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9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室内实验研究金属铁锈对聚合黏度的影响、污水中二价铁离子对聚合黏度的影响、污水中三价铁离子对聚合黏度的影响,通过在采出污水中加入污水处理剂、曝氧、加入一定比例清水的方式,能够提高采出污水配置或者稀释聚合溶液的黏度。进行聚合溶液的合理配置,实现采出污水有效回注,是降低环境污染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采出污水 回注 聚合物驱
  • 简介:围绕废弃钻井液的处理,采用非分散红外TOC仪测聚合吸附量,研究了聚合PAM、PHP、FA367、CPAM在粘土及钻井液固体颗粒表面的吸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聚合在粘土颗粒表面的吸附是高度不可逆的,聚合分子与粘土因氢键、静电及嵌入三种相互作用方式而吸附,阳离子型聚合絮凝剂在钻井液固体颗粒表面比阴离子和非离子型絮凝剂有高得多的吸附性能,废弃钻井液的絮凝主要以“吸附架桥”机理为主。

  • 标签: 聚合物 粘土 钻井液 吸附 絮凝剂 污水处理
  • 简介:在分析废弃聚合钻井液组成的基础上,对采用化学固液分离无害化处理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以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聚电解质A为絮凝剂和混合酸为凝聚剂的复合絮凝荆配方,可以彻底破坏HPAM类型废弃钻井液的肢体体系,使废浆液絮凝脱水。通过3口井废钻井液样品的絮凝试验,加药剂后废浆液自然脱水率为25%~35%,13—3kPa压差下抽滤出水率为51%~60%,絮凝残渣无再造浆能力。

  • 标签: 废弃聚合物钻井液 化学脱水处理 物理性质 絮凝剂 凝聚剂 脱水效果
  • 简介:针对粉煤灰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对粉煤灰地质聚合混凝土(FlyashGeopolymerConcrete,FGC)的制备进行了系统研究。为有效解决FGC制备参数的优化问题,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之上,采用Box-BehnkenDesign响应面方法设计并进行了系列研究试验,建立了基于响应面方法的FGC强度预测模型,并对其制备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FGC水胶比为0.35、用碱量为7.9%、水玻璃模数为1.66时,其28d抗压强度预测值得到最大值(44.6MPa),验证试验证明了响应面方法优化制备FGC的有效性。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粉煤灰 地质聚合物混凝土 制备 响应面方法
  • 简介:为了研究土壤和沉积中凝聚型有机碳(碳黑、干酪根)的含量及其对多环芳烃(PAHs)分布和提取的影响,分别用三氟醋酸(TFA)和在375℃下通氧燃烧的方法从珠江三角洲2个污染土壤和5个河口沉积样品中提取酸非水解有机碳(NHC)和碳黑(BC);用索氏抽提法和不同溶剂的加速溶剂萃取法(包括连续加速萃取法ASESum和标准溶剂萃取法ASESTD)抽提土壤和沉积中的多环芳烃,并在不同温度梯度(25℃到150℃)下用水为溶剂加速溶剂萃取其水溶态.结果表明,1)NHC是珠江三角洲土壤和沉积中总有机碳的重要组成部分。NHC碳明显高于BC碳。NHC和BC分别占土壤和沉积中有机碳的25.6%~73.8%和4.64%~17.3%.2)3种有机溶剂(丙酮、甲苯1、甲苯2)连续抽提的PAHs含量是索氏抽提的2.11倍;5种ASE方法(丙酮、甲苯1、甲苯2、ASESum、ASESTD)提取的PAHs含量与NHC含量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而且比PAHs含量与BC或无定型有机碳(AOC)含量的相关性更明显.3)在不同温度梯度下水溶态PAHs浓度符合Van’tHoff方程.研究说明除了BC外,非水解有机碳对土壤和沉积中PAHs的分布和提取具有重要影响.

