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现代社会的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的身体健康,对医院的医疗设备与资源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医院的财务工作完善到位,又如何合理利用应有的资产,这是公立医院面对的财务工作问题。建立一个合理的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的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同时也能帮助医院全体人员增强成本意识,这个合理的制度就是全面预算管理制度,通过实地考察和相关资料,现仔细分析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这一策略。

  • 标签: 成本管控 公立医院 全面预算管理
  • 简介:摘 要:多渠道预约挂号是公立医院以病人为中心开展的医疗服务的重要改个措施,对方便群众就医、提高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水平有着重大意义。然而长期以来,国内绝大部分医院出现“一号难求”、“号贩子”猖獗、患者就诊等待时间长等问题,导致患者对公立医院满意度降低。如何有效的对号源进行管、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结合成都中医药附属医院的实际情况,从号源的优化和提升方面进行浅显分析。

  • 标签: 门诊 候诊病人 门诊号源
  • 简介:摘要:伴随着当前我国医保支付方式的不断裱花,根据疾病种类分值付费试点在不断的扩张,公立医院需要进行建立正向的激励机制,树立起和激励相容的监管理念,从而引导医疗服务行业的不断规范发展。DIP分值付费下的功力医院应当冲创造收入逐步转化为成本,进而建立起多维度的成本方式,最大程度的节能降耗,从而实现优势医疗资源的高效运作。

  • 标签: 公立医院 病种分值付费 成本管控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病区住院老年患者与跌倒相关因素。方法 对病区住院患者发生跌倒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时间、地点、年龄、原因、受伤程度等因素进行归类分析记录并总结,制定常态化方案。跌倒/坠床不良事件发生数:2018年12例,发生率0.096‰;2019年4例,发生率0.031‰;2020年4例,发生率0.04‰。结论:对住院老年患者护理时要加强危机管理意识,常态化规范护理工作,能有效预防跌倒的发生。

  • 标签: 病区 老年患者 常态化管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因素,以及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20年7月至2020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院耗材的应用对于医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是医疗活动运行的重要物质条件,其为了更好提升医院运行水平,尤其是做好医院成本控制工作,促使其具备更积极的效益,切实做好医院耗材控制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应该在未来发展中围绕着这一控制工作进行不断创新优化,提升其经济效益。本文就重点围绕着医院耗材控制工作,首先分析了当前存在的各类问题和不足,又探讨了控制方法创新以及效益优化的举措,希望能够对于未来医院高效发展有所帮助。

  • 标签: 医疗耗材 管控 创新 效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高危人群在艾滋病防治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本研究中选取了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之间没有实施的110例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研究,同时选择了2018年7月至2019年8月之间实施了管理的110例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研究,对比进行管前后高危人群的配合度、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以及防治技能掌握率。结果 进行管之后,研究对象的配合度、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以及防治技能掌握率均高于进行管之前,组别内数据对比具有意义(P<0.05)。结论 对艾滋病高危人群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施有效的措施可以帮助高危人群改善自身不良生活习惯,提升其对于艾滋病知识的认知程度,进而降低艾滋病疾病的发生率。

  • 标签: 高危人群 管控 艾滋病 防治
  • 简介:摘要妊娠期高血压,产科医师不该局限在自我意识范畴内,也不能生搬硬套非妊娠期血压模式,而需要提升妊娠期高血压特色的认知水平。不忘记妊娠期血压管理特点,加强对各类高血压的识别,早期管理并动态监测,掌握非药物性和药物性抗高血压治疗手段,学会如何在中国选择应用抗高血压药物,凡此种种,都是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减少重度高血压的发生、减少高血压疾患对母儿损害环环相扣之节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管理模式在防新冠肺炎期间外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在2020年3月-2020年12月之间,外科门诊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的是常规宣教管理,实验组之中的患者实施的是PDCA宣教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疫情结局进行统计。结果:实验组患者对医院采取的疫情措施后的预检分诊准确率要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医院采取的疫情措施后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发生不良情绪反应的概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结果具备明显的差异性,也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PDCA管理模式 新冠肺炎防控期间 外科门诊管控 应用情况
  • 简介:摘要:目前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的全面发展,对于药品的质量也提高了重视。国家对于药品管理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同时药品管理规范也在不断的创新和优化,这样能够提高整个药品生产企业的质量,并且坚持以过程管理为中心,保证药品生产的安全性。在药品生产的过程中,需要确保生产设备的合理性与先进性,从而才可以展开对药品生产过程的管理以及质量控制,确保药品品质的提升,为我国医药行业的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制药企业需要加强对质量控制的重视,通过严格的过程管理保证企业生产效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医院精神病患者的有效途径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经过研究,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新型开放式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增强医院精神病患者的实效性,建议推广。

