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多数医学专业团体认为:患者有权了解他们的医生与制药企业或医疗设备公司之间是否有经济关联。Abi Rimmer考虑在英国引入从国家层面上建立强制性信息公开制度的下一步措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从忆溯角度分析研究强迫症的人格发生发展情况。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选取103例强迫症患者(患者组)以及88例在汪卫东忆溯性人格发展量表(Wang Weidong memory-tracing personality developmental inventory,WMPI)全国城市人口常模数据库中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条件相匹配的正常被试(对照组)。采用WMPI对所有被试进行评估与比较。统计软件使用SPSS 22.0,数据统计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结果1.人格发展外部影响因素方面:生活事件方面,患者组童年期家庭内部事件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教养方式方面,患者组童年期严厉[(5.637±3.463)分]与惩罚[(6.275±4.565)分]得分高于对照组[(4.341±3.092)分,(5.000±3.698)分,t=-2.703,-2.093,均P<0.05]。2.人格要素发展方面:(1)胆气分量表中,在童年时期,自然恐惧[(7.686±3.441)分]、适应能力[(15.000±5.321)分]两维度患者组比对照组[(6.023±3.991)分,(12.841±6.070)分]得分高(t=-3.085,-2.613,均P<0.05)。人际恐惧维度的3个年龄段,患者组[(20.284±8.255)分,(22.804±7.458)分,(22.725±7.145)分]均较对照组[(16.205±7.937)分,(19.841±6.319)分,(18.364±6.277)分]得分高(t=-3.458,-2.929,-4.437,均P<0.01)。(2)人际关系分量表的依恋性维度中,童年期患者组[(10.804±3.621)分]得分高于对照组[(8.830±4.850)分,t=-3.205,P<0.01]。(3)性发展分量表中,在少年期,异性交往[(11.941±4.878)分]、爱情观[(15.098±4.180)分]与性观念[(8.892±2.988)分]患者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9.125±5.040)分,(11.761±5.202)分,(6.943±3.288)分,均P<0.01]。(4)自我分量表中,在童年期患者组自理性维度得分[(6.465±2.890)分]比对照组[(4.239±2.861)分]得分高(P<0.01),在童年与少年时期患者组自主性维度得分[(10.772±2.694)分,(11.347±2.621)分]较对照组[(8.011±4.039)分,(9.818±2.693)分]得分高(均P<0.01)。(5)思维方式分量表中,在童年期,患者组绝对化思维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谨慎维度中患者组在童年期与少年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6)意志力分量表的果断性维度中,患者组在少年期与青年期较对照组得分高(均P<0.01)。在青年期患者组自觉性维度得分比对照组得分高(P<0.01)。坚持性维度中,患者组在童年期与青年期较对照组得分高(均P<0.01)。(7)世界观分量表,动机、事业观与友谊观3个维度中,在少年期患者组比对照组得分高(P<0.01)。价值观维度中,在青年期患者组较对照组得分低(P<0.01)。结论强迫症患者童年时的教养方式中存在较多严厉与惩罚,导致童年呈现出胆气不足、人际关系不良、低自理自主性、高依恋性、思维绝对化及较多自我压抑等表现;在青少年时期,胆气的缺乏、自理自主性差、谨慎固执的思维会进一步加重并显现出较保守的性发展与传统的世界观。

