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自1959年建立如东县麻风病肪治所(现为皮防所)以来,通过“积极防治,控制传染”和采取“查、收、管、治、研”等综合防治措施.到1997年底,共发现麻风病患者355例,加外县迁人4例.共359例。其中TT289例(80.5%)、BT10例(2.79%)、BB8例(2.24%)、BL6例(1.67%),LL46例(12.82%)。已发现的病人中男252例.女107例,男女之比为24:1。病人分布在全县

  • 标签: 麻风病 病人 人中 患者 如东县 传染
  • 简介:目的了解阳东县辖区内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以及存在问题,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辖区内的6家集中式供水单位每季度1次,6家二次供水单位每年2次,按《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二次供水卫生规范》的要求选择监测点和采取水样,分散式供水每季度1次在全县(除县城外)的10个乡镇随机采取40份农户井水水样,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测指标的要求进行监测。结果集中式供水水质总合格率为83.0%(83/100),其中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分别为62.5%(15/24)、87.5%(21/24)、90.4%(4"7/52),主要超标指标是耗氧量、氨氮、总氮、嗅和味、浑浊度、游离余氯。二次供水水池水、末梢水合格率分别为58.3%(7/12)、54.2%(13/24),主要超标指标均为色度、游离余氯。分散式供水水质总合格率为73.8%(118/160),其中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茵群、菌落总数均监测水样36份.超标份数分别为6、2、3份,合格率分别为83.3%(30/36)、94.4%(34/36)、91.7%(33/36)。结论阳东县二次供水及分散式供水水质合格率较低,存在不同程度的微生物和有机物污染情况。今后政府应加大投入和监督力度,加强水源保护,提高供水单位的供水能力,逐渐扩大供水范围,使农村也能使用到安全可靠的饮用水。

  • 标签: 饮水 水质 卫生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掌握消毒现状,改进消毒与感染控制措施。方法按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样品采集、检测及卫生学评价。结果2009-2011年共采集1746份样品,合格1622份,合格率为92.90%。其中中心级以上医疗机构、民营医院、牙科诊所合格率分别为97.36%、93.21%和8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42,P<0.001)。同时不同监测项目监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91,P<0.001),室内空气监测合格率最低为78.88%,民营医院和牙科诊所是今后消毒监测工作的重点。结论如东县医疗机构消毒状况不容乐观,要全面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消毒效果监测,同时做好技术指导,减少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医疗机构 消毒质量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东县婴儿听力障碍分布特点及随访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县2011年-2015年婴儿听力障碍筛查资料,统计分析婴儿听力障碍比例及分布特点,随机将听力障碍婴儿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干预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介入随访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干预后听觉行为分级、言语可懂度分级及临床疗效。结果我县妇幼计生中心5年间共进行0-6个月婴儿听力筛查23922例,听力障碍婴儿120例,发生率为0.5%(120/23922)。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各项指标均更低,而听觉行为分级和言语可懂度分级都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访干预能有效改善听力障碍婴儿的听觉行为和言语可懂度,在婴儿听力障碍早期干预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婴儿 听力障碍 随访干预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惠东县2011年高考学生近视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为防治中学生近视提供依据。方法以今年参加高考体检的高三级全体学生为检查对象。调查方法1.视力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距离为5m,分别遮盖一眼检查另一眼。根据学生戴镜度数及插片验光判断近视度数。2.视力不良的标准裸眼远视力低于5.0者。近视度数<3D为轻度近视,≥3D~<6D为中度近视,≥6D为重度近视。结果受检学生视力不良率为79.66%。近视患病率为78.80%,其中男生近视率为75.17%,女生近视率为83.15%;轻度近视49.09%,中度近视27.58%,重度近视2.13%。结论当前高三学生近视眼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下一代的身心健康,卫生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宣传和教育,应从小开始积极防治。

  • 标签: 中学生 近视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巴东县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及其趋势以及高危食品种类,为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引起的疾病监控和预防工作以及食品安全的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GB4789和《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规定方法进行检验和评价。选取2016年巴东县出售的360份6种食品样品,按常规方法分离鉴定沙门氏菌、金葡菌、O157H7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以及蜡样芽孢杆菌。结果360份样品共检出致病菌53株,检出率为14.7%,其中各菌的检出率分别为沙门氏菌为0.55%、O157H7大肠埃希菌为0.83%、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为2.5%、蜡样芽胞杆菌为7.5%、金葡菌为3.1%、大肠杆菌为0.28%。结论巴东县市售的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致病菌污染相对比较严重的食品为肉及肉制品、餐饮食品和乳制品,其中导致食品污染的主要致病菌分别为蜡样芽孢杆菌、金葡菌、单增李斯特菌。

  • 标签: 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安全 风险监测
  • 简介:目的调查本地区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BH-2100钨舟原子吸收仪共检测5141份3~6岁儿童末梢血血铅含量,并对不同区域儿童的血铅水平、男女童血铅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城区组血铅水平为(69.05±23.90)μg/L;鞋工业乡镇组血铅水平为(75.85±26.40)μg/L;海岛山区组血铅水平为(65.29±22.00)μg/L;受检儿童中血铅浓度≥100μg/L有328例(6.38%);男童血铅水平高于女童,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儿童的血铅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鞋工业乡镇组较高;应加强对儿童血铅筛查,防止铅污染环境而影响儿童健康;在儿童保健中应科学合理地推行铅中毒的防治,改善儿童健康教育状况。

