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孔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I期缝合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孔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I期缝合术治疗的47例胆管结石患者的资料,总结分析孔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I期缝合术的护理方法。结论47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手术平均用时(1.98±0.43)h,术中平均出血量(82.15±12.38)mL。行手术治疗后,47例患者中,44例顺利康复出院,3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6.38%,其中2例胆漏,行充分引流后痊愈,1例胆总管残余结石,行内镜取石治疗后痊愈。结论对接受孔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I期缝合术的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术后不良症状的产生,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三孔法 腹腔镜 胆总管探查I期缝合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统计某甲医院I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抽取某甲医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的符合条件I类切口手术2555例,对其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55例I类切口手术中,1221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占47.79%。其中80例为联合预防用药,其余均为单用,术前给药1次的有1089例,占89.19%,用药时间﹤24h的有953例,占78.05%,用药时间﹤48h的有169例,占13.84%,用药时间≧72h的有99例,占8.11%%。抗菌药物品种7类11种,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头孢类,其次是青霉素类。结论该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但与卫计委的各项指标尚有差距,必须进一步加强干预管理促进合理使用。

  • 标签: I类切口手术 预防用药 合理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SYSMEX2100i与SYSMEX1000i2台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使两台血细胞分析仪之间的参数具有可比性。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一致性。方法用2台血细胞分析仪同时检测血细胞的WBC、RBC、HB、PLT值。用SYSMEX2100i血细胞分析仪作标准仪器,SYSMEX1000i血细胞分析仪作为对比仪器,每天选取用EDTA-K2抗凝的新鲜全血,分别在两台仪器上测定,并记录结果。用Excel2007软件对两台仪器的结果采取方法内离群点和相关分析,及回归方程Y=bX+a,求其相关系数,以EP9-A和CLIA'88为标准,判断两台仪器测定结果的临床可接受性。结果两台仪器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测得的结果相对偏差都在允许范围之内。结论同一实验室的不同仪器应定时进行对比,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全血细胞分析仪 比对试验 EP9-A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是数值变量资料统计推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应用最多的是单因素方差分析与双因素方差分析.就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而言,是将所有观察值的总变异按设计与研究的目的分解为两个或更多个部分.例如,单因素方差分析将总变异SS总分解为SS组内与SS组间,而双因素方差分析是将总变异SS总/分解为SS处理、SS区组与SS误差[1].以上不同来源变异的计算,如果利用目前各类教科书与参考书提供的计算公式,都离不开原始数值.当资料不提供原始数值,只给出各组的均数i、标准差si及样本例数ni时,上述不同来源的变异无法计算,方差分析便不能进行.尤其是医学期刊论文中,往往只提供各组的均数i、标准差si和样本例数ni,若要对方差分析的结论进行验证,现有的公式显然不能满足这个要求.本文通过标准差与离均差平方和之间的关系,导出一套利用均数、标准差及样本例数进行多个样本均数比数的方差分析F值的计算公式,不仅计算简单,而且易于理解.

  • 标签: 样本均数比较 方差分析 卫生统计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Graves’甲亢131I治疗后甲减患者发生甲减的原因。方法Graves’甲亢服用131I治疗后发生甲减患者176例(甲减组)和139例健康正常人(健康正常人组)4小时和24小时甲状腺摄131I率测定相比较。结果甲亢131I治疗后发生甲减患者4小时甲状腺摄131I率和24小时甲状腺摄131I率分别为(9.72±2.71)%和(19.12±5.24)%。健康正常人4小时甲状腺摄131I率和24小时甲状腺摄131I率分别为(10.14±2.83)%和(18.93±5.65)%。两组比较4小时和24小时甲状腺摄131I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亢131I治疗后甲减患者主要与甲状腺合成障碍有关,并不是甲状腺吸收碘障碍所引起,不能以补碘的方式代替甲减药物,而应当及时甲减替代治疗。

