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提供一种安全、简单、易于制作的标本制备方法方法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吐温-80破坏分枝杆菌的索状因子,使其在培养基中形成分散浑浊生长,经高压灭菌后加入背景成分。结果细菌含量比临床标本多,细菌形态、排列与临床标本无差异,背景效果好。结论该方法安全、简单、易于制作,教学效果较好。

  • 标签: 抗酸染色 教学 标本制备
  • 简介:摘要以4-甲氧基苯乙酸及3,4-二甲氧基苯乙胺为起始原料,经过氯代、酰化缩合、环合、不对称还原、脱保护基等步骤,获得手性去甲乌药碱,本制备方法具有选择性高、简单、高效等优点,产物ee.值达到95%以上,产物纯度高,且总收率可达30%,可实现规模制备。且其结构经元素分析,1HNMR,红外光谱和MS表征。

  • 标签: 手性去甲乌药碱 不对称合成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中药复方蛭元方主要组分水蛭、红花、川芎采用不同方法处理后成分是否发生变化。方法水蛭、红花、川穹经有机物提取、单煎、合煎、分煎处理后,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所得样品中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水蛭醇提物和单煎剂出现1条带,合煎剂出现3条带,分煎剂出现4条带;红花醇提、单煎、合煎、分煎供试品在同一位置出现相同颜色的一个条带;川芎石油醚提取物出现4条带,水煎剂、合煎剂、分煎剂各出现2条带。结论水蛭醇提物和单煎剂中成分相同,分煎剂较合煎剂有新成分产生;红花醇提物和水煎剂中成分相同,分煎剂和合煎剂中所含成分相同;川芎水煎剂与有机物浸提物相比部分成分消失,分煎剂和合煎剂中所含成分相同。

  • 标签: 蛭元方 薄层色谱法 分煎 合煎 单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活血调脂胶囊的制备方法及降血脂作用药理学原理。方法按新药研究思路,我们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浸膏得率和大黄酚、大黄素、总大黄蒽醌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大黄等热回流条件、浓缩干燥方法等进行了全面考察。结果大黄干燥方法对大黄酚、大黄素含量影响非常大,采用常压浓缩干燥大黄酚的损失率可达成70%,喷雾干燥为瞬间干燥,明显优于真空干燥,大黄酚基本无损失,大黄酚的转移率可达60%以上。结论中药所含成分十分复杂,既有有效成分,又有无效成分和有毒成分,所以选用合理的提取工艺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活血调脂胶囊 制备方法 药理学研究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制霜方法对巴豆霜饮片质量的影响,为炮制巴豆霜时选择合适的制霜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巴豆霜标准项下收载的检测方法和文献报道的溶血实验法,对压榨法、稀释法、加热稀释法、提油返油法4种方法制备的巴豆霜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含量测定及溶血实验。结果:4种方法制备的巴豆霜中巴豆苷的含量排序:提油返油法〉压榨法〉加热稀释法〉稀释法,其中提油返油法和稀释法制备的巴豆霜有明显溶血现象。结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稀释法由于辅料淀粉的加入,巴豆有效成分含量降低且有溶血效应。相比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压榨法更适合作为巴豆制霜方法

  • 标签: 稀释法 压榨法 巴豆霜 质量比较
  • 简介:目的制备枸橼酸钾缓释片并对其体外释放度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对枸橼酸钾缓释片处方进行优化,并采用相似因子对其体外释放行为进行评价;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枸橼酸钾缓释片的释放度.结果:正交设计结果表明,硬脂酸对枸橼酸钾的释放影响较为明显,通过Higuchi方程及Peppas方程拟合,确定枸橡酸钟缓释片的释药机制为扩散与溶蚀双重作用.结论:应用硬脂酸为骨架材料即可制备具有理想释药行为的枸橼酸钾缓释片,其释放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标准且与参比缓释片(UROCIT-K)相似.

  • 标签: 枸橼酸钾 缓释片 HPLC法 累积释放度
  • 简介:目的:优选法莫替丁注射液的制备工艺,以期提高其稳定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有关物质、pH为评价指标,对样品进行影响因素和稳定性实验,考察在不同浓度条件下不同种类缓冲盐溶液(pH=5.7)对法莫替丁注射液的影响。结果:加入0.05mol/L乙酸-乙酸钠缓冲液可有效提高法莫替丁注射液的稳定性。结论:该优选工艺简单有效,稳定性好,质量可控。

  • 标签: 法莫替丁注射液 工艺制备 缓冲盐溶液
  • 简介:目的研究白色洗剂的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根据该制剂实际存在的性状及临床使用问题,从化学反应原理,调整白色洗剂处方有关组分用量,并以性状、沉降系数和重新分散性为质量评价指标,考察反应液浓度(浓溶液与稀溶液)、反应液温度(25℃和80℃)对白色洗剂质量的影响.结果:新配方可制备性状符合规定、沉降较慢的成品,反应液温度为80℃时优于25℃,所得白色洗剂颜色乳白,颗粒细小均匀,絮凝程度较高,48#h沉降系数为0.623,重新分散次数为2.结论:原料处方量、反应液浓度、反应温度均会对白色洗剂性状及沉降系数产生影响,只有掌握好每一个环节,才能配制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成品.

