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通过对农药中毒患者实施急诊护理,了解其在农药中毒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 2015年 6月 -2016年 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农药中毒患者中选取其中的 92例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针对患者实施急救和治疗过程,分析急诊护理对于抢救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参与急救的患者治愈的有 83例,治愈率是 90.21%,有 1例死亡,有 8例患者因口服百草枯自动出院或转至其他医院治疗。在调查研究期间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中,对护理满意的患者有 90例,满意度 97.83%;没有出现护患纠纷的现象。结论:急诊护理对于农药中毒患者的抢救十分高效,临床急救效率较高。同时因为对农药中毒患者治疗采取了急诊护理大大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有助于缓解护患关系,有着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 标签:  急诊护理  农药中毒  急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还原型谷胱甘肽在急诊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入院的150例急诊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肌钙蛋白、胆碱酯酶、炎症因子及并发症发生率指标均明显更好。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还原型谷胱甘肽 急诊 有机磷农药中毒 应用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实施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共选取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42例重度有机磷农药重度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急诊护理,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清醒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洗胃液量少于对照组,且洗胃用时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实施急诊护理优势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重度有机磷农药 中毒 急诊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最近几年,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在农药、兽药、其他有毒物质等污染不断加剧的情况下,食品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随之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农药虽然可以防虫治病除草,可以提升作物产量,但是若滥用会导致农作物中农药超标,严重影响到人类身体健康。下文针对食品检测中农药残留检测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保证食品安全,保障人类身体健康。

  • 标签: 食品检测 农药残留 检测技术
  • 简介: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对于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通过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检测,可以很好的对蔬菜水果 质量进行控制,更好的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本文主要对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检测结果出现误差的因素和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检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 ]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检测 ;质量控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通过蔬菜水果 安全检测,可以更好的保证蔬菜水果 安全,更好的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    1 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检测中的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在蔬菜水果 的生产过程中,有些生产厂家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会选择在蔬菜水果 种植过程中喷洒过多的农药,导致蔬菜水果 和水果的农药残留量超标,这类蔬菜水果 水果流通到食品市场中,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因此,食品监管部门需要提高对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检测的重视,采用高质量的检测手段和检测技术,妥善解决蔬菜水果 的农药超标问题。在实际的农药残留检测中,蔬菜水果 存在较多的农药类型,而且农药成分相对复杂,农药残留检测的难度较大,如果监管部门采用的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手段不到位,会使蔬菜水果 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因此,在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检测中应用质量控制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2 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检测结果出现误差的因素   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检测结果出现误差的因素,一是上机测定中的误差。设备与仪器的规范性与稳定性会影响测定的结果,测定蔬菜水果 中残留的农药时,必须要注重设备与仪器的保养和维护,保证检测中设备与仪器处于最佳的状态,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二是前处理中的误差。前过程的过程与检查结果的可靠具有紧密关系,如没有清洗干净前处理中使用的器具,往往会污染检测的样品,对定性或定量误差造成一定的干扰,出现定性错误。如果在前处理过程中使用不够精密的量器,也会使测定结果出现定量误差,从而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    3 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检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3.1 样品采集的质量控制   蔬菜水果 检测工作的样品来源主要有蔬菜水果 的种植地和售卖点。相关工作人员应采用科学方法进行抽样采集,使样品更具代表性。产地抽样时,应按照种植地面积分散抽取样品,不能集中在某点采集样品。同时,不能采集有病的、发育不良的蔬菜水果 ,且应采集每 1种蔬菜水果 品种。市场抽样时,可将摊位、品种、蔬菜水果 来源等作为 1个抽样单元,并确保采样工具干净,以免样品受到污染。    3.2 样品检测的质量控制   在对蔬菜水果 样品进行检测时,应根据样品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例如,在选用某种检测方法前,应考虑该种检测方法的最低检出限量值能够达到农药最高残留限量,如果不能,则应选择更加灵敏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在选择检测耗材时,也应经过严格的筛选。在检测中,较为常用的耗材有丙酮、正己烷等。在购入有机溶剂耗材时,应对这些溶剂进行提纯检验,确定其是否能够满足农药残留分析工作的需求,若满足,可投入使用 ;若不满足,应将其中的杂质提取出来,再次经过提纯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3 样品分析的质量控制   样品分析的质量控制应注重 3个方面。   ( 1)样品的提取。在提取样品时,应等待样品完全解冻,并放入匀浆机中进行搅拌,确保样品均匀后,再进行称重取样。在样品中加入有机试剂,再次进行高速匀浆,使样品与试剂充分融合,并过滤。将适量的氯化钠放入滤液中,通过震荡,等待有机相与水相分层。   ( 2)有机相的浓缩净化。在样品分层后,取有机相进行浓缩净化处理,再通过水浴氮吹的方法进行浓缩,并通过固相萃取的方式将样品进行净化。经过浓缩净化处理的样品才能投入检测工作中,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   ( 3)标准液的校准。在进行检测前,还应对标准液进行校准。有些标准液由于保存不当或其他原因,导致其失去一定的有效性,影响检测结果。对于標准液进行校准,能够显著提高检测的准确性。目前,使用较多的校准方法为标准曲线法。    3.4 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   在样品测定结束完成后,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通过相关计算检查数据有没有错误,并且在记录的时候一定要多次查看以检查记录数据是否准确 ;数据记录不但要准确,而且其有效数字还要保留相应的位数,保留位数要按检测方法的规定来进行填写和记录。检测完成后生成的报告要完善,首先格式要规范,报告里面必须包含所有的必要的记录事项的信息,还要添加客户所需要的信息 ;签字人在签名之前一定要确认信息是否准确,一旦署名则检测结果报告就是有效的了。其次,检验报告还要添加必要的更改控制程序,因为后期有其他信息需要添加,如此改动的地方有不大,可以节省工作。最后,报告的发生和领取都要有相关的记录,而且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都要进行存档并且加以记录。    4 结语   蔬菜水果 上的农药残留会影响消费者的健康,因此做好农药残留检测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检测蔬菜水果 的农药残留,要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有效,以便于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防止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水果 进入市场,造成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王怀训,蔡春菊,郝杰 .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J].中国园艺文摘, 2016( 11): 153.    [2]刘传德,周先学,王志新,等 .我国蔬菜水果 水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发展动向和质量安全控制对策 [J].北方园艺, 2015( 11): 210-213.    [3]陈冬兰,夏彤,王志波,等 .几种常用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概述及比较 [J].现代农业科技, 2016( 9): 172-173, 175.    [4]林雪梅,梁必立 .兰州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蔬菜水果 、水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与分析 [J].卫生职业教育, 2017( 3): 101-102.

