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纤维胃镜问世已30余年。迄今为止,常规插镜步骤让病人作吞咽动作,术者顺势将镜插入食管,增加了病人的痛苦,有时出现术者的进镜与患者的吞咽不协调时,造成插镜困难。自1989年11月至1993

  • 标签: 纤维胃镜 协调时 吞咽动作 喉咽部 镜体 操作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插入早搏的心电散点图特征及其形成原理,为快速分析动态心电图奠定基础。方法选择插入早搏的典型病例,分析其心电散点图形态特征。借助几何画板的动态作图功能与轨迹跟踪功能,建立相应的散点图模型。结合实际记录的心电散点图与数学模型特征,总结插入早搏的散点图特征。结果实际记录的心电散点图与数学模型十分相似。结论插入早搏的心电散点图特征明显、规律强。Lorenz散点图与差值散点图相互配合,不仅可以快速识别动态心电图中插入早搏的有无及多少,而且可以发现它所引起的干扰PR间期延长及其延长量。

  • 标签: 插入性早搏 心电散点图 动态心电图 几何画板 数学模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长骨扩展症极为少见,病因不明,又称蒲艾氏病,为家族干骺发育不良,系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家族异常病变。我院于2007年10月16日收治对称长骨扩展症患者1例,报告如下。

  • 标签: 长骨扩展症 对称性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昏迷患者尽早开始鼻饲对维持营养、酸碱平衡、防止水电解质紊乱及促进原发病的康复至关重要;急性中毒昏迷患者及时洗胃可尽快排除毒物、减少毒素吸收对预后有积极重要影响。然而,昏迷患者甚至极个别的清醒患者胃管插入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2010年7月以来,收治的6例脑卒中昏迷患者(其中3例气管插管)和2例酒精中毒意识不清患者,用常规方法插胃管多次未成功,改用带导丝的胃管插入方法,均一次插管成功。效果良好,未出现并发症。本文就常规插管失败的主要原因、导丝的制备、插管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讨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nvestigator®DIPplex系统中30个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nDel)位点在福建畲族群体的遗传多态及其在福建畲族群体的遗传学应用。方法应用Investigator®DIPplex系统对200名福建地区畲族健康无关个体进行30个InDel位点的等位基因分型,计算等位基因频率、群体遗传学参数,并与国内外其他群体进行比较。结果经Bonferroni校正,30个InDel位点在福建畲族群体中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各位点杂合度为0.45~0.82,多态信息含量为0.2~0.37,个体识别力为0.385~0.645。30个InDel位点的累积个体识别率为0.999 999 999 996 8,三联体累积非父排除率为0.986 245 8,二联体累积非父排除率为0.954 322 5。福建畲族群体InDel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与华东汉族、西藏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4个国内群体相比,分别在3个、8个、6个、6个位点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波兰、美国、德国、非洲等4个国外群体相比,分别在19个、13个、13个、11个位点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nvestigator®DIPplex系统中的30个InDel位点在福建畲族群体分布具有较好的遗传多态,可独立应用于福建畲族个体识别的遗传学研究。

  • 标签: 插入/缺失多态性 福建畲族群体 遗传多态性 群体遗传学
  • 简介:摘要传统人体灌肠一般为插入式,灌肠动力来自流体重力,实际操作中其弊端甚多。现代灌肠术,应以非插入式为主。以人体肛肠的收缩压、静息压、直肠内压及传统灌肠术之流体重力实验数据为参照,推导出人体非插入式灌肠安全压力范围,是制造全自动人体灌肠机器模型的数理基础,其实践意义重大。

  • 标签: 人体灌肠 非插入式 安全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纤维喉喉镜引导下对颅脑外伤、昏迷、吞咽障碍患者鼻行胃管插入。方法在耳鼻喉科会诊的6例患者在纤维喉喉镜引导直视下行胃管顺利插入。结果对颅脑外伤、浅昏迷、吞咽障碍患者在纤维喉喉镜引导下插入胃管,过程顺利,成功率100%。

