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一种新的双元件可调节人工晶状体,并对其成像质量进行评估。方法:通过光学设计软件Zemax,建立新设计的双元件可调节人工晶状体和人眼模型,模拟仿真其在不同视距下(L=6 m、L=70 cm、L=40 cm以及L=25 cm)的成像结果,得到空间频率为100 cycles/mm时的调制传递函数(MTF)值。与Simonov等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分析仿真结果是否满足人工晶状体植入光学特性和测试标准。结果:通过光学设计软件模拟仿真新设计的双元件可调节人工晶状体眼模型,其结果显示无论α=0°还是α=5°,瞳孔大小为3 mm时,单色光(λ=0.546 μm)空间频率100 cycles/mm对应的MTF值均大于0.43,满足人工晶状体植入光学特性和测试标准。在α=0°时,仿真结果相较于Simonov等研究结果有较大提升;在α=5°时,无明显提升。结论:本研究设计的双元件可调节人工晶状体仿真结果满足人工晶状体植入光学特性和测试标准要求,相较于Simonov的研究结果,其整体性能有所提升。

  • 标签: 人工晶状体 可调节 焦距 光学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聚丙烯输液袋的细胞毒性情况。方法本实验选取了3个不同批次的样品,采用琼脂覆盖法来进行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的细胞毒性检测。结果在琼脂覆盖法试验中,使用L-929细胞在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检测过程中未观察到明显的脱色区和细胞溶解现象,细胞毒性评级为0级。结论直立式聚丙烯输液器无细胞毒性作用,值得在静脉输液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 琼脂覆盖法 细胞毒性
  • 简介: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所用的体温计一般都采取有盖方盘浸泡消毒,体温计横卧于方盘,不但容易碰撞损坏,而且使用时需从方盘浸泡液中拿取,会影响浸泡液的浓度.为此,我们研制了一种密闭立式体温计消毒杯,经临床试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密闭立式 体温计消毒杯 研制 使用 临床护理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研制心型镍钛记忆合金硅橡胶立式网状宫内节育器(TDRD-IUD),改变当前普通IUD的二维结构形态,减少副作用。方法TDRD-IUD的材料及形状设计,TDRD-IUD所用材料为镍钛记忆合金丝和硅橡胶。确定TDRD-IUD记忆合金丝材的组成比例、定型实验,TDRH-IUD涂膜。结果研制新的IUD为三维立体网状结构,其支架为镍钛合金丝,镍钛合金丝外面包绕一层硅橡胶(涂膜),具有弹性,丝的横截面直径为0.1~0.5mm,外形是网状立体结构,呈心型,上端横径长度2.0~3.5cm,下端横径长度1.0~2.0cm,支架厚度0.3~0.8cm,分为大、中、小三种型号,重量为0.08-0.13g。镍钛记忆合金支架在25℃以下缩形为直线状,在体温36-37℃恢复其结构。硅橡胶涂膜防止镍钛合金丝与组织粘连。结论TDRD-IUD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变应能力和安全性,可为育龄人群提供新的避孕节育器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站立式与卧式腰椎动力位(过伸过屈位)对腰椎滑脱诊断的价值。方法对50例患者分别行站立式与卧式腰椎过伸过屈位检查,分别测量不同体位腰5椎体位移距离和腰骶角及过伸、过屈状态下的差值,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0例患者立式和卧式过伸过屈位腰5椎体位移距离均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但是立式的过伸过屈位移差值与卧式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Z=1.993,P=0.046);立式过屈位时腰骶角较卧式增大(Z=2.074,P=0.038),过伸位时差别不明显,立式的过伸过屈位腰骶角差值与卧式的差值有明显统计学差别(Z=3.180,P=0.001)。结论两种不同体位过伸过屈位所测得的腰5位移和腰骶角参数值不尽相同,站立位在判定腰椎滑脱方面更具优势。

  • 标签: 腰椎动力位,腰椎滑脱,DR摄片
  • 简介:目的心脏发育研究领域中的转录调控一直是热点研究问题,它影响了发育过程的各个环节。为了进一步利用多物种的基因组,定位进化保守的转录因子调控位点,我们利用CardioSignal数据库的数据分析VISTA数据库多重比对后的基因组序列。方法在本文中,我们采用Perl语言和后台MariaDB数据库,可视化的展示基因组序列中的保守调控元件。结果我们的程序能够分析VISTA格式的多重比对数据,能够动态展示基因组保守元件在整个DNA序列的位置。结论我们的CardioVISTA程序是今后转录调控研究中的利器。

