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无创产前检测虽已广泛普及,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作为产前诊断"金标准"的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耗时且费力。荧光原位杂交作为一种借助非放射性荧光信号对样本进行检测的技术,无需细胞培养,分析周期短,能够快速诊断13、18、21、X、Y等染色体的非整倍性异常,有助于解决以核型分析为主的产前诊断服务能力不足、诊断周期长等问题。为规范国内实验室产前荧光原位杂交各技术环节,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产前筛查与诊断实验室室间质评专家委员会和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实验室室间质评委员会特组织专家制订了本共识。

  • 标签: 荧光原位杂交 产前诊断 专家共识
  • 简介:原位杂交组织(或细胞)化学技术简称原位杂交(Insituhybridization),是将分子杂交与组织化学相结合的一种技术。它是利用标记的已知核酸探针,在组织、细胞及染色体上检测特异的DNA或RNA序列的核酸杂交技术。Orth(1970)应用3H标记的兔乳头状瘤病毒cRNA探针与兔乳头状瘤组织的冰冻切片进行杂交,

  • 标签: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临床应用 核酸杂交技术 CRNA探针 乳头状瘤病毒 RNA序列
  • 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越来越多的大学软件工程项目。为了保证软件的可靠性,需要运用软件测试技术对软件工程项目进行测试,使各个功能模块正常高效的运转。本文主要对软件测试技术及其管理进行讨论分析,明确软件测试的概念、分类、运行方法和管理方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及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患者治疗模式变化、临床特征、治疗结果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99-2013年收治的866例女性患者资料。DCIS患者631例,DCIS-MI患者235例。用Kaplan-Meier法计算局控(LC)、无瘤生存(DFS)、总生存(OS)率,并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结果DCIS及DCIS-MI两组之间OS、LC及DFS相近(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Her-2阳性为OS及DFS影响因素,保乳未放疗患者LC和DFS劣于全乳切除术患者。结论导管原位癌和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总体生存结果类似,Her-2阳性为OS及DFS预后不良因素,保乳未放疗患者的LC和DFS劣于全乳切除术。

  • 标签: 乳腺导管原位癌 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 乳腺肿瘤/放射疗法 乳腺肿瘤/外科学 预后
  • 简介:导管原位癌(ductalcarcinomainsitu,DCIS)的概念首先在1960年被提出,随后的一些研究证实了DCIS多起源于乳腺终末导管小叶单位(terminalduct/lobularunit,TDLU),并且可以进一步发展为浸润性癌。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其治疗策略与浸润性癌基本一致。随着乳腺钼靶X线摄片技术问世,DCIS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其生物学特性及治疗手段的探索也成为乳腺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目前,虽然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2007版)对其诊断与治疗已有相关规定,

  • 标签: 乳腺导管原位癌 浸润性癌 治疗 诊断 carcinoma X线摄片技术
  • 简介:内源性再生技术是指将患者自体的生物学活性蛋白、生长因子及生物材料支架用于治疗,该技术为刺激、加速组织修复及骨再生提供了新途径。将纤维蛋白支架作为患者自体的、生物相容的可生物降解的给药体系,其多样性及生物相容性为个性化医疗提供了新视角。个性化医疗已经被用于众多的医疗及科研领域,包括牙科学、口腔种植学、整形外科学、溃疡治疗、

  • 标签: 再生技术 内源性 再生医学 个性化医疗 生物相容性 蛋白支架
  • 简介:摘要2020年5月24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施行了1例原位心肝联合移植,受者原发病为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缺血性心肌病,上腔静脉和股静脉/主动脉转流完成心脏移植,然后在股静脉/升主动脉转流完成肝移植,给予巴利昔单抗和甲泼尼龙联合免疫诱导治疗,采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的免疫抑制方案,目前随访12个月,生活质量良好。心肝联合移植术是治疗心肝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但手术时间长,创伤大,需要精心的术后监护以获得良好预后。

  • 标签: 心脏移植 肝移植 器官移植
  • 简介:从1990年12月至1993年8月笔者等施行了13次犬的心脏原位移植实验,在供心的完整采取、心肌保护和心脏缝接技术等方面摸索了一套经验。第一组(6只)的供心行单次冷晶体心麻液经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第二组(7只)的供心经冠状静脉窦持续逆行灌注中低温高钾氧合血。两组供心的保存时间平均为155分。实验结果证实第二组的心肌保护效果好:心脏自动复跳率高、存活时间长(P<0.01)、心脏超微结构改变轻微;第一组心移植后存活时间为3小时~6小时10分(平均4小时47分);第二组术后存活时间3小时30分~21小时25分(平均6小时27分)。移植后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肾功能衰竭。

