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机场发生猝死患者的院前急救与临床分析。方法 随机抽选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机场发生猝死患者6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院前急救,对院前急救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64例患者中,6例成功,58例失败,急救成功率是9.38%。58例失败病例中,其中有10例≤50岁,48例≥50岁,占比分别是17.24%与82.76%。结论 机场猝死救治过程中,及早实施院前急救,有助于急救成功率提高,尽量避免院前急救失败。

  • 标签: 院前急救 猝死 机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于机场开展急救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在机场发生创伤性休克的20例患者,根据开展机场急救护理前后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前10例,对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和研究组(后10例,对患者采用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成功率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结果:经组间对比后可知,研究组患者急救成功率以及患者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机场 急救护理 创伤性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机场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急救护理中应用全程优化急诊护理的抢救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80例机场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急救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全程优化急诊护理。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病情评估时间、急救护理时间以及MESS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评估时间、急救护理时间均短于常规组,观察组患者MESS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机场 急性脑梗死 急救护理 全程优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民用机场区域内院前急救特点及对策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本部门在民用机场区域内行院前急救的200例病例,并展开回顾性分析,总结院前急救特点,并就相应急救对策进行研究。结果 民用机场区域内院前急救患者以男性居多,且以41-65岁年龄组病例最多;疾病构成种类包括妇科(7.00%)、创伤(27.00%)、中毒(3.00%)、呼吸系统(15.50%)、心血管系统(22.00%)、消化系统(13.50%)、神经系统(12.00%)等疾病。其中以创伤、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最多。结论 通过分析民用机场区域内院前急救特点,并制定针对性急救对策,有利于院前救急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可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民用机场 院前急救 急救特点 急救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机场和医院放射线工作人员晶状体浑浊情况。方法将杭州市职业病防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进行体检的2 239名放射线工作人员分为两组,其中杭州市某机场放射线工作人员519人为观察组,医院放射线工作人员1 720人为对照组,收集个人外照射剂量及晶状体浑浊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无剂量统计,对照组2017年度人均年受照射剂量为(0.137 8±0.142 5)mSv/a;观察组晶状体浑浊率为2.03%(12/519),对照组为6.51%(112/1 7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40,P=0.000)。两组不同年龄段晶状体浑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龄<5年工作人员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晶状体浑浊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28,P=0.004)。结论机场放射线工作人员晶状体浑浊率低于医院放射线工作人员,但机场放射线工作人员未按照要求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应加强监督管理。

  • 标签: 人员,放射工作,医院 人员,放射工作,机场 浑浊,晶状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民用机场急救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于某民用机场中选取 78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据检查来看,患者符合创伤性休克诊断标准,符合入组条件。在入组后将患者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9例患者,分别使用常规护理、急救护理干预,在护理干预后对比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明显,(P< 0.05)。其次,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也更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在民用机场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干预中应用 急救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成率。

  • 标签: 民用机场 急救护理干预 创伤性休克 抢救成功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机场院前急救患者治疗中使用应急救护培训方法对治疗效率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开展时间为 2019年 4月 -2020年 4月,便利选取该时间段在本机场医疗急救中心接受救治的患者共计 76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将所有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到对照组( n=38例 ,常规机场院前急救 )、观察组(n=38例 , 应急救护培训),对两组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比较抢救治疗效果,观察组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 0.05)表示; 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的过程中发现,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较低,与观察组相比( P < 0.05 )。 结论 :在机场院前急救患者的治疗中使用应急救护培训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治疗的效率,还能够提高患者之劳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在机场医疗急救中心中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机场院前急救 应急救护培训 治疗效果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