  • 标签:
  • 简介:摘 要:食品安全作为民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蔬菜水果 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本文从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的主要原因入手,分析了蔬菜水果 残留的危害。并根据实际情况,就现在流行的几种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检测方法,进行了简单的利弊分析,为全面进行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情况检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 ;原因 ;检测方法   我国基层农产品产业存在经营企业数量较多、企业规模小、法治意识薄弱等情况,经常出现各种食品安全问题。除了生产条件、环境因素等客观原因外,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量过多是大多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正因如此,研究蔬菜水果 中农药残留原因,进行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的探讨已经刻不容缓。   一、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的主要原因   蔬菜水果 农药种类及喷洒频率使用不规范。种植户作为蔬菜水果 种植的主体,大部分没有经历过高等知识水平文化教育,传统地认为“喷的越多,效果越好”。同时无法掌控农药配比比例,滥用、误用、多用农药使得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情况加剧,严重影响蔬菜水果 质量。用药时机不合理,往往在病虫害已经泛滥的时候,养殖户才開始进行农药防治,严重影响了农药的使用效果,导致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   常年的农药防治使得病虫害产生了抗药性。种植户常年以高毒性甚至剧毒性杀虫剂作为蔬菜水果 农药,这会消灭绝大部分的病虫害。但是在长期的农药防治过程中,依然会有一小部分的病虫害存活下来,这些害虫体内产生了一定的抗体,并且它们繁衍的后代对农药的抗药性效果更强。这就需要养殖户加大农药的药剂量,产生农药残留,无法发挥农药的实际功效。   菜园生态环境恶化造成蔬菜水果 自身抵抗力降低,无法有效防治病虫害。在菜园长期使用农药的过程中,农药会残留在土壤中,造成土壤肥力降低,营养成分慢慢消失,菜园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病虫害问题加剧,农药使用次数增加。久而久之,这种恶性循环使得蔬菜水果 上农药残留含量增多。   二、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一)现场测定法   现场测定法主要是通过测定仪器,将样本与反应试剂放入仪器中进行检测反应,检测仪会计算出样本中蔬菜水果 残留农药的具体数值。如果检验结果低于 50%,说明蔬菜水果 中农药含量符合标准,反之则说明蔬菜水果 存在农药残留问题。   例如:在进行土豆农药残留情况分析实验中,在比色皿中分别加入 5mL的待测液进行对照,然后依次加入 200微升酶试剂以及 200微升显色剂,将其摇匀并静置 20分钟,随后加入 100微升底物,再次摇匀后进行上机检测。部分农药检测情况如表 1所示。根据检验结果显示,此样本农药残留比例低于 50%,属于合格蔬菜水果 。   现场测定法操作便捷,对场地设备要求不高,简单培训即可进行检测,且灵敏度高,实验结果较有说服力。不过,农药测定法仅限于检测氨基甲酸脂类、有机磷类等常见农药,无法检测其他农药残留情况。   (二)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在有机化学中,对不发生反应的化合物进行分离的色谱技术。实验最好在恒温条件下进行,对于沸程很宽的样本要采取升温操作。将提纯、浓缩、气化后的农药分离,由特定仪器扫描得出气相色谱图,通过所得图像与标准曲线的对照来计算出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比例。气相色谱法可基本分为内标准法、绝对标准曲线法、峰面积百分率法。   气相色谱法的主要优势在于其分离效率较高,且花费代价较小,性价比较高。不过其无法对汽化以外的,以及在高温下不稳定的化合物进行检测。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毛细血管分离技术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突破,使得高灵敏度的农药残留检测成为现实,气相色谱法将会在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酶抑制技术   酶抑制技术是利用酶的功能基因易于受到某种物质的影响,从而导致蔬菜水果 内所含酶的活性降低或丧失其原有作用,进而进行检测的方法。将有机磷与氨基甲酸脂类农药可抑制昆虫中枢神经中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破坏神经的正常传导,使昆虫中毒死亡的这一科学原理。将酶抑制剂与样品进行反应,根据酶抑制剂活性受到抑制的情况,分析样本中所含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含量。常用的酶抑制剂是乙酰胆碱酯酶,其对有机磷农药反应较为敏感,实验效果较好。   酶抑制技术是目前相对较为成熟的,应用较为广泛地一种对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方法。其实验力度强,实验结果具备说服力。但乙酰胆碱酯酶价格较为昂贵,进行实验往往“得不偿失”,若使用丁酰胆碱酯酶以及动植物酯酶替代乙酰胆碱酯酶,其实验结果效用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检验。   (四)光谱反应法   光谱反应法是指从有机磷农药中的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特征入手,通过光谱技术对样本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检测的一种方法,可具体分为红外光谱技术、拉曼光谱技术、高光谱图像技术、荧光光谱技术等。通常情况下,使含有有机磷这种成分的农药中的某些结构发生水解反应,或者其还原产物与某些特定试剂发生化学反应。检测人员根据反应的具体波长颜色,对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物质进行定性,如果波长存在颜色,则证明实验样本中存在一定含量的农药残留。   光谱反应法具有无损、高效、高精准等检测特点,具有普遍应用性。但目前光谱反应法技术还在研究当中,随着各种先进的理论、技术的不断出现,以及各种便携式高科技仪器设备的开发,都将为光谱反应法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提供更加强大的技术支持。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药使用不合理、生态环境的破坏、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都是导致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的主要原因。当这些有农药残留的蔬菜水果 流入市场后,将会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对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进行检测,从而防止“问题蔬菜水果 ”流入市场,保证食品绿色、健康。   参考文献:    [1]果布次仁,索朗曲珍 .蔬菜水果 水果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研究 [J].农技服务, 2019, 36( 12): 22-23.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教学。方法:抽取2018年3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急诊收治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5例中毒患者。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对照组中毒患者接受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中毒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结果:接受不同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6%,两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尽快康复,缩短住院时间的同时,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救治成功率的提升,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中毒 有机磷农药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 急诊一体化急救模式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与价值。方法:纳入我院 2017 年 5 月至 2019 年 4 月期间急诊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 60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均为 30 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急诊科常规急救模式干预,研究组患者接受急诊一体化急救模式干预,对两组患者急救与治疗情况进行评估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毒至意识完全恢复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等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在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开展 急诊一体化急救模式干预,有助于促进病情的恢复与转归,应用效果较为突出。

