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激素替代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应用经醇贴片与口服戊酸雌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行激素替代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63例。A组患者应用经醇贴片,B组患者口服戊酸雌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结果临床妊娠率A组为55.7%(113/203),B组为58.4%(87/14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阳性率[63.5%(129/203)比65.8%(98/149)]、早期流产率[10.6%(12/113)比9.2%(8/87)]、异位妊娠率[1.8%(2/113)比4.6%(4/87)]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孕激素内膜转化日血清雌醇水平B组[(271.6±73.8) ng/L]显著高于A组[(209.5±65.9) ng/L, P=0.008]。结论激素替代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经醇贴片临床效果与口服戊酸雌醇相同,推荐用于有慢性肝肾功能疾病、血栓高危因素、血脂异常等情况的患者。

  • 标签: 雌二醇 激素替代 胚胎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腓骨瓣串联第足趾组合甲瓣移植修复桡骨并拇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1月到2019年12月,我科收治桡骨并拇指缺损患者4例,按术前设计切取对健侧腓骨瓣及第足趾组合甲瓣,将者串联后移植于受区,同时修复桡骨缺损和全形再造拇指,腓骨瓣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第足趾剩余组织组合覆盖趾创面。结果术后4例腓骨瓣及再造拇指全部存活,随访时间为10~16个月,平均13个月,外形美观,按Enneking系统评分:平均23分,功能恢复81%。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2例,良2例。供区外形、功能良好。结论游离腓骨瓣串联第足趾组合甲瓣能够一次手术解决多部位组织缺损,最大程度改善患肢功能,恢复肢体外观,术后效果满意。

  • 标签: 外科皮瓣 治疗结果 第二足趾 拇指再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局部穿支瓣修复股前外侧瓣供区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自2011年6月至2019年11月,我们急诊收治前臂或手部创面患者共15例,创面大小为5.0 cm×7.5 cm~8.5 cm×12.0 cm,采用股前外侧瓣游离移植修复创面,并设计穿支血管蒂顺行推进瓣、逆行旋转瓣等修复股前外侧瓣供区。股前外侧瓣大小为5.5 cm×8.0 cm~9.0 cm×12.5 cm,局部穿支瓣的大小为2.0 cm×3.0 cm~5.0 cm×8.0 cm。结果术后瓣均存活良好。随访时间为8~19个月,平均14.5个月。前臂或手部及股前外侧瓣供区修复后瓣外观满意,未见明显臃肿、色素沉着及瘢痕增生,质地与受区周围组织相近。瓣感觉未见明显减退。邻近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受限。结论局部穿支瓣修复股前外侧瓣供区,瓣设计灵活,限制少,手术方式简便,是股前外侧瓣供区有效的修复方式。

  • 标签: 外科皮瓣 治疗结果 穿支 皮瓣供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快速无痛试仪在小儿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纳入我院小儿门诊收治的100例试患儿,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传统试试验)与研究组(快速无痛试仪)。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试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而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更高(P

  • 标签: 小儿门诊 皮试 快速无痛皮试仪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旋转瓣和改良菱形瓣修复面部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的54例面部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27例,分别采用旋转瓣、改良菱形瓣。比较两组的术后切口长度、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比较切口长度,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满意度,试验组面侧颧颊部缺损患者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缺损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并发症发生率,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旋转瓣和改良菱形瓣修复面部缺损的疗效相当,临床上需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 标签: 面部缺损 旋转皮瓣 改良菱形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颞浅动脉额支和侧颌颈瓣在修复颧面皮肤癌术后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2例颧面皮肤癌患者术后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两种皮瓣修复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例患者颧面缺损采用颞浅动脉额支瓣修复,供区植皮。片完全成活,瓣部分毛发生长。随访3个月,外眦和下睑外侧肿瘤复发,继以放疗,肿瘤得以控制,瓣未见放射性溃疡。1例患者颧面缺损采用侧颌颈瓣辅以颞浅动脉分支瓣修复,瓣完全成活,供区直接缝合修复。受区继以放疗,未见瓣溃疡、坏死。术后随访1年,外形满意,肿瘤无复发。结论颞浅动脉额支和侧颌颈瓣均能效修复颧面皮肤癌术后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均能耐受放疗,应用时需充分认识两种皮瓣特点,扬长避短。