  • 标签: 白色洗剂 处方分析 反应液浓度 反应温度 制备工艺
  • 简介:摘要因早产儿其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导致较多并发症发生,给临床治疗带来诸多困难,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研究者在预防早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早产仍维持一定的发生率;建立早产动物模型来了解分娩触发机制从而寻找必要的干预措施是一种重要途径,因此本文主要介绍不同方法制备早产模型,从而更好的了解早产触发机制,以期降低早产发生率。

  • 标签: 早产儿 早产 动物 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站2006年至2012年冷沉淀制备与供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制定工作计划,保障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新鲜冰冻血浆置于2℃-6℃恒温水浴融化至少许冰渣后分离、离心、冰冻制备成冷沉淀,容量为25ml±5ml/袋。以400ml全血分离的血浆制备的冷沉淀,每袋含有凝血因子Ⅷ≥80IU、纤维蛋白原≥150mg;以300ml全血分离的血浆制备的冷沉淀,每袋含有凝血因子Ⅷ≥60IU、纤维蛋白原≥113mg。结果2006年-2012年我站冷沉淀制备与供应逐年上升,同比增长幅度逐年攀升.结论为确保临床需求,应多方争取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更新设备性能,提高制备能力和库存量。

  • 标签: 冷沉淀 制备 供血
  • 简介:目的优化人凝血因子Ⅷ(FⅧ)原液制备工艺,提高FⅧ收得率及纯度。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冷沉淀溶解工艺参数;探讨不同pH对冷沉淀溶解液酸性沉淀的影响,优化得到最佳酸性沉淀条件;通过对离子交换层析工艺的研究,得到离子交换层析的最佳上样流速及柱载量。结果冷沉淀溶解的最佳溶解工艺条件是溶解倍数为4倍、溶解温度为10℃、溶解时间为2h;溶解液最佳酸性沉淀pH为7.2;离子交换层析的最佳上样流速为1.2cm·min^-1,每毫升凝胶对凝血因子Ⅷ的载量为80.1IU·mL^-1。结论通过对FⅧ原液制备工艺的优化,FⅧ收得率提高了约13%,比活性约提高了30IU·mg^-1。

  • 标签: 人凝血因子Ⅷ 冷沉淀 离子交换 层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复方远志合剂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设计该制剂的处方、制备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控制质量。结果复方远志合剂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痊愈率和总有效率为80.0%和98.0%;而对照组临床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0.0%和92.0%。经统计学检查,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控制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远志合剂处方合理、制备方法可行,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复方远志合剂 制备 临床应用
  • 简介:中图分类号R9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553-01摘要目的为治疗痔疮提供安全快捷的新制剂。方法建立消痔洗剂的制备工艺、质量工艺及质量控制。结果本制剂质量稳定对皮肤无刺激性,对治疗内外痔有止血、止痛、消水肿等作用。结论此制剂质量稳定、疗效可靠,临床可作为治疗内外痔的新制剂。

  • 标签: 消痔洗剂 制备工艺 质量控制 临床应用
  • 简介:制备色谱作为天然产物分离纯化的有效手段,具有操作简便、产品纯度高、分离速度快等优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液相制备色谱(高效液相制备色谱、高速逆流色谱、模拟移动床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和气相制备色谱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不同制备色谱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 标签: 制备色谱 应用模式 药物研究 综述
  • 简介:介绍了伊曲康唑注射液的制备和质量控制,对制得的伊曲康唑注射液的含量和稳定性等作了研究,结果证明制备方法良好,样品质量可控.

  • 标签: 伊曲康唑注射液 制备 含量
  • 简介:目的制备尼可地尔缓释骨架片。方法采用亲水性高分子材料HPMC为骨架,制备尼可地尔缓释片,并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其释药特征。正交试验优化处方工艺。结果以60%HPMCK100M为骨架材料,磷酸氢钙为填充剂,用10%PVP的乙醇溶液为黏合剂,湿法制粒压片为最佳工艺。结论本品制备工艺简便,药物体外释放接近Higuchi模型,能实现药物24h内缓慢释放。

  • 标签: 尼可地尔 缓释骨架片 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