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尖锐湿疣患者采取重组人干扰凝胶+动力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2月~2016年2月接收的124例尖锐湿疣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按照治疗手法不同将其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组患者分别为62例。单一组采取动力的治疗方法,联合组则采取动力+重组人干扰凝胶进行联合治疗,观察并对比单一组和联合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均优于单一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尖锐湿疣患者采取重组人干扰凝胶+动力联合治疗的方法,疗效确切。

  • 标签: 重组人干扰素凝胶 光动力 尖锐湿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生C预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采取维生C预冲透析,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a(TNF-a)及白介素-6(IL-6)。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s-CRP、TNF-a及IL-6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通过维生C预冲透析可有效缓解微炎症状态。

  • 标签: 维生素C预冲透析器 维持性血液透析 微炎症状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运用维生C预冲透析对微炎症状态所带来的影响和护理方式。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所接收的8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六个月以上)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采用维生C预冲,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运用维生C预冲透析,效果良好,值得运用。

  • 标签: 维生素C预冲透析器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微炎症状态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比较血清胰岛、C肽、胰岛释放指数和胰岛C肽比值在区分胰岛瘤和IAS中的价值评价,通过分析低血糖发生时血清免疫原性胰岛水平的差异,找到合理的诊断切点,提高临床医生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以“胰岛自身免疫综合征”、“胰岛瘤”、“胰岛细胞瘤”为关键词,筛选低血糖发作时血糖小于3.9mmol/L,同时测定了胰岛、C肽水平,且明确诊断的病例;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胰岛、C肽、胰岛释放指数和胰岛C肽比值在区分胰岛瘤和IAS中的价值,切点的选择采用约登指数最大值。结果分析空腹及之后各时段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析患者血清胰岛、C肽、胰岛释放指数和胰岛C肽比值。结论利用血清胰岛、C肽、胰岛释放指数和胰岛C肽比值在检测中的差异表达,能够有效提高临床中对胰岛瘤和IAS两者的区别和临床诊断水平,有效减少临床误诊率。

  • 标签: 血清胰岛素 C肽 胰岛素释放指数 胰岛素C肽比值
  • 简介:实用的杯垫、精美的挂毯,这些手织小物件都是出自孩子们之手——不要觉得编织很难,且看我们结合环保低结构材料制作出了"巧手织物"纸板编织,让孩子们成为了DIY手作小达人!

  • 标签: 纸板 材料制作 DIY 孩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抗生(Antibiotic,AC)不合理用药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随机抽取自2015年4月—2016年9月来我院药房开出AC处方药物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依附于AC药品说明,对患者的年龄、病史以及性别对患者用药剂量、副作用、配伍、类型、名称、用药时间以及规格等相关数据予以临床研究。结果通过上述方法分析100例患者AC处方的不合理应用情况。上述100例患者应用AC处方药不合理用药为总比例的63%。不合理用药为无指征用药、多次重复用药、药理拮抗、用药时间不合理、副作用、溶媒不当、选药不合理与用药剂量偏差。结论AC应用不合理会为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要深化对临床医师的培训构建完善的AC使用体系,进而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AC 不合理用药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占全世界第一,而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胰岛。胰岛注射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如何掌握胰岛注射装置、注射技术是使用胰岛治疗的重要环节,这就需要我们护理人员不断地去推广、宣传、教育并正确掌握胰岛注射技术。

  • 标签: 胰岛素 注射 技术
  • 简介:目的探究补骨脂、异补骨脂的急性毒性及两者(1∶1)混合使用后的相互作用。方法补骨脂(1125、843、633、475mg/kg)、异补骨脂(475、404、343、292mg/kg)以及两者1∶1的混合物(633、538、457、389、330mg/kg)1次性ig给予小鼠,连续观察并记录14d小鼠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用SPSS计算补骨脂、异补骨脂素以及两者混合使用后的半数致死量(LD50),用等效线图解法判断两者的相互作用。结果给药组小鼠均出现僵直、腹部贴地、活动力减弱,甚至抽搐、口眼周有分泌物,心率减慢直至死亡的现象,与助溶剂组比较,体质量呈降低趋势;补骨脂LD50为638.69mg/kg,95%可信限为526.91-785.78mg/kg;异补骨脂LD50为351.72mg/kg,95%可信限为248.17-394.57mg/kg;两者1∶1混合给药的LD50为454.66mg/kg,95%可信限为422.58-489.59;两者合用的LD50在补骨脂和异补骨脂相加等效线上。结论补骨脂和异补骨脂大剂量给予小鼠时,引起药物急性毒性反应,1∶1混合给药具有相加作用。