  • 标签: 皮肤肿瘤 手术 侧颌颈 颞浅动脉 皮瓣 软组织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岛状瓣及其组合瓣在外鼻肿瘤切除后鼻翼缺损一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6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11例外鼻肿瘤切除后存在鼻翼贯通或全层缺损的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51~89岁。依据鼻翼缺损范围,选择岛状瓣、岛状瓣联合鼻唇沟瓣或V-Y推进瓣、岛状瓣联合双叶瓣等进行修复。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分析治疗效果。结果11例患者瓣全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随访5~59个月,鼻部外观及通气功能良好,肿瘤无复发。结论对于外鼻肿瘤切除后鼻翼缺损的患者,选择适合的岛状瓣或组合瓣进行修复,可以重建较为理想的鼻部外观和功能。

  • 标签: 鼻肿瘤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支链瓣手术对手指创伤软组织缺损患者治疗效果、术后疼痛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12月124例手指创伤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开展支链瓣手术,对照组腹部带蒂瓣修复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术后疼痛、瓣恢复情况等指标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1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64%,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血运观察次数、皮肤颜色相近度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手指创伤软组织缺损无法利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利用腹部带蒂瓣修复手术治疗时间长、患者术后疼痛严重,对患者开展皮质链瓣手术治疗效果更高,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手指创伤软组织缺损 皮支链皮瓣手术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吻合血管的第掌背动脉(second dorsal metacarpal artery,SDMA)瓣修复手指掌侧皮肤伴双侧指固有神经、动脉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我们对11例手指掌侧皮肤伴双侧指固有神经、动脉缺损患者采用SDMA瓣修复创面,瓣近端切断的SDMA与创面远端的指固有动脉吻合,取手背桡神经浅支桥接修复指固有神经,重建手指末梢血运及感觉。结果术后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0~18个月,平均16个月,1例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瓣均顺利存活,术后瓣外观、质地良好。伤指末梢血运好,指腹的温度、颜色与周围皮肤基本一致。指腹皮肤两点分辨觉为7~10 mm,平均8.8 mm。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功能:优9例,良2例。结论应用吻合血管的SDMA瓣及神经移植修复手指掌侧皮肤伴指固有动脉、神经缺损,在一期修复手指缺损创面的同时重建患指末梢血运及感觉,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较好的修复方法。

  • 标签: 指损伤 外科皮瓣 第二掌背动脉 显微外科手术
  • 作者: 吴晓瑾 张振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1年第02期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皮肤科,上海 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皮肤科,上海 20001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激光美容科,上海 200011
  • 简介:摘要秒激光具备秒级的脉宽,更精确的光热作用及光机械作用使其具有停工期较短,术后红斑、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较轻的优点,更适合肤色较深人群的治疗。对文身、太田痣及褐青色斑,秒激光已超越传统调Q激光成为首选;对面部年轻化而言,秒激光可联合使用其点阵模式与平光模式,更针对性地改善光老化。针对瘢痕,秒激光与传统非剥脱点阵激光疗效相当,更适用于治疗伴有色素沉着的轻中度凹陷性瘢痕。

  • 标签: 皮秒激光 色素增多性疾病 年轻化 瘢痕 文身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含神经的改良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带蒂瓣修复虎口挛缩的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我科自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31例虎口中重度挛缩患者,彻底松解虎口挛缩后,以尺骨茎突上1.5~2.5 cm处为旋转点,根据虎口处软组织缺损面积设计含神经的改良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带蒂瓣逆行转移。软组织缺损面积为4 cm×2 cm~15 cm×6 cm,瓣切取面积为5 cm×2 cm~16 cm×6 cm。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修复。结果31例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瓣无明显色素沉着、质地弹性好、外形美观,虎口挛缩均得到纠正,拇指对指、对掌、外展、内收功能均得到改善,腕部功能活动正常。依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优12例,良17例,可2例。瓣均恢复保护性感觉,达S2~S3。供区仅遗留植皮瘢痕。结论含神经的改良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带蒂瓣是修复虎口挛缩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案。

