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髋部撞击是引起髋关节或腹股沟疼痛的常见原因,可以导致髋关节内结构及周围组织的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髋部撞击根据发生撞击的部位可以分为股骨髋臼撞击和关节外撞击,后者主要包括棘下撞击、坐骨股骨撞击、髂腰肌撞击及大粗隆骨盆撞击等。了解各种髋部撞击的影像学特点,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对于改善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对各种髋部撞击的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希望提高广大放射科医师对该组疾病的认识。

  • 标签: 髋关节 撞击 磁共振成像 放射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关节松动术联合肌训练在肩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肩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6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取Maitland关节松动术联合肌训练,观察组采取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联合肌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肩关节疼痛与功能障碍指数(SPADI)及肩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SPADI、肩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VAS评分、SPADI分别为(2.75±0.29)分、(29.88±4.85),观察组分别为(1.20±0.15)分、(12.04±2.29),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对照组:t=9.60、9.15,观察组:t=17.47、19.51,均P<0.01),观察组VAS评分、SPADI均优于对照组(t=28.00、19.63,均P<0.01);治疗后,对照组肩关节外旋、内旋、外展、屈曲主动关节活动度分别为(69.06±8.77)°、(67.83±13.25)°、(164.06±17.94)°、(160.15±20.24)°,观察组分别为(84.74±10.13)°、(82.24±15.06)°、(179.84±19.16)°、(176.45±23.26)°,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7、4.22、3.53、3.10,均P<0.01)。结论相比Maitland关节松动术联合肌训练,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联合肌训练可有效缓解肩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肩关节疼痛感,增加肩关节活动度,改善肩关节活动受限状况,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肩撞击综合征 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 Maitland关节松动术 肌力 训练 活动范围,关节 关节功能 临床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腕关节撞击综合征是引起腕关节尺侧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腕关节撞击综合征包括尺骨撞击综合征、尺骨挤压综合征、尺骨茎突撞击综合征、继发于尺骨茎突不连的尺腕部撞击综合征和钩月撞击综合征。了解各种腕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及相应的影像表现,对患者的早期诊断、精准治疗以及功能康复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腕关节 撞击 磁共振成像 X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肩峰撞击综合征(SAIS)患者通过指导其进行核心肌群等速肌训练对促进其病情康复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运用核心肌群等速肌训练。结果:施治前VAS肩关节疼痛度评分2组做对比差异微小P>0.05,经施治与对照组相比,VAS肩关节疼痛度评分为观察组更低P<0.05;康复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中,观察组97.22%、对照组83.33%,P<0.05。结论:对于SAIS患者进行核心肌群等速肌训练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症状,并可显著提升其康复效果。

  • 标签: 肩峰撞击综合征 核心肌群等速肌力训练 康复 价值
  • 简介:摘要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可引起慢性髋关节疼痛及髋关节屈曲和内收受限的疾病,是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常见的病因。依据临床病理分为三类凸轮型(Cam);钳型(Pincer);混合型;髋关节X线正位片可观察到股骨头颈之间的凹陷度不足,表现为股骨头突起部向外侧伸延、头与颈间的凹陷减少或消失。CT及MRI能发现不明显的股骨头颈交界处及髋臼的解剖异常。而显示关节盂缘病变和邻近软骨病变及软骨下囊性变和滑膜疝,MRI较x线平片及cT更准确。主要就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分型及影像学表现予以综述。

  • 标签: 髋关节 撞击综合征 钳型(Pincer) 凸轮型(Cam) 混合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尺骨撞击综合征(ulnarimpactionsyndrome,UIS)是尺侧腕关节疼痛的主要病因.它是一种退行性变,是由于过多应力持续作用于尺腕关节面上,造成一系列病理及临床改变.其病因包括:(1)尺骨正向变异:尺骨远端关节面与桡骨乙状切迹的关系,若超过为尺骨正向变异,相等为可疑正向,短于为负向;(2)三角纤维软骨板(triangularfibrocartilagecomplex,TFCC)发育薄弱;(3)TFCC的变性;(4)慢性劳损,尺腕关节长期撞击.治疗手段可以是保守,也可以是手术.目前的手术方法有:Wafer术式,尺骨短缩截骨,腕关节镜下尺骨头部分切除,Sauve-Kapandji术式和Darrach术式.现重点介绍尺骨撞击综合征在生物力学、诊断及手术治疗上的最新研究进展.

