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8 个结果
  • 简介:3岁的羊羊跟着爸妈一起到西北旅游。旅游第三天的晚上,羊羊突然感冒发烧到39.8℃,还出现了眼球上翻、口吐白沫、全身僵直、四肢抽搐等“抽风”的症状。爸妈吓坏了,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这时羊羊一家所住的农户急忙走过来,解开了羊羊的衣服。

  • 标签: 山羊角 抽风 小儿 感冒发烧 四肢抽搐
  • 简介: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对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公共食品卫生安全和人类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随着山羊养殖业的发展,布鲁氏菌病的防治形势日益严峻。本文就目前山羊布鲁氏病难以根治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防治建议与对策。

  • 标签: 山羊 布鲁氏病 防治
  • 简介:目的通过抗惊厥和解热实验,研究山羊角对羚羊角的替代比例范围,为山羊角替代羚羊角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戊四唑致小鼠惊厥实验,观察两者对惊厥时间和死亡率的影响,并分别作量效关系图;采用干酵母致大鼠发热实验,比较两者对大鼠温度升高的抑制作用,并分别作量效关系图。结果羚羊角能延长小鼠惊厥的潜伏期,降低死亡率;羚羊角和山羊角能不同程度地抑制大鼠体温的升高。两模型的替代比例分别为6.0∶1与7.2∶1。结论山羊角替代羚羊角的比例范围为(6.0∶1~7.2∶1)。

  • 标签: 山羊角 羚羊角 惊厥 发热
  • 简介:“瘊”的医学名叫疣,是由于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表皮良性增生物。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疣体或间接接触被病人污染的含有人乳头瘤病毒的物品而感染。患者经常有意无意地抓患处.结果发现疣体越来越多,甚至沿抓痕呈串珠状排列或密集成片。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在疣体中有大量活跃的病毒,当局部被抓时,疣体表面和正常皮肤可产生轻微的破损,这时病毒很容易被接种到正常皮肤上而产生新的疣体。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瘊子 接触病人 正常皮肤 疣体
  • 简介:摘要:山羊养殖是当前不少地区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在山羊饲养过程中,因为大多数养殖户都是采用圈养的方式,饲养的山羊运动量减少,很少吃到新鲜的野生牧草以及灌木嫩叶,导致圈养的山羊免疫力降低,经常出现各种疾病。基于此,本文就结合笔者的研究经验,系统分析了山羊的饲养管理以及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仅供广大养殖户参考,实现高质量的饲养管理,提升自身的养殖效益。

  • 标签: 山羊 饲养管理 疾病综合防治 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双极射频在治疗髌骨软骨退变中价值。方法采用髌骨外侧支持带紧缩和内侧支持带松解的方法制造16只山羊髌骨软骨退变的动物模型。3个月后对右髌骨退变的软骨进行双极射频成形手术,左膝为对照侧,两侧同时进行恢复髌股关节对合的手术。观察双极射频对退变软骨的即刻效应和后期效应。结果造模方法可以造成山羊髌股关节倾斜,3个月后发生以髌骨内侧面OuterbridgeⅠ级和Ⅱ级为主的病变。即刻观察发现射频处理后的软骨表面光整,小的裂隙被融合。浅层的少量软骨细胞死亡,深层细胞受到的影响比较小。3个月后发现治疗侧髌骨软骨表面仍光滑,改良Mankin’8软骨评分结果显示治疗侧(8.50±2.51)分,对照组(11.00±4.15)分(t=2.57,P〈0.05),治疗侧软骨损伤比对照侧轻。流式细胞学检测发现治疗侧软骨细胞死亡率(18.69±7.26)%,和对照侧(25.66±13.0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4,P〉0.05)。结论一个能级的双极射频不会对软骨细胞造成明显的损害,软骨成形术是治疗髌骨软骨退变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双极射频 髌骨软骨软化症 治疗 实验
  • 简介:目的:比较波尔山羊和上海本地山羊作为上颌后牙区经牙槽嵴顶上颌窦提升术和种植治疗模型的可行性。方法:10只波尔山羊和10只本地山羊,处死后6h内取头颅进行观察。利用CBCT扫描观察上颌骨及上颌窦的解剖,记录上颌窦侧腔的宽度和可用骨高度。取上颌窦黏膜做组织学观察。采用SPSS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山羊的上颌窦底被1个前后向骨嵴分为侧腔和近中部。波尔山羊的上颌窦侧腔宽度和可用高度均大于本地山羊。结论:波尔山羊更适合做经牙槽嵴顶上颌窦提升术和牙种植的动物模型。上颌第一磨牙区中点是理想的提升与种植位点。

