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反社会性人格及其矫正郭一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可遇到这样的人:仪表堂堂,善于交际,做事显得很有信心,具有魁力,第一印象不错。但是,随着深入交往,我们会逐渐发现这些表象背后还隐藏着他们的另一种人格,诸如自私、无情、不负责任、易于冲动、无罪恶感且不能从受罚中...

  • 标签: 反社会性人格 心理治疗 变态人格 不良个性 玩弄女性 病态人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卡西平治疗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攻击行为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1月-2019年1月住院部和门诊部收治的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观察组采用奥卡西平治疗,观察两组治疗不同阶段攻击行为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攻击反应选择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攻击反应选择各健次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治疗1周有效率为40.00%,治疗3周为66.67%,治疗6周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20.00%、40.00%,P<0.05。结论在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治疗中采用奥卡西平可有效改善其攻击行为精神状态,利于促进其加强自身行为控制。

  • 标签: 奥卡西平 反社会人格障碍 攻击行为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简单分析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犯罪主观心理,阐述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司法鉴定,针对一例具体的案例展开了深入的研究,结合本次研究,发表了一些自己的建议看法,希望可以对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司法鉴定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提高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司法鉴定有效性。

  • 标签: 反社会型 人格障碍 司法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职生反社会态度、家庭关怀与自我控制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167名中职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反社会态度量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和自我控制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中职生的反社会态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②家庭关怀和自我控制对中职生的反社会态度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④自我控制在家庭关怀与反社会态度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结论通过增加对中职生的家庭关怀、提高其自我控制能力来降低其反社会态度。

  • 标签: 反社会态度 自我控制 家庭关怀 中职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的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对25例反社会人格障碍病人(观察组)进行评定,并与25例正常受试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其父母惩罚及严厉、拒绝与否认这二项因子评分较对照组高,而情感温暖因子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l)。结论不正确的父母教养方式是反社会人格障碍形成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反社会人格障碍 父母教养方式
  • 简介:儿童通过观察和角色扮演,学习了一些社会技能,如何使儿童学到的技能得以保持,并成为其稳定的人格特征,这就要求家长或教师在儿童做我们期望的行为时,给予及时的反馈,并给儿童创造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技能的机会。

  • 标签: 儿童社会 培养行为 技能培养
  • 简介:现代社会,人们面临愈来愈多的各种压力,对压力的释放,部分人群选择了错误的成瘾行为,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我们周围人群中的成瘾行为,客观分析影响成瘾的因素,特别是影响青少年成瘾的因素,并研究使他们摆脱成瘾行为负面影响的方法,加强成瘾行为的生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成瘾的含义,特点及现代社会的物质类和非物质类成瘾现象及其原因作了简明的分析.作者认为只要方法得当.成瘾行为是可以改变的。

  • 标签: 成瘾含义和特点 物质类成瘾 非物质类成瘾 影响因素
  • 简介:我们常说,五天的学校教育,抵不过两天的家庭教育,安东尼·比格兰提倡,打造滋养型环境,培养孩子的亲社会行为。滋养的家庭造就温暖健康的孩子,孩子长大后建立下一个滋养的家庭,养育他的孩子。那么,何为滋养型环境呢?

  • 标签: 亲社会行为 孩子 培养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滋养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文献统计,精神发育迟滞者肇事、受害案件近年有上升趋势。对病人家属普及家庭干预知识,提高防范意识,可能是现阶段内降低此类病人社会危害行为发生的最有效方法。通过对具体的病例进行分析,提出在对精神发育迟滞患者进行家庭干预中采取的措施和应注意的问题。

  • 标签: 精神发育迟滞 社会危害行为 家庭干预
  • 简介:性骚扰,一个古老又现实的社会问题,它既包含道德考量又包含法律约束。当一个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处于匮乏时代,性骚扰事件就相对的“匮乏”,反之,当一个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处于丰富时代,性骚扰事件就相对的“丰富”。由此可见,“饱暖思淫欲,饥寒累果腹”的比喻正是对两种不同物质文化水平社会的写照。

  • 标签: 性骚扰 人类社会 行为 物质文化 生活水 社会问题
  • 简介:人类的生产包括两个方面: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社会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性行为的进化,人类性行为文明的提高也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所以,人类性文明从一个侧面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

