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2 个结果
  • 简介:有调查结果显示,有70%的女性认为“穿高跟鞋一个小时就是极限了”。脚趾疼痛、足底肿胀、腰痛,以上“高跟鞋疲劳”现良,其实是由于缺乏“脚趾力量”所引起的。通过脚趾锻炼可以消除高跟鞋疲劳,让你成为高跟鞋美人。穿着高跟鞋时支撑身体重量的是脚趾部分,所以应该加强脚趾力量的锻炼。这一锻炼可以刺激脚趾血管,预防脚部冰冷。腿肚形状也会变得漂亮起来。

  • 标签: 高跟鞋 脚趾 疲劳 调查结果 身体重量 锻炼
  • 简介:目的探讨腓肠外侧动脉穿支皮瓣转位修复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切取后形成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12例手足背部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24-52岁,平均42岁。缺损范围9cm×7cm~10cm×8cm。择期实施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同期采取腓肠外侧动脉穿支皮瓣转位覆盖由腓动脉穿支皮瓣切取后形成的创面。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创面直接缝合,无需植皮。结论应用腓肠外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切取后所形成的创面,外形美观。

  • 标签: 外科皮瓣 显微技术 手足部 缺损
  • 简介:目的评价不同CTA扫描方案显示旋股外侧动脉(LCFA)穿支的能力。方法将28例除大腿以外的四肢外伤患者及27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3组。对A组(15人,30侧大腿)采用双侧大腿低放射剂量扫描方案,B组(15人,30侧大腿)采用双侧大腿常规放射剂量扫描方案,C组(25人,25侧大腿)采用单侧大腿常规放射剂量扫描方案进行CTA检查。记录辐射吸收剂量,观察LCFA显示情况及起源,测量LCFA主干开口内径、降支开口内径、降支长度、降支血管分级、降支穿支数量、穿支末端最小内径。结果B组中1例(2侧大腿)因对比剂渗漏未能完成检查。3组共83侧大腿,LCFA起自股动脉分别为A组7侧、B组8侧、C组6侧,起自股深动脉分别为A组23侧、B组20侧、C组19侧。3组间,辐射吸收剂量、降支长度、降支穿支末端最小内径、降支血管分级及降支穿支数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LCFA主干及降支开口内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单侧大腿常规放射剂量CTA显示LCFA细小穿支的能力优于双侧低放射剂量及双侧常规剂量CTA,而3种扫描方案对较大血管的显示效果相近。

  • 标签: 旋股外侧动脉 旋股外侧皮瓣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素颜是检验真美的唯一标准,娱乐圈正刮起一股“素颜风潮”!在某跳水节目因素颜惊为夭人一炮而红的“素颜女神”王丽坤,嚣张到现在出席某活动红毯都开始纯素颜,李宇春、selina、姚晨等众多明星更是素颜登上某国际中文版时尚杂志封面,很多真人秀节目也开始要求明星素颜绽放真我。本期HB医疗美容室为准新娘们邀请北京薇琳医疗美容医院的专家团一起告诉我们:够完美甚至也可以素颜穿婚纱!comeon!学大招!

  • 标签: 医疗美容 娱乐圈 明星
  • 简介:摘要目的对负压引流方式与虹吸引流方式在胃肠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在本院胃肠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负压引流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虹吸引流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两组术后总引流量、持续引流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费用明显较少,术后堵塞管道发生率有所降低(P<0.05)。结论虹吸引流方式应用于胃肠外科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要优于负压引流方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负压引流方式 虹吸引流方式 胃肠外科 应用价值
  • 简介:春天终于就要踏着柔美的步调来临了,在这个早春时节,有什么是衣橱中必备的单品呢,自然,针织衫就一定要上榜了,是喜欢开衫与牛仔裤的随性?