  • 标签: CardioVISTA 生物信息学 Perl语音 Cardiosignal数据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肿瘤长径>8 cm的巨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中质子部分立体定向消融推量放疗(P-SABR)的剂量学优势。方法收集既往应用光子P-SABR治疗的9例巨块NSCLC的定位影像。在光子肿瘤推量靶区(光子GTVb)基础上逐步外扩,直到重要危及器官受量达3.0 Gy/次时停止,形成质子肿瘤推量靶区(质子GTVb),质子GTV、CTV范围同光子,分别制订光子固定野调强放疗(光子FF-IMRT)、光子容积调强弧形治疗(光子VMAT)、质子调强放疗(IMPT)计划。对比不同治疗技术的剂量学参数。结果光子GTVb和质子GTVb占GTV体积比分别为25.4%±13.4%和69.7%±30.0%(P<0.001)。光子IMRT、光子VMAT、IMPT的CTV平均剂量分别为(76.1±4.9)Gy、(78.2±3.6)Gy、(84.7±4.9)Gy,生物有效剂量(BED)≥90 Gy所包含肿瘤占GTV体积的百分比分别为70.7%±21.7%、76.8%±22.1%、97.9%±4.0%,质子较光子P-SABR计划显著提高了靶区剂量及BED(P<0.05)。质子较光子计划还降低了危及器官受量,其中光子FF-IMRT、光子VMAT和IMPT的双肺V5 Gy分别为49.2%±22.0%、56.8%±19.0%和16.1%±6.3%(P<0.001)。结论质子P-SABR较光子可在降低危及器官受量情况下,扩大肿瘤推量靶区范围并提高肿瘤内BED,有望进一步提高巨块NSCLC的局部控制率。

  • 标签: 放射疗法,质子 立体定向消融放射疗法 癌,非小细胞肺 巨块肿瘤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坐立式八段锦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肺康复预后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11月1日~2022年11月1日收治的 100 例脑卒中患者,按照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坐立式八段锦训练;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脑卒中预后效果[NIHSS运动功能评分标准表]、生活质量[BI评分标准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两组NIHSS、BI评分均高于护理前( P<0.05)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 ;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坐立式八段锦训练可改善脑卒中患者康复预后及生活质量,促患者的康复及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 标签: 坐立式八段锦 训练 脑卒中 康复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钙离子在许多类型的细胞中作为第二信使,包括T淋巴细胞。细胞中的基因转录、蛋白质合成与分解以及细胞的生长与凋亡等等都与钙离子的活动有关。钙库操控Ca2+通道(SOCstore-operatedcalcium)是细胞中介导胞外Ca2+进入细胞内的重要通道之一。在2005年和2006年,Stim1蛋白和Orai1蛋白相继被发现,人们知道了SOC通道主要由位于内质网上的能感受Ca2+浓度变化的Stim蛋白和细胞膜上Orai蛋白共同构成。

  • 标签: SOC Orai T淋巴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与立式洗板机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用于检测丙型肝炎抗体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7年5月丙型肝炎患者血清38例,分别用四种组合(温箱孵育加手工洗板、温箱孵育加立式洗板机洗板、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加手工洗板、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加立式洗板机洗板)方法检测其丙型肝炎抗体。其中,对照组采用温箱孵育加手工洗板的传统方法进行检测,观察组则分别采用其他三种方法进行检测,最后计算出S/CO值,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酶免反应加速仪加立式洗板机洗板和温箱孵育加手工洗板检测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温箱孵育加立式洗板机洗板、酶免反应加速仪加手工洗板和温箱孵育加手工洗板检测的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CV-Ab检测过程中,可使用温箱孵育加手工洗板、温箱孵育加立式洗板机洗板、酶免反应加速仪孵育加手工洗板三种组合方法,不推荐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与立式洗板机同时使用。

