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中国双生登记系统(CNTR)成年双生BMI的分布特征,探索BMI在双生人群中的特殊分布规律,为超重及肥胖高危因素分析和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线索和基础资料。方法选自CNTR中2010-2018年完成问卷调查的双生对,纳入≥18岁具有完整双生对登记信息,且身高、体重等关键变量无缺失或异常者进行分析,共计32 725对成年双生。描述CNTR项目成年双生BMI的人群、地区分布特征及双生对内成员BMI差异的分布现况。结果研究对象年龄(34.6±12.4)岁,同性别双生对79.7%。研究对象平均BMI为22.5 kg/m2,超重率为23.7%,肥胖率为4.9%。男性、50~59岁组、北方地区、低文化程度者、在婚者的双生超重率和肥胖率相对更高(P<0.001)。同卵和异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先出生的双生超重和肥胖率略高于后出生者(P<0.05)。同性别双生对内分析发现,对内BMI差异与年龄呈正相关(趋势性检验P<0.001),异卵差异高于同卵,且卵型间差异随年龄增长发生变化。BMI一致率存在卵型差异(P<0.05),同卵高于异卵。结论本研究的双生人群BMI的分布存在人群和地区差异;BMI为可遗传的性状,且遗传作用可能随年龄而变化。

  • 标签: 体质指数 双生子 肥胖/超重 分布现况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中国双生登记系统(CNTR)成年双生冠心病的分布特征,探索我国双生人群中冠心病的分布规律,为遗传和环境对于冠心病的作用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基于2010-2018年在CNTR进行登记的双生,纳入≥18岁34 583对双生进行分析,描述冠心病的人群、地区分布特征,分别计算同卵双生(MZ)和异卵双生(DZ)的冠心病同病率,估算遗传度。结果研究对象年龄(34.2±12.4)岁,本研究双生冠心病患病率为0.7%,女性、年龄较高、北方、肥胖者中冠心病患病率更高。同性别双生对内分析发现,MZ冠心病同病率为25.3%,DZ为7.4%,MZ高于DZ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冠心病的遗传度为19.3%(95%CI:11.8%~26.8%)。在不同性别、年龄、地区分层中,均有MZ的冠心病同病率大于DZ的趋势,女性、北方、18~30岁人群和≥60岁人群中,冠心病的遗传度更高。结论本研究双生人群冠心病的分布存在人群和地区差异,冠心病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但在不同特征的人群中遗传效应大小可能不同。

  • 标签: 冠心病 双生子研究 遗传 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中国双生登记系统(CNTR)成年双生饮茶行为的分布特征,探索饮茶行为在双生人群中的分布规律,为探究遗传和环境因素对饮茶行为的影响提供线索。方法样本选自2010-2018年在CNTR进行登记的双生,纳入≥18岁且具有饮茶信息的双生共25 264对进行分析,描述双生中饮茶行为的人群、地区分布特征,以及不同卵型双生饮茶行为一致率和对内饮茶量差异分布情况。结果研究对象年龄(35.38±12.45)岁,每周饮茶者占比17.0%,饮茶量(3.36±2.44)杯/d。男性、50~59岁、南方、城镇、文化程度高、双生中先出生的个体中每周饮茶者比例较高(P<0.05),未婚者中比例较低(P<0.001)。双生对内分析发现同卵饮茶行为一致率均大于异卵,饮茶遗传度为13.45%(11.38%~15.51%),除女性亚组外,不同性别、年龄、地区间饮茶一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性别、年龄、地区分层后仅男性同卵一致率始终呈大于异卵趋势。同性别双生对内饮茶量差异在男性中呈现同卵小于异卵的特征(P<0.05),而女性中差异不明显。结论本研究双生人群饮茶行为的分布存在人群和地区差异,饮茶行为主要受环境因素影响,遗传因素影响较弱,且遗传效应大小在不同性别、年龄、地区间不尽相同,性别可修饰这一遗传作用。

  • 标签: 饮茶 双生子 遗传 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国成年双生人群的冠心病遗传度。方法利用中国双生登记系统在11省、市募集的20 477对≥25岁同性别双生,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计算遗传度。结果调整年龄、性别后,冠心病的遗传度为0.75(0.68~0.81)。亚组分析显示≥40岁组和女性人群中,冠心病患病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而25~39岁组和男性的患病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结论冠心病患病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且遗传度较高。

