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中能够提供接近真实的学习材料和仿真环境,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医学知识与技能,实现医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文阐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 标签: 虚拟现实技术 医学教育 应用
  • 简介:近期,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方法学》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裴端卿和潘光锦领导的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利用病人尿液细胞获得神经干细胞”。潘光锦表示,尿液转化为神经于细胞的速度很快,只需要三周的时间,有效节省病人治疗时间。这一发现为治疗帕金森、中风、老年痴呆等神经性疾病带来巨大的希望。

  • 标签: 人体尿液 脑细胞 神经干细胞 制造 中国 治疗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整体干预的研究,探讨冠心病者心绞痛发生率的现实影响。方法选取78例冠心病病例,39例为正常组,另39例为干预组,对比分析结果,研究整体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对比分析结果,研究发现正常组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要高于干预组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结论整体干预有助于降低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

  • 标签: 干预 冠心病 心绞痛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设备制造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识别该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效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化学毒物、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等,各项检测结果合格率均为100%,符合职业卫生标准的各项要求。结论该建设项目针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护效果良好,能够有效降低工作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较好地保护了劳动者的健康。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汽车制造行业职业病危害现状及其对工人健康产生的影响。提出重点监控岗位及进一步防护重点。方法对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按照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检测,分析总结检测结果。结果工作场所粉尘、氮氧化物、二氧化锰、氧化锌、CO、CO2、紫外辐射、臭氧、铜、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乙酸丁酯和丙烯醛的超标率分别为25.00%和11.46%。噪声超标率为61.11%。结论粉尘、苯、噪声已经对接触工人产生了一定的健康损伤,应引起重视,电焊、喷漆、空压岗位为重点职业病监控岗位,特别是低浓度的危害因素不能被忽略。

  • 标签: 汽车制造 职业危害 健康影响
  • 简介:目的了解常州市木制家具制造企业职业卫生安全情况。方法对照评价表进行现场职业卫生调查。结果常州市木制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粉尘和噪声。所有被调查企业评价表A部分否决项均符合,但B部分存在许多扣分情况。结论常州市木制家具制造企业应加强职业卫生工作,尤其是在通风除尘、职业卫生管理和健康监护方面。

  • 标签: 木制家具 职业病危害 通风除尘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快速成型制造(rapidprototypingandmanufacturing,RPM)技术制作个体化桩核的可行性,以期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CT影像为数据源,通过Mimics10.0软件处理,建立残冠/残根数字模型;通过Geomagic9.0软件构建桩核体三维数字模型(库);应用反求软件得到残冠/残根点云数据,对桩核体及根部进行曲面设计,借助CAD软件对曲面模型进行实体化操作及工艺结构设计,将其轮廓数据转换为快速成型系统中的轮廓数据,快速成型制造出个体化桩核,通过测量桩核的边缘浮出量和适合性检测其可行性。结果:RPM制作的所有桩核均可精密就位,效果满意。制作桩核边缘浮出量(45.95±8.09)μm;适合性:在根管口处分别为(79.33±9.69)μm,在根管中部分别为(80.68±10.74)μm,在根管底部分别为(82.05±11.46)μm。结论:RPM技术可用于制作个体化桩核的设计和制造,为个体化修复开辟了新的途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残冠 残根 桩核 个体化 快速成型 反求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