  • 标签: 强迫症 忆溯性人格发展量表 人格发展 胆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大学生抑郁的人格特征和相关因素。方法:研究时间2020年2月-2022年6月,本院学生抽样发放610份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600份,进行一般资料问卷、大学生抑郁评定量表、大五人格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抑郁评定量表,低于16分共459人(健康组),占76.50%;≥16 分141人(抑郁组),占23.50%;USDS均分为(11.39±8.94)分。健康组学生心理、生理、社会、环境、健康状况、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抑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住地、是否接受过心理咨询、年级与大学生抑郁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大学生抑郁 人格特征 相关因素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咽喉反流性疾病(LPRD)患者的基本心理人格特征。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Minnesota muh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MMPI)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武汉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的187例LPRD患者(研究组)和75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的心理人格特征,其中研究组男性102例,年龄20~71(45.42±10.67)岁,女性85例,年龄18~65(40.97±11.53)岁;对照组男性41例,年龄18~67(41.08±12.03)岁;女34例,年龄20~65(42.55±12.78)岁。LPRD患者按质子泵抑制剂诊断性治疗8周后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组(79例)和有效组(108例),分析各组MMPI调查结果。采用SPSS 24.0 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PRD患者在Hs疑病量表、D抑郁量表、Hy癔病量表、Ma轻躁狂量表及外显性焦虑量表(Manifest Anxiety scale,MAS)的T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值分别为6.304、4.293、5.750、2.694、5.178,P值均<0.05)。对比79例治疗效果显效LPRD患者和108例治疗效果有效LPRD患者的MMPI测试结果,Hs疑病量表、D抑郁量表、Pt精神衰弱量表、附加量表中的Ma轻躁狂量表、MAS外显性焦虑量表的T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显效组患者的T分值均低于有效组患者。相关性分析显示,反流症状指数(RSI)评分与Hs疑病量表、Hy癔病量表、Ma轻躁狂量表、MAS外显性焦虑量表的T分值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21,0.402,0.393,0.581,P值均<0.05);反流体征评分(RFS)与Hs疑病量表、Hy癔病量表及MAS外显性焦虑量表的T分值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15,0.321,0.375,P值均<0.05)。结论LPRD患者与健康人群相比具有其特殊的人格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过度关注于自己、夸大病情、抑郁、敏感、心理问题躯体化、易怒狂躁等。LPRD患者无论是主观症状(RSI)还是客观体征(RFS)上的严重程度均与其心理人格特征存在相关性。

  • 标签: 反流,咽喉 人格 抑郁 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
  • 简介:摘要:人格的形成过程中,会受到诸如社会文化、家庭环境、教育状况以及社会同伴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家庭环境是对人格变化影响非常大的一种因素,文章重点就家庭环境因素,如家庭环境、家庭氛围以及家庭结构等方面对人格外向性的影响展开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家庭环境 人格 外向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试飞员选拔的年龄和飞行时间及人格特征,为制订试飞员选拔技术规范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随机抽取36名试飞大队试飞员,从中选取飞行时间≥2 500 h的30名试飞员进行访谈,对访谈资料编码整理,形成试飞员选拔的年龄及飞行时间。36名试飞员完成卡特尔16人格因素测验(Cattell's 16 Personality Factor,16PF)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MMPI)评估,按照年龄分为30~39岁组和40~49岁组,比较不同年龄组试飞员16PF和MMPI得分。结果歼击机试飞员选拔年龄适用条件为30~35岁,飞行时间为1 000 h以上;轰炸机及运输机试飞员选拔年龄适用条件为30~35岁,无飞行时间限制;两类试飞员选拔均应符合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体格要求。MMPI得分中,30~39岁组试飞员的校正量表得分显著高于40~49岁组(U=97.50,P=0.040),精神分裂量表得分则显著低于40~49岁组(U=95.50,P=0.035),其他人格特征量表得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不同机种试飞员选拔对飞行时间的要求不同。不同年龄段试飞员人格特征差异不显著,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试飞员选拔的年龄标准。

  • 标签: 交谈,心理学 MMPI 年龄 飞行时间 人格特征 试飞员
  • 简介:摘要职业潜水员作为一个特殊职业群体,具有其独特的个性品质特点和要求。笔者综合国内外职业潜水员人格特质相关研究,对潜水员人格特质总体概况、常用测量工具以及人格特质与其工作表现、心理健康状况、潜水事故及相关疾病等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和梳理,以期为职业潜水员心理选拔、卫生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 标签: 人格特质 职业潜水员 心理行为表现 潜水事故 心理选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焦虑性抑郁症患者的人格特质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2011年12月至2014年10月纳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就诊的177例首发未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和社区招募的185例健康对照(健康对照组)。根据焦虑/躯体化因子得分是否≥7分,将抑郁症患者分为焦虑性抑郁症组(n=92)和非焦虑性抑郁症组(n=85)。采用大五人格量表简化版(neuroticism extraversion openness five-factor inventory,NEO-FFI)、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对被试进行评估。使用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使用协方差分析比较三组人格维度得分的差异,使用Logistic回归、线性回归和广义线性模型分析人格维度与焦虑性抑郁的关系。结果三组被试在神经质(F=108.863,P<0.01)、外向性(F=86.357,P<0.01)、宜人性(F=50.615,P<0.01)、责任感(F=24.730,P<0.01)四个维度的得分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焦虑性抑郁组[(43.05±8.92)分]和非焦虑性抑郁组[(39.85±7.21)分]的神经质得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30.16±6.25)分](均P<0.01,Bonferroni校正);外向性[(31.22±6.33)分,( 32.61±6.83)分]、宜人性[(38.66±5.80)分,(39.46±6.19)分]、责任感[(39.75±6.89)分,( 38.85±7.26)分]得分均低于健康对照组[(40.29±5.37)分,( 44.79±4.68)分,( 44.09±5.66)分](均P<0.01,Bonferroni校正);焦虑性抑郁症组的神经质得分高于非焦虑性抑郁症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Bonferroni校正)。控制年龄、性别及受教育年限,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神经质(B=0.082,OR=1.085,95%CI=1.020~1.154,P=0.009)和责任感(B=0.060,OR=1.062,95%CI=1.006~1.120,P=0.028)维度得分为抑郁症患者出现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焦虑性抑郁症患者NEO-FFI神经质维度得分对HAMD-17焦虑/躯体化因子分(B=0.055,95%CI=0.021~0.089,P=0.002)和认知障碍因子分(B=0.074,95%CI=0.023~0.125,P=0.005)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相对非焦虑性抑郁症患者,焦虑性抑郁症患者具有更高的神经质水平,且神经质水平对其焦虑症状、认知障碍有正向预测作用。高神经质和高责任感水平可能是抑郁症患者出现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