  • 标签: 甲亢 甲减 131I治疗 甲状腺摄131I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典型Stickler综合征I型患者的临床表现和遗传学病因,为患者基因诊断、遗传咨询、产前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研究。收集3个典型Stickler综合征I型家系患者的临床表型资料,采集患者及家系其他成员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筛查可疑基因变异,对候选变异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并检测家系全部受检者变异携带情况。通过人类基因变异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检索候选变异的致病性报道情况,依据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学院与分子病理学协会(ACMG)指南判断致病性及等级。依据先证者相关变异结果对孕妇行产前诊断。结果:纳入研究的3个家系均检测到Stickler综合征I型致病基因变异。家系1患者携带COL2A1基因c.1693C>T(p.R565C)杂合变异,家系2患者携带COL2A1基因c.2862C>T(p.G954=)杂合变异,家系3患者携带COL2A1基因c.2355+1G>A(splicing)杂合变异。这3个基因变异经保守性分析、功能预测并依据ACMG指南逐一打分判断为致病性变异。结论:全外显子组测序等分子遗传检测技术对非典型Stickler综合征I型的病因学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3个家系患者均找到遗传学病因,在基因水平确诊非典型Stickler综合征I型。

  • 标签: 高度近视 视网膜脱离 白内障 失明 COL2A1基因
  • 简介:目的:了解革兰阴性杆菌高产I型β-内酰胺酶(AmpCs)与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方法:应用维试验提取法,以头孢西丁为底物测定细菌高产AmpCs;应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表型确证试验测定ESBL。结果:381株革兰阴性杆菌AmpCs和ESBLs的发生率分别为:大肠埃希菌2.0%(2/102)、31.4%(32/102),肺炎克雷伯菌1.4%(2/142)、38.0%(54/142),阴沟肠杆菌57.4%(31/54)、66.7%(36/54),粘质沙雷菌53.8%(7/13)、61.5%(8/13),枸橼酸杆菌属37.5%(6/16)、50%(8/16),变形杆菌属7.1%(1/14)、28.6%(4/14),铜绿假单胞菌16.7%(5/30)、33.3%(10/30),不动杆菌属11.1%(1/9)、66.7%(6/9)。结论,革兰阴性杆菌均有不同程度产高产I型β-内酰胺酶(AmpCs)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对其进行监测,有助于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 标签: 三维试验提取法 测定 革兰阴性杆菌 I型β-内酰胺酶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UF-1000i临床标本检测复查条件。方法对UF-1000i五项指标(WBC、RBC、BACT、EC、CAST)重复性、线形及携带污染率等性能作出评价论证,对尿样镜检并探讨UF-1000i复查条件。结果经配对资料的X2检验,说明本文复查条件与相应镜检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复查率为10.5%。结论UF-1000i尿液分析仪具有优良的临床检测性能,能满足临床检测需要,减少病理标本漏检以及不必要的镜检复查。

  • 标签: UF-1000i 性能 复检条件
  • 简介:院外静脉溶栓治疗AMI方法 ,静脉溶栓治疗AMI简单,一院外诊断AMI需要快速、准确

  • 标签:
  • 简介:摘要Ⅰ型干扰素病是近10年来概念较新的一组疾病,隶属于免疫缺陷病中的自身炎症性疾病,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多样,临床不易识别,且诊断较为困难。现以较短篇幅对该类疾病的概念、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做一介绍,以期增加临床医师对其的认识,从而达到早识别、早检测、早明确、早干预的目标,造福于更多此类患者及其家庭。

  • 标签: 自身炎症性疾病 Ⅰ型干扰素病 JAK抑制剂
  • 简介:本刊从2003年起开辟继续教育园地栏目,以专家论坛及问答的形式对一些医药知识进行介绍,旨在提高医师、药师、护师们的合理用药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病人。每期有问答题,请读者裁下本期问答题(复印无效),连同本人的答案于2014年4月25日前寄回本杂志社,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长海路168号,邮编200433。回答正确者由上海市药学会颁发继续医学教育Ⅱ类学分。2013年第6期的学分将与2014年第1~5期的学分一起统计。请将学分证工本费5元(无发票)寄到本杂志社,若要求以挂号信邮寄学分证,需寄8元。另外,经申请并获同意,参加本刊全年(共6期)继续教育园地答题的读者,可获得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盖章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Ⅱ类)5分,工本费15元(无发票)。如需此类学分的读者请在答题时注明。

  • 标签: 华法林 抗凝治疗 房颤
  • 简介:天生的免疫系统认识到通过编码germline的模式识别受体(PRR)入侵病原体,它得到天生的抗菌剂和煽动性的回答并且开始适应免疫控制或消除感染。像使用费的受体(TLR)和retinoic酸可诱导的基因(RIG-I)我是关键天生的有免疫力的PRR并且被精致的机制紧调整响应外国侵略者保证有益的结果。尽管许多在文学的焦点在发炎的蛋白质管理者的学习上,microRNAs(miRNAs)作为煽动性的过程的某些特征的重要控制器出现了。几miRNAs被TLR和RIG-I激活作为TLR并且RIG-I发信号的反馈管理者在myeloid房间和行为导致。在这评论,我们包括地讨论miRNA网络怎么对TLR并且RIG-I在煽动性的回答的开始和结束发信号和他们的角色作出回应的最近的理解。增加的证据也显示编码病毒的miRNAs和细胞的miRNAs在病毒的复制有重要功能并且招待抗病毒的豁免。

