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简述了分子筛的基本结构、类型、用途以及合成原料等。对粉煤灰合成分子筛过程中的各种预处理方法和晶化合成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了详细描述,其中,使用最广泛的预处理方法为酸处理法,合成方法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为水热合成法,并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对酸预处理和水热合成法的改进提出了展望。

  • 标签: 粉煤灰 分子筛 预处理方法 晶化合成方法
  • 简介:介绍了火力发电厂排放粉煤灰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能,指出了综合利用粉煤灰的一些途径,介绍了从粉灰中提取聚合铝和用粉煤灰制分子筛工艺流程,对利用粉煤灰制做陶瓷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粉煤灰 性能 聚合铝 分子筛 陶瓷 火力发电厂
  • 简介:摘要:现代电厂对脱硫废水一般采用中和-絮凝-沉降-澄清等常规处理工艺,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系统运行基本正常。经过处理的脱硫废水,主要是降低脱硫废水的浊度、重金属和少量的硬度,但废水的含盐量没有明显降低,废水中还可能存在的硒、硝酸盐、有机物等成分不能通过常规处理工艺去除,对外排放会对水体造成一定污染。随着各国家对水资源的日益重视,零排放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的工艺特点,并在调试及试运阶段对其发现问题做了相应的优化研究。

  • 标签: 燃煤电厂 脱硫废水 物料平衡
  • 简介:摘要:当前,随着我国燃煤电厂行业的发展,内部运行中的问题随之暴露出来,尤其是燃煤电厂锅炉燃烧运行中,更是面临诸多问题。而锅炉作为燃煤电厂内部最为重要的机械设备之一,一旦出现运行问题,往往会产生诸多危害,如威胁现场作业人员的生命健康、增加能源消耗等,不利于燃煤电厂经济效益的整体提高。

  • 标签: 燃煤电厂锅炉 燃烧运行 问题 优化策略
  • 简介:尾砂和粉煤灰是金川有色金属公司的两大工业废料和两大工业污染源。如何治理和将其二次利用是金川人一直探讨的课题,金川矿山新投产的尾砂膏体充填系统和尾矿自流系统就是解决该污染源的成功途径之一。本文就这两系统的科研开发过程和尾砂及粉煤灰在其中的应用研究情况作出阐述。

  • 标签: 尾矿 粉煤灰 矿山充填 金川有色金属公司 发展方向
  • 简介:温室气体CO2的减排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火电行业是CO2排放量的主体。燃煤电厂实施碳减排和碳零排放是走向清洁能源必由之路。目前,燃煤电厂实施CO2的减排主要是从常规燃煤电厂烟道气分离CO2,其中,电厂CO2捕集技术路线主要包括燃烧后脱碳、燃烧前脱碳、富氧燃烧以及化学链燃烧技术。

  • 标签: 燃煤电厂 CO2减排 捕集
  • 简介:摘要:燃煤电厂是目前全球主要的电力供应方式之一,但其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一直是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燃煤电厂中,制粉系统作为煤粉准备的重要环节,其节能与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燃煤电厂制粉系统的节能潜力与优化策略,通过分析现有制粉系统的不足之处,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方案,以提高燃煤电厂的能效、降低煤粉细度对燃烧负荷的影响,并减少煤粉生产过程中能耗和废气排放。

  • 标签: 制粉系统 节能 优化研究
  • 简介:摘要: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碳排放国,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

  • 标签: 燃煤电厂 碳排放 管理
  • 简介:针对粉煤灰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对粉煤灰地质聚合物混凝土(FlyashGeopolymerConcrete,FGC)的制备进行了系统研究。为有效解决FGC制备参数的优化问题,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之上,采用Box-BehnkenDesign响应面方法设计并进行了系列研究试验,建立了基于响应面方法的FGC强度预测模型,并对其制备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FGC水胶比为0.35、用碱量为7.9%、水玻璃模数为1.66时,其28d抗压强度预测值得到最大值(44.6MPa),验证试验证明了响应面方法优化制备FGC的有效性。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粉煤灰 地质聚合物混凝土 制备 响应面方法
  • 简介:摘要:本文叙述了当前燃煤电厂在进行液氨改尿素后,消除重大危险源氨站。但在电厂尿素水解器系统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中尤其以尿素水解器结晶和出力降低最为突出。本文就某电厂所经历的尿素水解器出现的出力异常的情况和分析处理的过程进行了详细讲述,并提出了对应的措施,对保障脱硝尿素系统的安全环保环保,可靠和经济运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水解器 结晶 出力 脱硝 尿素
  • 简介:摘要: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燃煤锅炉作为重要的能源转换设备,其运行效率和污染物排放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燃煤锅炉在能源供应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由于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NOx)等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提高燃煤锅炉效率和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就燃煤锅炉效率和低氮综合优化控制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燃煤锅炉 效率 低氮 控制
  • 简介:工业废渣粉煤灰、煤矸石的大量排出已在许多地方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通过对段煤灰、煤矸石进行适当的处理后,按照一定的技术工艺过程,就可以使其变废为宝,生产出高附加值的新材料产品——建筑装饰用微晶玻璃、复合微晶玻璃板材。

