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在临床应用的药学性质。方法:回顾于2022年1月-2022年11月入我院就诊的门诊患者资料,选取150例接受过左氧氟沙星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详细记录左氧氟沙星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左氧氟沙星有明显的临床治疗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不当用药的现象发生。结论:左氧氟沙星在被应用于临床治疗时应充分考虑该药物的临床疗效、药理学特点以及注意事项,合理用药。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药理学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在临床应用的药学性质。方法:回顾于2022年1月-2022年11月入我院就诊的门诊患者资料,选取150例接受过左氧氟沙星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详细记录左氧氟沙星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左氧氟沙星有明显的临床治疗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不当用药的现象发生。结论:左氧氟沙星在被应用于临床治疗时应充分考虑该药物的临床疗效、药理学特点以及注意事项,合理用药。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药理学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病理科2009—2020年5例宫颈ACC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MYB基因断裂重排结果及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检测结果,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5例发病年龄为41~72岁,平均年龄为64岁,2例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1例表现为经期延长,2例体检发现;2例为单纯性ACC,3例为混合性病变。3例混合性病变中1例ACC伴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级,ⅠB期手术+放疗,术后43个月无复发及转移;2例ⅡA期手术+放化疗,其中1例ACC伴“高级别转化”(呈未分化癌形态)、腺样基底细胞癌(ABC)及HSIL/CIN3级,术后4个月肝转移,总生存期12个月;另1例ACC伴基底样鳞状细胞癌,总生存期25个月。ACC成分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为4例CD117阳性,5例p63、S-100蛋白、细胞角蛋白7阳性,5例嗜铬粒素A、突触素、CD56阴性;5例均呈p16弥漫强阳性表达,4例HPV16 DNA PCR+膜杂交阳性,1例因组织量有限未进行HPV DNA检测;5例荧光原位杂交MYB基因断裂重排阴性。结论宫颈ACC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与涎腺ACC相似,但不是MYB基因断裂重排相关的真正的ACC,而是HPV相关性的多表型癌,是具有腺样基底样特征的高级别恶性肿瘤。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重症肺炎临床特征及病原学分布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4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45例肺炎患者,根据是否满足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分为重症组(n=63)和轻症组(n=82),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同时在完善FilmArray检测的患者中探讨其在重症肺炎中的作用。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重症组患者年龄为(72.67±1.71)岁,男性占84.1%,中位住院时间为16 d,9例发生院内死亡,多表现为发热、气促及意识改变,且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慢性肾病、肿瘤病史。与轻症组相比,重症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偏高,而CD3+、CD4+、CD8+细胞计数偏低(均P<0.05)。重症组FilmArray检测阳性率为81%,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占50%,显著高于传统培养。重症组检测出的前四位致病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复合群、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高于轻症组(P<0.05)。重症组患者检测出耐药基因,显著高于轻症组(70.7% vs. 17.5%,P<0.05)。结论重症肺炎以老年男性多见,基础疾病多、免疫力差。FilmArray检测阳性率高、能同时检出多种病原体,在重症肺炎快速诊断中具有一定作用。

  • 标签: 重症肺炎 临床特征 病原学 快速检测
  • 简介:摘要:目前在教育领域当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十分广泛。在高职护理教学当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除了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操作技能之外,还能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满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需求。本文主要分析了翻转课堂的教学特点,并研究了在高职护理教学当中翻转课堂教学有效措施。

  • 标签: 高职 护理教学 翻转课堂
  • 简介:【摘要】 目的:对脑血栓采用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方式治疗进行药学分。方法:本院就诊确诊为脑血栓患者选入110例,为2020年4月30日至2021年4月1日入院,组别划分以随机数字表方式,常规组服用阿司匹林,试验组增加给药辛伐他汀,疗效分析。结果: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对,试验组治疗后在组别间较良好(P<0.05),用药副作用反应,两组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对于脑血栓的治疗,阿司匹林+辛伐他汀具备极佳治疗功效,用药后可有效干预病灶组织状态,疗效显著。

