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关于自动核酸提取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的效果。方法:选取自动核酸提取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核酸提取试剂提取样本核酸,开展核酸检测试验,对其提取效率、检测效果的精准度进行分析。结果:自动核酸提取校准结果比较精准,提取回收效率更高。结论:自动核酸提取评定校准结果不确定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生物安全风险。

  • 标签: 自动核酸提取仪 校准结果 不确定度 评定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找出磁珠式提取(下文称“提取”)污染后最佳处理方式。方法:将实验室中被严重污染的所有提取分两种方式处理,一种通过紫外线、化学消毒剂方法处理,对污染的提取紫外线照射2h后,喷洒核酸清除剂,擦净后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提取内各个部件;另一种通过物理方法处理,将提取打开后置于室外通风处或用较大功率风扇进行通风。通过两种不同处理方式的比较,观察对提取核酸污染的处理效果。结果:通过两种不同处理方式的比较,室外通风或用较大功率风扇通风处理提取污染比紫外线、化学消毒剂处理更有效。结论:提取污染可以通过室外通风或者用较大功率风扇进行处理。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提取仪,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两类不同核酸提取方式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室间质评样本的成果,开展效果对比。方法 搜集2022年广东省临床检验中心发放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室间质量评估样本15份,运用两类常规核酸提取方式(磁珠法、核酸释放剂法)开展质评物复孔核酸提取与扩增。结果 依据广东省临床检验中心回馈,15份质评样本内,囊括9份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样本,6份阴性样本,分别复孔进行核酸提取与扩增,遂共18份阳性样本检测,12份阴性样本检测。磁珠提取法检出率为100%,释放剂法检出率为83.33%。取复孔的平均Ct值进行分析,磁珠法的OR1ab基因和N基因的Ct值均显著优于核酸释放剂法,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另两种方法OR1ab基因相差Ct值为(5.64±1.45 ),N基因相差Ct值为(4.46±1.28)。结论 不同核酸提取法对质评样本检验成果不同,核酸释放剂法的核酸提取效果有待提升。

  • 标签: 不同核酸提取方法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试剂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比较三种核酸提取方法,了解不同新冠病毒核酸提取方法的性能。方法采用核酸释放剂法、磁珠法和离心吸附柱法对10份浓度为500copies/ml的新冠病毒阳性质控品和58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双阳性的鼻咽拭子样本进行核酸提取提取后的核酸在同一品牌的荧光定量PCR扩增上,使用同一品牌的新冠病毒核酸扩增试剂进行RT-PCR扩增,对三种新冠病毒核酸提取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结果显示,离心吸附柱法核酸提取效率最高,磁珠法次之,核酸释放剂法最低。 结论 离心吸附柱法提取核酸的效果最好,但操作繁琐、耗时,适合对阳性结果的复核。其次是磁珠法,既可以满足临床要求,又可以实现自动提取,适合于大样本的检测。核酸释放法虽然节省了核酸提取步骤和操作时间,但在三种方法中核酸提取的效率最低。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提取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简介:目的:探索最适用以提取抗乙肝iRNA的器官。方法:用白细胞粘附抑制法对不同器官所提取抗乙肝iRNA活性进行比较。结果:我们发现,淋巴结所提取抗乙肝iRNA活性最高,脾脏次之,肝脏最低。结论:经过试验证明,为了获得高活性的抗乙肝iRNA,应选择免疫反应性强的器官,即淋巴结或脾脏。