  • 标签: TLR 小分子RNA Toll样受体 miRNA 抗病毒免疫 炎症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I型胆管闭锁的外科治疗以及临床意义。方法2003—2011年,作者收治胆道闭锁患儿98例,其中伴有胆总管闭锁的I型胆管闭锁患儿5例,男3例,女2例,年龄62~127d。行胆囊-空肠吻合术2例,肝管-空肠吻合术3例。结果2例胆囊-空肠吻合术患儿退黄时间分别为术后10d和术后17d(退黄标准为总胆红素〈20μmol/L);3例肝管-空肠吻合术患儿退黄时间分别为术后20d、1个月和2个月(退黄标准同前)。术后随访时间1—5年;2例胆囊-空肠吻合术患儿术后未见黄疸反复。3例肝管-空肠胆道重建手术患儿中,1例术后未见黄疸反复,1例术后5个月出现黄疸,诊断为胆管炎,经抗炎治疗后好转;1例反复发作胆管炎最终选择肝移植。结论术中胆道造影是诊断胆道闭锁的金标准;如果术中造影证实为胆总管闭锁,且胆囊与左、右肝管通畅,主张采取胆囊-空肠吻合术。肝管-空肠吻合容易造成吻合口狭窄;过度解剖肝门对于术后恢复不利。

  • 标签: 胆道闭锁/外科学 胆汁淤积 肝内 治疗结果
  • 简介:AbstractPhenuiviridae, a member of the Bunyavirales order, can lead to significant human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Various phenuiviruses target specific cellular proteins and have strategies to counteract the effects of type I interferon (IFN).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phenuiviruses infection inhibits the synthesis of type I IFNs, and viral nonstructural proteins (NSs) had been further identified as an IFN antagonist.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 NSs proteins of Dabie bandavirus (DBV), Sandfly fever Sicilian virus (SFSV), and Uukuniemi virus (UUKV) can inhibit Sendai virus-induced activation of IFN-β promoter and phosphorylation of IFN regulatory factor 3 (IRF3). Moreover, detailed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phenuivirus NSs protein could directly interact with retinoic acid inducible gene-I (RIG-I) and degrade it via a proteasome-dependent pathway. In short, this study demonstrate a novel mechanism of phenuiviruses to resist host antiviral immunity, which may help understand these pathogens and suggest novel therapeutic approaches.

  • 标签: Phenuiviridae Innate immunity IFN signaling NSs RIG-I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60例腹腔镜检查和监视性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切除术(I型LAVH)的临床观察,探讨腹腔镜检查及监视在阴式子宫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进行I型LAVH术60例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时间、术中腹腔镜观察到的情况及所作的处理,术中出血情况、子宫重量等情况。结果58例I型LAVH手术顺利,其中2例因粘连致密考虑阴式手术困难,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70分钟(60—120分钟),阴式子宫切除前腹腔镜观察盆腔粘连约占50%,阴式子宫切除后腹腔镜观察盆腔情况后需要处理的约占20%,其中发现阴道残端渗血占15%;平均手术出血量为100ml(50—200ml),平均子宫重量为400g(300—450g)。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前腹腔镜检查可全面了解盆腔情况,尽一步评估手术方式,对有盆腔粘连的患者先行粘连松解,使膀胱剥离顺利安全,子宫切除术后对腹腔镜发现的盆腔疾病一并处理。阴道残端缝合后可再次通过腔镜观察盆腔有无出血及脏器损伤,降低了阴式子宫切除术的难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扩大了阴式子宫全切的适应症,所以阴式子宫切除术加腹腔镜检查和监视很有必要。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切除术
  • 简介:摘要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皮肤胶原的相关深入研究为治疗烧伤等创面的修复提供了新技术。

  • 标签: 胶原 创面修复
  • 简介:本文概述了我国建国50年来抗高血压药物的发展和使用状况,结合国外资料,重点对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进行了再评价,旨在为临床医师和药师提供较好的、合理用药的信息。

  • 标签: 抗高血压药物 分类 疗效 不良反应 利尿剂 Β受体阻滞剂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