  • 标签: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一体化急救模式 急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分析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及护理。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结果 接到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 应当迅速清除毒物、建立静脉通道等 急救措施,尽量减少有毒物质的吸收 ,提升救治 成功率。结论 当 患者发生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之后应当及时送医治疗,同时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这对于及时控制中毒症状的发生发展、提升救治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有机磷中毒 救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急诊急救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46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成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的急诊急救形式,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急诊急救形式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采用呼吸机以及全面护理干预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不同表现,判断病情康复的进程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现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95.6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86.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用联合呼吸机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再配套使用全面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干预,能够使治疗效果更加确切,全面改善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意义十分显著。

  • 标签: 有机磷农药 重症 呼吸机 急诊急救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发生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时的急诊护理措施从而提高对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降低死亡率。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8 月期间收治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 2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 14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 15例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用时,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洗胃液量和洗胃用时。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用时为( 30.06±2.05) min,洗胃液用量为( 13.23±2.97) ml,洗胃用时为( 28.05±6.24) 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抢救成功率为 100%,患者满意度为 1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 6.67%,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 42.86%( P< 0.05)。结论 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病症,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参考。

  • 标签: 重度有机磷 农药中毒 急诊护理 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本文对2019年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例急性重症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病情较重,出现呼吸衰竭及昏迷,最终经治疗好转出院。对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主要予抗胆碱能作用及脏器支持治疗。

  • 标签: 中毒 农药 氨基甲酸酯类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实施急诊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 74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8年 8月 -2019年 6月间,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流程的常规组,另一组为急诊护理流程的观察组,每组各 37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 p<0.05)。结论 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实施急诊急救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有机磷农药中毒 急诊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出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最佳的护理模式。方法:挑选接受治疗的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 84 例, 根据患者 的入院接诊顺序,将其均分为两个组, 单号为对照组(常规急救护理),双号为观察组( 高效一体化急救护理),对比两组 急救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平均 首次吸出液体时间、平均总洗胃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 护理满意度更高 对照组(P< 0.05)。结论:高效一体化急救护理 可有效抢救患者生命,并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值得各级医院学习与借鉴。

  • 标签: 重症有机磷农药重度 急救护理 洗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