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祁连冰川和植被演化是河西走廊水资源问题的根源.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前10年的遥感数据进行解译,认为30年来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祁连的冰川面积明显减少,呈退缩之势;植被覆盖度下降,裸地增加.说明祁连的生态已经发生变化,不仅影响着水资源的变化,而且将会对河西走廊的生态产生深远影响.

  • 标签: 祁连山 冰川 植被 遥感
  • 简介:祁连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在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冰川、冻土、植被、径流等及其水文循环的变化.该文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在宏观尺度上从系统演化的角度去探讨在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祁连生态问题,认为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地质过程密不可分,应以生态地质学的理论来研究这些变化的生态地质过程,并指出未来进行祁连生态问题研究的科学路径,为祁连的生态保护、河西走廊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全球变化 祁连山 生态 地质
  • 简介:摘要:矿产资源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高新技术领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相关统计表明,我国在能源消耗、工农生产中,绝大部分原料都是由矿产资源直接或间接提供的,可以说若果缺少矿产资源,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将会停摆。矿产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做好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可持续开发成为了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

  • 标签: 矿山 地质环境 问题 防治对策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的矿山开采越来越多,矿山的地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如今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和开采强度都在不断提高。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矿山的安全,必须对矿山的水文地质灾害进行危险评估,以确保矿山的正常生产。在开采过程中,要对矿山进行实地勘查,综合考虑地质、水文条件,聘请专业的评估单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为开采做好前期的工作。本文就矿山地质特性对水工环地质勘测工作的影响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矿山 水工环地质勘查 现状 地质灾害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需求的推动下,国内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空前频繁。高频率、高强度的采矿活动效缓解了社会用矿危机,但也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矿山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严重受阻。在此背景下,必须重视矿山地质勘测,做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本文分析了测绘工程在矿山地质勘测中的应用流程,并提出了具体应用建议。

  • 标签: 测绘工程 矿山地质勘测 应用流程 建议
  • 简介:1976年7月28日,一个注定要用黑色笔填写的日子。那一天,唐山24万人被突然而至的灾难夺去生命,一座重工业城市瞬间夷为平地。第一时间向中央报警,使党中央准确了解震中位置和情况的,是一个叫李玉林的人。地震发生后,他从地震废墟中爬出来,一条内裤满身泥血,来不及顾及家人的安危,就和三个矿友开车一路直奔中南海,为唐山地震救援抢回整整一天时间,使全国性的救援行动在震后6个小时就得以迅速进行。

  • 标签: 唐山地震 中央 时间 报警 工业城市 震中位置
  • 简介:摘要:水工环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地质防灾减灾技术来说具有显著的优势,在矿山地质防灾与减灾工作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近年来的发展进程中,水工环地质技术也得到了较为全面地发展优化,不仅能够稳步提升矿山开采工作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还可以保证内部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矿山工程的经济效益能够稳步提高。本文分析了水工环技术在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水工环技术在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 标签: 水工环技术 矿山 地质灾害防治 应用研究
  • 简介:突发的极端自然灾害带来巨大的应急需求,超出政府应急供给能力。如何有效地将市场资源、社会资源纳入灾害治理网络是应急管理体系构建的重中之重。虽然信息的流动性会促使社会组织以自组织形式主动参与应急管理网络,但该类组织为网络带来资源的同时也会增加网络协调的难度,因此,研究社会组织的参与形态,明确该类组织的网络定位,有助于推动社会组织与政府组织的良好互动,从而改善复杂适应系统中应急体系的适应能力。本文以2013年芦山地震为研究对象,揭示社会组织在应急响应过程中的功能特征,分析该类组织在应急管理网络中的角色定位,从而探讨社会组织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现状。

  • 标签: 社会组织 应急响应 复杂适应系统 社会网络分析
  • 简介: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全国各类自然灾害事件产生的危害正在不断增大,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从地理空间而言,我国行政体系的最边缘地带是距离中心城市最远的乡(镇)一级政府,它也是我国政权组织的最末端.论文通过对鲁甸、芦山地震灾区的调研和比较,发现两地末端应急管理普遍存在事发突然性与事前准备不充分;事件复杂性与事中处置能力弱;事后亟待稳定与自我恢复速度慢等现象.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存在严重的末端脆弱性,具体可归结为暴露性高、敏感性强、适应性弱三方面.为了有效提高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前瞻性、针对性和动态性,增强我国基层组织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课题组提出正视我国应急管理体系末端脆弱性问题,加强全国应急管理末端治理,采取“一主多元力量、三级整体应对、四块保障平台、三种能力模块”措施的具体建议.

  • 标签: 应急管理 脆弱性 末端治理 公共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