  • 标签: 补骨脂素 异补骨脂素 急性毒性 相加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地特胰岛与预混胰岛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起始胰岛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救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数量为28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预混胰岛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地特胰岛进行治疗。结果应用地特胰岛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经过为期3个月的治疗之后,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血糖更加稳定,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预混胰岛相比,地特胰岛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起始胰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更好,安全性与有效性都得到显著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地特胰岛素 预混胰岛素 老年糖尿病
  • 简介:摘要肾-血管紧张-醛固酮系统(RAAS)为人体内体液调节系统,其中人体循环系统中含有RAS,但此物质亦遍布于人体血管壁及心脏、中枢与肾脏、肾上腺等组织,并协助靶器官各项调节。现代医学证明RAS与人的心血管系统正常发育密切相关,并发挥着心血管功能稳态及电解质、体液平衡维持的作用,亦可起到明显的血压调节效果。故临床上常用抑制RAS系统的药物治疗脑血管病,为此本文对肾—血管紧张—醛固酮系统与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作探讨。

  • 标签: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脑血管病 方案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卡贝缩宫结合缩宫对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自然分娩产妇96例,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产妇人数相同(各48例),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分娩后肌肉注射常规缩宫,实验组产妇在胎儿分娩后在肌肉注射常规缩宫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卡贝缩宫,对两组产妇产后两小时内出血量、血压以及心率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两小时内出血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妇产后血压以及心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自然分娩后在肌肉注射常规缩宫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卡贝缩宫对与预防产后出血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的同时加强宫缩效果,无心肌缺血与心率过快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自然分娩 缩宫素 卡贝缩宫素 产后出血 临床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卡前列氨丁三醇和缩宫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120例产后出血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仅应用缩宫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联合使用卡前列氨丁三醇和缩宫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量(50.92±14.28)mL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出血量(153.69±48.81)mL,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产后出血症状,联合应用卡前列氨丁三醇和缩宫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优于单一应用缩宫进行治疗的效果,联合用药后,产妇出血量明显降低,子宫收缩显著,安全、有效。

  • 标签: 缩宫素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随着表现出屈不正症状的人越来越多,患病人群年龄也越来越低,人们对它的关注也越来越大。屈不正基本包括了近视,远视和散视三种。该文先将表现出屈不正的眼球与正常眼球相对比,结合形成原因,较全面地探讨了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青少年的原因,并告诉人们如何健康用眼和预防屈不正。

  • 标签: 屈光不正 预防及矫正 健康用眼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儿童患有屈不正,对于弱视、斜视情况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例在我院进行屈不正所致疾病检查的小儿患者,进行研究。分析这20例患者,罹患弱视、斜视的人数,以及发生率。结果屈不正与弱视、斜视,之间具有着紧密的联系,其出现屈不正的患儿有较高的几率出现这两种常见眼部视力不良情况。在所有的28只出现屈不正的患眼中,弱视和斜视的罹患人数分别为7、10例。结论因此针对儿童群体极易发生的屈不正问题,需要家长加强重视,及时对小儿的该种视力异常,进行筛查与预防性的治疗,降低儿童弱视、斜视的发生率。

  • 标签: 屈光不正 弱视 斜视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准分子激光角膜屈术在成人屈不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患者200例(386眼),所有入院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PRK组、LASIK组两组,每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裸眼视力、等效球镜屈光度、眼压及角膜厚度。结果PRK组、LASIK组术前视力比较未见明显差异,术后1、3、6、12个月,两组平均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显著提高,其中,术后1、3、6个月PRK组视力显著高于LASIK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术后12个月,LASIK组视力显著高于PRK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RK组、LASIK组术前屈光度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术后1、3、6、12个月,两组屈光度均较术前显著提高,其中,术后1、3、6、12个月,PRK组屈光度显著高于LASIK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RK组、LASIK组术前的眼压、角膜厚度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RK组、LASIK组术后眼压、角膜厚度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PRK组、LASIK组术后眼压、角膜厚度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准分子激光角膜屈术在成人屈不正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能明显提高视力、改善屈光度、降低眼压及角膜厚度,且PRK、LASIK两种术式各具优势,可根据临床适应证选择合适术式。

  • 标签: 屈光不正 成人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 PRK LASIK
  • 简介:摘要长期应用抗生(antibiotics),会使微生物产生耐药性,此结果是必然的,对抗生产生耐药是微生物适应大自然生存的特性;由于抗生资源贫乏及人类无节制开发、滥用,导致抗生资源日渐减少,呈下降趋势;目前,化学合成是我们研发抗生的主要途径,可是在合成的化合物中,对微生物有效并最终能够上市的数量很少。合理应用抗生素以保护抗生资源及维护人类健康,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和重视的实际问题。

  • 标签: 抗生素 合理用药 耐药性
  • 简介:美国诚信营养品协会副主席、自然疗法医师道格拉斯·麦凯说:“吃东西会刺激人体的一系列消化活动,帮助身体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正因如此,将维生和微量元素与食物一起吃,可以借此得到更好的吸收。”和食物同吃还可以防止恶心,但是也有例外,比如补充微量元素铁最好是空腹.吸收会更好。

  • 标签: 维生素 微量元素铁 自然疗法 营养品 食物 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