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泰丸的周易思想。方法分析泰丸的适用情况,了解交泰丸药物组成以及各个药物之间的具体比例,探讨药物组成与药物比例之间的文化思想。分析疾病的文化状态。结果泰丸反映了周易中《泰》《既济》《否》《未济》思想。结论运用周易思想去了解交泰丸,能很好理解交泰丸文化背景,掌握其使用情况,能很好地把握人体正常生理状态,更好认识中医,学习中医。

  • 标签: 交泰丸 中医
  • 简介:摘要梦早在《黄帝内经》即有记载,其病因病机和治疗在历代医籍中也有论述,经典方药为张仲景创立的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笔者根据自身临床经验,浅析该病的病因病机、辨治和预防调护等临证思路。

  • 标签: 早孕 梦交 辨治 调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中医联合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胫骨骨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锁髓内钉方法治疗,观察组40例给予中医联合锁髓内钉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其治愈30例、治愈率75.0%,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4例、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察组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其无效1例、无效率2.5%,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例、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联合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伤具有较好的临床愈合率,患者治疗后恢复较好,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胫骨骨伤 交锁髓内钉 中医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逆行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应用逆行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型骨折19例、C型12例,术后早期患肢CPM锻炼。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6个月,31例患者骨折均愈舍,愈合时间9~18周,平均12.5周,按Kolmert评定标准优17例,良10例,可4例,优良率87.1%。结论逆行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可靠,术后可早期行CPM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并发症少,为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逆行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6年 6月至 2017年 7月应用逆行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 A型骨折 19例、 C型 12例,术后早期患肢 CPM锻炼。结果 随访 6~24个月,平均 16个月, 31例患者骨折均愈舍,愈合时间 9~18周,平均 12.5周,按 Kolmert评定标准:优 17例,良 10例,可 4例,优良率 87.1%。 结论 逆行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可靠,术后可早期行 CPM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并发症少,为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 标签:     
  • 简介:本文就外感发热中的汗出热减,继而复热;日晡潮热;真寒假热3种发热类型进行辨析。汗出热减,继而复热见于湿热病的中焦湿热证候,病机为湿热裹结,治法为清利湿热,利尿通阳;日晡潮热为阳明热盛,耗气伤津所致,见于阳明热结之证,病机为热盛伤津,燥屎热结,治法为攻下热结,通腑泄热;真寒假热表现为高热与四肢厥冷并见,其病机和治法与"高热"相同。

  • 标签: 汗出热减 继而复热 日晡潮热 真寒假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锁髓内钉在股骨下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取我院股骨下端骨折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抽签法分观察组(锁髓内钉治疗)与对照组(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各47例,比较手术指标、治疗优良率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与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7.87%)高于对照组87.23%,观察组并发症率(6.38%)低于对照组21.27%,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对股骨下端骨折患者采用锁髓内钉治疗能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出血量且缩短手术与下床活动时间,提高疗效并减少并发症,值得借鉴。

