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研究了口腔纯钛种植体的三种表面改性工艺,并通过表面结构,给出最优化的改性工艺。方法对打磨抛光后的纯钛片(PureTi)分别用喷丸酸蚀(SLA)、阳极氧化(AO),以及喷丸酸蚀和阳极氧化结合(SLA+AO)的方法进行表面改性,从而得到SLATi、AOTi、SLA+AOTi三组样品。并以PureTi作为空白对照样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喷丸酸蚀处理的SLA-Ti样品表面形貌主要微米结构和少量纳米孔组成;经阳极氧化处理的AO-Ti样品只有纳米孔结构;经复合工艺喷丸酸蚀及阳极氧化处理的SLA+AO-Ti样品表面基于SLA形貌结构增加了大量的纳米孔。结论最优表面改性工艺,即喷丸酸蚀和阳极氧化的复合工艺。

  • 标签: 纯钛种植体 喷丸酸蚀 阳极氧化
  • 简介:摘要在医疗卫生领域,网络舆情事件越来越多,由此给当事医院甚至整个医疗行业带来的困扰也越来越大。文章拟通过分析医院网络舆情的特点,同时结合所在医院2013年度网络舆情发生情况进行舆情发布平台、内容分析,建议从建立应急预案、提高科室管理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打造“一站式”服务、用好各种通信工具以及借助外力等六方面加强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建设,以期尽量减少、避免网络舆情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引导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

  • 标签: 医院 网络舆情 应对
  • 简介:腹水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临床上腹水的常见原因[1,2]。新发肝硬化患者10年内腹水的发生率高达50%~70%,腹水的出现被视为肝硬化病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肝硬化疾病进展和肝功能失代偿的重要表现。肝硬化患者腹水的发生不但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3],而且与肝硬化的其他并发症如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等密切相关。肝硬化腹水还与不良预后相关,1a病死率约为15%,5a病死率则高达44%[4]。对肝硬化腹水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新的治疗方法的探索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然而,目前肝硬化腹水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

  • 标签: 肝硬化 腹水 发病机制
  • 简介: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资源竞争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许多医院都采取相应措施遴选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后备人才以解决人才断层问题,不断优化人才梯队建设。然而,遴选工作仅仅是解决人才断层、青黄不接这一系统工程的起点,怎样使得后备人才的培养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激发潜能,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才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 标签: 后备人才 激励机制 人才梯队建设 人才断层 管理工作 知识经济
  • 简介:目的研究四针状氧化锌晶须改性的临床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的力学性能和抑菌性,为减少继发龋提供新途径。方法向光固化复合树脂中添加质量比为0%、1%、3%、5%、10%经硅烷偶联剂KH-570处理的四针状氧化锌晶须,通过机械和超声搅拌均匀后,快速填入模具中固化,研究复合树脂的力学性能和对变形链球菌的抑菌性。结果随着T—ZnOw添加量的增加,改性后的临床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的弯曲强度和显微硬度先增大后减小,其中5%组具有最高值,1%,10%组与空白组无显著差异(P〉0.05),3%组较空白组有显著差异(P〈0.05);抑菌率随着T—ZnOw添加量的增加,对变形链球菌的抑菌率提高,其较空白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添加T—ZnOw为5%组的弯曲强度和显微硬度最高,抑菌率达到90%以上。

  • 标签: 四针状氧化锌晶须 光固化复合树脂 弯曲强度 显微硬度 抑菌性
  • 简介:摘要褥疮由于身体局部长时间受压后影响血液循环,组织发生营养缺乏而引起的组织坏死。见于自主活动能力丧失者,好发生在身体骨性突出部位。压疮若是造成伤口将会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小则拖延数周伤口才愈合,大则罹患败血症、截肢或死亡,不仅对病患有严重的影响,更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遗症以及医疗资源的损失和浪费。本文将主要探讨褥疮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诊治。

  • 标签: 褥疮 发病机制 临床诊治
  • 简介:Dapper是作为Dishevelled的抑制因子而被新发现的,与信号转导通路,尤其是Wnt信号通路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但是Dapper在Wnt信号通路的作用尚不明确。研究发现Dapper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通过研究Dapper在Wnt信号通路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对于肿瘤的基因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肿瘤 基因疗法 基因 肿瘤抑制 信号传导 Dapper
  • 简介:介绍了我国医用耗材市场主要存在的问题和发达国家的定价机制,阐述了新形势下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用耗材定价机制的必要性,同时探讨我国该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医用耗材定价机制,为决策者下一步制定定价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医用耗材 定价机制 卫生技术评估 循证决策
  • 简介:在20岁以上的人群中,年龄标化的糖尿病患病率为9.7%,而糖尿病前期的比例更高达15.5%,相当于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高血糖状态者。据估计,目前全球糖耐量异常(ImpairedGlucoseTolerance,IGT)患者约有2.80亿,2025年将达到3.96亿。

  • 标签: 糖耐量异常 发病机制 临床 糖尿病患病率 糖尿病前期 高血糖状态
  • 简介:摘要近年来,慢性肾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成为人类生存的重要威胁之一。大黄作为一味攻下导滞,泻火解毒,祛瘀止血的常用中药,其对于慢性肾病的治疗作用,在广泛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上已得到很好的验证。研究发现,对肾脏有保护作用的主要为蒽醌类中的大黄素、大黄酸。本文结合近年文献研究,浅析大黄对慢性肾脏疾病治疗的作用机制

  • 标签: 慢性肾病 作用机制 大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手术室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设计及应用意义。方法建立专业护理安全干预组织,强化手术室制度与流程的应用,倡导零处罚策略,增强护理人员主动报告意识,对于意外事件加强原因分析与对策讨论,记录开整理安全讨论会议的内容。结果护理人员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业务素质与防范差错能力得到加强,安全与法律意识有所强化,手术室的流程与制度更加规范,意外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增强。结论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 标签: 护理 安全干预 手术室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香菇为我国传统的著名食用菌,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尤其富含香菇多糖(1entinan,简称LNT)。近些年来研究发现香菇多糖有抗肿瘤、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抗病毒和降低血糖等多种生理功能。

  • 标签: 香菇多糖 抗肿瘤 生物活性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中药多糖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的作用,这成为中药多糖研究的一个热点。其作用机制为通过改变线粒体膜电位、阻滞细胞周期、影响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调节Caspase蛋白酶的表达和活性、抑制端粒酶活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 标签: 中药多糖 细胞凋亡 作用机制
  • 简介: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阐明电离辐射诱导肿瘤细胞死亡的机制是放射生物学的重要课题。放射治疗可以诱发肿瘤细胞发生不同类型的死亡,包括:凋亡、坏死、有丝分裂殇折、衰老以及自嗜等。此外,局部的放射治疗不仅影响肿瘤局部,其对机体免疫系统的激活导致肿瘤细胞免疫原性细胞死亡,成为辐射诱导细胞死亡的重要形式。

  • 标签: 电离辐射 凋亡 坏死 有丝分裂殇折 衰老 自嗜
  • 简介:瘙痒被定义为一种可以引发搔抓欲望的不愉快的皮肤黏膜感觉.这种感觉无论在性质、持续性及定位上均不同于触觉和痛觉。瘙痒是各种皮肤疾病的主要症状,但亦可出现在其他疾病中.如胆汁淤积综合征、尿毒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干燥综合征等。瘙痒出现于70%~80%的胆汁淤积患者,常为中度.瘙痒的存在本身无预后价值,并不反映疾病内在的严重程度.但10%的患者可很严重并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引发自杀倾向和行为。

  • 标签: 胆汁淤积 瘙痒 溶血磷脂酸 药物治疗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