  • 标签: 外科皮瓣 治疗结果 虎口挛缩 骨间背侧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深度烧伤后瘢痕增生挛缩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以来, 我院对38例患者,埋置38个扩张器,容量为250-600毫升,扩张时间4-6个月。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扩张多余皮肤,修剪成全厚片移植修复大面积严重烧伤或深度烧伤后四肢关节、颈部瘢痕增生、挛缩畸形。一期于躯干、四肢残余正常皮肤或表浅性瘢痕皮肤皮下埋置扩张器,期将瘢痕切除或松解,将扩张片取皮鼓修剪成全厚片移植修复创面。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26例患者手术无并发症疗效满意,余6例分别出现不同的并发症,其中3例为局部出血,血肿形成,经局部加压或次手术清除血肿后好转,1例局部感染,经抗炎后好转,1例扩张术后局部积液,1例扩张器外露。经积极处理后症状得到改善。结论 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深度烧伤后瘢痕及大面积烧伤后瘢痕增生挛缩,方法确切,疗效满意。

  • 标签: 皮肤器 大面积烧伤 深度烧伤 瘢痕增生 挛缩畸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脉冲氧化碳点阵激光(UFCL)微孔透导入醋酸曲安奈德(TAA)治疗早期增生性瘢痕的效果。方法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早期增生性瘢痕患者90例,男46例、女44例,年龄18~60岁。以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30例)、对照A组(30例)、对照B组(30例)。对照A组应用UFCL治疗,对照B组采用水光注射仪导入TAA治疗,研究组予以UFCL联合TAA治疗,均治疗6个月。比较3组治疗后6个月的有效率,应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估增生性瘢痕状态,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治疗前、后疼痛度,以5级满意度进行患者治疗满意度主观评价。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早期增生性瘢痕均有效,且研究组有效率(93.3%,28/30)高于对照A组(70.0%,21/30)、对照B组(66.7%,20/30)(P<0.05)。(2)治疗前3组瘢痕色泽、厚度、柔软度、血管分布评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上述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3)3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4)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结论UFCL微孔透导入TAA能有效治疗早期增生性瘢痕,显著改善瘢痕增生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激光疗法 瘢痕 激光,气体 曲安奈德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足底内侧瓣(MPF)串联股前外侧瓣(ALTF)修复足底负重区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4月至2019年8月,采用游离MPF串联ALTF修复足底负重区大面积软组织缺损8例,创面累及后足及周围4例,前足及周围3例,全足1例,其中串联瓣修复足跟5例,修复前足跖底3例。创面缺损面积15.0 cm×10.0 cm~26.0 cm×22.0 cm;切取MPF面积为6.0 cm×5.0 cm~8.0 cm×6.5 cm,供区均采用全厚片移植修复;ALTF面积15.0 cm×7.0 cm~27.0 cm×11.0 cm,供区2例直接拉拢缝合,6例取腹部全厚片移植修复。术后通过门诊、微信随访。结果本组8例串联瓣及供区植皮均成活,仅有1例ALTF出现远端缘坏死,经换药后痂下愈合。术后8例均获得随访9~18个月,瓣弹性可,质地良好,MPF均恢复痛、触觉,ALTF恢复部分触觉,负重、行走功能良好。末次随访均采用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结果优4例,良3例,可1例。结论采用游离MPF串联ALTF对足底负重区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进行针对性修复,可很好的恢复足部负重、行走功能,临床效果良好,是理想的修复方法之一。