  • 标签: 交锁髓内钉 股骨下端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中医结合锁髓内针应用于骨伤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其疗效。方法将本院接治的骨伤患者的资料进行收集,然后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间治疗的64例患者进行实验,采用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分别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中药熏洗应用功能锻炼方案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选择中医结合锁髓内针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数据为81.25%,其数据较对照组患者的65.63%数据来说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骨伤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中医结合锁髓内针进行治疗,对于患者临床病症来说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具有实践应用价值,建议在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医结合交锁髓内针 关节功能恢复 骨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3年 1月— 2014年 12月期间收治的 68例胫骨骨折患者行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的具体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 68例患者术后未发现感染现象,术后 11~ 14 d拆线。骨折愈合时间为 5~ 10个月,患者均在术后 24个月之间来院拔针,没有出现断针、弯针现象。对患者膝关节、髋关节进行检查,均未出现功能异常现象。结论交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交锁髓内针内固定 胫骨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5年 3月 -2017年 3月期间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 70例,按照抽签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均 35例。对研究组患者应用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方法治疗,参照组患者应用锁髓内钉常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对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指标以及 Rasmussen评分总优良率指标与参照组患者相比较,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将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方法应用于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交锁髓内钉 早期动力化 骨折愈合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68例胫骨骨折患者行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的具体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68例患者术后未发现感染现象,术后11~14d拆线。骨折愈合时间为5~10个月,患者均在术后24个月之间来院拔针,没有出现断针、弯针现象。对患者膝关节、髋关节进行检查,均未出现功能异常现象。结论交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交锁髓内针内固定 胫骨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U型贯穿锁式胰肠吻合术的安全性、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9月—2018年9月2年间安徽省立医院胆胰外科完成的57例细胰管(胰管直径≤3mm)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对比研究U型贯穿锁式胰肠吻合设为A组(18例)与胰腺导管对黏膜式胰肠吻合设为B组(39例)在术中胰肠吻合时间、术后胰瘘(POPF)、胃排空障碍、腹腔感染、腹腔出血的发生率情况。结果5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U型贯穿锁式胰肠吻合的平均吻合时间为15.00分钟,术后4例出现胰瘘,3例生化瘘,1例B级瘘为腹腔出血经对症治疗后治愈。结论U型贯穿锁式胰肠吻合能明显缩短吻合时间,是胰肠吻合方式的一种有效改进。

  • 标签: 胰肠吻合 U型贯穿交锁式胰肠吻合 吻合时间 胰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骨折采用钢板内固定与锁髓内钉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运用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分析不同治疗后患者手术出血量、引流量、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引流量、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各方面,观察组各项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7.5%,显著低于对照组72.5%,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骨折采用钢板内固定与锁髓内钉治疗均可以达到一定治疗效果,但是锁髓内钉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创伤,加快恢复速度,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整体恢复效果更为明显。

  • 标签: 股骨骨折 钢板内固定 交锁髓内钉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联合锁髓内钉治疗骨伤的可行性。方法将2017年3月-2019年3月的92例骨伤的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并应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对其平均分组,分别应用中医联合锁髓内钉(实验组)进行治疗干预及锁髓内钉方式(对照组)进行干预,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经研究,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骨伤患者应用中医联合锁髓内钉方式进行干预,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机体康复效率。

  • 标签: 中医 交锁髓内钉 骨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髓内钉治疗成人下肢多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闭合或辅助小切口复位钢丝环扎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成人下肢多段骨折26例。结果2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个月,26例均骨性愈合,其中1例胫骨延迟愈合,术后9月改为动力型固定后8个月愈合,2例股骨骨折不愈合,术后10个月时自体骨移植后获骨性愈合。所有患者未出现骨折畸形愈合、断钉、感染及膝、踝关节功能严重障碍等并发症。结论采用闭合或辅助小切口复位钢丝环扎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成人下肢多段骨折具有创伤小、愈合快、功能恢复快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适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髓内钉 股骨 胫骨 多段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髓内钉和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采用锁髓内钉治疗的为观察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优良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优17例(68%)、良7例(28%)、可1例(4%)、差1例(4%),优良率为96%;对照组优11例(44%)、良7例(28%)、可4例(16%)、差3例(12%),优良率为72%,P<0.05。观察组出现2例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为8%;对照组出现2例血管神经损伤,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2%;两组并发症对比,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骨折效果由于外固定支架,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交锁髓内钉 外固定支架 四肢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采取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均为28例;对照组采取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组采取锁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治愈16例,占57.14%;有效10例,占35.71%;无效2例,占7.14%;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治愈7例,占25%;有效13例,占46.43%;无效8例,占28.57%;总有效率71.43%,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痊愈时间分别为(46.5±15.6)ml、(16.5±2.8)d、(93.7±16.4)d;对照组分别为(82.7±19.3)ml、(32.7±5.3)d、(134.5±18.5)d,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骨折疗效显著,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交锁髓内钉 外固定支架 四肢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就四肢长骨干骨折骨不连的原因和手术治疗进行探讨。方法抽取2014年6月—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发生骨不连患者50例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植骨内固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锁髓内钉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出现骨不连症状的原因较多,锁髓内钉治疗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长骨骨折 骨不连 原因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