  • 标签: 辛伐他汀 阿司匹林 脑血栓 药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男女比例、是否早产、是否为双胎、是否为试管婴儿、住院时长与高危因素的推论。方法:仪器采用德国MAICO生产的手持式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ERO.SCAN耳声发射仪,通过对普洱市新生儿科2022年1月至10月入院的1333例病人完善耳声发射后进行分析,明确听力障碍情况。结果:检测出听力障碍,发生率45例,发生率337/万,男婴30例,女婴15例,足月儿34例,早产儿11例,单胎40例,双胎5例,自然受孕40例,试管婴儿5例,住院天数>5天34例,住院天数<5天11例,妊高症9例,胎膜早破4例,无高危因素29例,左耳筛查未通过27例,右耳筛查未通过7例,双侧未通过11例。结论:普洱市地区听力障碍发生率发生率337/万,男婴占比66.7%,女婴占比33.3%,足月儿占比75.6%,早产儿占比24.4%,单胎占比55.9%,双胎及多胎占比11.1%,自然受孕占比88.9%,试管婴儿占比11.1%,左耳未通过占60%,右耳未通过占15.6%,双侧未通过占24.4%,住院天数>5天占75.6%,住院天数<5天占24.4%,妊高症占20%,胎膜早破占8.9%,无高危因素占64.4%。

  • 标签: 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男女比例、是否早产、是否为双胎、是否为试管婴儿、住院时长与高危因素的推论。方法:仪器采用德国MAICO生产的手持式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ERO.SCAN耳声发射仪,通过对普洱市新生儿科2022年1月至10月入院的1333例病人完善耳声发射后进行分析,明确听力障碍情况。结果:检测出听力障碍,发生率45例,发生率337/万,男婴30例,女婴15例,足月儿34例,早产儿11例,单胎40例,双胎5例,自然受孕40例,试管婴儿5例,住院天数>5天34例,住院天数<5天11例,妊高症9例,胎膜早破4例,无高危因素29例,左耳筛查未通过27例,右耳筛查未通过7例,双侧未通过11例。结论:普洱市地区听力障碍发生率发生率337/万,男婴占比66.7%,女婴占比33.3%,足月儿占比75.6%,早产儿占比24.4%,单胎占比55.9%,双胎及多胎占比11.1%,自然受孕占比88.9%,试管婴儿占比11.1%,左耳未通过占60%,右耳未通过占15.6%,双侧未通过占24.4%,住院天数>5天占75.6%,住院天数<5天占24.4%,妊高症占20%,胎膜早破占8.9%,无高危因素占64.4%。

  • 标签: 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中医体质辨识的研究现状,探讨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方法基于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2010—2021年有关高血压中医体质辨识的论文,应用文献计量学软件Bicomb 2.01和gCLUTO 1.0对所检索文献进行计量研究。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836篇,筛选出高频关键词"高血压""中医体质""中医体质辨识""痰湿质"等42个,研究热点包括高血压-中医体质辨识、高血压-中医体质与危险因素相关性、高血压-中医辨体施膳、高血压-中医辨体施术、高血压-中医健康管理。结论高血压中医体质辨识的论文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但地区发展不均衡,核心作者未形成,地区间的科研合作较少。

  • 标签: 高血压 中医 体质辨识 文献计量学 研究热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庞贝病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特点,并分析酶替代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自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12个庞贝病家系共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并对部分患者进行治疗后随访。结果14例患者中12例为晚发型,起病年龄为1.5~37.0岁(平均15.2岁),2例为婴儿型;主要表现为双下肢近端为主肌无力,可伴易疲劳和肌痛;8例出现呼吸困难,其中1例以呼吸困难为首发表现;血清肌酸激酶水平为172~1397 IU/L(平均878 IU/L);6例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4例有肌强直放电;10例用力肺活量下降;5例合并脊柱侧弯;13例酸性α葡萄糖苷酶(GAA)活性下降;8例肌肉病理提示空泡肌病。共检测出GAA基因17个变异,其中c.2331G>C、c.1622C>T、c.1585T>C和c.1837T>C为4个新的可能致病性变异,c.2238G>C和c.2662G>T变异分别出现在5个和3个家系。1例患者接受酶替代治疗并规律随访,示肌力和肺功能均得到改善,而未进行酶替代治疗的患者肌力和肺功能均下降。结论庞贝病以骨骼肌无力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可合并脊柱畸形,肌酸激酶轻中度升高,肌电图可发现肌强直放电。GAA基因c.2238G>C和c.2662G>T为国内热点突变,新发现的4个变异丰富了GAA基因突变谱系。酶替代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运动和呼吸功能。

