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二连市气象局1980年以来二连地区降水量,与同一时期鼠密度较高,有可能促成动物鼠疫流行.降水多使植物生长好,为长爪沙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繁殖条件,促其数量增加,为动物鼠疫流行奠定了基础.分析降水与动物鼠疫的关系是鼠疫监测的重要内容,是预测流行趋势的一项指标.

  • 标签: 二连地区 动物 鼠疫 流行病学 降水量 鼠密度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长株潭地区1951-2014年逐日降水和日平均气温等资料,着重分析了基于降水距平百分率干旱指数的长株潭地区干旱特征,以期能够为当地农作物种植及结构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长株潭地区 干旱 特征
  • 简介:摘要台风北上带来强降水会对东北地区造成较大影响。本文利用延边地区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NCEP1°*1°再分析资料,对该地区1981~2016年出现的台风天气进行分析,得出台风天气多发于8月,其次是7月和9月,6月和10月发生概率最低;直接影响型、西路型、东路型及消失台风型是延边地区台风天气主要路径,其中以东路型影响最多,其次是直接影响型,消失台风型最少。

  • 标签: 台风 发生概率 影响路径
  • 简介:文章针对临汾市人民医院迁建项目降水工程,介绍了工程方案的优选过程,通过计算确定了降水布井的数量,并从材料的选择和招标、施工过程的科学管理、工程款的支付这3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在降水工程中控制造价的具体做法,总结了该工程实施后的效果。

  • 标签: 新建医院 降水工程 控制造价
  • 简介:摘要利用凯里站1961-2017年逐日降水数据,通过距平分析、M-K突变检验、功率谱分析、Morlet小波变换对凯里单站年降水进行周期分析。分析表明凯里单站历年降水有明显强弱振荡信号,年降水变化趋势以1978-1979年为突变点,突变点前表现为逐渐增多,其后急转为减少的趋势,且年降水存在19a的振荡周期。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绵阳地区8个台站1965年12月-2015年12月的逐日降水量观测资料,研究了近50年绵阳市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仅供参考。

  • 标签: 绵阳市 气温 变化特征
  • 简介:采用柳州市国家基本气象站1985-2014年降水量资料,通过滑动平均法和降水相对变率分析柳州市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柳州市近30年平均降水量1424.4mm;少雨期在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多雨期在90年代中期,平稳期为1997-2007年;年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上升趋势;年内降水集中在4-8月,占全年降水量70.7%;春、夏、秋、冬季降水相对变率分别为20.99、33.55、35.14、35.59,冬季为降水变率最大季节;暴雨年平均日数5.4d,暴雨降水量与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暴雨降水量对年平均降水量贡献率约30%。

  • 标签: 降水量 变化特征 滑动平均 异常事件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常规天气图、自动站观测资料、NCEP全球分析资料、新一代多普勒雷达资料等对泌阳县2013年8月1日出现的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天气过程是处在副热带高压外围的大环境中,高空槽系统配置,由低槽与副热带高压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强降水天气。高空槽主要处于陕、晋相接处、陕西南至川东北一带,沁阳位于高空槽线之前。这样的高空形势场为此次天气过程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环流形势条件。T-lnP图对于强降水天气的分析具备一定的指示作用。多普勒产品能够有效反映此次强降水天气系统内部结构,对于强对流临近天气的预警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泌阳县 强降水 环流形势 多普勒雷达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500hPa天气图、风云2号卫星、地面气象要素等资料对2017年3月18日林芝机场强降雪过程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对林芝机场一次典型的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表明在高空槽落后于温度槽的情况下,有助于槽的加深;在孟加拉湾水汽通道建立,强烈的上升运动,在配合林芝机场高海拔特殊地形下,使得林芝机场产生持久降雪低云天气。

  • 标签: 强降雪 高空槽 温度槽 卫星云图 春季 林芝机场
  • 作者: 郑健雄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18-02-12
  • 出处:《科技新时代》 2018年第2期
  • 机构:摘要:本文通过对工程实例实际情况的分析和施工工艺的探讨,证明了与基坑外降水相比,基坑内降水范围仅为基坑内部,降水不会对基坑周边建筑物、管线沉降造成影响,且降水效果满足基坑开挖干作业需要,是一种可靠、有效的降水方法。
  • 简介:摘要为了更好地利用降水观测数据,对引起称重、翻斗和人工观测的差异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称重与翻斗、人工观测降水量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称重式降水观测捕捉微量降雨类事件的能力略低于翻斗雨量观测;称重式观测比翻斗观测的日降雨量平均偏小0.54mm,均方根误差为1.22mm;称重式观测比人工观测的日降水量平均偏大0.01mm,均方根误差为0.17mm;称重式观测的日降水量与翻斗观测数值的相关系数为0.9918,与人工观测的日降水量相关系数为0.9981。出现有效降水时,称重式、翻斗式和人工观测在降水量等级上的差别较小。防风圈可显著提高称重式观测固态降水的捕捉率,而称重观测内筒蒸发对夏季降水测量有一定影响。

  • 标签: 降水量 称重 观测 相关性
  • 简介:摘要利用甘德县国家气象观测站1978~2017年气温和降水量的数据资料,采用平均、统计分析、线性趋势等方法,分析了甘德县1978~2017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甘德县1978~2017年,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0.443℃/10年),且升温态势明显,各季的气温上升幅度不同,以冬季增温最为明显,夏季次之,秋季第三,春季增温相对较弱一些;(2)甘德县1978~2017年,年降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年际变化较大,年内降水量变化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差异,春、冬季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而夏、秋季则呈现出减少的趋势。