  • 标签: 抑郁症 焦虑 人格 神经质 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冲动型人格障碍患者在护理期间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应用针对性护理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医院收治的冲动型人格障碍患者中选取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总的来看,冲动型人格障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涉及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自残、伤人、破坏物品以及自杀,其中,研究组出现相关问题的比例低于对照组;经护理,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所提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存在统计价值(P

  • 标签: 冲动型人格障碍 针对性护理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作者: 谢婷婷 孙红 徐金华 吴永青 韦琬 常诚 吕航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院·整合医学学院,南京 210023,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南京 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江苏省中医院眼科,南京 210004,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眼科,南京 210008,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南京 210028,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江苏省中医院神经内科,南京 210004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人格特质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关联规律,为制定综合性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7~11月在南京市5家医院眼科就诊的117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调查对象(急性89例,慢性28例),使用A型行为类型量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中文版与一般资料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运用Weka3.8.5软件中Apriori算法挖掘其关联关系。结果(1)原发性急性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A型行为类型量表总分分别为(32.48±6.43)分、(27.54±6.49)分,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总分分别为(101.69±11.83)分、(97.79±7.78)分。(2)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与A型或偏A型人格(包括时间紧迫感特质、敌意情绪特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包括压力管理障碍、人际关系管理障碍、自身健康责任感良好、饮食营养摄入充足)存在正向关联关系(均支持度>0.1、置信度>0.6、提升度>1.0),而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与B型或偏B型人格(包括耐心、平和特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包括压力管理障碍、人际关系管理障碍、自身健康责任感良好、饮食营养摄入充足)存在正向关联关系(均支持度>0.1、置信度>0.6、提升度>1.0)。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与人格特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关系密切,其综合性治疗方案可采取心身并重的措施以及对患者进行分类健康管理。

  • 标签: 青光眼 人格特质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 关联规则 数据挖掘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交互作用的应激中介模型,明确D型人格对冠心病患者斑块易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5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收治的38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D型人格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应激评价量表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同时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评估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处的斑块特征。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D型人格冠心病患者斑块易损性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结果本研究冠心病患者中,D型人格者138例,易损斑块组200例。易损斑块组的D型人格得分、焦虑、抑郁、消极应对和认知评价得分均高于非易损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易损斑块组的积极应对得分低于非易损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D型人格可通过认知评价(β=0.588,P<0.01)及消极应对(β=0.189,P<0.05)对斑块易损性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中,认知评价(β=-0.061、0.121;P<0.01)及消极应对(β=-0.124、0.031;P<0.01)对斑块易损性有间接效应;消极应对(β=0.215,P<0.01)、心理反应(β=0.241、-0.150;P<0.01)和生理反应(β=-0.321,P<0.01)对斑块易损性有直接效应。结论D型人格冠心病患者的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等可通过多种路径影响斑块易损性。因此,临床上加强对D型人格的筛查可早期识别斑块易损性发生的高危人群,同时应对此类人群进行个性化、系统化心理行为干预,从而将冠心病的防治关口前移。

