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化性溃疡(PU)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性疾病,凡胃酸、胃蛋白酶及幽门螺杆菌(HP)接触的部位均可发生溃疡,包括食管下段、胃、十二指肠、胃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目前在PU的治疗中,由于H2受体拮抗剂及质子泵阻滞剂的广泛应用,对于溃疡在短期内治愈已经不成问题,但治愈后的复发治疗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总结。我科于1990年1月~2001年1月对638例PU治愈质量和复发情况进行了跟踪随访,并针对其复发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治疗措施,结果明显降低了溃疡复发率。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抗复发治疗 幽门螺杆菌 慢性消化性疾病 H2受体拮抗剂 抗菌
  • 简介:化性溃疡通常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部位的慢性溃疡,与酸性胃液的消化作用有关。消化性溃疡发病率较高,我国各地在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中,消化性溃疡的检出率高达16%~33%。美洲大蠊药材及其提取物具有溃疡作用好、不良反应少及来源丰富的特点,因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该文将对消化性溃疡及美洲大蠊治疗溃疡的相关研究加以综述,为二者进一步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美洲大蠊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性溃疡药物的发药交代内容,做好患者用药指导,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方法查阅药品的使用说明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新编药物学》等,对患者较关注的给药说明及注意事项等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药师发药时对患者进行相关用药知识交代,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实现合理用药;药师也可以提高专业技能,改善医患关系,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 标签: 抗消化性溃疡药 发药交代 给药说明 注意事项
  • 简介:化性溃疡(PepticUlcer,PU)是一种常见病,发病人群占总人口的10%左右。PU的内科治疗主要采用抗酸药、胃酸分泌抑制剂(如H: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dis,Hp)药以及胃粘膜保护剂(如硫糖铝,胶体次枸橼酸铋)等。然而,PU的病因复杂,目前使用的防治药物无一种可同时具备上述多种功能,常需要多种药物长期联合治疗,造成治疗困难、复发率高。

  • 标签: 黄连 消化性溃疡 药理实验 胃粘膜 中医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药物治疗消化性胃溃疡的效果观察。方法:挑选150例消化性胃溃疡患者开展研究,选取期间是2019年2月-2021年7月,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比组[75例,采用三联(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治疗]与实验组[75例,实施四联(基于对比组+果胶体铋剂)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14d,观察两组实施不同方案根除效果与停药后4周复查结果。结果:疗程结束后,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8.66%)高于对比组(76.66%),比较P

  • 标签: 幽门螺杆菌HP 药物治疗 消化性胃溃疡 根除率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水化方案预防造影剂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女性血肌酐小于97μmol/L,男性血肌酐小于106μmol/L并实施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2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并将其平分为短时间组(30例)、长时间组(30例)、超长时间组(30例)、简单静脉水化结合充分口服组(组30例)。对比四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简单静脉水化结合充分口服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h、48h、72h,7d的血清肌酐(Scr)水平、胱抑素-C、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活性,改善程度优于短时间组、长时间组、超长时间组,差异显著(P<0.05);简单静脉水化结合充分口服组患者再次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等终点事件风险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术前、术后可采用简单静脉水化结合充分口服水化方案可有效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出现造影剂肾病的几率,并提高远期预后。

  • 标签: 造影剂肾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水化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与益生菌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10月间我院收治的 H.pylori感染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 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四联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实施四联法与益生菌联合方式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肠杆菌等菌群值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05),但观察组的 B/E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接受联合益生菌的患者可抑制肠道菌紊乱的不良反应,保护了胃肠道黏膜,抑制细胞因子分和改善肠道通透性,很好的治疗和修复溃疡黏膜,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病发率以及不良反应。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肠道微生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HP治疗在消化性溃疡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80例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阿莫西林丁+克拉霉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HP根除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5.0%、92.5%,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HP根除率、复发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HP能提高消化性溃疡的HP根除率,降低复发率。

  • 标签: 奥美拉唑 抗HP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治疗消化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15年1月15日—2017年5月12日收治的消化性胃溃疡患者40例;将其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20例(给予奥美拉唑肠溶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枸橼酸铋钾联合治疗),对照组---20例(PPT三联疗法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溃疡平均直径、幽门螺旋杆菌阴性率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阴性率95.0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处于优势(P<0.05)。结论采用四联药物治疗消化性胃溃疡具有显著的效果,不仅可以缩小溃疡范围,并且还能根除幽门螺杆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胃溃疡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我院近3年来抗酸药与化性溃疡药的使用状况。方法:采用药品金额排序法和限定日剂量法,根据不同药理类别与剂型对我院2003年~2005年抗酸药与化性溃疡药进行分类统计,并对用药金额、用药人次等进行汇总、排序、分析。结果:胃酸分泌抑制剂在临床使用中占有绝对优势,法莫替丁是主要使用品种,泮托拉唑钠增长速度快。结论:我院3年来抗酸药与化性溃疡药使用情况基本合理,效价比高的老药与疗效好价格高的新品种均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 标签: 抗酸药 抗消化性溃疡药 金额排序 限定日剂量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幽门螺旋杆菌在消化性溃疡并Hp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本院62例消化性溃疡并Hp感染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31例,实验组31例,对照组通过奥美拉唑进行单纯制酸治疗,实验组选择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标准三联加铋剂进行联合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5%,大大高于对照组的77.4%(P<0.05);实验组肝功能异常、头晕、皮肤瘙痒、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90%,对照组为9.67%(P>0.05)。结论通过奥美拉唑、铋剂、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联合开展幽门螺旋杆菌四联疗法,能够促进消化性溃疡病情改善,提高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

  • 标签: 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 消化性溃疡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时间段幽门螺杆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择取本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研究,共计64例,均在2022年4月到2023年2月进入本院治疗。盲选分成两组,对照组4周内使用抗生素和铋剂+2周内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观察组停用抗生素和铋剂4周+质子泵抑制剂2周。对比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不同时段 抗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分析小建中汤联合幽门螺旋杆菌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溃疡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70例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将这7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5例患者,对于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结合阿莫西林软胶囊和克拉霉素分散片进行治疗,而对于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小建中汤联合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治疗一段时间之后就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以及Hp的根除情况进行了观察统计。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比对照组患者的要低,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小建中汤联合幽门螺旋杆菌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不良比传统的治疗方法能够起到更好的疗效,因此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 标签: 小建中汤 联合 抗幽门螺旋杆菌 脾胃虚寒 消化性溃疡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房颤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栓治疗方案。方法:从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本院诊治房颤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中任意择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数字表达法分成两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采用二联栓治疗,给予观察组采用三联栓治疗,对比两组房颤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为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两组房颤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栓治疗可改善房颤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症状,在很大程度促进疗效升高,减少了不良反应增加,其治疗有效性、安全性十分理想,具有值得积极推广的应用。

  • 标签: 房颤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抗栓治疗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消化性溃疡运用康复新联合三联幽门螺杆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3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三联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康复新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46%,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3.92%,较比对照组的5.77%的发生率基本相同,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性溃疡运用康复新联合三联幽门螺杆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康复新 三联抗幽门螺杆菌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