  • 标签: 庞贝病 临床特征 酸性α葡萄糖苷酶基因 酶替代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死亡患者的法医病理学。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颅脑损伤死亡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尸检,分析其法医病理学。结果 经统计,纳入患者因交通事故致伤15例(30.00%)、高空坠落致伤14例(28.00%)、跌倒致伤9例(18.00%)、钝器击打致伤8例(16.00%)、爆炸致伤4例(8.00%);直接死亡原因中,继发性脑干损伤致死患者23例(46.00%)、原发性颅脑损伤致死患者19例(38.00%)、并发症致死患者8例(16.00%);而在死亡时间分析中,0.5~3d内死亡患者的直接致死原因均为原发性颅脑损伤,3~7d内死亡患者的直接致死原因主要为继发性脑干损伤,而>7的死亡患者的直接致死原因则包括继发性脑干损伤、并发症两类。结论 颅脑损伤死亡患者致伤原因较为复杂,死亡原因与病理类型存在一定的关联。

  • 标签: 颅脑损伤 死亡 法医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阿莫西林所致不良反应的药学分。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2月-2021年10月本院68例阿莫西林不良反应患者,对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较其它时间段,用药1-7日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P

  • 标签: 阿莫西林 药学分析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进行分析。方法:收纳在2021年度内经法医鉴定的49例颅脑损伤死亡案例。根据法医学相关流程对以上尸体进行解剖术,对其颅脑内部情况进行医学查验,同时对其尸检报告记录存档,在尸检报告中对死者颅脑损伤死亡情况进行病理学分,并将结论体现在档案中,最后对所有死者的尸检报告进行统计归纳整理。结果:死者颅脑损伤的外界因素包括(交通事故、高坠伤、钝器打打击伤、跌伤、爆炸伤) ,死亡原因为主要原发性损伤23例(46.9%),继发性脑干损伤24例(48.9%),并发症发生致死(4%)。结论:通过法医对尸体的进一步尸检,对死者的颅脑损伤死亡原因进一步分析,可明确死者的死亡时间、死亡原因等,并进行全面的验证,使法医病理学分具有较高的真实性,为警方案件的侦破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与证据。

  • 标签: 死亡 颅脑损伤 法医 病理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椎病患者DR诊断的影像学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 2021 年 9 月至 2022 年 3 月在我院接受数字化平板X线摄影机(DR)检查的颈椎病患者 60 例。通过观察患者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曲度异常、韧带钙化、颈椎序列不稳、关节突退变具体情况,来明确DR诊断的价值。结果:本组病例DR结果为:30例为曲度异常、50例为骨质增生、49例为椎间隙变窄、18例发生关节突退变、21例韧带出现钙化、20例为颈椎序列不稳。结论:用DR影像学诊断颈椎病后,可以清楚地显示患者的病情,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可以辅以张口位、双斜位及过屈过伸位片进行观察,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丰富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颈椎病 DR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颈椎病患者实施DR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70例为对象,分别进行DR检查和CT检查。对比检出结果,计算DR诊断颈椎病的效能。结果:1)70例患者DR检查检出65例,CT检查检出68例,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交感型颈椎病患者的骨质增生、椎管狭窄和韧带钙化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颈椎病,有统计学差异(P<0.05)。3)以CT检查为金标准,DR诊断颈椎病的灵敏度为95.59%,特异性为100%,诊断符合率为95.71%。结论:颈椎病患者实施DR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 标签: 颈椎病 DR诊断 检出率 影像学特征
  • 作者: 长河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22-10-30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6期
  • 机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嵯岗镇中心卫生院,内蒙古呼伦贝尔021211
  • 简介:目的 :研究对青霉素类药治疗的用药观察以相关药学分。方法 :以2020年7月-2021年8月医院开据的涉及青霉素类药物的450张用药处方,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字表发法将其分为三组,其中甲组(n=150)、乙组(n=150)、丙组(n=150),比较三组青霉素类药物的用药率,并分析三组青霉素类药物应用不合理之处。结果: 甲、乙、丙组处方中青霉素类药物的使用率分别为88.00%、70.67%和46.67%(P<0.05);呼吸科青霉素类用药率高于其他科室(P<0.05)。结论:临床对于青霉素类药物的使用率有着明显降低趋势,不合理用药点情况也在逐步完善。并且不同科室青霉素类药物的有效应用上依旧存在一些差异,需依据实际情况对其行相适应的干预。

