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以及对糖尿病大血管病情变化对身体损害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221例,分为合并代谢综合征组(MS组,103例)和非代谢综合征组(非MS组,118例),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探讨两组患者下肢动脉硬化、脑梗死、冠心病的发病情况。结果MS组在身体质量指数、腰围、高三酰甘油血症和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的水平,以及高血压、糖尿病、非乙醇性脂肪肝的患病率上均高于非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S组的老年2型糖尿病的肾脏损害、冠心病发生率较非MS组更高。

  • 标签: 老年 代谢综合征 2型糖尿病
  • 简介:2004年本科毕业后,我留在实习医院,开始了作为一名轮转护士的生活。最初的三年是最艰难的三年,正如网上最近热烈讨论的老护士"欺负"新护士的话题.每一位新入职的护士大概或多或少都遇到过这种情况。我的同学们也大都在这段时间离职。

  • 标签: 实习医院 杏林 十年
  • 简介:调查显示,近些年生活条件的改善反倒让过敏的人越来越多,基本每十年会增长一倍,过敏已成为“现代生活方式病”。因此,2015年的第九届过敏性疾病国际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就明确提出:未来十年,过敏性疾病将暴增。

  • 标签: 过敏性疾病 现代生活方式病 高峰论坛
  • 简介:通过十年的回顾性调查研究了四种相似的微混合动力复合树脂(FiltekZ250,HerculiteXR,GradiaDirectPosterior,Renew)充填的Ⅱ类洞的改变及使用寿命.收集了2001年至2003年间做了后牙树脂充填修复并能定期随访病人的就诊记录,对其进行整理.由两名实验者以美国公共卫生署公布的标准检查了共计225名病人(包括86名男性和139名女性)的701颗修复体.

  • 标签: 复合树脂修复体 调查 后牙 充填修复 随访病人 使用寿命
  • 简介:目的评价近十年我国出入境人员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出率及HBsAg检出的三间分布特征。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VIP)数据库、PubMed和ScienceDirect数据库,收集近十年我国出入境人员HBsAg检出率的文献,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40篇。近十年我国出入境人员HBsAg合并检出率为5.59%(95%CI:4.45%-6.84%);自2005年开始的近十年,我国出入境人员HBsAg检出率呈平稳下降趋势;在地区分布上,中部地区HBsAg检出率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在人群分布上,男性HBsAg检出率高于女性,公/商务人员在各职业人群中检出率最高。结论我国出入境人员HBsAg检出率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普通人群。

  • 标签: 出入境人员 乙肝表面抗原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广西柳州市不同年龄男女医护人员10年内发生缺血性心血管疾病(ICVD)的风险。方法应用"国人ICVD10年发病危险度评估方法",对柳州市某医院不同年龄、35~59岁男女医护人员1273名10年内ICVD发病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柳州市同一年龄段男性医护人员10年内ICVD发病危险度显著高于女性(P〈0.05),男女医护人员ICVD发病危险度均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升高;除35~年龄段女性外,柳州市男女医务人员10年内ICVD发病危险度均高于我国人群危险度平均水平(P〈0.05)。极低危人群、低危人群、中危人群、高危人群及极高危人群在柳州市男女医护人员中的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医护人员以极低危和低危人群为主(62.7%);而男性医护人员以中危、高危和极高危人群为主(78.0%)。不同绝对危险度医护人员的年龄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5~、40~年龄段的医护人员主要为ICVD发病低危人群,50~年龄段的医护人员以中高危人群为主,在55~59岁的医护人员中高危人群占91.0%。男性医务人员BMI、收缩压、舒张压、TC、FBG异常和吸烟比例显著高于女性(P〈0.01)。绝对危险程度≥10%的医务人员BMI、收缩压、舒张压、TC、FBG异常和吸烟比例显著高于绝对危险程度〈10%的医务人员(P〈0.01)。结论柳州市男女医护人员10年ICVD的发病风险较高,均高于我国男女人群危险度平均水平,可能与他们的BMI、收缩压、舒张压、TC、FBG异常和吸烟比例较高有关。

  • 标签: 医护人员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 危险度 发病危险因素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