  • 标签: 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 立式洗板机 手工洗板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 简介:摘要文章以南美厄瓜多尔米纳斯水电站中的立式水轮发电机组为例,从机组检修中中轴线找正的基本思路和其中注意的问题出发,介绍机组检修中进行中轴线找正的具体准备方法和基本步骤与流程,为同行类似情况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

  • 标签: 立式水轮发电机组 检修 中轴线找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排痰新模式联合立式呼吸体操在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健康状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住院的COPD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呼吸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气球吹摆法联合立式呼吸体操实施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mMRC呼吸困难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D)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PEF%)、第1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干预后mMRC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而6MWD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呼吸症状、疾病影响、活动受限及圣乔治COPD生活质量调查问卷(SGRQ)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气球吹摆法联合立式呼吸体操能有效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及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气球吹摆法 立式呼吸体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健康状况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现今研究发现在耐药性癫痫形成过程中,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可能通过抑制γ-氨基丁酸表达使癫痫反复发作,造成神经元受损,抗癫痫药物靶点效果减弱或失效,继而使用抗癫痫药物不能控制癫痫发作的程度和频率,癫痫患者呈持续发作状态,形成耐药性癫痫。由此,本文就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导致耐药性癫痫产生的机制进行综述,为找到治疗耐药性癫痫患者的方法提供思路。

  • 标签: 癫痫 γ氨基丁酸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钙调蛋白结合蛋白质类 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缩唇腹式呼吸+立式呼吸体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诊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呼吸科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缩唇腹式呼吸+立式呼吸体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各项肺功能指标、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加入缩唇腹式呼吸训练与立式呼吸体操可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缩唇腹式呼吸训练 立式呼吸体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缩唇腹式呼吸加立式呼吸体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对比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的86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缩唇腹式呼吸加立式呼吸体操辅助常规护理方法。通过记录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心血管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来评估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在肺功能指标、心血管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显示出显著改善。实验组的肺通气功能明显改善,气流峰值流速增加,气流限制减轻。同时,心血管功能得到改善,体力活动能力提高。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呼吸困难减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结论:缩唇腹式呼吸加立式呼吸体操作为一种辅助的临床护理方法,对COPD患者的肺功能、心血管功能和生活质量有显著改善作用。因此,在COPD的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该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缩唇腹式呼吸 立式呼吸体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将八段锦与立式呼吸体操联合运用于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护理干预中,探究其运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于该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268例中重度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4例,两组均采取呼吸内科的常规治疗、护理措施,同时为观察组提供八段锦与立式呼吸体操干预。对比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两组肺功能、生活质量、心理状态、活动耐力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的肺功能评价指标、生活质量各部分、6min步行距离(6MWD)的结果、SAS焦虑、SDS抑郁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第1S用力肺活量(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FEV1与FVC的百分比(FEV1/FVC)的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组间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GRQ生活质量问卷3部分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6MWD均有变化,观察组的6MWD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中重度COPD患者提供八段锦与立式呼吸体操运动有益于维持肺功能,促进康复,同时在提高患者活动耐力、缓解不良情绪、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八段锦 立式呼吸体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缩唇腹式呼吸联合立式呼吸体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云南省某三级综合医院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呼吸科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用缩唇腹式呼吸联合立式呼吸体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肺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指标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护理护理效果(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将缩唇腹式呼吸训练联合立式呼吸体操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改善肺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缩唇腹式呼吸 立式呼吸体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应用甩手运动配合缩唇呼吸对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社区在2018年6月-2019年5月期间接受治疗的COPD稳定期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的形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实行常规康复护理方案,其中对照组采用单一缩唇呼吸方式,试验组执行甩手运动配合缩唇呼吸锻炼方式,观测两组患者肺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显著高出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化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甩手运动配合缩唇呼吸锻炼方式,有助于改善社区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应用效果确切。

  • 标签: 甩手运动配合缩唇呼吸 社区COPD稳定期患者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缩唇腹式呼吸结合立式呼吸体操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观察,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无创呼吸机BIPAP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缩唇腹式呼吸结合立式呼吸体操。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PaO2、PaCO2、FEV1等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呼吸困难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加入缩唇腹式呼吸训练与立式呼吸体操可提高护理效果、改善肺功能与优化生活质量水平,更有优越性,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缩唇腹式呼吸 立式呼吸体操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