  • 标签: 儿童 血铅水平 城区与乡镇
  • 简介:近年来,肥东县城大大小小的超市如雨后春笋般地相继开业。为了使商品种类齐全,数量充足。一些超市便牺牲有限空间,而同时,又没注意通风设备的配置,给超市空气污染带来隐患。为了解各类超市空气细菌污染状况,特对各类超市进行监测。

  • 标签: 空气 污染 超市 细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和分析广西田东县农村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现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对农村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5个点共调查农村居民1026人,其中男性533人,女性493人。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为5.56%。钩虫、蛔虫和鞭虫感染率分别为5.46%、0.10%和0.10%。男、女性钩虫感染率分别为4.32%和6.69%,30~60岁年龄组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田东县农村居民的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流行虫种以钩虫为主。应积极开展综合性防控措施,进一步降低土源性线虫感染率。

  • 标签: 土源性线虫 农村居民 感染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肥东县2016年丙类传染病疫情流行特征,为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应用WPS2007软件,对2016年肥东县报告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肥东县2016年丙类传染病以其它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为主,占全年总发病数的99.4%。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年龄组,以散居儿童发病数最多,其次为幼托儿童和农民。丙类传染病一年四季均有病例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5-7月份,占全年构成比为39.9%。结论肥东县丙类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尤其应加强对其它感染性腹泻及手足口病的防控。

  • 标签: 丙类传染病 流行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孕产妇系统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县城区内三个社区(御笔、玉屏、龙泉)2010年10月至2012年9月30日期间分娩的280例产妇为调研对象,对孕妇保健手册的信息进行分析。结果280例调研对象全部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孕妇产前检查≥5次270例,占96.42%,≥8次163例,占58.24%,所有观察对象中正常孕产妇208例,,占74.28%,高危孕妇76例,占27.14%,出院后一次随访率为100%,正常产褥妇为256例,占91.42%,正常新生儿272例,占97.14%。结论社区孕产妇系统管理能有效地促进孕妇和新生儿的健康。

  • 标签: 社区 孕产妇 系统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监测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感染发生率,分析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及耐药性,用以指导临床治疗。结果1188例患者中检出支原体349例,其中UU阳性267例。UU感染对环丙沙星耐药66.42%,氧氟沙星52.30%;UU与MH混合感染者对克拉霉素的耐药88.59%,环丙沙星72.81%;MH感染对克拉霉素的82.89%,罗红霉素75.76%。结论临床上在该类疾病治疗中,对泌尿生殖道UU感染可首选克拉霉素;而对MH感染,UU、MH混合感染最好选用交沙霉素。

  • 标签: 解脲支原体 人型支原体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健康促进服务在预防0-3岁儿童超重和肥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所常规体检的325例婴儿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325例婴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为期3年的常规系统保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介入健康促进服务,比较两组身体形态指标、身体围度指标、血脂水平、监护人健康知识知晓率、超重和肥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腰臀比、体质量及体脂率等身体形态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臂皮脂厚度、腹部皮脂厚度、大腿围、臀围等身体围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监护人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而血脂水平、超重和肥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促进服务能有效降低婴幼儿血脂水平,减少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在预防婴幼儿超重和肥胖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儿童 超重 肥胖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掌握肥东县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知晓情况,为制定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及相关卫生政策提供有效依据。方法以全县7个中心乡镇为单位,随机抽取肥东县内15-69岁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以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测评。结果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2038份,收回有效问卷1932份,有效率94.8%。其中男性1067人,占55.2%,女性865人,占44.8%,男女性别比为1.21,平均年龄为45.3±26.3岁,以35岁~及45岁~年龄段较多,占总数的49.5%;其中汉族1915人,占99.1%;文化程度以初中、小学为主,分别占31.5%和24.7%。职业主要为农民,占68.9%,其次为工人,占7.9%。结论肥东县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理念知晓率较低,仅为63.9%,健康教育工作仍需加强,以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理念知晓率水平。

  • 标签: 健康素养 基本知识和理念 居民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肥东县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梅毒防控措施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方法 流行病学“三间”分析的研究方法。 结果  2015-2020年肥东县共报告3239例梅毒,梅毒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六年发病率升幅为99.86%,六年各年度间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3.904,P0.001);六年报告数居前六位的职业依次为农民、家务及待业、商业服务、离退人员、工人、其他,六种职业共报告病例3125例,占梅毒报告总数的96.48%;六年的地区分布中,居前十位的依次为店埠镇、撮镇镇、梁园镇、白龙镇、八斗镇、古城镇、石塘镇、长临河镇、牌坊乡、众兴乡,前十位总数为2531例,占六年发病总数的78.14%。 结论 2015-2020年肥东县梅毒发病率上升明显,升幅高达99.86%,说明我县梅毒疫情形势在较长时间内依然十分严峻,必需继续加大加强我县梅毒的防治工作,尤其要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重点干预工作,即加强对梅毒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从而有效遏制梅毒的高流行状态。

  • 标签: 梅毒  流行病学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景东县广大农村妇女的健康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善,前来就诊的往往都是一些重疾患者。她们为什么不早来诊治呢?为什么要把病拖大了才来就诊呢?为了弄清症结所在,笔者利用坐诊,下乡出诊之便通过走访农户,患者、患者家属以及座谈等形式对农村妇女卫生保健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笔者找到了景东县广大农村妇女保健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的原因所在,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对策。

  • 标签: 景东县 农村妇女 保健 现状 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