  • 标签: 冠心病 双生子研究 遗传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出生体重与成年期体格指标(BMI、腰围)表型的相关性,分解相关性可能的来源。方法本研究使用中国双生登记系统基线调查的年龄在25~79岁间的同性别双生对(共6 623对),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其出生体重、目前身高、体重及腰围。采用双生对内对照设计的方法探索出生体重与成年期体格指标的相关性,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解相关性的来源。结果在调整多种混杂因素后,同卵双生对内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体重每增加1.0 kg,成年后BMI增加0.33 kg/m2,腰围增加0.95 cm。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出生体重与BMI、腰围均存在双生个体特有环境因素的相关。结论该研究支持成年期体格指标与出生体重的相关受双生间特有因素的影响。

  • 标签: 出生体重 体质指数 腰围 双生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双生人群探讨中国汉族人口ROP(retinopathyofprematurity,ROP)的遗传度。方法以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我院新生儿科就诊的胎龄<34周,出生体重<2000g并存活至矫正胎龄为40周后的汉族双胞胎早产儿321对为研究对象。根据卵型不同分为同卵双胎(monozygotictwins,MZ)组123对和异卵双生(dizygotictwins,DZ)组198对。记录所有对象的胎龄、出生体重、性别、是否合并ROP、肺透明膜病(RDS)、ROP、窒息、贫血、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等临床资料,在纠正胎龄32周或生后4~6周时,由眼科医生用间接眼底镜进行ROP筛查,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软件包和Mx双生统计软件包,对所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国汉族人口中,ROP的遗传度为68.43%。结论中国汉族人口中,遗传是ROP的主要发病因素。

  • 标签: 视网膜病变 双生子 遗传度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016-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疹疫苗接种后抗体滴度效价的遗传与环境因素。方法随机抽取77对同性别7~19岁双生在卵型鉴定的基础上测定其抗体滴度。结果该年龄段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93.6%,保护率为98.6%,平均抗体滴度为12180,但随着年龄的增加三项指标均呈现递减趋势;同卵双生相关系数为0.87,异卵双生相关系数为0.42,遗传度为0.77。结论血清麻疹IgG含量,遗传因素占77%,环境因素分别占23%,提示遗传因素对个体麻疹免疫应答取到主要作用。

  • 标签: 麻疹 抗体 遗传度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中国双生登记系统(CNTR)双生的2型糖尿病分布特征,为揭示遗传和环境因素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CNTR 2010-2018年项目登记的所有双生中,纳入≥30岁且有完整登记信息的18 855对双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描述2型糖尿病的人群、地区分布特征以及对内一致性的分布。结果研究对象年龄(42.8±10.2)岁,同卵双生(MZ)10 339对,异卵双生(DZ)8 516对。全人群中2型糖尿病报告患病率为2.2%,MZ和DZ报告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生对内分析发现2型糖尿病MZ同病率为38.2%,DZ为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不同性别、年龄和地区中MZ同病率均大于DZ(P<0.05)。进一步分层分析,在北方,仅在<60岁人群中发现MZ同病率大于DZ(P<0.05);而南方,≥60岁男性MZ同病率也大于DZ(P<0.05)。结论本研究的双生人群2型糖尿病报告患病率低于一般人群,在不同性别、年龄和地区中均提示遗传因素在2型糖尿病中起作用,但其作用大小可能不尽相同。

  • 标签: 糖尿病,2型 双生子研究 同病率 现况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遗传和环境因素对饮酒的影响。方法对2015-2018年中国双生登记系统募集的9 231对成年同性别双生,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饮酒相关变量进行拟合,估计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结果共纳入9 231对双生进行分析,其中同卵双生6 085对。同卵双生年龄(36.91±13.07)岁,男性占56.80%;异卵双生年龄(35.22±12.48)岁,男性占55.91%。双生高风险饮酒者共350人,占1.90%,中风险饮酒者共367人,占1.99%。中风险饮酒受加性遗传、双生共享环境及各自环境的影响,遗传度为24.3%(95%CI:0~56.8%),共享环境可解释50.7%(95%CI:20.4%~79.0%),特殊环境可解释24.9%(95%CI:18.3%~36.5%)。而高风险饮酒则主要受双生共享环境及各自特殊环境的影响,共享环境可解释75.6%(95%CI:69.6%~80.8%),特殊环境可解释24.4%(95%CI:19.2%~30.4%)。中高风险饮酒的遗传度具有一定的性别差异,男性中遗传度为30.8%(95%CI:9.8%~53.5%),在女性中则主要受到环境的影响。结论中高风险饮酒行为主要受环境影响,有一定的性别差异,且随着饮酒量的增加,环境对于饮酒行为的影响作用更趋显著。