  • 标签: 非水解有机碳 碳黑 多环芳烃 加速溶剂提取 土壤 沉积物
  • 简介:本文研究了爆炸分子结构特征,并从热力学观点探讨了爆炸性物质的爆热,爆温及爆炸反应的不可逆性,对全面掌握爆炸的安全技术有一定的帮助。

  • 标签: 爆炸性物质 热力学 爆热 爆温 不可逆性
  • 简介:含铝污泥热解或焚烧残渣制备聚合氯化铝的研究,有利于实现污水处理过程投加的铝盐絮凝药剂的回收与高效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消耗。针对辽河油田欢三联稠油污水处理污泥的热解残渣具有较高铝含量的特点,开展采用盐酸进行铝溶出及制备聚合氯化铝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焙烧温度为700~750℃,焙烧时间控制在1h即可。将经过焙烧活化的残渣在常温下进行酸溶,酸溶时间为2~5h,选用25%~30%盐酸,氧化铝与盐酸的摩尔比为1∶1.0~1∶1.2为宜。将溶出的铝溶液制备聚合氯化铝,在常温下采用CaO粉末来调节pH值为3.5,聚合反应时间为1d,即可得聚合氯化铝溶液。

  • 标签: 含油污泥 热解残渣 氯化铝(AlCl3) 聚合氯化铝
  • 简介: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地球大气中的某种分子可能会比科学家们之前所预料的能更有效地帮助地球降温。由于大气中90%产生克里吉中间体的烯烃都来自于地球的:生态系统,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地球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所起的良好作用比我们想得更为有效。”他认为这项研究揭示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即人们需要大力保护现存的生态系统。

  • 标签: 地球大气 大气分子 降温 地球生态系统 气候变化 科学家
  • 简介:镉是一种无处不在的重金属环境污染,广泛用于工业环境中。普通人主要通过摄食、吸烟及饮水等方式摄入镉。1993年国际肿瘤研究机构(IARC)就已将镉及其化合列为第1类人致癌,镉的致癌性被广泛研究,大量研究发现镉会提高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消化道肿瘤等肿瘤的患病风险。但至目前为止,镉的致癌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大量研究认为镉通过以下几方面致癌:氧化应激、抑制DNA损伤修复、DNA异常甲基化、抑制细胞凋亡、影响细胞周期调控、致多种基因异常表达、雌激素样效应、促进肿瘤干细胞生长、慢性炎症刺激。

  • 标签: 重金属 致癌 分子机制
  • 简介:摘要:聚合氯化铝(PAC)作为重要的水处理剂,在环保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PAC生产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营销策略与竞争优势。通过分析市场需求、产品特性、价格定位、分销渠道及促销活动,本文揭示了企业如何通过差异化策略、成本领导和集中战略来增强市场竞争力。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客户服务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 标签: 聚合氯化铝 市场营销策略 竞争优势 环保领域 技术创新
  • 简介:无机复合高分子混凝剂具有效果好,稳定性高,原料来源广,价格低廉等特点,因而其研制和应用已成为热点和发展趋势.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发展现状,着重介绍了其主要性能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标签: 无机复合高分子 混凝剂 新进展 废水处理
  • 简介: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在α-Al2O3陶瓷管载体表面合成了致密的NaA分子筛膜,考察了2种原料配比对合成分子筛膜的影响.利用SEM、XRD和单组分气体渗透等方法对NaA分子筛膜进行表征.由SEM照片可以观察到,按照配比n(Na2O)∶n(SiO2)∶n(Al2O3)∶n(H2O)=2∶2∶1∶200合成的NaA分子筛膜表面存在许多较大的晶体团,影响膜的连续性,而按照配比n(Na2O)∶n(SiO2)∶n(Al2O3)∶n(H2O)=6∶2∶1∶600合成出的NaA分子筛膜表面平整,分子筛晶粒均匀,二者膜厚均约为20μm.由XRD确定合成出的为NaA分子筛膜.通过单组分气体渗透率测得H2/N2、H2/C3H8理想分离因数接近Knudsen扩散机制的水平,说明气体是通过晶间孔隙渗透的.

  • 标签: 膜分离 分子筛膜 水热合成 表征 α—Al2O3陶瓷管
  • 简介:益生菌对人和动物有益作用在过去已经得到大量的动物和人体试验实证,但对于其益生作用的分子机制的研究尚有待进一步完善.益生菌制剂的作用效果不稳定、不显著、不确定等问题依然存在.近年来大量针对益生菌及肠道细胞、益生菌对致病菌和益生菌对疾病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因此,对以上三方面作用机制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对未来发展方向做了一些预测.图5,参27.

