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对灾害救护人员心理反应进行分析,讨论如何通过科学的方式手段,及时对灾害救护人员进行心理支持,最大程度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促进救护人员的心理康复和社会适应。方法对灾害救护人员可能产生的心理障碍或阴影进行分析,采用劝导、启发、鼓励、支持、说服等支持疗法,帮助灾害救护人员发挥其潜在能力,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从而促进心身康复。结果灾害事件对参与救援人员有重要影响,科学的应对手段和心理干预能够帮助救护人员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结论提高灾害救护人员的心理防护能力,要从生理反应、情绪反应等多方面进一步关注参与灾害事件救援人员的心理卫生。

  • 标签: 心理反应 心理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反应心理护理。方法通过心理疏导使患者配合手术及护理。结果随时估计病人的理解力和作出决定的能力,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病人和家属的积极配合,使病人以最佳状态进入手术期。结论对围手术期病人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减轻患者心理压力,配合医生顺利手术,并可增加手术成功率和效果。

  • 标签: 围手术期 心理反应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癌症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呈持续增长趋势。仅在2000年,全球新诊断为癌症的患者总数超过1000万1。而肿瘤是癌症患者的一种具体表露形式,是癌细胞在人体中失衡的症结,是癌症患者痛苦的根源。因此癌症的治疗必须先针对肿瘤治疗,然后再针对癌细胞的治疗。在肿瘤的诊断及治疗全过程中,肿瘤患者承受着心理、情感及社会压力。加之角色的改变、社交能力的下降、躯体功能的改变,工作及家庭生活的限制,造成经济上的负担,同时精神上遭受巨大的打击,导致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而采取恰当的心理护理可以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加有效的应对策略,减轻肿瘤患者的疾病症状和治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癌症患者 心理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疾控中心抽血患者的心理情况,总结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疾控中心进行抽血的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6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度抽血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度、重度抽血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疾控中心抽血患者通常存在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 标签: 疾控中心 抽血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心理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30)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疼痛程度和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后SAS评分为40.83±4.12分,对照组为49.18±4.62分,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后HAMA评分为9.01±1.89分,对照组为18.56±1.67分,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后VAS评分为2.34±0.37分,对照组为3.42±0.52分,P<0.05;观察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3.33%,对照组为70.00%,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对于提高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改善患儿的疼痛感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静脉输液 心理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静脉输液的心理情况及采用相应护理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观察386例儿童在行静脉输液时的心理情况,根据不同的心理反应类型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全部儿童在行静脉输液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在合理的护理干预下均能配合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结论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影响儿童静脉输液的心理反应,并可提高患儿配合输液治疗的成功率。

  • 标签: 儿童静脉输液 心理反应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面临致癌因素的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人罹患肿瘤。据统计,癌症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死因。医药学的不断发展使相当一部分肿瘤患者通过化疗获得明显疗效。然而大多数患者在获益于化疗疗效的同时,也承受着化疗副反应对躯体及心理造成的不适,甚至其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化疗所带来的副反应可以导致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变,而不同心理状态的患者,对化疗所产生的副反应亦不尽相同。此外,不同种类的肿瘤所导致的患者心理状态也有所差异。

  • 标签: 肿瘤 心理 副反应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减轻手术病人应激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胸外科的择期手术病人120例,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心理护理组)60例,除做普通的术前准备和治疗外,护理人员进行重点心理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组)60例,只做普通的术前准备和治疗及必要的心理疏导。观察比较两组手术病人焦虑、抑郁、疼痛等心理应激反应。结果手术前和手术后试验组的应激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降低围手术期病人应激反应,提高麻醉和手术的安全性,促进手术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心理护理 麻醉 手术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献血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率的有效性。方法本次选择的364例献血者均来自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到我血站进行无偿献血的健康人群,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血站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强化心理干预,对比两组献血者SAS评分改善情况以及献血反应发生率。结果数据显示,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献血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63%、27.47%,两组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具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用于无偿献血中可促进献血反应发生率明显提高,对改善献血者负面心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献血者 血站 献血反应 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反应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8月收治的糖尿病老年患者35例,对所有患者的心理反应特点进行分析,提出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对策。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点为焦虑、恐惧、孤独、内疚、认知障碍等;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所有患者血糖均得到明显的控制,改善了患者的不良心理。结论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血糖得到明显的控制,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心理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的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负性心理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血液透析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的各种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和对负性情绪的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满意率是74.0%,观察组的满意率是96.0%,两组患者的满意率有明显的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55.19±8.59),抑郁评分为(36.01±7.12),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为(41.37±3.21),抑郁评分为(20.13±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的方法增加了护患沟通,满足了患者透析治疗需要医护关注的心理需求,缓解了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 标签: 人文关怀 负性心理 满意率 生存质量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无缝隙心理关怀对人流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无痛人流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分别给予全程无缝隙心理关怀、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清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I(A-I)、II(A-II)、去甲肾上腺素(NE)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结果护理后,观察组Cor、A-I、A-II、NE、ACTH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程无缝隙心理关怀可稳定病人的应激反应,可维持患者情绪稳定,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全程无缝隙心理 人流手术 应激反应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HCG水平及心理因素与早孕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孕期检查的192例健康早期妊娠妇女作为本文观察对象,按照孕妇早孕反应的严重程度将192例早孕妇分为A组(轻度反应)、B组(中重度反应),比较两组早孕妇甲状腺功能、HCG水平及心理健康状态,分析早孕反应的生理和心理影响因素。结果两组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B组血清TT3及FT3水平高于A组,但两组血清TT3及FT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清TT4及FT4水平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心境焦虑综合征问卷(MASQ)各维度评分及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均高于A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甲状腺功能、HCG水平及心理状态与早孕反应严重程度有显著相关性,此结果为临床制定综合全面的干预措施提供了可靠依据。

  • 标签: 早孕反应 甲状腺功能 心理因素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健康教育护理对手术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行手术治疗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增施强化健康教育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应激变化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配合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实施强化健康教育护理能够改善手术患者心理应激反应,提高患者预后,护理经验值得借鉴。

  • 标签: 健康教育护理 心理应激反应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对择期手术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60例眼科第1次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准备及宣教,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术前准备及宣教的基础上加上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患者访视前后血压、心率、焦虑值及术后1周伤口感染、角膜水肿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访视前血压、心率、焦虑值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经术前访视后血压、心率、焦虑值及术后伤口感染、角膜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针对性的术前访视,可有效缓解患者手术前的焦虑情绪,使患者手术前后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面对,减少血压、心率的波动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术前访视 择期手术 应激反应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高龄子宫肌瘤患者负性心理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高龄子宫肌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术中血压。结果①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采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术中HR、MAP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高龄子宫肌瘤患者可改善负性心理,降低应激反应

  • 标签: 优质护理 高龄子宫肌瘤 负性心理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联合手部抚触对女性甲状腺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以及手部抚触,观察两组手术前后的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和视觉拟疼痛评分(VAS)。结果观察组术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以及对照组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手部抚触可以明显的改善女性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值得大力的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手部抚触 女性 甲状腺手术 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