  • 标签: 尺骨撞击综合征 手术治疗 诊断 三角纤维软骨板 腕关节面 TFCC
  • 简介:摘要肩关节撞击综合征是引起肩部疼痛和活动障碍的常见病因之一。广义的肩关节撞击综合征包括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喙突下撞击综合征和内撞击综合征,以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最为常见。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发现肩关节撞击综合征可能的病因和评估撞击造成的损伤情况。熟悉其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更好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肩撞击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病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是一类比较常见的运动损伤,通常是在反复发生急慢性损伤的基础上,造成踝关节的肌腱、韧带、关节软骨进行性损伤,引起纤维组织增生、局部瘢痕组织形成、关节内游离体、骨质增生、骨赘形成等一系列病理改变,伴随过度的背屈和跖屈运动引起相邻组织的撞击、挤压、磨损,导致患者踝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体征。根据发生撞击综合征的部位和主要表现,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分为前方撞击、前外撞击、前内撞击、后方撞击和后内撞击。MRI是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主要检查方法,能清楚显示损伤发生的部位、类型、程度,以及合并存在的其他病理改变,同时还能进行鉴别诊断。本文从相关解剖结构、撞击发生机制、病理改变和影像学诊断要点等几个方面对踝关节撞击综合征进行系统阐述。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踝关节影响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收集35例踝骨穿透综合征患者,进行关节镜和显微手术。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包括关节镜下切除和关节镜下小切口骨质切开术。结果35例患者均行前路肝门踝关节置换术。根据冲击的类型进行相应的关节镜治疗。没有发生术后并发症。术后患者随访3?12个月,对疗效满意,复查X线和MRI检查未见影响症状复发,对组织再生无影响1。结论踝关节镜检查是治疗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关节镜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impingement,FAI)的影像特征。方法:对24例FAI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行髋关节X线、CT及MRI检查。结果:FAI表现为股骨头颈解剖学异常,其中24例X线片示股骨头颈交界处骨性突起,呈"枪柄样"改变;5例有非圆形股骨头;3例髋臼后倾、髋臼过深,呈"8字征"改变;15例髋臼边缘软骨下囊性变;5例股骨头颈交界处皮质下囊性变。MRI显示24例髋臼盂唇、软骨损伤及关节骨质改变。CT示α角增大。结论:股骨头颈解剖学异常及髋臼形态异常是诊断FAI的主要征象,结合MRI显示髋臼盂唇及关节软骨损伤,综合评价可明确诊断FAI。

  • 标签: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impingement,FAI)的概念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才形成,并由Ganz等于2003年正式提出[1-3]。FAI由股骨近端和髋臼长期非正常相互碰撞而导致,股骨近端和(或)髋臼的形态学结构异常是其诱因,这种长期非正常接触和碰撞早期,可引起关节盂唇和关节软骨的退变,

  • 标签: 髋关节 撞击综合征 凸轮型 钳型 混合型
  • 简介:摘要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AI)是一种由于髋关节解剖结构异常,导致股骨与髋臼异常接触从而引起髋关节弹响或疼痛的疾病,是引起髋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的主要原因之一。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髋关节软骨及髋臼盂唇损伤,进而继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或股骨头坏死,但FAI的发病较为隐匿,不易引起重视。因此,尽早发现对治疗FAI十分重要。超声、X线影像、CT、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可通过观察髋关节骨形态及周围软组织的情况,尽早诊断FAI并区分其分型,以便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基于此,本文将对FAI的最新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作一综述,以期为FAI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 髋关节 影像学诊断 关节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R与1.5T磁共振多平面成像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0例临床诊断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用GE500毫安DR摄片机和西门子SiemenssomatomTrioTim1.5TMR进行肩关节影像成像,分析肩峰形态、肩袖、肩袖周围结构及肩部肌肉等组织结构影像特征。结果50例中Ⅰ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8例,Ⅱ期17例,Ⅲ期25例。结论DR与1.5TMRI结合能有效显示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产生原因和损伤程度,为临床诊断能提供有效的影像诊断,在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肩关节撞击综合征 疼痛 DR与MRI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