC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高脂高盐饮食对血压的影响,观察芹菜的降压效果,为临床高血压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雄性 SD 大鼠 100 只,高脂高盐饲料加 5% 盐水连续喂养 8 周制备高血压大鼠模型,选取 50 只高血压模型大鼠,随机分为 5 组:高血压模型组、芹菜 高、中、低剂量 组和卡托普利组,各 10 只。另取 10 只同龄正常饲料喂养的雄性 SD 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灌胃给药,模型组和正常组均给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 8 周 。 给药 8 周后 , 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高密度脂蛋白 (HDL-C) 、低密度脂蛋白 (LDL-C) 水平;测定血清中血管紧张 II ( angiotensinⅡ , AngⅡ) 含量 。 结果:与高血压模型组比较,芹菜组大鼠 SBP 、 DBP 值均显著降低 ,其中 芹菜高剂量 组降低最明显;芹菜组大鼠血清中 AngⅡ 、 TG 、 TC 水平均显著 降低。结论:芹菜素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芹菜能够有效降低高血压大鼠 AngⅡ 水平、降低血脂有关。

  • 标签: 高血压 芹菜素 SBP DBP
  • 简介:摘要正确使用缩宫,能减少产后大出血的发生,对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缩宫素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维生C合成工艺。方法以维生C钠为原料,经过酸化、分离、除盐、回收、精制提纯处理制取维生C,试验系统考察了酸化过程中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物料的物质的量比及用水量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维生C合成最佳工艺条件为在酸化处理过程中,反应时间120min,反应温度20~30℃,盐酸与维生C钠的物质的量比1∶1,酸化反应体系中水含量41.0%。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维生C收率为94.74%,其纯度达到99.80%。结论该工艺降低了原料单耗,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收率,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产业化的推广意义。

  • 标签: 维生素C 合成工艺 研究
  • 简介:摘要选取我院校医室在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期间的普通感冒患者80例,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适量维生C(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复合维生B(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对照组只进行对症治疗,追踪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病程长短。结果实验组在临床疗效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平均病程较对照组有明显缩短,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普通感冒治疗中常规加用适量维生C和复合维生B具有推广意义。

  • 标签: 普通感冒 维生素C 复合维生素B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维生A和维生E水平与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住院治疗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5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清维生A和维生E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血清维生A水平(0.2795±0.0775mg/L)明显低于对照组(0.4318±0.0792mg/L),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观察组患儿血清维生E水平(7.3258±2.6194mg/L)高于对照组(6.5851±0.7734mg/L),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健康儿童相比,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维生A血清水平明显降低,而维生E水平改变不明显,呼吸道感染与维生A缺乏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儿童 呼吸系统感染 维生素A 维生素E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后出血患者通过卡前列氨丁三醇与缩宫治疗并加强护理干预后所存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80例,且均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缩宫治疗和卡前列氨丁三醇治疗。并加强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5%)比观察组(92.5%)低(P<0.05);观察组产后2小时和24小时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出血患者通过卡前列氨丁三醇与缩宫治疗并加强护理干预后,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使产后出血量明显减低,存在推广价值。

  • 标签: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缩宫素 产后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类抗生含量分析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我院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类抗生含量分析的相关数据,将头孢菌素类抗生类抗生含量分析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对照组采用光化学荧光含量分析法进行分析,观察两组的含量分析效果。结果观察组分析方法的使用范围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分析方法的专属性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分析方法的含量分析应用成本以及灵敏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孢菌素类抗生类抗生含量分析方法中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范围较广以及灵敏度较高,而光化学荧光含量分析法的适用范围较小,但是灵敏度较高,专属性较强。

  • 标签: 头孢菌素类 抗生素类 抗生素含量 分析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卡前列氨丁三醇联合催产在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6例行剖宫产且产前检查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剖宫产后静脉滴注催产40U;观察组静脉滴注催产40U的同时于子宫体注射卡前列氨丁三醇0.25mg,每间隔20min注射1次,合计剂量不超过2mg。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产后2h、2-24h出血量及总出血量;动态监测观察组孕妇用药前及用药后2h的平均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观察2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2组术中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h、2-24h出血量及总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前后患者的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氨丁三醇联合催产能够明显减少孕妇剖宫产术后的出血量,操作简便、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小。

  • 标签: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催产素 术后出血 联合用药 剖宫产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