  • 标签: 双生子研究 遗传 环境 饮酒
  • 简介:目的探讨绝经前女性前臂桡骨骨密度值的遗传度大小及其在年龄上的变化趋势.方法根据统一的问卷收集443对5~55岁女性双胞胎的人口学特征及环境资料,利用Norland公司生产的周末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pDEXA)测量前臂桡骨骨密度.将研究对象分成5~,20~,35~三个年龄组,根据经典的双生模型进行遗传度分析.结果同卵双生(MZ)为272对,异卵双生(DZ)为171对;经t检验,5~及20~年龄组中MZ的骨密度对内差值显著性小于DZ;方差分析结果表明MZ及DZ的对内均方显著性低于对间均方,这种趋势在MZ中更为显著;另我们发现各年龄组中MZ对内相关系数均大于DZ,MZ的对内相关系数随年龄呈显著性降低;MZ与DZ对内相关系数的差异随年龄而降低;根据Falconer公式,前臂桡骨骨密度遗传度介于0.2~0.6之间,平均遗传度值为0.474,5~年龄组及20~年龄组的遗传度略高于35~年龄组.结论遗传因素与前臂骨密度值的大小密切相关,并且遗传度值随年龄有下降趋势.

  • 标签: 骨密度 双生子模型 对内相关系数 遗传度 绝经前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患病的遗传-BMI交互作用。方法利用中国双生登记系统募集的20 340对≥25岁的同性别双生,构建单变量遗传-环境交互作用模型,通过评估BMI对冠心病遗传效应的修饰作用反映冠心病的遗传-BMI交互作用。结果调整年龄后,在男性中发现BMI对冠心病患病受到的遗传效应有负向修饰作用,遗传效应修饰系数(βa)及95%CI为-0.14(-0.22~-0.04),说明log-BMI每增加1个标准差,冠心病的遗传通径系数减小0.14,从而导致冠心病的遗传效应减小。而且低BMI(<24.0 kg/m2)男性冠心病患病的遗传度为0.77(0.65~0.86),而高BMI(≥24.0 kg/m2)组对应模型中的遗传度为0.56(0.33~0.74)。在女性中未观察到冠心病的遗传-BMI交互作用。结论中国成年男性双生人群中发现冠心病患病的遗传-BMI交互作用,且遗传因素在低BMI组冠心病患病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冠心病 体质指数 遗传-环境交互作用 双生子研究
  • 简介:目的分析遗传和环境因素分别对3项一侧优势功能特征的影响。方法对在青岛市和丽水市两地募集的511对双生进行一侧优势功能(利手、扣手、交叉臂方式)的判定,计算3项左型性状的一致率、卵别比值比、四项相关系数,并用openMx软件进行遗传模型的拟合。结果左利手的最佳拟合为AE模型,遗传度为45.5%,左型扣手和左型交叉臂的最佳模型为DE模型,显性遗传效应分别是13.5%和6.1%。年龄和性别对遗传效应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利手的遗传度为45.5%,扣手和交叉臂的遗传表现为显性遗传,但主要受环境影响。

  • 标签: 双生子研究 遗传 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国成年双生人群的冠心病遗传-生活方式交互作用。方法利用中国双生登记系统募集的研究对象,构建单变量交互作用模型,通过分析生活方式对冠心病遗传效应的效应修饰作用,探索冠心病的遗传-生活方式交互作用。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0 477对≥25岁的同性别双生,含395例冠心病患者,其中66对双生均患冠心病。调整年龄和性别后,当前吸烟、当前饮酒、体力活动和蔬果摄入等生活方式对冠心病的遗传效应均没有修饰作用(均P>0.05)。结论在本研究的中国成年双生人群中未发现冠心病的遗传-生活方式交互作用。

  • 标签: 冠心病 生活方式 遗传-环境交互作用 双生子研究
  • 简介:目的分析围生期及生命早期环境因素与外周血CD4+、CD8+T细胞相对计数的关系,估计CD4+和CD8+T细胞亚群的遗传度。方法采用双生研究设计,经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乌鲁木齐总医院和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出生的健康双生。收集研究对象一般家庭状况、母亲孕期及分娩状况、出生时状况等信息,在双生满1周岁时进行体检。体重和身高等体格发育指标依照"199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标准进行测量。测定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亚群相对计数,并通过微卫星DNA基因分型技术进行卵型鉴定。CD4+和CD8+T细胞亚群的遗传度估计应用Mx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共有172对双生进入分析,其中82对为(47.7%)同卵双生(MZ),90对为异卵双生(DZ)。Apgar评分与MZ、DZ组CD4+T细胞相对计数呈弱正相关(rMZ=0.16,rDZ=0.14,P〈0.05)。最终选择AE模型得到1岁幼儿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的遗传度分别为61.8%(95%CI:38.3%-74.8%)与57.3%(95%CI:34.5%-70.2%)。结论1岁幼儿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亚群遗传度高于成人水平,Apgar评分或与CD4+和CD8+T细胞亚群相对计数相关。