  • 标签: 益生菌 分子机制 肠道细胞 抗致病菌 炎症性肠病
  • 简介:基于对秦皇岛洋河口附近海域海底439件表层沉积、40件柱状样进行粒度分析,了解洋河口附近海域表层沉积以及砂层分布情况,确定调查区内西南侧浅表层沉积物主要以细砂、中细砂为主,可作为海滩养护砂源;东北侧以枯土质砂和砂.粉砂.枯土为主,不适合直接用于海滩养护工程.

  • 标签: 沉积物 粒度特征 海砂 秦皇岛
  • 简介:基于应用目的提出的感知矿山联网模型是为了便于将联网技术尽早使用到矿山建设与生产中去。因此,感知矿山联网模型必须与数字矿山、矿山综合自动化的模型紧密联系。这是由于数字矿山及综合自动化模型在我国煤矿企业已有众多的实际应用,并取得了较好成果,感知矿山联网建设应该建立在这些已有工作的基础上。但感知矿山联网并不是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简单升级,与目前地面联网应用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这也是感知矿山联网的特征,正是由于这些特征,使得感知矿山联网所需的关键技术有别于联网在其它行业的应用。

  • 标签: 矿山建设 联网技术 感知 综合自动化系统 数字矿山 物联网
  • 简介:摘要:根据相关规范,各类防雷建筑应设置防直击雷的外部防雷装置,并应采取防闪电电涌侵入的措施,因此防雷接地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是否合规、施工质量是否合格,不仅会影响到建筑基本功能的实现,还直接影响着建筑的使用安全。所以对建筑防雷接地技术进行研究并正确应用很有必要,本文结合防雷接地的作用和分类,主要探讨防雷接地系统在设计及安装施工中的控制要点,以提高防雷接地施工的质量标准,从根本上最大程度防止雷电事故的发生,或降低相应的损失,对于推动我国建筑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雷击 建筑电气 防雷接地 施工质量
  • 简介:用石墨化学纯化产生的酸性和碱性废水,以直接中和法制备不同pH值的聚硅酸多核复合型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在50℃下,对制备的混凝剂进行常压干燥,得到固体产品后进行结构表征。Fr—IR结果表明,适宜pH值下有Si-O-Al和Si-O一Fe生成;XRD图谱也表明,多核复合混凝剂含有新的化学物质而非原材料的简单混合。不同pH值混凝剂的微观结构稍有不同。混凝试验表明,混凝效果与混凝剂微观结构有关,适宜pH值(2.77、3.60)的复合混凝剂可以得到好于常规硫酸铝的混凝效果。在最优剂量下,PAFSS(多核复合混凝剂主要成分为Si、Al、Fe及SO4^2-,pH=3.60)对垃圾渗滤液中COD和重金属Cr的去除率分别达55%和97%;pH值太高时(3.98),混凝剂不稳定,混凝效果变差。研究表明,多核复合混凝剂中所含的少量具有混凝作用的Mg2+、Ti4+、Zn2+等对混凝效果具有协同作用。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多核复合混凝剂 微观结构 混凝性能 混凝机理
  • 简介:为了寻找钻井固化中石油类含量测定的最佳萃取条件,使用四氯化碳振荡萃取,利用红外测油仪进行比色的方法,通过对样品含水量、样品颗粒大小、萃取时间和萃取温度等因素进行实验验证。确定了最佳的萃取条件:含水量为3.90%,经过简单处理不需要过筛,室温下水平振荡30min。测定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10%~9.40%,加标回收率为82.2%~108.0%,检出限为0.014mg/g。

  • 标签: 钻井固化物 石油类 红外法 相对标准偏差 加标回收率
  • 简介:氮氧化物主要是对呼吸器官有刺激作用。由于氮氧化较难溶于水,因而能侵入呼吸道深部细支气管及肺泡,并缓慢地溶于肺泡表面的水分中,形成亚硝酸、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强烈的刺激及腐蚀作用,引起肺水肿。亚硝酸盐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高铁血红蛋白,引起组织缺氧。在一般情况,当污染以二氧化氮为主时,对肺的损害比较明显,二氧化氮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也有一定的关系;当污染以一氧化氮为主时,高铁血红蛋白症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比较明显。

  • 标签: 氮氧化物 污染物 人体健康 高铁血红蛋白 支气管哮喘 亚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