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3 个结果
  • 简介:Chiari畸形即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从疾病发现至今的一百多年里人们尝试从不同角度,应用不同方法去认识它。近年来,疾病脑脊液动力方面的研究最为引人注目,本文旨在综述Chiari畸形尤其ChiariⅠ型畸形的脑脊液动力相关研究内容。

  • 标签: ARNOLD-CHIARI畸形 脑脊液动力学 MR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尿动力检查过程中护理配合对检查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泌尿外科行尿动力检查的250例患者进行详细的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沟通、配合,观察其效果。结果250例患者配合密切,心理状态良好,顺利完成自由尿流率和尿流动力检查,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依据。

  • 标签: 尿动力学检查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痔手术切断肛门括约肌对肛肠动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月到2015年10月间收治的混合痔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切断肛门括约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肛肠动力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有11例表示治疗后排便良好,肛肠动力未受到影响,4例表示排便较好;对照组患者有5例表示良好,6例表示有所改善,4例排便还有不适。观察组有效率100%,两组良好率对比度115。结论痔手术切断肛门括约肌对肛肠动力的影响较好,能够使患者症状得到改善,较好的缓解肛肠压力,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切断肛门括约肌 痔手术 肛肠动力学 影响
  • 简介:目的:基于系统动力方法,构建浦东新区全区卫生技术人员配置的系统动力模型,模拟和预测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为浦东新区卫生人力发展和配置提供决策信息。方法:收集卫生统计资料和以往浦东新区卫生人力资源的研究数据,通过专家咨询获得模型参数的估计值,并采用VensimDSS软件构建浦东新区卫生技术人员配置的系统动力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和预测。结果:在政策环境不变的条件下,设定上海市卫生技术人员配置的平均水平为目标,构建了浦东新区卫生技术人员预测模型,预测2020年浦东新区将配置卫生技术人员37330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达6.433。结论:按所设定的目标,2020年浦东新区卫生技术人员仍将短缺,应当调整卫生人员的招聘成功率。同时,浦东新区应在卫生政策和管理制度上有所突破。

  • 标签: 卫生技术人员 系统动力学模型 浦东新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流动力检查常见并发症并分析其预防的方式。方法选取2014年10月到2015年11月在我院进行尿流动力检查的患者120例进行研究,对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总结,并且分期其出现的原因。结果在本次研究的患者之中有10例出现了并发症,占总人数的6.67%。其中血尿1例,严重膀胱痉挛1例,置管失败2例,发热4例。结论在进行尿流动力检查时,应该谨慎使用,操作切记轻柔勿粗暴操作,并且进行严格的消毒等操作,对于可能出现的发热、感染、出血等并发症,要提前做好预防的准备,并且在出现后及时处理。这样才能够让尿流动力检查更加有价值。

  • 标签: 尿流动力学检查 并发症 研究及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肝脏疾病中血流动力因素对脾脏超声弹性成像结果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在建模后的第2周、4周、6周和8周分别进行脾脏的超声弹性检测、超声造影和门静脉压力测量,且在超声造影后分析时间-强度曲线获得脾组织的起始增强时间、增强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和下降斜率,分析超声造影参数、门静脉压力与脾脏硬度的相关性,并观察不同时间点脾脏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脾脏硬度与门静脉压力及增强达峰时间呈正相关(r=0.713,r=0.589;P〈0.001),与峰值强度及下降斜率呈负相关(r=-0.628,r=-0.563;P〈0.001)。在肝纤维化的S3期和S4期,脾脏病理切片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脾窦扩张和脾脏淤血。结论:在慢性肝脏疾病中,门静脉压力增加是引起脾脏硬度增加的起始因素;脾窦扩张淤血、脾脏超声造影的峰值强度降低与脾脏硬度增加直接相关。

  • 标签: 脾脏硬度 血流动力学 门静脉压力 超声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精神动力团体心理治疗对神经症病人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10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81例住院神经症患者与门诊神经症患者作为此次观察分析的对象,并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在治疗期间两组均有患者脱落的现象。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的方案,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精神动力团体心理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年,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两组神经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评价,并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的强迫症状评分、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敏感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躯体不适评分等均明显比对照组优,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将精神动力团体心理治疗方案应用于神经症病人的治疗中,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建议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精神动力学 团体心理治疗 神经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在全麻中对血流动力影响。方法以我院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30例需要进行全髋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观察组使用舒芬太尼进行全麻,对照组使用芬太尼进行全麻。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血流动力指标。结果两组在进行气管插管的时候,HR、DBP以及SBP都出现了上升的情况;在气管插管时及1min后,观察组患者的HR、DBP以及SBP上升不明显,对照组有明显的上升变化,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插管以后的5min、10min,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与插管前没有明显差异,对照组各项指标高于麻醉前。结论在临床上使用舒芬太尼在全髋置换术中进行全麻处理,能够使血流动力稳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芬太尼 舒芬太尼 全麻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TST术与PPH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及对肛肠动力的影响,并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6例混合痔病患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TST组行TST术治疗,PPH组行PPH术治疗,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结果TST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PPH组(95.35%VS76.74%)(P<0.05);TST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PPH组(P<0.01);TST组术后排便时间早于PPH组,不同时点疼痛评分低于PPH组(P<0.01);TST组社会功能维度、心理健康维度、躯体健康维度、物质生活维度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PPH组(P<0.01);TST组直肠感觉阀值、直肠耐受量低于PPH组,肛管静息压高于PPH组(P<0.01)。结论混合痔病患行TST术治疗,有利于减少手术创伤,促进肛门功能改善及术后恢复,显著提高病患生活质量,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混合痔的方案。

