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向亚东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18-04-14
  • 出处:《科技新时代》 2018年第4期
  • 机构:摘要:高浓度、难降解、高氨氮、成份复杂、可能含有重金属是垃圾渗滤液废水的显著特点。在对原水水质特点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Fenton+BAF”的深度处理工艺,通过中试,对该深度处理工艺进行技术经济总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部深度烧伤的早期处理和瘢痕的防治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手部深度烧伤患者108例共152只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烧伤早期均使用皮肤再生技术治疗,并同时实施瘢痕防治和创面修复综合措施。结果108例患者共152只手全部治愈,III度11只手平均愈合时间为(35.1±2.9)天,深II度深型113只手的平均愈合时间为(25.8±2.4)天,深II度浅型28只手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5.8±2.3)天。瘢痕情况所有深II度浅型和深II度深型患者治疗后均没有发生瘢痕情况,III度在增生期经瘢痕的防治均达到了无瘢痕挛缩,无1例有伤残功能障碍。结论对于手部深度烧伤患者进行皮肤再生技术治疗效果显著,配合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瘢痕的形成,值得参考。

  • 标签: 手部深度烧伤 早期处理 防治
  • 简介:摘 要:制药工业废水进行处理多采用生化办法,但对污染物处理效率不高,很难达到工业废水的排放标准。需要严格按着制药企业污染排放标准内容的要求,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进一步降低,淘汰陈旧的废水处理设备,优化废水处理工艺技术,从而达到工业废水排放要求。因此,专业人士不断地研发新的技术,以处理制药过程中排放的废水,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首先对当前制药废水处理工艺技术进行全面的概括,并在研究废水处理的现状之后,具体分析各类制药废水深度处理的工艺,并通过总结各项技术的工艺特点,完善当前制药废水的深度处理工艺,希望能够为今后制药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多参考。

  • 标签: 制药废水 深度处理 处理技术分析
  • 简介:深度辅导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是适应当代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新型的教育和引导方式,更是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度和广度的重要举措。但是,有些大学生对于深度辅导的意义认识还不充分,理解还不到位,他们在深度辅导过程中往往采取回避或防御的态度,掩饰自身的思想和情感。

  • 标签: 辅导员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防御 识别 大学生 引导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深度烧伤创面早期处理及促进创面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 2015年 12月 -2016年 12月我院收治的深度烧伤患者 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采取即时治疗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参照组采用晚期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早期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 实验组功能恢复有效率 66.67%( 24/36)及外观恢复率 75%(27/3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深度烧伤创面需要及时处理,促进创面快速修复,加快患者外观恢复及身体机能恢复,在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深度烧伤创面 早期处理 创面修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睑板腺图像深度处理分析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诊断评价研究。采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年龄(40.03±11.46)岁的干眼患者的2 304幅睑板腺图像构建睑板腺图像数据库,由2名临床医师对图像进行标记,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建立模型,检测模型对睑板腺识别及标注的准确性并计算睑板腺缺失率。采用平均精度均值(mAP)及验证集损失值评价模型对特征区域识别的准确性。并随机选取64幅数据库以外的睑板腺图像,由7名受试医师独立评估后与模型评估结果进行统计性t检验。结果模型对睑结膜进行标记的mAP>0.976,验证集损失值<0.35;对睑板腺标记的mAP>0.922,验证集损失值<1.0。模型标记的睑板腺比例为53.24%±11.09%,人工标记为52.13%±13.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35,P>0.05)。模型评价每幅图像仅需0.499 s,而临床医师用时平均超过10 s。结论该睑板腺图像深度处理方法可提高临床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提高诊断效率,可用于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临床辅助诊断和筛查。(中华眼科杂志,2020,56:774-779)

  • 标签: 干眼 睑板腺功能障碍 睑板腺照相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 简介:目的为防止手深度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提高功能恢复。方法我们在早期切削痂的基础上用整形原则进行手术,对未有主要功能组织损伤者行皮片移植,对有主要组织损伤及外露者行皮瓣修复,同时修复指蹼。结果手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5%,与未用整形原则进行修复者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治疗方法得当,早期加强功能锻炼,能有效促进功能恢复,防止畸形,效果满意。

  • 标签: 烧伤 早期治疗 畸形
  • 简介:摘要:病理图像是临床上确诊的黄金指标,但临床医生通常仅凭临床经验做出一些简单的判断,从而导致误诊。常规的染色方法不仅效率低,可靠性差,而且容易受到人的主观因素的干扰。基于此,本文对组织学病理图像在深度学习中染色处理及具体实现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期对后续相关工作做出参考。