  • 标签: 青霉素类;用药观察;药学分析
  • 简介:摘要在我国质性研究尤其是现象学研究方法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近年来,解释现象学分(IPA)逐渐得到护理同仁的关注,虽已有初步实践,但也呈现出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如对IPA理解存在偏差、研究过程不够严谨与研究报道不够透明、分析结果质量欠佳、原始资料证据不够充足等。对此,本文拟在剖析IPA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供理论知识及可借鉴的学习案例,以期提高我国护理人员对IPA理论知识与实践方法的认识,促进该方法在我国护理领域的合理运用与积极发展。

  • 标签: 护理 现象学 解释现象学分析 质性研究 综述
  • 简介:摘要鼻腔鼻窦肿瘤和肿瘤样病变不常见,症状无特异性,容易误漏诊,而且大部分患者诊断时都较晚。鼻内镜、影像学以及活体组织检查(简称活检)病理是诊断鼻腔鼻窦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主要方法,CT和MRI常联合使用,对肿块定位、评估肿块范围及对邻近结构的累及情况、缩小鉴别诊断范围、提升活检病理准确率和肿瘤分期等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重点阐述鼻腔鼻窦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定位诊断及影像学分思路,旨在提升影像学在鼻腔鼻窦肿瘤和肿瘤样病变诊治中的价值。

  • 标签: 鼻窦肿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例性发育异常(disorders of sex development, DSD)患儿的致病原因。方法应用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技术和性腺组织病理活检技术对患儿进行遗传学检测及致病原因探讨。结果综合各种检测技术,患儿分子细胞核型分析结果为46, X, psu idic(Y)(p11.32)[72]/45, X[28]. ish psu idic(Y)(p11.32)(SRY++,DYZ3++). arr[hg19] Yp11.32(118 552-512 055)×0, Yp11.32p11.31(515 916-2 640 819)×1-2, Yq12(59 055 438-59 336 104) ×1-2, Yp11.31q11.23(2 650 425-28 799 654)×1-2。CMA结果显示在Y染色体短臂的拟常染色体区域1(PAR1)末端存在393.5 kb片段的缺失;约50%的细胞在PAR1区域(Yp11.32p11.31)存在2.1 Mb片段的重复;约50%的细胞在Y染色体Yp11.31q11.23区域存在26.1 Mb片段的重复;约50%的细胞在PAR2区域存在280.6 kb片段的重复。结论46, X, psu idic (Y) (p11.32) [72] /45, X [28]嵌合核型是导致患儿性发育异常的原因。

  • 标签: 性发育异常 染色体 嵌合体 荧光原位杂交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B抗原弱表达的分子生物学原因。方法应用血清学方法进行血型鉴定,包括正反定型检测,抗-A1,抗-H检测,并进行吸收放散试验以检测弱B抗原。应用直接测序对第1-7外显子进行分析,并对其中1例进行克隆后测序。结果血清学检测的23例患者红细胞均含有弱B抗原。DNA测序确定这些B亚型的等位基因,包括2例Bel型、4例B3型、14例Bw型、2例CisAB型及1例新的等位基因。其中新B等位基因,在第7外显子发生了662G>A变异,将其DNA序列上传红细胞血型抗原变异数据库,命名为Bel10。结论血型基因DNA碱基变异导致血型亚型,表现为血清学抗原减弱,Bw表型为常见B亚型。

  • 标签: 血型 B亚型 血清学 DNA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