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阿勒泰地区7个观测站1961~2010年逐月大风日数资料,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对阿勒泰地区的大风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阿勒泰平均大风日数为30d,气候倾向率为-6.9d/10a,全区及各个观测站的大风日数均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且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减少趋势较为明显;近50年阿勒泰地区各个县市的大风日数主要集中在4~5月份,将近是全年大风日数的25%~41%,是年内大风活动出现的高峰期,其中以5月份出现的最为频繁;阿勒泰地区大风日数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从西北向东南地区逐渐增加,其中大值中心出现在哈巴河县,高达50d,中部平原的大风日数则在19~31d之前,青河县大风日数最少,只有9d。

  • 标签:
  • 简介:摘要植物工厂生产中,诸多环境因素会对作物的生长产生影响。本文结合温室系统小气候建模的常用方法,使用机理法对植物工厂环境小气候进行建模。本文主要研究了植物工厂内各个系统对植物工厂内环境的影响,并建立温湿度系统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和仿真实验,并与实际值进行对比,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 标签: 植物工厂,小气候建模,热平衡原理
  • 简介:摘要利用伊犁河谷1981-2017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资料,对伊犁河谷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近37年伊犁河谷气温平均值9.6℃,呈逐年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474℃/10a,春、夏、秋、冬季降水量均呈逐年增加趋势。近37年伊犁河谷年平均降水量302.8mm,呈逐年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24.162mm/10a。伊年内降水主要在春季集中,是全年降水量27.4%;近37年伊犁河谷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897.7h,呈逐年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34.462h/10a在。

  • 标签: 伊犁河谷 气候特征 变化趋势
  • 简介:摘要选取阜新地区阜新观测站1951-2015年逐日自记风记录资料,分析阜新地区大风天气特征,揭示大风规律阜新地区大风年变化,2006-2015年大风日数呈逐年减少变化趋势;大风天气最多是春季,然后是冬季、秋季,夏季最少;西南风是阜新地区大风主要风向;9-16时大风多发,14时大风最易发,大风白天多于夜间。大风分为高压后部偏南型、冷锋后部偏北型、低压发展性、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型,为今后预报预警提供参考。

  • 标签: 大风 时空分布 环流形势
  •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名山30年整编气候资料和区域站资料,采用目前运用较广泛和成熟的人体舒适度指数、温湿指数和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以期为开发当地旅游气候资源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名山区气候清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夏季年平均气温为23.8℃,同人体最舒适气温较为接近,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4.5℃,气温相对不高,出现高温酷暑天气的概率较低,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5.6℃,虽有凉意,但并不严寒,气温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度气候资源较为适宜。夏季舒适日数较多,降水量充沛,气象景观丰富,独特的气候优势对夏季避暑纳凉提供了有利条件;结合人体舒适度和温湿指数,名山区春季和秋季适宜旅游,夏季较适宜旅游,冬季不适宜旅游。

  • 标签: 生态特征 旅游 气候资源 名山区
  • 简介:摘要环境风洞是研究高速列车在不同环境工况下性能的主要实验设备。环境风洞可再现高速列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特殊环境。在环境风洞中,喷口的形式和尺寸直接影响到风洞的尺寸、高速列车实验时的模拟状况。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探讨不同形式的喷口对高速列车在风洞中的流场,进而讨论高速列车在风洞中的换热状态,对高速列车环境实验风洞的建设提供参考。

  • 标签: 高速列车 环境风洞 喷口 数值模拟
  • 简介:摘要根据怀仁地区气象加密自动站统计的2017年夏季气象观测数据,分析其气候特征。结果表明,2017年夏季(6—8月)怀仁市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日照时数偏少。

  • 标签: 气温 降水 日照。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7年4月14日都江堰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低层流入的暖平流与中层处的冷平流,增加了层结的不稳定性,再加上短波槽的影响,促进了都江堰冰雹天气的出现;850hPa低空处,都江堰等大部分地区表现为显著的湿区;500hPa处都江堰上空属于干区;700hPa中低空处的湿层并不是太明显,这种上层干冷下层潮湿的垂直分布对于大风、冰雹强对流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都江堰上空低层主要以暖平流为主,中层属于冷平流,这种配合使得位势极不稳定,促进了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出现。

  • 标签: 冰雹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都江堰
  • 简介:目的,在中暑危险预警气候条件下,研究军人超大强度军事训练时生理指标变化,为部队预防中暑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中国东部(293人)、南部(208人)、中部地区(601人),热指数≥40气候条件下,按照训练计划分别进行轻装5、10km跑、20km奔袭考核训练。每个地区从训练人群中以班为单位抽取50人左右为试验对象。测量训练前及训练后即刻心率、核心体温、体质量,其他参训人员可自愿测量上述指标,规定当发生身体不适时申请测量上述指标。训练前由医师进行防中暑宣讲,并统一饮水400ml。结果,参训人员训练中测心率>170次/min,属于超大强度训练。在热指数≥40时,中暑及先兆中暑发生率0.91%。训练前后体质量变化、核心温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暑人员核心温度>38.5℃,训练后心率恢复慢,发生中暑人员均有诱因。结论,良好的保障措施可使中暑发生率降低。身体不适是炎热季节发生中暑的诱因。

