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技术联合内窥镜矫正歪鼻-鼻中隔偏曲一期手术的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和耳鼻喉科完成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18~45岁,平均27.34岁)骨性歪鼻伴鼻中隔偏曲患者一期矫正手术。术前后通过3D数字化成像技术、CT扫描等测量,用视觉模拟量表(VAS)、鼻整形效果评估(ROE)量表、鼻塞症状评估量表(NOSE)、功能性鼻整形术后调查(FROI-17)等量表,对手术外形修复和功能改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3D成像测量显示歪鼻的偏曲距离、偏曲角度有明显改善(t=8.191、7.760;均P<0.05),长期手术稳定性较好。患者外形VAS评分和ROE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NOSE评分和FROI-17评分评估鼻塞症状较术前好转。结论该方法修复歪鼻伴鼻中隔偏曲能达到同期修复鼻外形和改善鼻功能目的,手术微创、效果稳定,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修复外科手术 内窥镜 歪鼻矫正 鼻中隔偏曲 主客观评估 数字化技术
  • 简介:【摘 要】近年来,我国数字化影像技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在科研和临床等领域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不仅促进了现代医学各学科的变革,还提升了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提升了疾病的治疗效果。本文就数字化影像技术的特点及临床应用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减轻患者的病痛。

  • 标签: 数字化 影像 DR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肺癌放射影像中数字重建技术的运用效果。方法:针对从2020年8月到2021年8月所收治的100名接受肺癌放射影像检查的病人进行研究。将病人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每个组分别有50名病人。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检查法,研究组实施数字重建技术。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骨髓量下降(13.98±3.15)g、心脏剂量下降(18.75±4.28)g多于对照组[(7.96±3.27)g、(9.47±4.33)g],同时靶体积缩小程度(58.87±12.01)g大于对照组(30.04±13.76)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肺癌放射影像 数字重建技术 肺癌
  • 简介:摘要鼻整形是整形外科的难题之一。数字技术为鼻整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治疗方法。通过术前设计规划、术中导航、术后效果客观评价,数字技术展示了在鼻整形治疗的广阔前景。计算机三维成像技术和三维打印个性化的鼻填充假体日臻完善,已在国内鼻整形手术中广泛开展,推动了追求鼻整形患者的个性化治疗;随着数字技术不断发展,机器人辅助手术等其他技术将使鼻整形再上一个新台阶。

  • 标签: 整形 数字化技术 三维成像技术 三维打印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探析数字技术在儿童口腔临床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到我院牙科进行修复治疗的42例牙科患者,采取实验对照两组分别展开研究。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显示,数字技术治疗修复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效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使得其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数字化技术 口腔修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数字骨科技术正在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关节外科临床实践中,包括人工智能技术、虚拟/增强/混合现实技术、3D打印技术、计算机导航、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及其他数字骨科技术等。这些技术不断给关节外科医生赋能,使复杂的手术变得简单化,简单的手术实现精准化,精准的手术更加个体化,成为关节外科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得益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增材制造技术的进步,定制化的关节假体及骨组织修复材料为翻修术中复杂骨缺损的重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各种类型的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以及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帮助医生显著提高了截骨和假体植入的精准性。然而,要从根本上提高患者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满意度,还需要借助数字骨科技术深入探索髋、膝关节置换的理想目标值,进而借助个性化的术前计划、更加客观精准的软组织平衡评估技术并结合精准的术中操作,甚至结合使用定制化假体,来实现个体化的精准关节置换。现有的各种数字骨科技术都有其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关节外科医生应当对这些技术有深入的了解,充分合理地应用这些技术造福于广大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数字X射线摄影技术在矽肺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中心从2017年6月-2019年6月组织专家组确诊的100例矽肺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据分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传统普通高千伏摄影技术,观察组采用数字X射线拍摄技术,观察两组总体密集度、检出率。结果:诊断后,两组不同密集度比较数据无差异(P>0.05)。 诊断后,观察组小阴影、大阴影、间质改变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比发现,数字X射线摄影技术诊断检出率较高,可实现较好的应用效果,应用前景良好。

  • 标签: 数字X射线摄影技术 矽肺病 密集度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数字化印模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龋齿及牙齿伤损患者分为观察、对照两组,分别接受数字化印模修复和常规修复,在两组患者治疗7天后,比对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数字化印模技术应用于口腔修复时,效果优于常规口腔修复方式,具备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推广。

  • 标签: 数字化印模技术 口腔修复 龋齿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口腔种植修复中应用数字技术的治疗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行口腔种植修复的牙列缺失患者120例对象资料,以硬币法随机划分两个治疗组:A组采取数字化导板技术展开口腔种植修复;B组另外联合应用动态导航技术展开修复。对比修复效果。结果:与A组比较,B组种植体位置在头部、根部、深度和角度上的偏差值均更小(P<0.05)。结论:数字技术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有其确切价值,数字化导板与导航技术的结合应用有利于控制术后种植体修复偏差值、提高种植精确性。

