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2009年国际抗癫痫联盟发布了耐药性癫痫(DRE)的统一标准,通过治疗失败的AEDs数量、发作控制的标准、观察随访时间三个核心要素界定DRE。然而该标准在临床实际应用中仍存在问题,甚至尚有争议。文中从DRE定义的历史演变、核心要素、存在的问题对DRE的界定进行再思考,并提出部分DRE患者界定为慢性癫痫可能更恰当,以便为今后临床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癫痫 抗药性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产程的正确处理对于促进安全分娩、降低初次剖宫产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于正常和异常产程的认识、管理,近年来一直是学术界的焦点和热点。2014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在《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2014)》中引入新产程的理念并推荐以宫口扩张6 cm作为活跃期的标志。而在2020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联合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发布的《正常分娩指南》中,基于近几年发表的一些高质量的研究,则推荐以宫口扩张5 cm作为活跃期的标志。针对目前有关潜伏期与活跃期界定标准的争议,本文将对第一产程研究的发展史、特别是活跃期界定的变迁进行回顾及综述,阐明不同活跃期定义的依据及其变迁的循证医学证据,并就其对于临床实践的影响进行分析,旨在向临床医师更新产程处理中的理念,对产程的管理有更多的耐心和信心,以促进阴道分娩,降低剖宫产率,为母儿安全保驾护航。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乡村医生脆弱性内涵进行界定。方法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于2015年10—11月,在对乡村医生和卫生管理人员进行定性访谈的基础上,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初步界定的乡村医生脆弱性内涵进行咨询和论证。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两轮咨询分别咨询了20位专家和16位专家。经过两轮咨询,专家对7个咨询单元的认同率从74.29%提高到93.16%。结论界定了乡村医生的脆弱性,其是指乡村医生自身内在应对力和获得的外部支持力难以应对其受到的扰动的状态,其由乡村医生所受扰动力和对扰动的应对能力共同决定。

  • 标签: 卫生人力 乡村医生 脆弱性 内涵界定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采用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CSC)《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提出的超高危界定标准对住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降脂治疗需求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基于CSC和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合作的中国心血管疾病医疗质量改善项目。该项目是一项基于病例的注册登记研究,在全国158家三级医院和82家二级医院连续入选住院ACS患者,系统地收集患者的临床相关信息。本研究纳入该项目2014年11月至2019年7月入选的所有ACS患者,分析超高危ACS患者的比例和特征,入院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平均水平和距离新LDL-C目标值的差距,以及出院时患者接受降脂治疗的强度和联合用药的情况。结果共纳入104 516例ACS住院患者,其中75.1%(78 527/104 516)的患者符合CSC专家共识提出的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的标准,需要达到新的LDL-C目标。在超高危患者中,21.2%(16 651/78 527)的患者发生过≥2次严重ASCVD事件,78.8%(61 876/78 527)的患者发生过1次严重ASCVD事件合并≥2个高风险因素。超高危患者入院时LDL-C水平为(2.8±1.0)mmol/L,且93.4%(73 307/78 527)的患者入院时LDL-C水平≥1.4 mmol/L,未达到1.4 mmol/L目标值的患者LDL-C距目标值的中位距离为1.3(0.8,2.0)mmol/L。如果将患者入院时的LDL-C水平降低50%,预计有55.6%(43 632/78 527)的超高危患者LDL-C水平可以达标。在40 875例收集了出院处方中他汀类药物及剂量信息的患者中,93.5%(28 004/29 947)的超高危患者出院时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其中95.1%(26 632/28 004)的患者接受他汀单药治疗,91.1%(25 501/28 004)的患者接受中等强度治疗。结论约3/4的住院ACS患者属于超高危患者,9/10的患者入院时LDL-C水平高于新的LDL-C降脂目标,目前临床常规实施的降脂治疗措施和新的降脂治疗需求之间存在明显差距。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风险评估 超高危 LDL-C达标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国原发性膜性肾病(PMN)患者抗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抗体水平,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探讨更适合中国人的诊断临界值。方法入选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所有接受肾活组织检查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原发病分为原发性膜性肾病(PMN)组(包括特发性膜性肾病及原因未明的不典型膜性肾病患者)和对照组(除PMN以外的其他病理类型,包括继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回顾性收集和分析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入选者血抗PLA2R抗体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抗PLA2R抗体水平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PMN患者血抗PLA2R抗体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用Logistic回归模型法分析鉴别患者发生PMN的相关因素;用ROC曲线分析诊断PMN的优化临界值。结果共354例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PMN组114例,对照组240例。PMN组年龄(51.7±14.1)岁,男/女比例为2.2∶1。PMN组患者血抗PLA2R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6.87(1.88,57.26)RU/ml比1.43(1.20,1.62)RU/ml,P<0.001]。PMN患者血抗PLA2R抗体水平与24 h尿蛋白量(r=0.278,P=0.003)、尿红细胞(r=0.190,P=0.043)呈正相关,与血白蛋白(r=-0.149,P=0.114)、血肌酐(r=0.136,P=0.149)无相关。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设定抗PLA2R抗体的临界值为2.28 RU/ml时,鉴别PMN与其他病理类型的灵敏度为69.3%(95% CI 60.3%~77.0%),特异度92.9%(95%CI 89.0%~95.5%),曲线下面积0.859(95%CI 0.813~0.905,明显优于临界值为20.00 RU/ml(灵敏度46.5%,特异度97.5%)及14.00 RU/ml(灵敏度53.5%,特异度97.1%)。结论下调PMN主要致病抗体抗PLA2R抗体临界值至2.28 RU/ml,可提高鉴别诊断PMN与其他病理类型的灵敏度而不显著降低特异度。

  • 标签: 肾小球肾炎,膜性 受体,磷脂酶A2 诊断,鉴别 临界值 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
  • 简介:摘要: 伴随新一轮技术进步的新形势,为创新创造活动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重要的是要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当然,自主创新不是闭门造车,不是排斥学习先进,不是把自己封闭于世界之外,而应该更加积极的参与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用好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目前,部分企业对知识产权发展环境和形势仍认识不清,知识产权管理意识有待加强,本文重点就新形势下企业如何加强知识产权管理进行探讨研究。

  • 标签: 新形势 企业知识产权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