  • 标签: 春日 休闲 牛仔裤
  • 简介:目的:探讨下颌骨包括囊内骨折在内的髁突骨折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中最佳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51例髁突骨折采用穿腮腺入路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术后查阅病例资料,进行定期随访,评价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解剖复位,咬合关系良好,术后关节活动正常,瘢痕隐蔽。结论:穿腮腺入路治疗髁突骨折是较好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穿腮腺入路 髁突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小儿腰穿术后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实施小儿腰穿术的患儿114例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根据患儿的床头单双号,分为接受一般护理的对照组和在一般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两组各有患儿57例,对两组患儿的术后舒适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舒适度以及头痛、腰痛、四肢麻木等不适症状的发生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穿术患儿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儿术后的舒适度,减少患儿术后头痛、腰痛、四肢麻木等不适症状的发生,提高护理服务的的满意程度,是一种效果显著且优质、全面的护理方式,值得给予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一般护理 小儿腰穿术 术后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疗效及优点。方法对46例胫骨骨折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2年。根据临床表现及X线征象评定疗效,分析其疗效及优点。疗效根据骨折愈合标准,优41例,良5例,优良率达100%。优点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有术式简单、损伤小、疗效好、符合生物力学要求等优点,只要掌握要点,基层医院就可开展。

  • 标签: 交锁髓内钉 内固定 胫骨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透明角膜对穿切口矫正术前散光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穿支皮瓣术后患者床旁护理记录单的使用效果。方法将穿支皮瓣床旁护理记录单应用于108例穿支皮瓣术后患者,观察使用记录单的书写质量、书写时间及患者、医生的满意度。结果术后发现动脉危象4例,静脉危象8例,皮瓣感染2例,经及时对症治疗后皮瓣均存活;记录单书写合格率为97.22%,护士单次书写时间由(4.70±0.62)min缩短到1.51min(P〈0.01),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8.56%,医生满意度为96.37%。结论床旁护理记录单记录方法科学,不仅能客观、及时地反映皮瓣的动态信息,还能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 标签: 护理记录单 护理 穿支皮瓣
  • 简介:目的通过对传统游离皮瓣与穿支皮瓣病例的回顾性研究,探讨两种皮瓣、手术风险、成活率及术后功能存在的共性和差异,试图找出预防、解决方法。方法通过对2000年至2010年,1320例游离皮瓣、肌皮瓣及穿支皮瓣病案资料回顾性研究,随机抽取300例,(180例传统皮瓣、120例穿支皮瓣)进行随访研究。随访1.5~5年。从皮瓣选择、设计、切取、移植、供受区的处理以及修复后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找寻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逐项分析原因,并根据临床经验和教训,提出预防、应对的措施和方法。结果300例皮瓣,因故放弃和失败10例,成功率为96.7%,术后皮瓣坏死率为3.3%。术中发生血管危象38例,其中传统皮瓣16例,穿支皮瓣22例,传统皮瓣经对症处理解除危象27例,手术挽救成功1例;穿支皮瓣对症处理解除危象19例,1例失败放弃,2例穿支皮瓣部分坏死。完全失败10例。本组急诊皮瓣手术32例,感染率仅为3.2%。慢性创面268例,感染率为8.58%,慢性创面感染率远高于急诊创面。其它还有:边缘愈合不良及部分坏死、皮瓣与受区匹配问题、供区遗留创面、瘢痕,功能障碍等问题。结论预防和及时处理血管危象是保障皮瓣成活的关健。严格遵守皮瓣切取原则,控制好修饰性切取适应证,注意皮瓣张力是皮瓣手术的技术要求。手术供区正确封闭处理方式,是预防、解决并发症及功能不良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外科皮瓣 软组织损伤 传统皮瓣 游离皮瓣 创伤和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亚急诊修复小腿远端及踝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本治疗组收治小腿远端及踝部皮肤缺损创面18例,其中其中摔伤3例、交通事故伤6例、机器绞伤3例、重物压砸伤6例。其中小腿远端12例,踝部6例。其中伴有肌腱或跟腱外露4例、伴有胫骨骨折外露8例、伴有踝关节脱位外露6例。均采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亚急诊修复,供瓣区给予中厚皮片植皮修复,术后随访观察6个月-24个月。结果18例皮瓣中完全成活16例,部分坏死2例,部分坏死皮瓣待其血运稳定后给予扩创VSD,二期植皮修复。成活后的皮瓣远期随访质地比较柔软,蒂部稍臃肿,皮瓣外观满意,无例发生骨髓炎及肌腱、跟腱坏死,足踝肌腱、跟腱活动满意。结论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亚急诊应用可以降低急诊手术风险,避免长期骨关节、肌腱外露感染坏死,是修复小腿远端及踝部皮肤缺损良好方案之一。

