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临床资料:本组4例,均为男性,年龄21~43岁.因不慎坠入汽油中,在油中浸泡并缺氧38h后入院.患者烧伤面积35%~85%TBSA,平均面积42%,以Ⅱ度为主.创面大部分表皮脱落,基底红润,渗出多,创面周围有大小不等水疱.4例均有不同程度吸入性损伤.表现为声嘶、呼吸困难,意识模糊、昏迷,表情淡漠.呼吸36~52次/min,有不同程度呼吸困难,两肺可闻及广泛湿啰音,呼出汽油气味.心率114~186次/min.实验室检查:Hb146~178g/L,Hct58%~62%,WBC16.2~24.0×109/L,TP42~60g/L,Alb20~36g/L,血气分析:pH7.28~7.32,PaCO24.36~4.47kPa,PaO28.2~9.0kPa,SO20.80~0.92,HCO3-16.2~19.4mmol/L.1例心肌酶增高明显,AST258U/L,LDH448U/L,CK2210U/L,HBDH408U/L,CK~MB324U/L.黑便,潜血试验(++).辅助检查提示:血液浓缩,低蛋白血症,低氧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临床诊断:(1)化学烧伤;(2)吸入性损伤;(3)汽油中毒;(4)休克.

  • 标签: 汽油浸泡损伤 治疗 化学烧伤 症状 吸入性损伤
  •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近几年接诊的与油料较密切相关的患者中汽油中毒病员有增加的情况,就如何提高油料单位预防救治汽油中毒能力,提升油料安全供应保障能力等方面提出较为实用有效的措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汽油中毒患者的神经系统表现及其救治。方法通过对临床就诊的14例患者进行分析,根据诊断标准对其确诊。结果14例汽油中毒患者中,9例为急性中毒,5例为慢性中毒,经过治疗后症状均减轻或消失。结论通过分析研究充分了解汽油中毒的神经系统的表现,为临床上确诊提供依据,通过治疗掌握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及其新进展。

  • 标签: 汽油中毒 神经系统 表现 救治
  • 简介:1997年7月11日下午,某加油站2名工作人员检修油罐时,其中1人进入罐底4.5m左右深处,突然昏倒在约30cm深的汽油残渣中,上面1人为了救人,未带任何防护面具进罐,又倒下,马上呼“110”救出,急呼“120”接来医院。立即进行急救,2人均意识丧失、口唇紫绀、呼吸急促、烦躁不安、脉搏加快、体温升高。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3、29岁。

  • 标签: 汽油中毒 缺氧 烧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职业性汽油接触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于2019年9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北京市某石油销售公司147名职业性汽油接触人员为观察组,以该公司158名无职业性汽油接触人员为对照组,通过职业健康检查获得体重指数(BMI)、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和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数据,并分析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职业史、既往史、个人史。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人群收缩压、舒张压、FPG、TG、BMI水平以及MS、肥胖、高血压检出率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年龄、性别、工龄、饮酒、吸烟、婚姻状态、HDL-C水平、TG升高和HDL-C偏低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MS的危险是对照组的1.988倍(P<0.05)。结论职业性汽油接触可能导致MS检出率升高。

  • 标签: 汽油 代谢综合征 患病率 职业暴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快速有效的清洗烫伤皮肤上的柏油的方法。方法通过用汽油清洗烫伤皮肤上的柏油和用松节油清洗烫伤皮肤上的柏油的自身对照研究。结果汽油清洗烫伤皮肤上的柏油平均面积25cm2所用平均时间为1min,松节油清洗烫伤皮肤上的柏油平均面积25cm2所用平均时间为10min(P<0.05)。结论用汽油清洗烫伤皮肤上的柏油简便有效,节约时间,为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烫伤(烧伤) 感染
  • 简介:目的预测某汽油吸附脱硫装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并分析其关键控制点。方法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划分生产单元,采用经验法、类比法、检查表法进行分析。结果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汽油(内含苯及芳烃)、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甲烷、乙炔、吸附剂粉尘及吸附剂含有的镍、钴、噪声、高温、工频电磁场、电离辐射等,类比检测结果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但炼油部有25.59%的噪声操作工人听力异常。结论该项目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化学毒物、噪声和电离辐射危害,应从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关键控制部位加强防治工作。

  • 标签: 汽油 吸附脱硫 职业病危害 关键控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