  • 标签: 颅脑外伤 吞咽障碍 纤维喉镜引导 胃管插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女,15岁.于食马桑果1h后突感腹部疼痛,呈持续阵发性加剧样绞痛,同时伴头昏、口涎增多、恶心、呕吐、腹泻、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和马桑果,腹泻为水样便,无脓血,于21时就诊,以洗胃、输液、口服硫酸镁等对症处理后,恶心、呕吐、腹泻症状逐渐减轻,但次日腹痛仍不缓解,并感心前区不适,胸闷心悸.心电图示:窦律,心率79次/min,PR间期0.14s,QRS0.08s,R-R间期0.76s,QT间期0.34s,QT比率0.94.P波电压形态均正常,PP间距相差>0.12s;频见提前的QRS波,形态宽大畸形,其前无P波,联律间距相等,并间插入2次窦性者之间,其前后之R-R间距与窦性R-R间距相等,其后无较长之代偿间歇,并每隔2次或4次窦性激动出现1次异常之QRS波且连续达3组以上;ST-T正常.

  • 标签: 马桑果中毒 中毒性心肌损害 插入性室早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研究术后早期炎肠梗阻患者应用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治疗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2月为研究时间范围,抽选样本为40例术后炎肠梗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案划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样本各20例。对照组患者为基础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为优质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相关指标。结果:对比两组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早期炎肠梗阻患者采用经鼻插入行肠梗阻导管治疗期间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可缩短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时间,提高治愈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全面推广。

  • 标签: 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 炎性肠梗阻 护理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HLA-G基因3’非编码区14bp插入/缺失多态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ofScience、EMbase、CBM、CNKI、WanFangData、VIP,收集2012年5月以前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妊娠妇女及其配偶、后代HLA-G14bp插入/缺失多态与子痫前期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子痫前期组父亲与子代的HLA-G+14bp基因单倍型频率以及父亲+14bp/+14bp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子代HLA-G14bp基因单倍型频率低于正常妊娠组。其合并OR值及其95%CI分别为1.42(1.10,1.84)、1.54(1.25,1.90)、2.00(1.19,3.38)、0.67(0.54,0.82)。子痫前期组子代+14bp/+14bp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4bp/14bp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OR=1.75,95%C(I1.11,2.77);OR=0.57,95%CI(0.41,0.81)]。子痫前期组,母(-14bp/-14bp)/子(-14bp/-14bp)基因型配伍频率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OR=0.52;95%CI(0.31,0.85)],而母(+14bp/-14bp)/子(+14bp/+14bp)基因型配伍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OR=3.77;95%CI(1.40,10.11)];父(-14bp/-14bp)/子(-14bp/-14bp)基因型配伍频率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OR=0.33,95%CI(0.15,0.75)]。结论父亲和子代HLA-G14bp插入/缺失多态与子痫前期存在相关,母子基因型配伍分析可为子痫前期病因研究与临床诊治提供新线索。

  • 标签: 子痫前期 HLA-G 多态性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小肠梗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起始-截止时间2021年1月-2022年12月,纳入观察对象50例,均为粘连小肠梗阻患者,入组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一组观察组(n=25)实行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治疗,一组对照组(n=25)实行鼻胃管减压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中患者腹痛缓解时间、排气恢复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日均引流量、总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粘连小肠梗阻患者,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快速恢复,效果显著,推荐参考使用。

  • 标签: 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 粘连性小肠梗阻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小肠梗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 2015年 2月 -2017年 2月我院收治 47例粘连小肠梗阻患者为观察对象,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 24例粘连小肠梗阻患者,对照组 23例粘连小肠梗阻患者,观察组行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治疗,对照组行鼻胃管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评分。

  • 标签: 经鼻插入型 肠梗阻导管 粘连性小肠梗阻
  • 简介:肠梗阻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减压法)和手术治疗。传统的保守方法是依据肠狭窄、闭塞的程度,采取单纯禁食水或胃管留置并用。胃管留置只能引流出胃内容物,其减压效果有限。肠梗阻导管法是将导管(肠梗阻专用导管,见图1)经胃、十二指肠,越过Treitz韧带插入空肠,导管随着肠蠕动,并可以达到梗阻部位,

  • 标签: 肠梗阻 胃管留置 导管 肠蠕动 常见 肠狭窄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上采用锁定加压刚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及优点。方法对2006-09-2009-05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骨三科采用插入式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6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平均随访时间9.2个月。所治患者骨折均达到良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6周。按照Johner和Wruhs评价标准,优26例,良8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94.4%。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有切口小、可有效防止皮肤坏死的产生和操作方便等优点。

  • 标签: 胫骨骨折/外科学 骨折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