  • 标签: 甘德县 气温 降水量 特征分析
  • 简介:摘要称重式降水传感器实现了固态、液态和混合性降水的自动化观测,能够克服目前气象台站固态降水人工观测造成的时效性差、观测频次低等弊端,有利于台站固态降水人工观测造成的时效性差、观测频次低等弊端,有利于提高固态降水观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减轻观测人员的工作量。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如冬季气温偏低可能对仪器自身高灵敏度元器件造成影响,可能导致降水数据漏采集、数据采集上传时间滞后现象的产生。此外,仪器自身的防风功能尚不够完善,在瞬时风速较大时造成测量元件震荡导致称重测量出现偏差也可能直接影响到对自身降水采集的准确性,使仪器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漏采集现象。

  • 标签: DSC1型 称重式降水传感器 使用效果
  • 简介:本文主要结合甘肃省武威市气象局DZZ6新型自动气象站运行实际,首先简要介绍DZZ6新型自动气象站系统结构,接着重点对新型自动气象站降水观测数据异常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式,最后给出了几点提升新型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质量的建议,仅供相关部门参考借鉴。

  • 标签: 新型自动气象站 降水观测 数据异常 分析处理
  • 简介:摘要本文从地面气象要素演变、天气成因分析、物理量分析、特殊地理环境作用、卫星云图和雷达特征对2017年6月23日普格县局地短时强降水及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局地短时强降水天气是在高空冷槽配合西南急流暖湿气流共同形成的,整个过程冷空气活动非常活跃。普格站气象要素演变对降水开始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西南涡和暖湿气流的建立,提供充沛的水汽;低层正涡度增大,辐合加强,有利于深厚上升运动;层结不稳定,降水效率高,雨强大;云图表现为斜压叶状云系;雷达为多单体涡带状;喇叭口地形作用。

  • 标签: 强降水 影响系统 物理量分析 卫星云团 雷达 地形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利用1989~2018年轮台县冬小麦生长季(9月至次年6月)的降水量观测资料,对轮台县近30年冬小麦生长季降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轮台县近30年冬小麦整个生长季降水量呈波动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4.439mm/10a,减少趋势比较明显。轮台县30年冬小麦生长季平均降水量为30.8mm,冬小麦生长季降水量年际变化波动起伏特别大,极易发生干旱灾害亦或洪涝灾害,给冬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轮台县近30年冬小麦播种-出苗期、分蘖-越冬期、返青-拔节期、抽穗-扬花期、乳熟-灌浆期降水量各个生长期降水变化与整个生长季降水变化趋势相似,均呈减少变化趋势,但是各个阶段降水气候倾向率有所差异,各个生长期气候倾向率分别是-0.369mm/10a、-0.15mm/10a、-1.549mm/10a、-0.164mm/10a、-0.36mm/10a,减少趋势最为显著的生长期为返青拔节期。轮台县降水分配不均,年际变化较大,导致某些年份亦或者时段降水不足或过剩,所以麦田应确保干旱能灌溉洪涝能排水,确保冬小麦的正常生长,进而实现优质高产。

  • 标签: 轮台县 冬小麦 生长季 变化特征
  • 简介:摘要经济建设和城市的发展引发的资源矛盾越来越严重。如何在经济发展和资源索取中寻求一种平衡是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得以重视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分析城市污染减排及空气质量情况的基础上,对大气污染减排给降水和空气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为城市实现污染减排改善环境提供参考。

  • 标签: 污染减排 城市降水 环境空气质量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沱沱河气象站使用新型自动气象站的实际,对异常降水和气压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处理对策,最后提出了雨量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日常维护,仅供气象观测人员参考。

  • 标签: 新型自动气象站 降水量 气压数据 分析处理
  • 简介:大庆市及其周边地区原本不种药材,而是以盛产石油闻名遐迩。但进入21世纪之后,大庆地区开始试种中药材板蓝根,2002年试种面积约6.7hm^2,试种成功后,便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大庆市及其周边地区全面开花,种植面积由2002年的6.7hm^2发展到2008年的8000hm^2;年产量也从试种期的20t暴升到2008年的30000t,成为我国继板蓝根生产大省甘肃之后的第二个生产大省,走在板蓝根市场的前列,为中医药界人士所瞩目。

  • 标签: 大庆地区 板蓝根 产销分析 周边地区 种植面积 大庆市
  • 简介:摘要利用贵德、循化、尖扎、化隆、同仁5个国家基本气象站1961~2015年年平均气温及降水量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等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近55年黄河谷地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趋势,结果显示;①近55年黄河谷地贵德、循化、尖扎、化隆和同仁5站年平均气温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27、0.25、0.31、0.30、0.38℃/10a,年平均气温升幅贵德、循化最小,同仁最大,近55年平均上升速率为0.30℃/10a②黄河谷地区域平均年降水量为348.3mm,年平均降水量的变化倾向率为-0.93mm/10a,黄河谷地区域贵德、尖扎、化隆、同仁4站的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是-0.93、-2.5、-1.3、-2.7mm/10a,关键词黄河谷地;气温;降水量;趋势分析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