  • 标签: 幼儿 CD4+T细胞亚群 CD8+T细胞亚群 双生子 遗传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体力活动对2型糖尿病遗传效应的修饰作用。方法利用中国双生登记系统在11省/市募集的12 107对≥30岁同性别双生,拟合单变量交互作用模型计算体力活动对2型糖尿病遗传效应的修饰作用。结果调整年龄、性别后,2型糖尿病的遗传度为0.56(0.31~0.84)。体力活动达标可降低2型糖尿病的遗传效应。体力活动达标双生2型糖尿病的遗传度为0.46(0.06~0.88),低于相同模型中体力活动未达标双生2型糖尿病的遗传度[0.68(0.36~0.94)]。结论2型糖尿病属于中度遗传疾病,体力活动可修饰2型糖尿病的遗传效应。

  • 标签: 糖尿病,2型 双生子研究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体重指数(BMI)和冠心病的遗传度,并通过估算遗传相关性来探索二者相关的潜在机制。方法以2010—2018年中国双生登记系统在全国11个省/直辖市调查的双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采用双变量结构方程模型分析BMI与冠心病的遗传度,并估算其遗传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0 340对年龄≥25岁的同性别双生。调整年龄和性别后,在双变量模型中发现BMI与冠心病患病的遗传度分别为0.52(95%CI:0.49~0.55)和0.76(95%CI:0.69~0.81),而且二者具有遗传相关性,遗传相关系数rA=0.10(95%CI:0.02~0.17)。结论在中国成年双生人群中,BMI与冠心病患病均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且二者的相关性可归因于具有共同的遗传基础。

  • 标签: 冠心病 体重指数 遗传度 遗传相关性 双生子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围生期环境因素如喂养方式、生命早期营养状况等对婴儿乙肝疫苗低/无免疫应答的影响,为研究乙肝疫苗免疫失败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入来自5家协作医院儿童保健科参加常规体检的1周岁的双生和无关个体组成两个独立样本,排除无关个体样本中低出生体重儿及两样本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及母亲有乙肝病史的研究对象。通过病案调查及现场访谈,收集研究对象的父母健康状况、母亲孕产史、婴儿出生状况及1岁以内体检信息等可能的暴露因素资料。在分析乙肝疫苗低/无免疫应答的相关影响因素时,双生样本采用XTGEE广义估计模型,无关个体样本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双生样本为370人,无关个体样本为300人。19.2%(71例)双生和11.7%(35例)无关个体在接种乙肝疫苗后发生低/无免疫应答。在双生样本中,父亲吸烟(OR=4.50,95%CI:2.52~8.03)和低出生体重(OR=2.55,95%CI:1.33~4.87)可能增加乙肝疫苗低/无免疫应答风险,Apgar评分高和0~1周岁体重增长量大可能降低乙肝疫苗低/无免疫应答的风险。但在出生体重正常的无关个体样本中未发现上述因素与乙肝疫苗低/无免疫应答的相关性。结论按照0—1—6方案接种乙肝疫苗后,低出生体重、父亲吸烟、Apgar评分和0~1周岁体重增长量与婴儿发生乙肝疫苗低/无免疫应答相关。

  • 标签: 乙肝疫苗 无免疫应答 婴儿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随着女性大量涌入就业市场成为职业女性,家庭形态也逐渐变成了双薪家庭。“双生涯”、规划一词渐入人们的视线。

  • 标签: 职业女性 就业市场 家庭
  • 简介:目的探讨独生子女的个性和行为特征。方法分别对研究组300例独生子女儿童和对照组300例非独生子女儿童用儿童版艾森克个性问卷(EPQ)1和Acb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CBCL)2评定。结果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EPQ结果因子分析中无差异。在CBCL中结果因子分析,独生子女组躯体主诉,焦虑抑郁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非独生子女组男童违纪攻击行为因子分高于研究组;非独生子女女童组,社交退缩因子分高于研究组。结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个性方面无差异,两组在行为方面有许多差异。这些问题与社会、家庭有关。

  • 标签: 独生子女 非独生子女 个性 行为
  • 简介:在山东省青岛市工作的男白领武岩正准备结婚时,一个小男孩却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并口口声声说是他的“亲生儿子”,恳求武岩收留,让武岩一下陷入一个无比尴尬的境地。然而,武岩并不认识这个小男孩,过去也从未有过不检点行为,亲子鉴定结果却明白无误地显示:他就是这个小男孩的生物学父亲。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武岩还能顺利与女友结婚吗?

  • 标签: 爱心 新郎 生子 小男孩 鉴定结果 男白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