  • 标签: 粉煤灰 煤矸石 工业废渣 新材料产品 建筑装饰材料 微晶玻璃
  • 简介:利用粉煤灰-水泥体系固化/稳定重金属污染底泥。固定胶凝材料和底泥的质量比为1.5:1,在不同养护时间(7d和28d)F,研究粉煤灰掺用量对水泥同化/稳定污染底泥的影响。浸出毒性(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醋酸缓冲溶液方法,HU/T300--2007)结果表明,固化体浸出液中主要重金属cd、Pb和zn的浓度均符合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的要求。在稳定浸出液pH=4的条件下,粉煤灰掺用量不超过50%时,浸出液中cd、Ph和zn浓度均低于GB5085.3—2007规定的限值,适量掺加粉煤灰降低了重金属的浸出毒性。无侧限抗压强度结果表明,8%的粉煤灰掺加量能够一定程度地提高固化体抗压强度,继续增加粉煤灰用量导致固化体抗压强度持续下降。环境耐受力测试结果表明,干湿循环对固化体的破坏不大,而冻融循环对固化体的破坏较大,当粉煤灰掺用量超过33%时,养护28d的固化体冻融循环质量损失高于30%。利用粉煤灰一水泥体系固化/稳定重金属污染底泥,合适的粉煤灰掺用量为33%。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污染底泥 粉煤灰 重金属固定 抗压强度 环境耐受力
  • 简介:摘要:燃煤电厂作为电力生产的主要方式之一,其水处理技术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以及环境保护。化学水质分析作为电厂水处理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水质、预防设备腐蚀、优化水处理工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燃煤电厂水处理中的化学水质分析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提高电厂水处理技术水平提供参考。

  • 标签: 燃煤电厂 水处理 化学水质分析 方法研究
  • 简介:为了解覆煤及粉煤灰回用土壤砷含量及赋存形态分布特征,选取贵州省兴仁县某村农耕旱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逐级化学提取法对土壤样品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砷质量比为15.71~169.55mg/kg,波动范围较大;土壤砷质量比最高值为169.55mg/kg,远远高于土壤砷质量比自然背景值(15mg/kg)、世界土壤砷平均质量比(6.0mg/kg)及我国土壤砷平均质量比(9.2mg/kg);对照样土壤砷质量比为15.71mg/kg,也略高于土壤中砷质量比的自然背景值(15mg/kg)。研究区土壤砷污染问题已较为严重,这除与该地区地层中砂岩及粉砂岩砷质量比较高所导致的土壤砷背景质量比偏高有关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是覆煤广泛存在及粉煤灰大面积回用农田所致。该研究区土壤中砷主要以残渣态存在(72.16%),其次为硫化物结合态(15.45%)、铁锰氧化物结合态(5.89%)、有机态砷(3.06%)、碳酸盐结合态(2.51%),水溶态和可交换态砷均较低(0.93%)。研究区土壤总砷量较高,但迁移转化能力较弱,对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尚有待讨论。

  • 标签: 地球化学 覆煤 土壤 粉煤灰 赋存状态
  • 简介:摘要:在火电厂的运行过程中,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是一项关键内容。电能资源是一种清洁型的能源,在城市建设、国家基础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属于二次能源,来源于火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在火力发电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其他的发电方式相对具有一定的清洁性的优势,在火力发电中,燃煤火力发电厂要着重对大气污染问题进行防范和治理,明确大气污染物的类型,结合当前的现状提高技术应用水平,防治污染问题的进一步加重。

  • 标签: 火电厂 燃煤锅炉 大气污染物
  • 简介:摘要:在燃煤发电厂中,锅炉设备是保证生产环节顺利运行的必备设备之一,其自身的运行安全跟供电质量挂钩,因此要重视对锅炉设备的维护。本文以某1000MW燃煤发电厂进行研究,剖析锅炉运行中的安全问题,并提出对应的解决对策,确保锅炉的稳定运行。

  • 标签: 火力发电厂 1000MW燃煤锅炉 安全性能