  • 标签: 冠心病 D型人格 斑块易损性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 结构方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短视频媒体使用倾向的潜在类别及人格特质对其潜在类别的影响。方法2022年3月,采用青少年人格五因素问卷和问题性短视频媒体使用量表对1 362名青少年进行调查。采用SPSS 26.0进行数据整理与描述统计;采用Mplus 8.3进行潜在剖面分析(latent profile analysis,LPA),以探索青少年短视频媒体使用的潜在类别,并使用回归混合模型(R3STEP)探讨不同类别短视频媒体使用和人格特质的关系。结果青少年的短视频媒体使用倾向可分为4个潜在类别(按占比由低到高):"问题倾向短视频使用型"(C4,11%)、"安全倾向短视频使用型"(C3,21%)、"社交倾向短视频使用型"(C1,29%)和"过渡倾向短视频使用型"(C2,39%)。不同人格特质在短视频媒体使用倾向的4个潜在类别上有不同的影响,以C3作为参考,发现开放性(OR=1.95)是C1的促发预测因子,神经质(OR=0.72)是C1的保护预测因子;谨慎性(OR=0.46)是C2的保护预测因子,神经质(OR=1.60)是C2的促发预测因子;谨慎性(OR=0.33)是C4的保护预测因子,神经质(OR=3.24)是C4的促发预测因子。结论中国青少年的短视频媒体使用倾向中存在4种不同潜在类别,分别是"安全型"、"社交型"、"过渡型"和"问题型",进一步研究发现,人格特质对不同类别的青少年的短视频媒体使用倾向影响差异显著。本研究提示,应合理引导"过渡型",干预"问题型",重点帮助高神经质人格特质的青少年有效调节负面情绪,降低问题性短视频使用情况的产生。

  • 标签: 潜在剖面分析 人格特质 短视频媒体使用倾向 青少年 回归混合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产前抑郁状况与人格、妊娠压力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3月在该院或在产科住院的符合调查要求的290名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确诊产前抑郁分为对照组(正常情绪组,n=245)与观察组(产前抑郁组,n=45),对比两组孕妇的人格状况与压力大小情况。结果观察组的P量表E量表,L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但N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压力源1、压力源2、压力源3、其他压力总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产前抑郁的相关因素有人格P、E、L、N评分,压力源1、压力源2、压力源3(P<0.05)。结论产前抑郁症的发生与孕期压力应激及孕妇的个性特征有关,医务人员应充分重视,将心理评估纳入产前检查。

  • 标签: 孕妇 产前抑郁 人格 妊娠压力
  • 简介:摘要: 目的:了解ICU医务人员死亡应对水平与大五人格相关性分析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死亡应对能力量表(Coping With Death Scale,CDS)、人格五因素量表(Five Factor Model,FFM)对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ICU86名儿童重症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并分析ICU医务人员死亡应对水平与大五人格相关系分析的影响因素。结果:重症医务人员死亡应对总分为134.94±28.52分,大五人格总分为179.87±7.98分;其中两者相关性分析显示:神经质性格与死亡应对能力呈负相关,外侵性性格与死亡应对能力呈正相关,开放性性格、友善性性格及严谨性性格与死亡应对能力没有明显相关性且差距较大。结论:ICU医务人员死亡应对能力与人格特质存在较大相关性,护理管理者应根据医务人员不同性格特点,针对性开展适宜继续死亡教育,提升ICU医务人员死亡应对能力水平。

  • 标签: ICU 医务人员 死亡应对 大五人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军校医学生主动性人格、心理弹性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考察心理弹性在主动性人格与成就动机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骨干身份对这一中介作用的调节效应。方法采用主动性人格量表、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以及成就动机量表对109名军校医学生进行测量。采用SPSS 26.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①军校医学生主动性人格、心理弹性与成就动机三者总得分之间显著相关(均P<0.01);②主动性人格能显著预测成就动机水平(a=0.454,P<0.001),心理弹性能显著预测成就动机水平(b=0.231,P=0.019);③心理弹性在主动性人格与成就动机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c’=0.300,P=0.003);④骨干身份调节了心理弹性对成就动机的作用(index=0.338,95%CI为0.057~0.881)。心理弹性在主动性人格与成就动机之间的中介效应对于骨干学员影响显著(Effect=0.381,95%CI为0.085~1.005),而对非骨干学员影响不显著(Effect=0.043,95%CI为-0.069~0.252)。结论军校医学生主动性人格部分可以通过心理弹性影响成就动机水平,这一影响还受到骨干身份的调节,提示军校教育要从多方面提高学员的成就动机水平。

  • 标签: 主动性人格 成就动机 心理弹性 军校医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于首发抑郁症患者开展人格测试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6月-2021年8月我院接受治疗的85例首发抑郁症患者,以双色球的方式分为参照组(42例,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43例,心理护理干预)。分析临床中患者的人格测试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人格测试各项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与参照组相比较高(P

  • 标签: 心理护理 首发抑郁症 人格测试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