  • 标签: 胫后动脉低位穿支皮瓣 小腿 足踝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实验组患者50例,采用穿支皮瓣修复治疗;常规组患者50例,采用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优良率为64.0%,常规组为38.0%,说明实验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而言,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十分必要,应将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术作为临床上首选的治疗方案。

  • 标签: 手外伤 软组织缺损 穿支皮瓣 修复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道癌采用经皮肝穿门静脉栓塞术治疗效果。方法本次选取胆道癌手术20例,均为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均采用经皮肝穿门静脉栓塞术,回顾临床资料。结果本次选取的20例胆道癌患者,经皮肝穿门静脉栓塞术均成功完成,技术成功率达100%。相较栓塞前,全肝体积、预保留肝体积、预保留肝/全肝体积均有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栓塞术后,20例均成功行大部肝切除术,其中1例因慢性肝功能不全,并发术后肝脓肿,随访4个月,因肝功能衰竭死亡,其它均好转出院。结论针对术前预测FLR,对手术无法耐受的胆道癌,行经皮肝穿门静脉栓塞术,可使预留肝体积有效增大,达到功能代偿效果,且具较高安全性,对防范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预后明显。

  • 标签: 经皮肝穿门静脉栓塞术 胆道癌手术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进行腰穿预防脑积水的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3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例患者行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42例患者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腰穿,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51.22%,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及早进行腰穿具有疗效确切、操作方便等优点,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腰穿 脑积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于接受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的老年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指导临床护理选择就最佳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之间接收诊治的50例老年化脓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这10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的疗效。与此同时,记录所有作为研究对象的老年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在手术期间的护理效果,并且对护理结果中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作为研究对象的50例化脓性胆囊炎老年患者均一次就将置管穿刺成功,首次引流脓液约52ml~109ml不等。引流成功后,患者身体各项机能得到明显好转。化脓症状在术后9~13天均基本消失,白细胞计数也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置管持续引流约8~14天,住院约15~30天不等,平均住院时间(18.2±0.5)天。50名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无胆汁腹膜炎等各类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身体状况不太好的老年化脓性胆囊炎患者来说,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手术是一种比较安全、高效的方法,再加上手术期间严格细致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老年化脓性胆囊炎的治愈率。

  • 标签: 胆囊穿刺置管引流 化脓性胆囊炎 老年 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穿支皮瓣在下肢创面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以及Cochrane数据库于1980年1月-2014年4月期间公开发表的应用穿支皮瓣治疗下肢创面的文献,语种限定为中文和英文。经筛选有264篇文献人选。对皮瓣的安全性、解剖学基础及优缺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目前应用于下肢创面修复的穿支皮瓣主要有股前外侧皮瓣、腹壁下深动脉穿支皮瓣、胸背动脉穿支皮瓣、臀动脉穿支皮瓣以及小腿穿支皮瓣等。不同皮瓣各有其特点,临床应根据其特点和创面修复要求选择合适的穿支皮瓣。结论穿支皮瓣损伤小,供区并发症低,血运丰富可靠,具有与肌皮瓣同样的抗感染能力,是下肢创面修复的新技术,也是今后皮瓣外科发展的新方向。

  • 标签: 外科皮瓣 软组织损伤 下肢 外科 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