  • 标签: 人类社会 社会文明 行为 进化 文明程度
  • 简介:学生的"问题行为"与犯罪心理学所认定的"越轨犯规行为"都是对某些行为规范的偏离和违反,在这个意义上说,两者并没有什么显著的区别.对于"越轨犯规行为"的科学分析和有效转化,犯罪心理学领域提出了著名的社会标签理论.如果用该理论解读学生的"问题行为",那么它对学生"问题行为"的心理转化也会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 标签: 社会标签理论 问题行为 转化 学生
  • 简介:目的:研究生物膜内变异链球菌及其欺骗株密度感应社会欺骗行为的规避模式。方法:通过接种不同比例的欺骗株与野生株进行共同培养构成生物膜,以及将不同细胞量的欺骗株接种入由野生株结成的生物膜中,在混合群体中观察欺骗株定植情况,从而了解欺骗株对整个群体的影响程度。结果:按1∶1000、1∶100、1∶10、1∶1的比例接种欺骗株与野生株菌液,共同培养构成的生物膜中各菌株的活菌计数之比分别为1∶10477、1∶36、1∶28、1∶11;选择细菌密度约为2×106、2×107、2×108、2×109CFU/ml的欺骗株,接种80μl菌液至野生株已形成的生物膜中,共培养24h后欺骗株与野生株的活菌计数之比分别为1∶29878、1∶15、1∶13、1∶8。结论:变异链球菌的欺骗株未能在自然生态中获得定植,该菌形成的生物膜种群可有效规避社会欺骗行为

  • 标签: 变异链球菌 生物膜 社会欺骗行为
  • 简介:医院社会责任行为研究对于开展医院评价和医院社会责任评价至关重要.在文献研究基础上,针对《2008中国医药卫生行业社会责任红皮书》和150家医院网站新闻开展内容分析法研究.经过对不同研究结论的整合,初步构建了包含“向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承担突发事件的救援任务”等14种行为的我国医院社会责任行为表现体系.

  • 标签: 医院社会责任 行为表现 中国情景 内容分析法
  • 简介:目的通过对癫痫患儿的社会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调查分析,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提高癫痫患儿的生活质量。方法使用婴儿一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袁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袁,对癫痫儿童社会生活能力和心理行为特点进行评价。实验组选择:年龄在5~11岁的癫痫患儿,病程大于半年;对照组选择: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与之相匹配的儿童。结果癫痫儿童的生活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儿童,主要表现在独立生活能力、运动能力、作业、交往、参加集体活动、自我管理方面。32例癫痫儿童中生活能力在边缘和低下的为24例(占75.0%)。同时,癫痫患儿的行为问题明显高于正常儿童。结论为提高癫痫患儿的生活质量,应对癫痫患儿的心理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只有进行药物和心理的全面综合治疗,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使患儿身心得到正常发展。

  • 标签: 癫痫 社会生活能力 行为问题
  • 简介:摘要犯罪行为行为人在其心理冲动下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该心理冲动是行为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与社会发生冲突产生负面情绪不能得到缓解而产生的心理防卫冲动。与社会发生冲突的原因在于行为人的行为要么超出社会要求而感受到被社会限制,要么没有达到社会要求而感受到被社会抛弃,但都是社会归属感缺乏的表现。这种归属感的缺乏导致行为人产生异常心理防御,即用反向或者投射方式做出危害社会行为,以满足内心的畸形平衡。因此,探究犯罪行为的心理机制,既有利于犯罪嫌疑人刻画,也有利于犯罪预防。

  • 标签: 犯罪心理 社会归属感 刻画 预防
  • 简介:【摘要】儿童福利院是我国民政部门举办的至关重要的民生工程,不仅有国家财政拨款支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也会给予极大的爱心及关注,但就我国福利院设施设备发展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人更关注福利医院的硬件设施以及孤残儿童的物质生活的转变,对儿童的精神生活状况关注相对比较少。由于福利院孤残儿童是非常特殊的群体,绝大多数儿童都是在同辈群体中成长发育,很少有机会接触到长辈,而且没有父母的关心疼爱,很多儿童学会通过强势或者依附强者来保护自己获取利益,欺凌行为在福利院非常常见,而且代代相传,但不管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其成长发育都会受到极为有害的影响,所以要重视关注福利院孤残合同,欺凌行为的研究。

  • 标签: 孤残儿童 福利院 欺凌行为 社会工作方法 探讨
  • 作者: 郭小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4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探究对早产儿在护理过程中应用疼痛管理措施干预后的远期神经发育,行为社会情感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之间接收的早产儿中选出1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为此在实验期间将指导70例早产儿应用疼痛管理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称之为研究组,此外,还要设置一组对照组,该组早产儿进行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在干预一段时间后,组间比早产儿的远期神经发育,行为社会情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神经发育和行为评分情况,研究组比对照组早产儿在该方面的数据更为突出(P<0.05);研究组早产儿在社会情感方面的数据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早产儿进行疼痛管理护理模式干预后,早产儿在远期神经发育,行为社会情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多个方面表现优越,得到早产儿家属的广泛认可,在临床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大规模推广应用。

  • 标签: 早产儿;疼痛管理;远期神经发育;社会情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的社会支持和遵医行为状况,寻求提高患者社会支持的护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选用肖水源设计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测量卵巢癌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对70例卵巢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以70例正常人做对照,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卵巢癌患者的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为其配偶(45.71%)、父母(40.00%)及子女(35.71%);70例卵巢癌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为47.31±6.83,高于对照组37.40±2.72,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及对支持的利用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卵巢癌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较高,但遵医行为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患者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将更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病痛,从而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达到控制病情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

  • 标签: 卵巢癌 社会支持 遵医行为 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