  • 标签: 免疫绵羊 提取 乙肝免疫核糖核酸 器官 白细胞粘附抑制法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样品混合提取核酸检测结果的影响,探讨在日常检测工作中进行样品混合提取核酸的可行性。 方 法 将第三方阳性质控品单份(1组)与新型冠状病毒咽拭子阴性样品单份进行两两加样混提即2组、3组,用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原液和混合ORF-1ab基因和N基因,对三组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组与2组、3组对ORF-1ab基因和N基因相比,P值均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2份样本混合提取对西安天隆磁珠法核酸提取试剂盒检测2019-nCoV是可行的,适合在日常工作中应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 混合提取 RT-PCR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6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的最低检出限、扩增效率、特异性、准确度以及与6种核酸提取试剂匹配性分析,为选择核酸提取试剂、扩增试剂以及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国家标准物质进行浓度梯度稀释得到6个浓度梯度,用广州达安、北京金豪、武汉明德、四川迈克、江苏硕世和上海之江6种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分别简写为DA、JH、MD、MK、SS、ZJ)检测靶基因,评价其最低检出限、扩增效率、准确度、特异性等性能。阳性质控品水平1、2(低中浓度)分别用6种核酸提取试剂提取(编号a~f)搭配6种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检测靶基因,比较不同核酸提取试剂和不同核酸检测试剂之间匹配情况,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DA、JH、MD、SS试剂核衣壳蛋白(N)基因最低检出限为7.0×102拷贝数/ml;JH、MD、SS、MK试剂开放阅读框架1ab(ORF1ab)基因最低检出限为9.39×102拷贝数/ml;MK、ZJ试剂包膜蛋白(E)基因最低检出限为5.03×102拷贝数/ml;SS试剂N基因扩增效率89%,ORF1ab基因扩增效率为90%,扩增效率最高。6种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特异性均100%;a、b、c、d提取试剂与6种核酸检测试剂匹配性好,但a提取试剂更适合搭配SS、MK和ZJ核酸检测试剂(P<0.05),d提取试剂更适合搭配MD、SS、DA、JH和MK核酸检测试剂(P<0.05),e提取试剂更适合搭配SS核酸检测试剂(P<0.05),f提取试剂更适合搭配DA、JH核酸检测试剂(P<0.05),e和f试剂不适合搭配MK和ZJ。结论6种核酸检测试剂性能良好,实验室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提取试剂和检测试剂搭配使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提取 核酸扩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磁珠法、离心柱法及一步法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提取效率的差异。方法2021年3月5日,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泰康仙林鼓楼医院核酸采样室采集本科室员工咽拭子标本10份,将阳性质控品混入其中,作为模拟阳性标本。用磁珠法、离心柱法及一步法分别提取模拟阳性样本及其稀释样本RNA、人源性标本及其稀释样本RNA,用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核酸的纯度(A260/A280比值)及浓度,并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实验,比较其循环阈值(CT)和提取效率。用3种方法提取模拟弱阳性标本,比较其扩增后的CT值差异。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磁珠法、离心柱法、一步法提取的2019-nCoV核酸均能扩增出阳性结果。磁珠法与一步法提取的RNA扩增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5,P=0.376)。离心柱法提取的RNA较另外2种方法提取的RNA扩增后CT值小,离心柱法、磁珠法、一步法提取的模拟阳性样本扩增后ORF1ab基因的CT值分别为29.28±0.06、30.82±0.14、29.79±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196,P=0.041);E基因的CT值分别为28.52±0.40、27.33±0.78、27.38±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07,P=0.169);N基因的CT值分别为28.61±1.02、27.24±0.20、27.25±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80,P=0.020);离心柱法、磁珠法、一步法提取的人源性标本扩增后人源基因CT值分别为19.68±0.36、20.14±0.06和20.5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04,P=0.048)。人源性标本稀释2倍即对扩增人源基因CT值有影响,未稀释标本较稀释2倍标本CT值较小,相差2.95±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5,P=0.039)。一步法、磁珠法、离心柱法提取时间分别为(15.00±1.50)、(20.00±1.50)和(40.00±5.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8,P=0.027)。结论磁珠法、离心柱法及一步法均可用于2019-nCoV核酸提取,离心柱法提取效率较磁珠法及一步法高。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类 临床实验室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核酸提取方案对HCV-RNA检验结果影响。方法 60例丙肝患者为样本,时间2020年7月-2021年7月,随机分组,A组固相吸附法提取核酸,B组氯仿-异丙醇法提取核酸,对比检验灵敏度、阳性检出率。结果 A组稀释1X105倍,可完成荧光定量PCR检测,继续稀释无法检测,B组稀释1X104倍,可完成荧光定量PCR检测,继续稀释无法检测;A组阳性检出率较B组高,P<0.05;血红蛋白浓度5g/L,A组抗干扰能力与B组无差异,P>0.05;血红蛋白浓度50g/L时,A组抗干扰能力较B组高,P<0.05。结论 固相吸附法用于HCV-RNA检验中,阳性检出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符合临床检验要求,且检测结果可作为丙肝治疗依据。

