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通过高温焙烧和交联改性两种方法制备出改性膨润土,研究其在不同条件下对油田废水CODCr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改性膨润土对油田废水CODCr的去除效率有显著提高,最高可达65.32%。为膨润土的改性及其在油田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油田废水 膨润土改性 实验研究
  • 简介:将壳聚糖与膨润土结合,研制出一种复合吸附剂,并用于溶液中Cu2+的脱除,取得很好的效果,脱除率达到70%以上.通过X-射线衍射实验研究了改性膨润土的结构和改性机理.结果表明,膨润土的片状层结构未发生变化,壳聚糖仅吸附在膨润土的内外表面.该吸附剂具有投药量少、稳定性高、操作简单、无再次污染等优点.

  • 标签: 环境工程 膨润土 壳聚糖 负载 吸附 CU^2+
  • 简介:通过对膨润土的羟基铝改性实验大大提高了膨润土对染料废水的处理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改性膨润土对变色酸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对H酸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对T酸处理效果一般,对吐氏酸几乎没有效果。

  • 标签: 膨润土 变色酸 H酸 T酸 吐氏酸
  • 简介:为评价由酸雨、酸性矿山排水等环境污染导致的水体酸化及水体重金属联合作用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性效应,研究了不同pH值(pH:3、4、5、6、7和7.8)条件下Cu2+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水体及Cu2+单一存在时,酸对斑马鱼胚胎24h半数效应浓度值EC50为pH=3.65,Cu2+(pH=7.8)对斑马鱼胚胎24h—EC50为0267mg·L-1;当水体酸化及水体中的Cu2+共存时,较低的pH对Cu2+的生物毒性起协同作用,表现为随溶液pH的降低,各浓度Cu2+对斑马鱼胚胎的24h凝结率显著增高(P24h致死率=0.001),而斑马鱼胚胎96h孵化率显著降低(P96h孵化率=0.002),且不同浓度的Cu2+之间的生物毒性效应存在显著性差异(P24h致死率=0.0321;P96h孵化率=0.0028)。这说明酸性水体和Cu2+都显著影响斑马鱼胚胎的发育,且Cu2+在酸性水体中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显著增强。因此,在受重金属Cu2+污染的地区,如同时受到酸雨或酸性矿山排水等较低pH值和Cu2+的双重胁迫,较低浓度的Cu2+就能够对水生生物的生殖发育及水生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和危害。

  • 标签: 水体酸化 CU2+ 斑马鱼胚胎 联合生物毒性
  • 简介:啤酒废水具有有机物含量高、悬浮物浓度高、温度高、pH值变化大及可生化性较好等特点,生化处理成为国内外啤酒废水处理的主要工艺。公司采用“水解酸化-两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啤酒废水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废水pH在8~9,SS、CODCr、NH3-N平均浓度分别为710mg/L、1910mg/L、49mg/L时,处理后出水pH在6.5~8.5,SS、CODCr、NH3-N平均浓度分别为52mg/L、70mg/L、11mg/L,SS、CODCr、NH3-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96%、77%,满足啤酒废水排放标准的要求。该工艺对废水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 标签: 啤酒废水 水解酸化 生物接触氧化 两级接触氧化 废水指标
  • 简介:为了探讨酸雨引起的水体酸化对新安江流域屯溪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丰度以及多样性的影响,对该流域3个采样站点以及流域附近一小型人工湖泊内浮游植物(同源性不同)进行调查并模拟酸胁迫(pH值4.50、5.65)处理。经酸化处理24h后,各采样站点浮游植物与未经模拟酸雨处理的对照组相比种类及丰度呈降低趋势;较低pH值下(4.50)金藻门、黄藻门种类消失,优势种类硅藻门和绿藻门浮游植物受到的影响较大,种属数降低范围为0%~75%和27.3%~79.2%,蓝藻门受影响较小,裸藻门、甲藻门种属数未受影响;整体上各站点辛普森多样性指数、香农-维纳指数经酸化处理后均呈降低趋势。水体酸化对浮游植物种类与丰度的抑制效应在高NH3-N和总磷水平下较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门类浮游植物对酸胁迫的敏感性有较大差异,群落组成不同的水体,短期酸化处理都会显著改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降低浮游植物丰度以及多样性。作为长期受酸雨胁迫较为严重的地区,酸雨引起的水体酸化将可能成为影响新安江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重要因子。

  • 标签: 模拟酸雨 水体酸化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丰度 多样性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