  • 标签: 超大强度 军事训练 预防中暑 核心温度 诱因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保亭国家一般气象站1981~2010年逐日降水量资料,利用统计学法分析保亭县暴雨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保亭县平均暴雨日数为9.2d,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0.803d/10a,增加趋势较为明显;暴雨主要出现在4~10月份,集中在5~10月份,占全年暴雨日数的88.1%,除了冬季外,其余三季均有可能有暴雨天气出现,以夏季和秋季暴雨天气出现频率最高;近30年保亭县平均年降水量为2162.7mm,年平均暴雨降水量为787.5mm,即暴雨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36.4%,说明暴雨降水量对年降水量的贡献率达到了36.4%;保亭县暴雨天气影响系统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为高原槽类、南支槽类和切变线类。

  • 标签: 暴雨日数 暴雨量 影响系统 保亭县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杂多县气象局1961~2015年逐月日照时数资料,对杂多县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5年杂多县日照时数的年代际变化具有明显阶段性变化特征;70年代之前,年日照时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从70年代往后到21世纪00年代,年日照时数则逐渐减少;从00年代往后日照时数则逐渐增加;近55年杂多县日照时数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7.61h/10a,减少趋势较为显著,平均值为2445.9h,日照时数年际变化波动幅度较大;从杂多县四季总日照时数气候变化趋势分析可知,除夏季外,近55年杂多县其余三季日照时数均呈逐年减少趋势,同年日照时数减少趋势较为一致,其中秋季日照时数减少幅度最小,春季日照时数减少幅度最大,说明春季日照时数减少对年日照时数减少贡献最大。

  • 标签: 日照时数 气候变化 特征 杂多县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根据辣椒种植对气候条件的需求,结合农安县的气候特征,发现该地区的气候条件特别适宜辣椒的种植,但是种植过程也会遭遇一些气象灾害。为了更好的促进农安县发展辣椒产业,应该采取有效服务对策,以期为农安县辣椒产业取得优质高产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农安县 辣椒 气候条件 服务对策
  • 简介:摘要根据周口市川汇区站1961—2015年气象观测数据料,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该站近55a气温、降水量年平均和季节平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5a周口站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其中冬季气温增幅最大,夏季气温变化平缓,气候变化具有冬暖夏凉特征,年平均气温1991年前后有突变;本站年平均降水量表现出准20a周期波动,其中冬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秋季降水量趋于减少,而春、夏季降水量变化平缓;近几十年平均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

  • 标签: 周口 气温 降水 日照 气候倾向率 气候突变
  • 简介:摘要利用甘德县国家气象观测站1978~2017年气温和降水量的数据资料,采用平均、统计分析、线性趋势等方法,分析了甘德县1978~2017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甘德县1978~2017年,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0.443℃/10年),且升温态势明显,各季的气温上升幅度不同,以冬季增温最为明显,夏季次之,秋季第三,春季增温相对较弱一些;(2)甘德县1978~2017年,年降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年际变化较大,年内降水量变化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差异,春、冬季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而夏、秋季则呈现出减少的趋势。

  • 标签: 甘德县 气温 降水量 特征分析
  • 简介:本文主要利用托里县1981-2016年的逐日降水量资料,通过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托里县降水变化规律,总结了该地区干旱气候特征,探讨干旱对全县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 标签: 托里县 干旱气候特征 农牧业 影响
  • 简介:摘要采用统计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对1973-2017年长治县国家基本站年平均气温、季平均气温、年最高气温和年最低气温等气候要素作了较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近45年长治县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增温速率为0.18℃.(10a)-1;季平均气温变化幅度最大的是冬季,其次是春季和秋季,夏季与多年变化基本持平;长治县气候变暖主要是由冬、春、秋三季的升温增暖造成;近45年长治县发生两次气温突变,分别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到00年代和21世纪初到20年代。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将总结国内外学者有关于影响SLE发病的因素(紫外线、免疫功能)与气候的联系,进而探讨气候性因素在SLE发病进程中的作用机制,讨论这些领域的研究成果对研究SLE治疗的潜在意义,给SLE患者及从业人员一个理性的愿景。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气象因素 病情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列车组及车厢内空气质量,寻找影响空气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2016-2017年哈尔滨铁路局管内,哈尔滨至多地旅客列车车内不同种车厢微小气候及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分析结果相对湿度、照度、风速、可吸入粉尘合格率较高;CO、CO2等指标存在超标现象,且不同种列车、车厢内有显著差异,以硬座车厢最为严重结论建立长期有效的列车空气监测体系,可以及时的发现列车内环境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并为当前铁路运输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列车 空气质量 微小气候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四川省泸州机场2012-2016年逐月大雾天气现象资料,对泸州机场秋冬季节辐射雾的气候统计分析,并且针对泸州机场秋冬季节辐射雾预报方法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人士参考借鉴。

  • 标签: 泸州机场 秋冬季节 辐射雾 预报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青海省1960~2010年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对青海省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了气候变化对青海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后给出了几点适应气候变化对策,仅供相关部门进行参考。

  • 标签: 气候变化 生态环境 影响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