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失语是脑血管病、颅脑创伤和脑肿瘤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临床症状。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hh,NIH)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80000人罹患失语。急性脑卒中后失语的发病率高达21%-38%。据初步估算,西方发达国家失语的年发病率和患病率分别为140/10万和180/10万。随着我国疾病谱的改变,脑血管病呈现明显前移的趋势,失语患者也正在快速递增。此外,失语恢复缓慢,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调查资料显示。失语的恢复需要〉2年的时间,而且比较困难.仅约有20%的患者可以完全恢复,严重地影响了患者与外界的交流能力,

  • 标签: 失语症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 西方发达国家 脑血管病
  • 简介:目前,学术界对失语的分类问题仍有不少争议,但以解剖一临床为基础将失语分为Broca失语、Wernicke失语、传导性失语、经皮质运动性失语、经皮质感觉性失语、经皮质混合性失语、完全性失语和命名性失语8种的分类法是被广为认可的。本文以此分类方法为理论基础,重点介绍了失语患者在自发性言语、命名、复述、听觉理解、阅读、书写等方面的临床表现,以及如何通过相应测试考察失语患者以上能力,从而对其进行鉴别和分类。

  • 标签: 失语症分类 解剖学 命名 自发性言语
  • 简介:摘要失语是由脑血管意外引起的脑损伤及因车祸、剧烈撞击等脑外伤后已获得的语言能力丧失或受损,及口语和(或)书面语言的理解、表达过程中的信号处理障碍。给予患者积极的治疗与良好的护理,使他们尽可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早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 标签: 失语症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中风失语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多为大脑中动脉或颈内动脉)致大脑一定区域发生器质性病变而造成的言语缺失,即口语、书面语的表达和理解障碍。具体表现为讲话困难或不能,语言的理解、语言的复述、对物体的命名及阅读和书写的障碍等方面。顽固性失语则是指失语患者超过3个月仍不康复者。

  • 标签: 中风 失语症 治疗
  • 简介:目的弗洛伊德在1891年对失语的精辟论断对于今天我们研究各种复杂的失语现象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弗洛伊德批评了早期失语理论的两种倾向:一种是完全用解剖学来解释失语,即“大脑定位学说”;另一种完全从心理学标准进行解释,将失语归为一种功能性常量的改变。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对失语的分类:纯粹的口头失语(purclyverbalaphasia),字符不能(asymbolicaphasia)和不可知的失语(agnosticaphasia)。这种考虑综合了解剖学和心理学的因素。

  • 标签: 失语症 解剖学 改变 早期 论断 大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卒中后失语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失语患者,抽签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行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脑卒中后失语患者行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缩减患者的康复时间,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大力度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失语症 康复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对汉语卒中后失语(PSA)的概念、病因、分类及经典大脑皮质定位、评估、汉语PSA失语类型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流程、治疗、康复、PSA产生及恢复的机制、预后及影响因素做了全面的阐述。本文强调了脑和血管的神经影像学评估及神经心理学评估对汉语PSA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必要性和意义;提出并提倡基于脑和血管解剖定位与语言区和语言障碍之间关系的"内外、前后二分法"为出发点,制定的汉语PSA的分类更适合指导脑卒中的临床治疗;以"四要素"作汉语PSA的诊断、分型和鉴别诊断,制定出的流程图使汉语PSA失语类型的确定不再困难。有益于给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康复训练方案,使患者受益。介绍了美金刚、吡拉西坦、多奈派齐等药物在PSA治疗中的应用,美金刚治疗PSA的国内外临床研究及作用机制,康复训练治疗的疗效机制。美金刚、吡拉西坦、多奈派齐等药物结合非药物疗法和康复训练,针对卒中后失语治疗的临床研究和应用值得推荐。

  • 标签: 卒中后失语症 汉语卒中后失语症类型 二分法 四要素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康复疗法用于中风失语的价值。方法: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本科接诊中风失语病人64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针灸康复疗法,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对比语言功能评分等指标。结果:关于语言功能评分,治疗结束时:试验组数据(132.54±6.51)分,和对照组数据(109.24±7.15)分相比更高(P<0.05)。关于总有效率,试验组数据96.87%,和对照组数据78.12%相比更高(P<0.05)。结论:中风失语用针灸康复疗法,语言功能改善更加明显,疗效提升也更为迅速。

  • 标签: 中风失语症 疗效 针灸 康复
  • 简介:摘要对5年来有关针刺治疗中风失语的临床研究文献,从临床选穴治疗研究方面进行综述,诸文献研究表明,针刺治疗中风失语疗效确切,但分析后发现,目前许多文献对于中风后急性、亚急性、慢性期各阶段的病理机制、中医证候类型分布情况以及药物与针灸的作用机制缺乏深入探索,并且目前研究多集中于临床治疗方面,实验研究极其缺乏,专业设计不严,忽视诸影响因素与针刺疗效关系的研究及其交互作用的研究分析等问题。