  • 标签: PPH术 TST术 肛肠动力学 混合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针对严重败血症患者采用阿米卡星进行治疗后的药代动力。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革兰阴性败血症患者50例作为此次试验的研究对象。给予阿米卡星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应用非房室模型统计衡量研究对象治疗后的药代动力。结果结果显示,患者体内平均药物分布在(0.41±0.09)L/Kg,平均血液清除率为(3.91±0.87)ml/min*kg。通过比较肌酐清除率和血清肌酸酐的联系,差别可见,P<0.05。结论通过对严重败血症患者积极的采用阿米卡星药物治疗效果较好,前提必须衡量败血症对药代动力的作用。

  • 标签: 阿米卡星 严重败血症 药代动力学 分析研究
  • 简介:目的:采用LC-MS/MS法测定毛蕊花糖苷单次、多次给药后在大鼠和比格犬血浆中的浓度,并对其在两种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特征进行比较。方法:SD大鼠单次、多次灌胃给予毛蕊花糖苷40mg·kg-1和静脉注射10mg·kg-1,比格犬单次、多次灌胃给予毛蕊花糖苷20mg·kg-1和静脉注射5mg·kg-1后,于不同时间点采血,用DAS2.0软件拟合并计算药代动力参数。结果:毛蕊花糖苷在大鼠和比格犬体内吸收符合一级动力,比格犬的达峰时间和最大血药浓度是大鼠的两倍多,比格犬吸收的速率和清除率明显小于大鼠;表观分布容积结果表明毛蕊花糖苷在大鼠某一脏器组织有特异性分布,在比格犬体内无特异性分布;比格犬血药浓度一药时曲线下面积较大鼠的高,表明毛蕊花糖苷在比格犬体内吸收程度较高,药物滞留时间也较长。结论:毛蕊花糖苷在大鼠和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特征差异较大。

  • 标签: 毛蕊花糖苷 大鼠 比格犬 单次给药、多次给药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复方血栓通胶囊的有效成分及其药代动力。方法用复方血栓通制成溶液对雄性大鼠进行灌胃后取血,经仪器检测后与对照品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d1、丹参酮I、黄芪甲苷对照液的监测数据进行比对,总结其药代动力规律。结果经检测,5种主要成分均可于三种不同样品中在相同的保留时间被检测出,口服后可入血。结论中药复方内容复杂,需要深入研究与分析。

  • 标签: 复方血栓通 有效成分 药代动力学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超声影像尿动力检查在诊断老年女性膀胱出口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伴有下尿路症状的152例60岁以上老年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压力-流率测定,通过A-G图分为膀胱出口梗阻、非梗阻组,同时应用超声进行影像尿动力检查,比较二组间检查结果有无差异。结果影像尿动力检查可见梗阻组膀胱颈口抬高70例,颈口呈漏斗状4例,排尿期尿道关闭74例,伴有憩室4例,与非梗阻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超声影像尿动力检查在诊断老年女性膀胱出口梗阻可以提供更多的膀胱尿道形态和功能信息,可弥补尿动力检查的局限性,增加了形态学依据,可作为筛查和辅助检查的首选,为临床提供更完善全面的信息。

  • 标签: 超声 影像尿动力学检查 膀胱出口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剖宫产产妇应用缩宫素对其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62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10U与20U缩宫素行肌肉注射与静脉滴注。对比两组产妇用药前、用药5分钟与用药后10分钟血流动力情况。结果用药前两组产妇血流动力并无明显差异(P>0.05),从用药5分钟开始,应用缩宫素较多剂量的对照组产妇血流动力变化程度更大,用药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缩宫素会对产妇血流动力产生影响,因此临床上在达到缩宫效果时应采用小剂量用药,在安全性上更高。

  • 标签: 剖宫产 血流动力学 缩宫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替莫唑胺白蛋白纳米粒(TMZ-BSA-NPs)经大鼠尾静脉注射给药后的药物动力特性。方法制备TMZ-BSA-NPs和TMZ-Sol,给药后HPLC测血药浓度并计算、比较二者的药动学参数,研究TMZ-BSA-NPs的药代动力特性。结果经药动学参数计算,TMZ-Sol在体内的代谢过程符合二室模型,TMZ-BSA-NPs的代谢过程符合单室模型。结论经药动学参数分析,TMZ-BSA-NPs的生物利用度好于TMZ-Sol,TMZ-BSA-NPs能够发挥更好的药效并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替莫唑胺 白蛋白 纳米载体 血浆药代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