  • 标签: 医院 精神病 开放式管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儿科护理管理中预见式风险的应用疗效。方法:2018年12月至2020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进一步规范新生儿脐静脉置(umbilic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UVC)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导管相关并发症的防措施,制定本指南。本指南针对UVC感染、导管位置和护理及相关并发症3个方面相关的9个临床问题,系统检索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证据合成与评价,采用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定及评价(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方法,对证据质量和推荐意见的推荐强度进行分级,最终形成21条推荐意见。这是我国第一部UVC导管相关并发症防循证指南。

  • 标签: 婴儿,新生 脐静脉 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 并发症 指南
  • 简介:【摘要】 探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院探视陪护护理人员真实的心理压力状态,为当今疫情下医院负责探视陪护护理人员建立有效心理危机干预模式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现象研究法,选取我院每天至住院部大厅执勤负责探视陪护一线护理人员16名,采用面对面访谈的形式收集资料,应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提炼出两个主题: 探视陪护护理人员主要心里压力来源为对工作环境的陌生感、恐惧感及对责任的未知感; 压力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情绪、生理、行为及认知表现。通过探讨分析发现良好的社会支持、科学认知及合理的应对有助于缓解护士的心里压力。

  • 标签: 新冠肺炎 探视陪护管控 心理危机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区麻醉药品智能体系并评估其实施效果。方法在引入智能药柜的基础上开发相关软件建立与智能药柜和医院信息系统对接的麻醉药品智能系统,构成麻醉药品智能体系。在系统中建立病区远程麻醉药品基数数据库(基数库),根据取用病区基数药品还是住院药房药品设计2条麻醉药品批号锁定闭环通路。基于智能药柜功能系统建立麻醉药品智能化管理流程,分别在处方开具、处方审核、药品调配和帐册登记等环节进行流程重塑。比较体系实施前、后流程重塑环节的工作效率。结果成功构建了麻醉药品智能体系。全院所有病区均部署了基数库,实现了全院级远程管理。2条批号锁定闭环通路有效了麻醉药品的先进先出,并解决了麻醉药品批号追溯难的问题,实现了麻醉药品从入库到患者应用全流程的批号闭环追踪和实时统计、准确查询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流程的建立避免了医师处方开具环节和药品调配环节的手工操作程序,简化了药师处方审核程序,提高了处方开具、审核和药品调配的准确率。体系实施后医师开具医嘱/处方、护士处理问题处方、药师审核处方、调配药品和药房盘点、专册登记等各项工作的耗时均明显少于体系实施前(均P<0.001),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结论通过构建医院病区麻醉药品智能体系,初步实现了全院麻醉药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全程闭环式可追溯管理,并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

  • 标签: 麻醉药 人工智能 安全管理 自动化
  • 简介:摘 要:对传染性疾病人群的筛查与有助于抑制传染病的蔓延。本文以大数据为基础,设计了传染病智能筛查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建立了“事前-事中-事后”全链路传染病防体系,实现了对重大传染病的全面防,有助于提早发现和抑制传染病的扩散。

  • 标签: 大数据 筛查模型 传染病 疾病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冠肺炎护理管理实践中应用多元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新冠肺炎患者取样61例,皆为我院2020年05月至2021年05月收治,均实施多元化护理模式,行回顾性研究,对比管理前、管理后护理质量、 SF-36评分。结果:管理后新冠肺炎护理专业能力(91.42±7.54)分,护理态度(93.36±5.58)分,病房环境(92.35±5.90)分,护患沟通(93.74±5.66)分,比管理前高,同时,新冠肺炎患者 SF-36评分也比管理前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新冠肺炎护理管理实践中应用多元化护理模式可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实践探讨 新冠肺炎 多元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深入分析气道护理措施在RRICU人工气道建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本院建立RICU人工气道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他们分为两个护理小组,每个小组60例RICU患者,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给予对照组RICU患者实施常规RICU护理措施,观察组RICU患者实施气道护理措施,比较两组RICU患者经过护理后的临床预后效果。

  • 标签: 气道管控护理措施 RICU人工气道建立 应用效果
  • 简介:我国发生新型冠疫情以来,各地相继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对我国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由于疫情严峻,医疗机构的收入呈现出断崖式下降,并且不同程度出现医疗设备、防护设施、消毒物品等资源不足的情况。在应急特殊时期,在收入锐减资金困难以及财政专项资金拨付滞后的情况下,如何保运营、保工资、保发展,在快速完成物资筹措、保障患者救治任务的同时,对一些会计科目进行完善,以便能为相关部门在统计损失、详尽的数据和资料。针对目前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的态势,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现的新特点,从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模式入手,探讨适合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财务管理新思路。

  • 标签: 公共卫生事件;医院经济管理;财务风险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