  • 标签: 病理图像分析 病理图像 深度学习 分类 分割 检测
  • 简介:摘要:随着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污水治理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采用纳米过滤技术进行制药业污水的液相分离处理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针对有机组分比较复杂的制药废水在常规卷式纳滤-反渗透膜处理中可能产生的膜污染趋势,首先利用管道超过滤技术对医药污水进行预处理,然后将常规卷筒和盘管复合纳过滤技术进行分级分级浓缩,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试验结果显示,该工艺对管道超过滤装置无明显的污染趋势,生产出的废水达到了后段入膜的标准。卷式纳滤装置可高效地从二价盐中提取,并且能拦截绝大部分有机物,并且在25L/(m2.h)的通量下能维持长期稳定地工作,与常规的卷式膜相比,该分散法对污水的污染倾向有较大的下降,与常规的分盐法相比,该方法可有效地减少圆盘式膜组合及反渗透的使用量,且除硬部位更为合理,并且在确保分盐效果前提下具有经济性。

  • 标签: 管式超滤 卷式纳滤 分段浓缩
  • 简介:深度访谈法是质性研究中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指访问者与受访者之间以一种单独的、个人的互动方式进行面对面地交谈,达到意见交换和构建意义的目的。访问者借由访谈的过程与内容,发掘、分析出受访者的行为动机、信念、态度与看法等。深度访谈法除可增加资料收集的多元性外,还能借此了解受访者对问题的想法与态度,也可透过问、答双方的互动过程对问题加以澄清,以确认受访者内心的真实感受与行为认知。

  • 标签: 深度访谈法 资料收集方法 互动方式 元性 真实感受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催眠状态是指受试者通过催眠师(或受试者自己)一定的诱导或暗示,从而进入到一种注意和感觉被局限在一定范围内的,既不同于睡眠又不同于觉醒的特殊的恍惚意识状态。传统概念上将催眠的深度分为轻度、中度和深度三种。然而,从更严格意义上来讲,催眠实际上有6种深度

  • 标签: 催眠 深度 心理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大面积深度烧伤伴双手深度烧伤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大面积深度烧伤伴双手深度烧伤患者30例,对所有患者手烧伤情况评估后采取相应的个体化治疗方法。结果30例患者60只手中有23例患者46只手外形和功能恢复满意,4例患者8只手部分残缺,但能够自理生活;3例患者6只手因坏死而截除,需要他人照顾。结论对于大面积深度烧伤伴双手深度烧伤患者需要尽可能的保护手功能,根据不同患者的相应伤情采取合适手术方式,术后需进行有效手功能康复治疗。

  • 标签: 大面积深度烧伤 双手深度烧伤 治疗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麻醉深度指数(CSI)在全麻手术期间麻醉深度监测的应用价值进行评测。方法ASAⅠ或Ⅱ级患者共44例,按随机原则分为试验组、对照组两组各22例患者。试验组患者调节麻药的剂量参考CSI进行改变,对照组患者则按照临床麻醉药物使用的经验进行调节。对患者的心电图、心率、舒张压、收缩压、SPO2以及CSI进行常规监测;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计算CSI对于OAA/S的等级相关系数。结果经过统计分析,试验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与统计学意义相符(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CSI与OAA/S评分具有明显的等级相关性。结论麻醉深度指数(CSI)应用于全麻手术期间的麻醉深度监测具有理想的效果,有利于帮助麻醉医师判断患者全麻的深度,指导麻醉用药。

  • 标签: 麻醉深度指数 全麻手术 监测
  • 简介:中国企业大部分沿用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即在渠道运作上采用大流通方式.所有市场的运作都依靠经销商来完成。这种模式曾经给企业带来了很多甜头,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模式已经开始渐渐暴露出它的弊端。

  • 标签: 中国企业 管理模式 经销商 运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麻醉深度监测仪引导下不同麻醉深度对患者术后麻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医院收治的96例行手术切除的结肠癌老年患者,发现不同麻醉深度对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影响无显著差异。结果:深度麻醉组的应激反应指标显著增高,浅度麻醉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中度麻醉组术后认知功能表现较好。这表明,麻醉深度对术后恢复质量有重要影响。结论:利用麻醉深度监测仪精确调节麻醉深度,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苏醒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麻醉深度监测仪 麻醉质量 结肠癌老年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