  • 标签: 中风 失语症 针刺治疗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所致的Broca性失语的言语特点,解剖机制及预后。方法选择2003年至2010年我科收治的13例Broca性失语患者,采用汉语失语检查法进行失语检查,同时行神经系统检查,常规实验室检查,及头颅CT、MRI检查。所有患者按原发病治疗。结果13例患者均有讲话吞吞吐吐,难以产生自发性语言。3例伴命名障碍;10例伴复述困难;11例诵读困难。3例头颅CT示优势半球额叶出血;头颅CT正常的10例中,9例头部MRI示优势半球额顶叶梗死、1例示优势半球脑室旁梗死灶。头颅MRI能明确失语的病灶。经积极治疗原发病,Broca失语预后较好。

  • 标签:
  • 简介:郑州市中心医院 450000 【 摘要 】 目的: 探讨言语治疗于脑卒中伴失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抽取我院 84 例脑卒中伴失语患者作为对象,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施以常规治疗、常规治疗 + 言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言语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 结果: 治疗后,两组语言功能评分比,观察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 p<0.05 );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并发发生率 21.43% 、 52.38% ,对比差异显著( p<0.05 )。 结论: 言语治疗于脑卒中伴失语中有重要作用,能明

  • 标签: 脑卒中伴失语症 言语治疗 言语功能评分
  • 简介:摘要:失语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诊断方法也种类繁多,检查耗时长,受患者主观影响较大,是法医学鉴定的难点。本文就近年来失语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供同行在失语鉴定时提供参考。

  • 标签: 失语症  法医学 司法鉴定  伤残鉴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康复应用于脑卒中失语(CVA AOH)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总共抽取80例病例展开研究,年限截止为2020.04~2021.06,均以CVA AOH确诊,对比研究以随机法展开,分为对比组(40例)与分析组(40例)。分析组应用中医康复,对比组应用语言康复训练。对比总有效率、满意率等数据,以评定效果。结果:对比2组数据,分析组总有效率、满意率均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中医康复应用于CVA AOH患者中能有效提高满意率和疗效,可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医康复 脑卒中失语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 ICF理念下失语命名障碍的精准康复。方法:从 2018年 8月 -2019年 8月本院收治的失语命名障碍患者中随机选择 10例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为这 10例失语命名障碍患者均实施 ICF理念单一被试实验法,对比两组失语命名障碍患者治疗前后的词语命名能力和 b16710口语词语命名等级。结果:经过治疗后, 10例失语命名障碍患者的词语命名能力以及 b16710口语命名等级明显提升,治疗前后失语命名障碍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ICF理念下对失语命名障碍患者进行精准康复治疗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治疗效果,患者的口语表达能够明显提升,词语命名能力有所改善,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ICF理念 失语症命名障碍 精准康复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并分析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的临床疗效及机理。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3年 10月~ 2015年 9月 94例中风失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抽签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 各 47例。参照组采用西医治疗, 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5.7%显著高于参照组的 72.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口语表达、听理解评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的临床疗效确切, 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 提高口语表达、听理解能力, 值得临床借鉴和普及。  

  • 标签:    中风失语症 机理 针灸  
  • 简介:颅脑外伤失语康复训练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1]。我院脑外科于1990年~1999年共收治颅脑外伤病人713例。对其中30例失语患者进行语言康复护理,取效较好。1资料与方法本组713例中,随机抽取失语患者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15~65岁。所有病例经CT检查诊断为颅脑外伤。康复在颅脑外伤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予系统的语言康复训练。方法:(1)心理护理:要激发患者康复的欲望。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康复训练。取得患者家属的合作。(2)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与家属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语言训练方案。治疗方案要有一定的进取性。在实行治疗方案过程中,以鼓励为主,多鼓励少纠正,以免挫伤患者进

  • 标签: 颅脑外伤 失语症 语言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运动性失语脑血栓患者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护理体会,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运动性失语合并脑血栓的患者共37例,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实验组,患者共有19例,该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方式来进行临床护理;另一组为对照组,患者共有18例,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法来进行临床护理。2组在经过4个月不同的护理干预之后,对其2组患者进行满意度查询,并将查询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组患者在经过4个月的护理干预之后,可以得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优胜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运动性失语脑血栓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方式对其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并且,患者的对这种护理模式较为满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 标签: 运动性失语症 脑血栓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