  • 标签: 核酸提取方法 HCV-RNA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现阶段,在中药提取生产过程中,能够实现常规工艺优化控制、保证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安全的自动控制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在实际运用中,自动化控制系统也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例如控制程序单一,当系统组件发生故障时,无法实现信息的自动识别,无法有效解决故障。对此,应做好生产过程和自动化控制的协调性研究,完善控制程序,提高生产的整体效率。

  • 标签: 中药 提取生产 自动控制
  • 简介:【摘要】2022年3月,上海迎战空前严峻复杂的新一波疫情。核酸检测作为疫情防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为打赢大上海保卫战奠定了重要基础。核酸采样工作中的每个细节和注意事项,都需要认真对待。常态化核酸检测任重道远。

  • 标签: 上海 新冠疫情 核酸采样 咽拭子 防护服。
  • 简介:摘要:自动验光技术在配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而对其实施深度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在此之上,本文简要介绍了自动验光技术的研发背景,并对现代验光技术与自动验光技术异同点进行阐述,结合传统电脑验光与功能性验光区别,提出适应于自动验光技术发展的实践路径,借此有效控制验光误差。

  • 标签: 自动验光技术 视功能 验光仪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快速血糖测定静脉全血葡萄糖与生化分析检测血浆葡萄糖结果的差异。方法选取55例临床标本分别用血糖测定抗凝全血葡萄糖和生化分析测定血浆葡萄糖.血糖监测是观察糖尿病病情的重要手段之一,静脉采血用生化进行检测是血糖测定公认的方法,但此法不便于一天内多次检测,不适合门诊患者快速检测。随着床旁检验发展的趋势,床旁血糖价格低廉,便于操作,随时可进行人体血糖监测。但其可靠性颇有争议。为评价其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与实验室测定值的相关性,本文就使用血糖所测结果与实验室生化测定值进行比较研究。

  • 标签: 血糖 血糖仪 生化仪
  • 简介:核酸疫苗在APC内表达的蛋白质抗原作为,  1.1 核酸疫苗在骨骼肌细胞表达的外源抗原由抗原提呈细胞(APC)提呈 注射核酸疫苗后三天即可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到肌细胞表达的外源蛋白质抗原[9],用作疟原虫核酸疫苗研究的保护性抗原基因主要有

  • 标签: 寄生虫核酸 核酸疫苗 疫苗寄生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四组凝血状态不同的标本在全自动和半自动血凝进行检测,通过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以评价仪器及其应用试剂的优劣。方法通过对25例健康人员、20例待产妇、16例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3例肝硬化患者,采取静脉血分离血浆后,使用德国美创MC-4000(半自动血凝)和日本希森美康CS-5100(全自动血凝)分别测定PT、APTT、FIB。在上述两种不同仪器测定结果之后,对比观察每一组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种不同仪器检测健康人员的结果基本一致,两种不同仪器检测待产妇、肾病患者、肝病患者的结果差异较大,结果不具可比性。结论全自动血凝测定结果明显优于半自动血凝测定结果。

  • 标签: 血凝仪 凝血酶原 活化部分凝血时间 纤维蛋白原
  • 简介:摘要:由于社会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大大提高,对医疗和药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近年来,老龄化的趋势更加显着,而且发病率逐年上升。这种情况的发生,对医药领域的药品生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些问题,医药行业一方面要继续开发新药,另一方面要创新制药设备。自动化控制制造技术是新时代医药制造领域的重要技术工具,一把钥匙。医药企业投资建设。在本文中,将对制药设备及其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详细调查,以协助相关技术调查工作。

  • 标签: 无菌液体分配系统 自动化控制技术 医药
  • 简介:摘要:中药提取是将药材中的有效物质经过溶剂传递的传热传质流程。该工艺流程通过调节真空度、水温、压强、液位、原料液含量、溶剂蒸发等各项技术参数来进行。传统的手工操作会对最终的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文章首先阐述了中药自动提取的实际意义,并进一步阐述了中药提取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和功能。

  • 标签: 中药提取 自动化 中药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