  • 标签: 实验动物(犬)的心脏移植 心肌保护 供体
  • 简介:摘要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是经典的分子病理诊断技术,具有周期短、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度强等特点,是检测染色体异常及基因变异的常用工具之一。一个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医疗安全管理的基础环节,是保证FISH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和及时的前提。该文结合作者工作体会对如何做好FISH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进行了介绍,旨在提高FISH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与标准化建设。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更换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unneledcuffedcatheters,TCC)时,采用原位换管方式的可行性,并对两种换管方式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月在泰兴市人民医院使用TCC作为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患者,因故不能使用原TCC须行TCC更换,共更换TCC24例次,其中常规原位换管组10例,改良原位换管组14例;比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征,术后感染发生例数。结果原位换管二组24例均成功,常规组术中见1例心律失常,两组未见空气栓塞、血气胸及血肿形成并发症,改良原位换管组出血量,手术用时小于常规原位换管组。结论改良的原位更换TCC操作简单、安全、可避免新的血管损伤,延长TCC的使用,同时出血少,手术用时短,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 原位换管
  • 简介:摘要在我国,膀胱癌是最常见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据统计男性发病率为40%,女性发病率为15%,且近几年有上升的趋势。膀胱癌中约75%为浅表性移行细胞癌,其中10%左右为膀胱原位癌,患者多为50-70岁的男性,吸烟者较多1。膀胱原位癌具有浸润倾向和转移的可能,且生物学多变特性和器官特性影响疾病的诊治2。膀胱原位癌的临床表现与慢性前列腺和膀胱炎类似,给确诊增加了困难,误诊率高。因此要结合临床资料和诊断结果,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有效诊治疾病,减小浸润率、复发率、死亡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膀胱原位癌 诊断 治疗 进展
  • 简介:为了研究影响国内原位心脏移植效果的相关因素,熟练心脏移植的手术技巧,我院于2002年6月~9月份在模拟临床心脏移植的条件下,行猪原位心脏移植手术2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动物实验的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 标签: 原位心脏移植 手术配合 相关因素 术前准备 心肌保护
  • 简介: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uctalcarcinomainsitu,DCIS)是一种局限于导管内的异常细胞的堆积,WHO2003版病理分类不再认为DCIS是真正的乳腺癌,而是一种浸润性乳腺癌(infiltratedbreastcarcinoma,IBC)的前驱病变,部分病人可能会进展成为浸润性乳腺癌。DCIS往往在乳腺筛查时(如钼靶、超声等)发现,其诊断治疗比较复杂。复习文献,就其诊断治疗报告如下。

  • 标签: 导管内癌 治疗 放疗 他莫昔芬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膀胱癌原位新膀胱患者护理的方法。方法对原位新膀胱患者进行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新膀胱功能的锻炼。结果患者能自控排尿,正常生活。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各引流管的护理及新膀胱排尿功能的训练对患者的恢复.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膀胱癌 回肠新膀胱 护理
  • 简介:病历摘要患者男性,51岁.因腹胀、疲乏8年伴皮肤黄染1月于2002年10月9日入院.经内科治疗无效,黄疸持续加重,出现陶土色大便,明显消瘦.于2002年11月6日施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术中发现中等量腹水,肝脏明显增大,显著瘀胆,全肝弥漫分布大小不等结节,质硬,紫褐色,右肝后叶有一约8.0cm×7.5cm×7.0cm大小肿块,紧邻第三肝门与周围组织粘连甚多,肝门见肿大淋巴结,从右肝内至肝外胆管、胆囊充满癌栓与陈旧性血块,胆总管直径约2.0cm,清除癌栓后见胆道粘膜轻度充血水肿,用5-FU反复冲洗胆总管.

  • 标签: 例原位 原位肝移植 肝移植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FISH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应用国产探针(CSP18/CSPX/CSPY探针组和GLP13/GLP21探针组)对50例羊水中的细胞进行检测,从而判断胎儿13、18、21、X和Y染色体的数目有无异常,同时与50例羊水染色体培养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严格按照实验流程操作,50例羊水的FISH均检测成功,与胎儿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结果相比较,准确率为100%。但部分FISH检测结果中出现少量带有异常杂交信号的核。结论FISH技术相比羊水培养具有时间周期短,准确率高等特点,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并不能完全取代羊水培养在产前诊断中的作用。

  • 标签: 荧光原位杂交 产前诊断 羊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位再生医疗技术在浅Ⅱ°及深Ⅱ°烧伤创面治疗的心得体会。方法我科自2014年01月01日至2016年12月30日共收治了108例浅Ⅱ°及深Ⅱ°烧伤病人;均采用半暴露疗法,创面不使用任何消毒剂;在早期,创面涂药厚度约1mm,再用单层的MEBO纱布辅料覆盖创面,每隔6小时换药一次;浅Ⅱ°创面逐渐愈合,继续使用MEBO护肤2周,每日2次,用药1周;深Ⅱ°创面液化期继续外涂烧伤膏厚度约1mm,仍用单层的MEBO纱布辅料覆盖创面,每隔8小时换药一次;在修复期和康复期,仍继续外涂烧伤膏,厚度约0.5mm,每日换药2次。结果经过我们规范的原位再生医疗技术治疗,其中96例患者创面无疤痕愈合,或仅有少许色素沉着,另外12例患者入院前在家外敷草药后创面感染,我们仍按“原位再生医疗技术”给予处理创面,最终达到软疤痕愈合,愈后皮肤无瘙痒、疼痛等不适;换药时患者未感觉明显疼痛、创面也无活动性出血,而且费用低廉(最少的2300元,最多者26000元),患者及家属满意,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结论原位再生医疗技术对浅Ⅱ°及深Ⅱ°烧伤面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创面能达到无疤痕愈合,或少许色素沉着,关节部位愈后无功能障碍,而且费用低廉,操作简单易学,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肿瘤致输尿管狭窄患者采用输尿管镜扩张联合双J管置入法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手术治疗,安全性较好,值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烧伤 原位再生医疗技术 创面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原位心脏移植,是将受体病变心脏切除后,在原位植入供体心脏1。我院于2003-2008年成功地为7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进行了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手术顺利,2例患者健康存活至今,1例因术后低心排、呼吸、循环衰竭死亡,1例因急性排异反应死亡,3例因慢性排异反应一年后死亡。结论心脏移植已逐步成为临床上治疗某些终末期心脏病的一项切实可行的措施2。现将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 标签: 心脏移植 手术配合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