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我国的医疗水平的发展也有了进步。创伤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医疗问题,占全球疾病负担的10%,这比疟疾、结核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率高出32%。儿童创伤在我国是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有研究表明,儿童创伤多见于婴幼儿,这与低龄儿童缺乏风险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有关。据统计,有1/3~1/2的创伤死亡发生在现场,甚至最先进的创伤救治体系也没有任何抢救的机会,这些死亡只能由预防措施来减少。因此,婴幼儿创伤重在预防创伤预防不仅对进一步降低创伤所致的死亡和残疾至关重要,还可以优化国家医疗资源的利用,降低创伤对国家生产总值的影响。但目前人们创伤预防的认识尚不足,且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就婴幼儿创伤的种类、流行病学现状、创伤预防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制定婴幼儿创伤预防策略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婴幼儿 创伤预防 研究现状
  • 作者: 李贵香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米易县人民医院四川攀枝花617200)【中图分类号】R18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179-01社会发展速度的逐渐加快,人口不断增多,使得该病的出现率始终呈现递增的趋势,由于该病危害性比较强,很容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所以近些年来人们对于该病更加关注和重视,骨科创伤在临床治疗中比较常见,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影响,同时还会对患者的心灵产生折磨,使患者饱受摧残,如果患者的情况比较严重,甚至还会对患者的生命产生威胁,使患者出现残疾等问题,从而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但是无论哪种治疗方式都需要结合以适当的护理方法,下面对骨创伤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要点进行阐述,内容如下。1心理护理创伤骨科患者因为身体疼痛的影响,会在心理方面留下阴影,对自己的病痛感到害怕,为此处于长时间的担忧之中,恐惧自己不能正常恢复,始终处于比较紧张的心理状态。为此,提高患者家属对创伤骨科病的认知度,使家属可以帮助患者树立恢复的信心,依靠家人给予的力量,面对治疗中存在的难题,尤其是对于不良情绪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使其逐渐改善心情,从而保证最终的治疗效果。并针对患者的顾虑给予正确的抚慰,使患者能够真正意识到自身配合的重要性,对自己的病情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和了解。2饮食护理因该疾病的特殊性,在恢复过程中需要丰富的影响进行供给,以提高患者的各项身体机能,使患者的整体身体情况保持良好的状态。因此,在饮食和日常生活方面,患者必须马上进行戒烟,同时禁止摄入高胆固醇食物,并尽量多食用含有纤维比较多的食物。使患者可以补充充足的能量。在精心搭配饮食时,患者会觉得胃口显著改善,可以摄取更多的营养元素,帮助身体机能逐渐恢复;同时应该让患者保持每日一定的饮水量,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营养,使患者的身体状况可以保持最佳的状态。3病床护理开展预防性护理工作,密切关注患者的疾病看变化情况,并给予重症患者特殊的护理关注,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发展,加强与患者医生的沟通,使患者医生对于患者病情有正确的了解。同时严密控制患者病房环境,定期进行环境清洁,经常把门窗打开,使空气保持正常的流通状态。同时护理人员为了防止患者长期处于躺卧状态,需要注意患者床单的清洁,经常进行换洗,每日帮助患者进行翻身,避免患者长期处于躺卧状态,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问题的发生几率。对患者进行下肢静脉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创伤性心搏骤停(TCA)的病死率极高,且与非创伤性心搏骤停(NTCA)在复苏策略上有很大的不同,只有在标准复苏流程的同时快速处理各种可逆病因,才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本文通过对低血容量性休克、窒息、张力性气胸、心包填塞、挤压综合征、颅脑损伤和脑疝这几个导致TCA的关键因素进行综述,并对其管控措施进行阐述,以期为TCA的预防提供可行的策略,为临床救治严重创伤患者、降低TCA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提供参考。

  • 标签: 创伤 心搏骤停 预防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控制和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给予常规的消毒和清创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全面护理,即做好术前预防和术后控制措施,手术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的切口感染率为6.00%,对照组患者术后的切口感染率为22.00%(P<0.05),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有效的术前预防和术后控制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促进患者及早恢复健康。

  • 标签: 急诊外科 创伤 切口感染 控制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及控制。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8月-2012年5月间收治的88例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消毒方法进行清创处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并评估患者的感染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有4例,占9.1%,对照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有23例,占52.3%,两组患者在采用对症治疗后,切口均愈合。结论预防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机率,应当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外科 创伤手术切口 感染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控制效果。方法:在2020年9月—2022年9月期间于医院接受创伤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择240例进行观察分析,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120例,对照组12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消毒护理方式,而实验组则在常规消毒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药物治疗等针对性护理控制,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总结分析两组患者在接受创伤手术及相应的预防护理后的切口感染率,实验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创伤手术患者来说,采用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控制方式,可有效促进伤口愈合,降低切口感染及并发症的出现概率,可以让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保证,有助于患者在短时间内康复,减少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可在外科手术方面进行推广。

  • 标签: 创伤手术 切口感染 预防护理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后脂肪栓塞综合征预防及治疗。方法总结分析1997年至2012年本院治疗的7例较严重创伤后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的病例治疗情况。结果1例死亡,5例经积极治疗康复出院,1例留有轻度语言障碍。结论随着高能量创伤增多,脂肪栓塞综合征时有发生,及早的预防发现,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 标签: 较严重创伤后 脂肪栓塞综合征(FES)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临床常见正畸治疗中引起(牙合)创伤的原因,为临床预防和解决(牙合)创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36例正畸治疗中引起(牙合)创伤的临床资料,分析(牙合)创伤的原因,总结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本研究36例行正畸治疗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牙合)创伤,其中牙周损伤13例(36.11%),牙髓损伤8例(22.22%),根尖周损伤5例(13.89%),磨牙症3例(8.33%),其他7例(19.44%)。结论正畸治疗前中后均能出现(牙合)创伤,针对正畸治疗引起创伤的原因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在降低创伤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牙合)创伤 正畸术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究急诊创伤外科工作特点和医患矛盾的预防 。 方法 以 100 例急诊创伤外科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是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 50 例实施常规护理,视为参照组, 50 例实施预防性护理,视为研究组,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医患矛盾是 1 例( 2.00% ),参照组是 6 例( 12.00% ),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急诊创伤外科 患者实施 预防性护理,有助于预防医患矛盾,促进疾病治疗,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急诊创伤外科 工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