  • 标签: 动物模型 上颌窦 上颌窦底提升术 牙种植体
  • 简介:目的研究在下颌骨较大速率牵引成骨术(DO)中应用重组人骨形成蛋白(rhBMPs)对成骨的影响,探讨下颌骨较大速率DO的可行性。方法12只山羊双侧下颌骨行DO,山羊及左右下颌骨随机化分为实验侧、对照侧,一只山羊作为正常标本。术中预置牵开间隙3.5mm,实验侧应用rhBMPs,延迟期为3d,牵引速率为1.5mm/d,分3次牵引,延长幅度为20mm。3、5、7、12周行大体、X线、骨密度、生物力学和组织学观察。结果延长幅度达到20mm,自固定期3周开始观察,牵引间隙新骨的再生形成及成熟改建仍是连续的骨愈合过程。固定期5周时,大体及X线观察表明实验侧已形成良好的骨皮质连续性,密度近于正常骨,而对照侧牵引间隙中间区却存在骨不连或间隙存在。组织学显示DO过程仍然是膜内成骨,对照侧牵引间隙中央可见中央区纤维连接、软骨改变,周边区可见新骨组织形成。生物力学三点弯曲实验显示实验侧在5周时接近正常骨,与对照侧有显著差异。骨密度随时间递增,实验侧在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侧。本实验条件下在5周后拆除牵引器较为可靠。结论较大速率DO的骨再生形成也是一个连续的膜内成骨过程。rhBMPs在较大速率和较大幅度DO中的应用能够加速骨的再生和愈合速度,可以缩短临床疗程并达到较大的延长幅度。

  • 标签: 下颌骨 牵引成骨术 骨形成蛋白
  • 简介:<正>为了解滩地山羊感染血吸虫病状况,1993~1995年,对东至县东流一带散放于江、湖、河滩的部分山羊进行了血吸虫感染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调查对象选择散放于狭阳湖江外滩、小七里湖湖滩(中心咀湖汊)、尧渡新河滩(顺风咀村外坝段)的山羊,作为调查对象。2、调查时间1993~1995年,每年10月份进行。

  • 标签: 血吸虫病 山羊 血吸虫感染 调查对象 东至县 滩地
  • 简介:目的观察新型国产人工颈椎间盘系统植入山羊体内的效果,为其进一步改进和临床应用提供基础。方法12只实验山羊随机分为2组,手术组摘除颈3/4间盘,行国产人工颈椎间盘植入术,对照组不手术。分不同时间点行颈椎正侧位x线检查,测量椎间隙高度、椎间角、前凸角,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动物实验中所有山羊均成活,无切口感染及瘫痪,统计学比较显示,不同时间点的椎间隙高度、椎间角、前凸角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新型国产人工颈椎间盘系统操作简便,手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动物并发症少,恢复活动早,术后较好的保持了椎间隙高度和生理曲度。

  • 标签: 颈椎 国产人工颈椎间盘 动物模型 动物实验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
  • 简介:摘要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越来越受到政府的关注,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能够对慢性病的发病率进行控制,并且对患者人群的生活质量提升有着重要保障。通过对城乡基层卫生院在公共卫生服务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的策略,来改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与效果,为降低疾病所导致的社会负担而做出努力。

  • 标签: 基层卫生院 公共卫生 基层医疗机构
  • 简介:目的:获取山羊硬脊膜形貌及三维微观结构特征,为构建与之空间结构近似的人工硬脊膜提供相关资料。方法山羊硬脊膜取材后,进行标本处理及大体观察,光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微观结构、组织学成分、内外表面形貌、胶原纤维直径、分布以及分布模型。结果大体观察可见硬脊膜为一乳白色、质韧、弹性半透明膜;光镜下观察硬脊膜的组成主要由“取向性”结构的胶原纤维及少量散在分布的成纤维细胞组成;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其内外表面如连绵山峰状隆起;透射电镜见胶原纤维有序分布,胶原纤维的平均直径为(627±60)nm,且呈现双峰分布。结论山羊硬脊膜是主要由纳米级的“取向性”胶原纤维及散在分布的成纤维细胞组成的半透明薄膜。

  • 标签: 硬脊膜 形貌 三维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云南省家畜阿卡斑病毒(akabane virus, AKAV)的流行情况。方法2015年4月在云南省芒市设立5只山羊和10头黄牛作为哨兵动物进行家畜虫媒病毒监测,5~10月份每周采集动物血液,标本经实验室处理后接种BHK-2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对病毒分离物进行病毒基因(RT-PCR)扩增、核苷酸序测定及分析。结果1只哨兵山羊血液样品接种BHK-21细胞48 h后产生明显细胞病变,取细胞培养物上清液脑内接种1日龄乳鼠,3 d后乳鼠开始发病死亡,经RT-PCR鉴定和S片段基因序列测定分析,分离毒株为AKAV(毒株编号16415)。16415毒株S片段基因全长856nt,编码N蛋白233aa和Ns蛋白91aa,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新分离16415毒株与国内外分离的AKAV位于同一进化分支内,核苷酸同源性在83.8%~97.7%之间;进一步分析发现16415株与广西2013年从竹鼠脑内分离到的AKAV亲缘关系最近,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7%、99.6%;与日本AKAV OBE-1毒株相比,16415株、广西竹鼠分离毒株和德宏迷糊按蚊分离毒株在N蛋白上存在2个共同的差异位点,分别是N115位和N206位。结论在云南省芒市地区设置的哨兵山羊血液标本分离到AKAV,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 标签: 阿卡斑病毒 山羊 病毒分离 S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