  • 标签: 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导板 动态导航 口腔种植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数字X射线摄影技术在矽肺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中心从2017年6月-2019年6月组织专家组确诊的100例矽肺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据分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传统普通高千伏摄影技术,观察组采用数字X射线拍摄技术,观察两组总体密集度、检出率。结果:诊断后,两组不同密集度比较数据无差异(P>0.05)。 诊断后,观察组小阴影、大阴影、间质改变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比发现,数字X射线摄影技术诊断检出率较高,可实现较好的应用效果,应用前景良好。

  • 标签: 数字X射线摄影技术 矽肺病 密集度 检出率
  • 简介:摘要:数字全息技术 ,同时拥有实时性。定量化、非接触和全视场的技术优势。其在五染色剂的生物标记定量三维模型的重建及跟踪上,表现出明显技术精确性。本文从数字全息技术及其应用特点,介绍全息相称的成像原理,并分析概述其在生物医学城乡中的具体应用过程,及提出有待解决或者是加强的技术点。

  • 标签: 数字全息技术 生物医学 成像技术
  • 简介:摘 要:随着经济的进步与发展,数字技术的不断跟新,越来越多的现代技术被运用到医学上,口腔颌面手术一直以来较为复杂,存在着大量的血管与神经交错,同时口腔颌面包含了语言、咀嚼、呼吸、表情等功能。所有在颌面手术护理中需要兼容各项。数字技术的发展为颌面手术护理带来很多有用的帮助,他不仅帮助医生顺利完善诊断,还可进行有效回访调查,也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的治疗方案。

  • 标签: 数字化 颌面外科 新技术
  • 简介:摘要:信息时代,在医疗领域当中,数字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运用。其中数字化病案信息技术能够充分发挥病案资源的实用价值,为医学研究、病案管理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有助于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医院数字化病案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探究了在医院工作中数字化病案信息技术应用的意义。

  • 标签: 数字化病案 信息技术 医院工作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其中,医疗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样化。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患者体验,同时也为医生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工作方式。因此,本文重点研究数字技术在医疗公共服务领域应用的现状、瓶颈,提出若干建议,旨在数字技术在医疗公共服务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与推广。

  • 标签: 数字技术 医疗公共服务 应用现状 瓶颈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吻合血管的腓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具有诸多优点,已成为下颌骨重建修复的主要手段。然而,传统意义上的游离腓骨皮瓣修复重建下颌骨缺损手术,缺乏个性化的设计与精确的手术引导,往往难以达到精确的修复重建效果。个性化和精准化功能重建概念的提出,以及数字医学技术在临床上应用,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途径。数字医学技术在腓骨皮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应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三维重建技术、虚拟手术设计(VSP)技术以及3D打印技术数字医学技术在腓骨皮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中的应用特点。

  • 标签: 腓骨皮瓣 下颌骨缺损 数字医学技术 3D打印技术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数字智能化技术是将数字医学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形成的一种新型高科技诊疗技术。近年来,数字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为肝胆胰外科学的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在提高学生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将从数字智能化技术概况及数字智能化技术在肝胆胰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等方面加以探讨,为数字智能化技术在未来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与思路。

  • 标签: 数字智能化 肝胆胰外科学 教育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技术用于辅助治疗陈旧性眶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2015年10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20例陈旧性眶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18~56岁。术前行头颅CT薄层扫描,将数据通过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利用数字化模型确定手术方案,进而打印三维头颅模型,制作截骨导板及复位导板引导术中截骨及复位。采用Mimics软件测量术前和术后3 d双侧眶点连线与双侧耳点连线的夹角(A-OT值)、双侧颧突点至面中线距离差值的绝对值(面宽差)及双侧颧突点至过骨性外耳道中心点的垂线的距离差值的绝对值(面突差),以Hertel突眼计测量术前和术后6个月患侧眼球突出度,手术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例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6个月至3年,手术前后A-OT值分别为(8.41±2.46)°和(2.67±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42,P<0.001); 面宽差分别为(9.12±1.02) mm和(1.51±0.40)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46,P<0.001);面突差分别为(9.22±0.95)mm和(1.53±0.6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84,P<0.001);除4例眼球摘除的患者外,其余患者眼球突出度术前为(7.81±1.25) mm,术后6个月为(12.78±0.65) mm,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83,P<0.001),术后无复视及眼球异常运动。结论数字技术应用于陈旧性眶颧骨折的治疗,有助于准确诊断及辅助精确复位,提高手术效果。

  • 标签: 眶骨折 颧骨骨折 计算机辅助设计 打印,三维 截骨术 骨折固定术 导板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数字X线(DR)摄影技术在放射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某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接收的92例放射科检查患者,依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X线检查,研究组通过数字X线(DR)摄影技术进行检查,结合两组检查结果的差异,对数字X线(DR)摄影技术在放射科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1级检查结果明显更低,2级和3级结果明显更高,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数字X线(DR)摄影技术具备更大信息量、和空间分辨率,可以成为放射科重要的检查摄影方式,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数字X线 DR摄影 放射科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医院工作中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我院2000份病案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2月-2021年2月的1000份病案作为研究组,2019年2月-2020年2月的1000份病案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病案按照常规管理模式实施管理。研究组病案选择信息技术实施管理,对两组病案工作质量以及利用率进行对比。结果 经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病案相比较,研究组病案管理中在数学不规范、书写错误、病案归档返修率等方面明显更低,差异显著,P

  • 标签: 医院工作 数字病案信息技术 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