  • 标签: 足底内侧皮瓣 股前外侧皮瓣 足底 软组织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浆修复中厚供区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火焰烧伤或热液烫伤患者18例,其中男15例、女3例,年龄(45±6)岁。患者均采用大腿中厚修复,中厚切取后形成面积为(121±33)cm2创面。将每例患者中厚供区创面分成面积相等的2个创面,采用抛硬币法分为自体浆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各18个创面。自体浆组创面采用由自体中厚移植后剩余的碎皮片制成的浆治疗,常规治疗组创面常规覆盖凡士林纱布,并用无菌纱布包扎固定。术后3、7、14、21 d,观察2组创面愈合情况,并计算创面愈合率。记录2组创面愈合时间。术后3、7、14、21 d,观察2组创面皮下积液、感染等发生情况;术后3个月,观察2组创面破溃等发生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估2组创面瘢痕形成情况。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χ2检验、成组t检验。结果2组创面术后3、7 d均未见愈合。自体浆组术后14、21 d创面愈合率分别为(29.8±2.5)%、(95.6±4.7)%,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25.8±2.9)%、(82.6±8.9)%,t=4.3、5.6,P<0.01。自体浆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1.8±1.6)d,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的(25.6±2.0)d,t=6.24,P<0.01。 术后3、7、14、21 d,2组创面均未发生皮下积液或感染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自体浆组创面愈合后2例发生破溃,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的12例(χ2=11.688,P<0.01),破溃创面经常规换药后愈合。术后6个月,自体浆组创面VSS评分为(9.1±1.1)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的(11.3±1.2)分,t=-5.75,P<0.01。结论将自体中厚移植后剩余的碎皮片制成浆回植中厚供区创面,能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质量,降低瘢痕增生程度,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伤口愈合 瘢痕 中厚皮供区 自体皮浆
  • 作者: 张天浩 王之江 林涧 刘蔡钺 吴立志 郑和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07
  • 出处:《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21年第01期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创面防治研究中心 20215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骨科 20215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 200011,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浙江省台州医院手足显微外科 317000,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比较医学科,福州 350025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腘窝直接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瓣转位修复腘窝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收治的9例腘窝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男6例,女3例,年龄25~73岁,平均49.6岁,腘窝缺损创面为6.5 cm×3.5 cm~17.0 cm×8.5 cm。根据解剖学基础,结合腘窝缺损创面的位置、大小、形状,设计并切取腘窝直接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瓣转位修复腘窝缺损创面,瓣面积最大为18.0 cm×10.0 cm,最小为7.5 cm×4.5 cm。根据瓣成活、感染控制、弹性色泽、外观形态、供区瘢痕、皮肤感觉、膝关节活动功能、患者认可度等情况,对患者术后疗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9例瓣术后全部顺利成活,供、受区伤口一期愈合,其中2例瓣远端发生皮缘坏死,给予换药处理后完全愈合。术后均获6~60个月随访,平均33个月,瓣成活优良,形态满意,色泽、弹性、质地与周围正常皮肤接近,供区瘢痕较小。疗效评价:满意8例,一般1例,无不满意。膝关节功能优7例,良1例,可1例。瓣肿胀评级,早期:Ⅰ度6例,Ⅱ度2例,Ⅲ度1例,Ⅳ度0例;后期:Ⅰ度8例,Ⅱ度1例,Ⅲ度0例,Ⅳ度0例。结论腘窝直接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瓣移位修复腘窝缺损创面方法简便、安全可靠、损伤较小,易于推广,是修复腘窝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 标签: 穿支皮瓣 腘动脉 创伤和损伤 腘窝 腘窝直接皮动脉 螺旋桨皮瓣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全厚片移植及大张厚中厚移植对烧伤后手外形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 46例 Ⅱ~Ⅲ度手烧伤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23例。观察组采用全厚片移植术治疗, 对照组采用大张厚中厚移植治疗, 术后随访观察2年, 比较两组患者手外形功能恢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6个月手外形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6.96%, 高于对照组的60.8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年, 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厚片移植和大张厚中厚移植均是治疗手深度烧伤的有效手段, 远期疗效较好;但全厚片移植对患者术后早期改善手活动度, 缓解瘢痕、挛缩畸形和色素沉着症状等方面明显更优。

  • 标签: 手部 烧伤 全厚皮片移植 大张厚中厚皮移植 外形 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